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7)
2023(9296)
2022(8509)
2021(8036)
2020(6762)
2019(15780)
2018(15859)
2017(30545)
2016(16581)
2015(18912)
2014(18908)
2013(18784)
2012(16947)
2011(15212)
2010(15066)
2009(13743)
2008(13063)
2007(11230)
2006(9702)
2005(8261)
作者
(49708)
(40873)
(40727)
(38675)
(26131)
(19724)
(18562)
(16308)
(15657)
(14492)
(14247)
(13619)
(13007)
(12875)
(12807)
(12466)
(12386)
(12312)
(11641)
(11624)
(10317)
(9928)
(9878)
(9352)
(9205)
(9147)
(9113)
(9013)
(8219)
(8139)
学科
(63180)
经济(63107)
管理(47789)
(44559)
(37893)
企业(37893)
方法(33005)
数学(28403)
数学方法(27950)
(16403)
(15828)
中国(15141)
(15024)
业经(13686)
地方(12588)
(11777)
理论(11717)
(11165)
农业(10609)
技术(10552)
环境(10471)
(10393)
贸易(10386)
(10138)
财务(10071)
(10062)
财务管理(10052)
企业财务(9508)
(9140)
教育(9078)
机构
大学(237701)
学院(234437)
管理(97780)
(86024)
理学(85480)
理学院(84544)
经济(83755)
管理学(82860)
管理学院(82460)
研究(76340)
中国(54998)
(51473)
科学(51030)
(38590)
(38088)
业大(37968)
(37682)
研究所(35687)
中心(34707)
(33113)
北京(32572)
财经(31170)
(30823)
师范(30456)
农业(30111)
(28342)
(28336)
(27310)
技术(25932)
师范大学(24711)
基金
项目(169045)
科学(131886)
基金(122154)
研究(120946)
(107002)
国家(106143)
科学基金(91173)
社会(73261)
社会科(69297)
社会科学(69276)
(66178)
基金项目(65537)
自然(62132)
自然科(60675)
自然科学(60660)
自然科学基金(59539)
(56135)
教育(55178)
资助(51483)
编号(49542)
成果(39420)
重点(37344)
(36436)
(34882)
(34693)
课题(33784)
科研(32807)
创新(32284)
计划(31472)
大学(31219)
期刊
(90999)
经济(90999)
研究(64596)
中国(42365)
学报(40041)
科学(36131)
管理(34714)
(32986)
大学(29586)
学学(27718)
(26783)
教育(25458)
农业(23825)
技术(21312)
(15301)
金融(15301)
图书(14898)
业经(14593)
财经(13817)
经济研究(13460)
理论(12538)
科技(12423)
实践(11882)
(11882)
(11655)
技术经济(11644)
(11547)
情报(11540)
问题(11278)
(10905)
共检索到326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郎婧婧  周海龙  江芹  
目的:通过引入病例临床复杂性水平计算原理进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细分组方法的探讨研究,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细分组分组方法提供借鉴参考。方法:由临床专家对合并症与并发症临床复杂性水平进行评分,应用病例临床复杂性水平计算模型计算每例病例的临床复杂性水平值,采用CART模型完成DRG细分组的划分,并对细分组结果进行秩和检验。结果:9个女性生殖系统手术治疗类DRG基本组被划分成18个DRG细分组,经检验各基本组内不同DRG组间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例临床复杂性水平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春龙   赵英英   侯冷晨   朱鸿   许冠吾   沈怡  
目的:借鉴澳大利亚病例临床复杂模型(ECC)对本市眼底手术治疗组(CB1)进行DRG分组优化研究,并拟提分组改进方案。方法:调研收集上海市21家医院CB1组病例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构建组内病例费用关系函数,并计算治疗复杂程度值(TCL)和病例临床复杂程度值(ECCS);使用SPSS 24.0对量化的ECCS进行决策树分类;结果采用组内差异值(CV)、组间差异(RIV)、秩和检验(K-W)进行评价和检验。结果:CB1基本组病例被划分成轻度复杂(CV 0.65)、中度复杂(CV 0.39)、重度复杂(CV 0.30),细分组RIV=0.61,P<0.01,符合独立分组规范要求。结论:在CB1组的基础上,应用手术及操作为自变量的ECC模型能进一步体现治疗复杂程度,提升分组性能,更好地满足医保付费和绩效考核的需求。基于研究结果拟提的分组方案已被市医保局采纳,为地方动态调整DRG分组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晓婧  于丽华  周海龙  张振忠  
