- 年份
- 2024(3383)
- 2023(4879)
- 2022(4471)
- 2021(4092)
- 2020(3759)
- 2019(9014)
- 2018(8943)
- 2017(17663)
- 2016(9971)
- 2015(11491)
- 2014(11803)
- 2013(11914)
- 2012(11334)
- 2011(10288)
- 2010(10557)
- 2009(9960)
- 2008(10061)
- 2007(9419)
- 2006(7914)
- 2005(7031)
- 学科
- 济(44136)
- 经济(44093)
- 管理(29201)
- 业(27944)
- 方法(23792)
- 企(22620)
- 企业(22620)
- 数学(21483)
- 数学方法(21313)
- 财(11938)
- 农(11916)
- 中国(9888)
- 学(9695)
- 地方(8498)
- 贸(8469)
- 贸易(8469)
- 易(8207)
- 业经(7954)
- 制(7828)
- 农业(7764)
- 务(7562)
- 财务(7549)
- 财务管理(7526)
- 企业财务(7122)
- 和(6770)
- 银(6233)
- 银行(6206)
- 理论(5933)
- 融(5861)
- 金融(5859)
- 机构
- 大学(151784)
- 学院(150248)
- 济(62009)
- 经济(60667)
- 管理(57322)
- 研究(49804)
- 理学(49617)
- 理学院(49028)
- 管理学(48139)
- 管理学院(47853)
- 中国(37327)
- 科学(32147)
- 京(31891)
- 农(29436)
- 财(28413)
- 所(26396)
- 业大(24876)
- 研究所(24156)
- 中心(23611)
- 农业(23596)
- 江(22926)
- 财经(22869)
- 经(20661)
- 北京(19862)
- 范(19412)
- 经济学(19298)
- 师范(19184)
- 州(18012)
- 经济学院(17713)
- 院(17216)
- 基金
- 项目(97849)
- 科学(75884)
- 基金(70461)
- 研究(69248)
- 家(61660)
- 国家(61162)
- 科学基金(51432)
- 社会(42748)
- 社会科(40463)
- 社会科学(40446)
- 省(38608)
- 基金项目(37740)
- 自然(34078)
- 自然科(33243)
- 自然科学(33231)
- 划(32775)
- 自然科学基金(32654)
- 教育(32473)
- 资助(29388)
- 编号(28672)
- 成果(23572)
- 重点(22358)
- 部(22285)
- 发(20968)
- 创(19930)
- 课题(19491)
- 科研(19480)
- 教育部(18760)
- 创新(18689)
- 计划(18679)
共检索到214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建斌
在工作和生活环境剧烈变迁的现代社会,随着薪酬的物质激励功能为企业组织成员日益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所弱化,员工援助项目(EAP)作为一种非薪酬的激励手段逐渐被很多国外企业所采用。本文根据 EAP 的方案内容和相关实践对其在压力缓解、情感维系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激励功能进行了机理上的分析,并考察了 EAP 项目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和发展的瓶颈因素。
关键词:
EAP 激励 非薪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良群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普遍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但这两类薪酬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和替代程度如何,在什么情况下应侧重于何类薪酬激励的相关理论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从对于两类薪酬的认识出发,以两个薪酬激励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货币和非货币薪酬在组织的不同阶段和背景下激励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实现预期激励目标的5大前提条件,并提出了“设计员工”的理念,要求企业以动态地“设计员工”为出发点,来实现理想的激励。
关键词:
货币薪酬 非货币薪酬 激励 设计员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义
薪酬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运用博弈分析方法,根据薪酬影响员工行为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保健性薪酬和激励性薪酬。通过薪酬制度的激励功能,管理者能使薪酬转变为推进公司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的激励因素。结合我国实践,应重视薪酬制度激励功能的设计并防止激励功能向保健功能的蜕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蒋勤峰 姜红玲
员工们除了有薪酬、福利以及股权等物质需求以外,还有个人的成就感、荣誉感、受重视有发展、共享好的工作环境等非物质等精神需求。管理者通常容易把激励员工的方法集中在薪酬福利等物质需要的满足上,但是单纯的加薪往往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本文主要阐述一些企业常用的非薪酬激励的方法,希望对我们有所借鉴。
关键词:
激励 需求 非薪酬激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惠英
一个单位的薪酬管理方式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鼓舞职工士气,提高单位的竞争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薪酬的激励功能入手,剖析了事业单位现行的薪酬机制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学校这一范例进一步指出了在事业单位推行薪酬管理创新,发挥薪酬激励效应的可行性。
关键词:
薪酬 薪酬管理 激励功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乔明哲 陈德棉 李金良
公司创业投资的财务收益和战略收益取决于投资企业和公司创投家的投入。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公司创业投资的薪酬激励问题,结果表明:薪酬激励对公司创投家的努力程度具有正面影响,而对投资企业的支持力度具有负面影响。投资企业和公司创投家的能力与薪酬激励强度分别呈反向和正向关系,与对方的努力(支持)呈反向关系。项目战略利益与薪酬激励的关系则取决于投资企业和公司创投家能力的相对强弱。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为研究和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锐
