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6)
2023(5183)
2022(4362)
2021(4619)
2020(3943)
2019(9394)
2018(9053)
2017(17023)
2016(9585)
2015(11110)
2014(11389)
2013(10805)
2012(9684)
2011(8728)
2010(9288)
2009(8024)
2008(7634)
2007(6789)
2006(5917)
2005(5402)
作者
(25659)
(20838)
(20805)
(20072)
(13417)
(9964)
(9590)
(8194)
(8041)
(7618)
(7291)
(7170)
(6758)
(6648)
(6565)
(6319)
(6250)
(6235)
(6016)
(5969)
(5273)
(5223)
(5192)
(4944)
(4829)
(4739)
(4683)
(4637)
(4295)
(4152)
学科
(31936)
经济(31884)
管理(22904)
(22348)
方法(17053)
(15978)
企业(15978)
数学(15562)
数学方法(15058)
(12244)
中国(9827)
农业(8847)
教育(8764)
理论(8633)
(7996)
教学(7334)
(7250)
业经(6750)
(5933)
技术(5914)
收入(5464)
(5433)
银行(5422)
(5351)
金融(5350)
(5275)
制度(5265)
地方(5203)
(5167)
研究(5130)
机构
学院(127319)
大学(121331)
管理(46190)
(44579)
经济(43204)
研究(39599)
理学(39402)
理学院(38953)
管理学(37785)
管理学院(37588)
中国(30118)
(26261)
科学(23396)
(21573)
技术(21021)
(20682)
职业(19962)
(19407)
中心(18599)
(18496)
(17961)
师范(17810)
研究所(17333)
业大(17211)
(17083)
北京(16842)
财经(16130)
技术学院(14939)
(14747)
(14630)
基金
项目(81490)
研究(64445)
科学(63828)
基金(55563)
(47403)
国家(46961)
科学基金(40455)
社会(37036)
社会科(34846)
社会科学(34838)
教育(34761)
(34719)
编号(29992)
(28633)
基金项目(28343)
自然(25813)
自然科(25258)
自然科学(25253)
自然科学基金(24795)
资助(24232)
成果(24209)
课题(22202)
(19101)
重点(18966)
(17773)
(17227)
(17183)
项目编号(17025)
规划(16495)
(16102)
期刊
(50988)
经济(50988)
研究(37063)
中国(34845)
教育(30420)
(17651)
管理(17633)
技术(16904)
学报(16363)
(16070)
科学(15666)
大学(13500)
职业(12631)
农业(12216)
学学(12142)
(11708)
金融(11708)
业经(8206)
技术教育(8141)
职业技术(8141)
职业技术教育(8141)
统计(7987)
(7806)
论坛(7806)
(7620)
图书(7486)
经济研究(7470)
财经(7398)
(7178)
(6938)
共检索到195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惠  罗金凤  杨素华  
做好高职贫困生的援助工作是国家和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校园稳定、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等都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EAP模式是企业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精神福利支持项目,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应用广泛且取得了较好效果。EAP模式对于完善高职贫困生援助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勇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采取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由于多种原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找准切人点,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促进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应金萍  
高职困难生资助分为救济性资助和发展性资助两大类,对两类资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美娟  孟启  
高职院校贫困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特殊群体,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面临多重压力。心理援助体系的构建既是对"输血型"救助体系的突破,也能满足贫困生情感需求和心理安全需求。作为非物质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心理援助体系在形式上突出了减压、能力培养、个性完善、情绪疏解、危机解困和培养健康自恋的特点,体现出对贫困生成长发展的积极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则  杨志峰  
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教育公平、大学生成长、校园稳定和社会进步。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难以达到"精准资助"的现实要求,贫困生识别精准度低、资助育人效果不明显和缺乏动态监管等问题逐渐凸显。对此,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以大数据为依托,加强数据保密,通过打通贫困生资助工作信息平台,协同开展大数据精准资助与精准育人,加强贫困生资助线上线下双向监管,提升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精准度,实现前瞻性资助和动态化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葛军  赵炳起  
近年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做出了种种努力,不少专家学者也为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然而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弄清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以及各类途径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贫困生问题的解决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避免在实践中出现偏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鸿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贫困生工作不仅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其提供物质上的援助,还要在精神上,心理上支持贫困生,使之能全身心地、顺利地完成学业。本文结合我校贫困生的情况,探讨向贫困生提供心理援助的内容、方法及集体心理咨询在这项工作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建美  邹海贵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断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贫困生资助工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开始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机制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利益博弈,道德风险带来了"贫困陷阱",也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创新贫困生资助理念,改革制度设计,强化贫困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璟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贫困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作为各项资助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贫困生认定仍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本文在对贫困生认定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这一难点的几点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玉刚  邓谨  
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已经陷入"物本"趋向目标的困境,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必然成为创新高校扶贫工作的路径选择,即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理解贫困内涵为前提,以贫困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立足物质性和精神性二维视角创新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晓慧  
在我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体现教育公正公平、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5月16日,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做好资助工作,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助工作的最新文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元奎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现行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各资助项目间缺乏衔接和整合、价值导向缺位等问题。针对以上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构建"组合式"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诸云  范彬  
文章指出当今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存在项目设置不全、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思政教育以及后续跟踪停滞化等问题,并提出要从加强贫困生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拓宽贫困生职业指导的信息渠道,完善贫困生就业信息数据库以及开展朋辈辅导促就业这四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邱向英  
我国多数高校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还是体现在现金和物资等方面,这一现状和我国提倡的发展新资助要求不符,因此对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分析和资助方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文章就新资助发展视角对目前高职贫困生的教育模式和资助方式展开研究和讨论,并对今后如何为高职院校贫困生开展资助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俸晓玲  
高职贫困生资助的教育性要求正视贫困生的非经济弱势处境、发挥资助的生产性潜能、实现资助的可持续效益,真正从教育入场、在场、出场全程关注高职贫困生的发展,确保他们的稳定脱贫和长远生存。这就要求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教育投资策略丰富资助形式,扩充高职贫困生资本占有的类型和数量,帮助高职贫困生优化发展选择、提升发展水平。为此,应坚持以经济资助为主体,开展多项教育服务项目,加大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考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