目的:通过构建成熟的恶性肿瘤内科治疗方式,探索恶性肿瘤药物治疗DRG分组方案。方法:收集样本城市3家医疗机构2019年9月1日一2020年8月31日采用恶性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住院信息,在咨询临床专家确定恶性肿瘤药物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与CHAID决策树算法完成恶性肿瘤药物治疗DRG分组的划分。结果:经专家论证,将恶性肿瘤药物治疗划分为根治术后辅助化疗、非手术化疗、术前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积极支持治疗及维持治疗8种内科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13个细分组。各DRG组内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治疗方式制定恶性肿瘤药物治疗的DRG分组方案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喆  张歆玮  盛利霞  蔡笑  刘胤岐  陈顺驰  孟庆鹏  魏正江  傅争文  
目的:探索精神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优化分组方案,为提升DRG工具在精神科医保付费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支持。方法:依托京津冀精神卫生大数据平台,选取从2018—2019年北京安定医院符合DRG入组条件的住院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基于决策树模型构建优化分组方案,使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MDCT-DRG(DRG主要诊断大类精神科类别下的DRG组)组内、组间差异性比较,用总体方差减少系数(RIV)评估分组效能。结果:优化后精神科DRG组内一致性和组间异质性均有提高,分组效能较好。结论:精神科DRG分组方案可以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优化。在国家医保制度改革中,还应进一步研究精神科患者住院及对医疗资源消耗的特点和规律,制定适用于精神科的医保支付方式,更加有效发挥DRG在医保费用监测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江  蒋霞敏  彭瑞冰  唐锋  
为了丰富拟目乌贼人工繁育理论,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其雌雄生殖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雄性生殖系统可分为精巢、输精管、黏液腺、放射导管腺、中被膜腺、外被膜腺、硬腺、终腺和精荚囊9部分,其中输精管可分为前段、中段(壶腹)和后段3部分。精子发生不同步,成熟精子自精巢产生后,通过输精管,在黏液腺和放射导管腺中形成精团,在中被膜腺和外被膜腺中按规律进行重新排列,硬腺的主要作用是吸水使精荚变硬,最后在终腺中成熟,储存于精荚囊中,在生殖季节分批排出。雌性生殖系统可分为卵巢、输卵管、输卵管腺、1对缠卵腺和1对副缠卵腺5部分,可推测卵子发生不同步,分批成熟,在输卵管腺、缠卵腺和副缠卵腺共同作用下形成三级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华新  沈熙环  
本文对种子园生殖系统中亲本开花物候、配子产量、球果和种子败育、授粉机制、球花分布对种子园遗传效率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作了综述。论述了开花物候、球花产量与配子贡献以及种子园生殖系统遗传效率的关系。不同亲本开花物候及授粉机制的差异限制了亲本之间的基因交流 ,雌雄球花产量、球果败育及其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的差异都会引起亲本配子贡献的变化 ,并最终影响种子园生殖系统的遗传效率。为提高种子园种子的遗传品质和遗传多样性 ,更系统深入地研究种子园生殖系统是必要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昌萍  张雅林  
【目的】明确4种蝴蝶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学结构。【方法】将新鲜标本剪下腹部,在Motic SMZ168-BL型显微镜下观察解剖,用Q iMaging Retiga 2000R(ccD)显微成像系统照相,采用Montage图像叠加软件进行图像处理。【结果】描述了4种蝴蝶的雄性生殖系统,其中外生殖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囊形突、钩突、背兜、阳基轭片等上,而内生殖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精巢、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及附腺上。【结论】4种蝴蝶雄性生殖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生殖系统是海洋种类繁殖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头足类繁殖生物学特性,对头足类生殖系统组织结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较为系统阐述了头足类生殖系统各单元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特点。研究认为,头足类生殖系统主要由一个性腺,一对或单根生殖导管,以及一系列的腺体组织或生殖囊等组成。雄性生殖系统的腺体组织较为复杂,但基本组成单元是一致的,主要行使精荚组装的功能,而雌性生殖系统的腺体组织较为简单,但不同种类其组成单元相同,主要行使形成卵壳的功能。分析认为,目前基于解剖学、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尚无法解释头足类性腺与生殖导管之间的连接、配子成熟后的输入机制、栖息水域环境变化对繁殖系统的影响,以及雄性精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永灿  陈国华  苏永金  