国外研究显示,薪酬激励并不必然减轻代理问题,有时会加剧代理问题。在我国,高管薪酬剧增因而日益受到各界关注。文章在国外关于管理层权力影响薪酬制定过程的文献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的形成和制约因素,并推论出我国管理层权力影响薪酬激励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薪酬激励 代理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炳南 樊涛
本文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在企业所有者所如何制定适合员工岗位的薪酬制度方面研究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建立相应的定量分析模型,来确定能够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并符合企业所有者利益的岗位薪酬体系。并基于分析结果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岗位薪酬 博弈论 纳什均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俊萱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更是引起社会的议论。基于高管薪酬问题的关键性,以及社会上对上市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的关注,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上市企业高管的薪酬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此进行评价。上市企业虽然仅是我国企业中的一个小的群体,但是基于这些上市企业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对这部分企业进行分析,同样也可以得知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现状。只有基于数据基础的分析,才能真正了解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状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大学教师薪酬合约可分为基于产出的薪酬合约和基于投入的薪酬合约。基于产出的薪酬合约包括基于个体绩效绝对产出的薪酬合约、基于个体绩效相对产出的薪酬合约以及基于团队绩效产出的薪酬合约。基于投入的薪酬合约包括计时薪酬合约和人力资本薪酬合约。每一种形式的薪酬合约各有其优点、局限和适用条件,高等学校要结合自身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薪酬合约,一般情况下学校需要同时采用多种薪酬合约形式。
关键词:
大学 教师 薪酬 合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军
构建一套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薪酬体系,适用于项目团队及成员的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在提高团队绩效和提升成员素质的同时,更注重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制定的薪酬制度需体现战略要求、发展前景,使薪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杠杆。
关键词:
项目团队 薪酬激励 绩效激励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徐鹿 郑欣颖
文章以2007年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前三名管理层薪酬总额的平均值为切入点,分别从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水平差异、行业差异、地域差异及期限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薪酬差距悬殊、两级分化现象严重;管理层薪酬激励的行业差异和地域差异显著,金融行业的管理层薪酬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东部沿海地区管理层薪酬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期限结构不合理,长期薪酬激励所占比重过小。
关键词:
管理层薪酬激励 平均薪酬 上市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荔荔
薪酬激励是现代人本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我国薪酬激励存在总体薪酬水平偏低、薪酬结构不合理、注重短期效益、缺乏内在稳定性等问题。为了提高企业薪酬激励的有效性,需要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坚持三个公平原则。
关键词:
薪酬激励 人本管理 绩效考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学明 王修来 饶伟
合理的薪酬分配设计,在现代企业中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企业的产出分配出发,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期望收入模型,在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对企业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期望收入进行分析,探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经营者的期望收入变化状况。我们发现:在薪酬分配合同的有效激励区间内,企业所有者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薪酬分配合同,起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同时,企业所有者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调整有效激励区间的大小,同样也能满足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区间要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廖耀华
研究认为,对技术创新的薪酬激励机制设计要与技术创新者的内在动因相结合。本文通过对2013年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技术创新者调查"数据定量研究认为,一个具有长期奖励制度设计、研究成果的合理分配和归属的制度,是技术创新薪酬激励设计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薪酬激励 研发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