毛嵌线螺为雌雄异体。其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巢、贮精囊、输精管、前列腺、导精沟和阴茎 ;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蛋白腺、受精囊、卵囊腺、交合囊和外生殖孔。前列腺、导精沟和阴茎中的精子输送通道均为开放型的管道。毛嵌线螺的精子包括具有“9+ 2”微管结构的头部和尾部。雄性个体右触角后的阴茎是从形态上区分雌雄个体的主要标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冰  姜业芳  黄璜  陈军  李菁  王亚琴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测对贵州省梵净山树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种群的研究表明,其生境因其所附生的树种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特点:附生在树干下部距地面2m高的范围之内,光照弱、湿度大、风速小、蒸发量小、中下部树皮保持湿润的持续时间长;其为雌雄异株藓种,雌、雄器苞形态差异明显,雌器苞数量多,雄器苞数量少并且难于发现,孢子体直立,蒴柄细长,孢蒴规则长卵形,蒴帽兜形.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其全  孙莉  徐桂萍  王竹红  黄建  
应用常规内部解剖方法,对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卵巢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条中输卵管、1个受精囊、交配囊、附腺、黏腺、外生殖片等;雄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睾丸、1对储精管、1对输精管、射精管及1对附腺、弯管和阳基等;不同发育时期小黑瓢虫卵巢管数量均为8根;根据外部形态特点以及卵黄沉积的情况,将小黑瓢虫的卵巢发育分为未分化期、生长发育初期、生长发育中期、生长发育后期、成熟产卵前期、成熟产卵期等6个阶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著廷  李来国  王春琳  母昌考  
采用解剖和组织切片技术对嘉庚蛸生殖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雄性生殖系统除已报道的精巢、输精管、精囊、摄护腺、精荚囊和阴茎等部分之外,新发现了盲囊结构。精巢属于小叶型精巢,由精巢壁和实质部分组成。精囊分为前、中、后3段,前段与输精管相连,后段与摄护腺相连。精囊壁组成复杂,有两个舌状突起伸入囊腔中,两个舌状突起结构从精囊中段渐行至精囊后段,一个逐渐膨大,另外一个逐渐缩小,精囊壁及舌状突起上密布腺体细胞,分泌作用旺盛。精荚及胶质尾巴均在摄护腺中形成,在精荚囊中浓缩、储存。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和输卵管腺等部分。输卵管较长,开口于漏斗口处。输卵管腺着生在输卵管上,结构复杂,内部有纳精囊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忠岐  
解剖发现,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的雌性成虫具一对卵巢,每个卵巢的卵巢管数目为6—10根,且有时左右卵巢管的数目不等;一个卵巢管中的卵数为8—34粒,卵巢内总含卵数可达680粒,实际平均为270.5粒。证明了该种寄生蜂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樊玉杰  郭占林  赵云龙  安传光  马强  
用福林酚法和复性电泳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蛋白酶(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Cathepsin,MRSC)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讨其在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精荚形成和精子释放过程中的作用。福林酚法测定结果显示:仔虾精巢蛋白酶比活力分别在pH6和pH10时出现2个高峰,而成虾精巢只在pH10时出现1个活力较高的峰。成虾雄性生殖系统的各部分在pH10~12的条件下有较强的蛋白酶比活力,于碱性缓冲液中浸泡有助于其后输精管内含物的溶解。复性电泳分离到4个蛋白酶条带,按分子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RSC-A、MRSC-B、MRSC...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筱珍  杨丽丽  杨丽娜  成永旭  吴旭干  梁攀  范朋  
对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雄性生殖系统的发生及其与外部性征变化的关系进行详细观察与总结。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的发生与外部性征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中,首先出现的是精索(孵出后的8~14d),其内含有大量精原细胞,此时外部性征尚未出现。孵出后14~20d时出现外部性征雏形(交接器和雄叶均透明无刚毛,第4腹肢雏形),其内部生殖系统进一步发育,出现精子细胞囊。至孵出后24~30d时,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同时也具备了成熟的外部性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