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6)
- 2023(6453)
- 2022(4859)
- 2021(4363)
- 2020(3599)
- 2019(7737)
- 2018(7945)
- 2017(14725)
- 2016(8594)
- 2015(9942)
- 2014(9955)
- 2013(9520)
- 2012(9005)
- 2011(8075)
- 2010(8167)
- 2009(7744)
- 2008(7944)
- 2007(7475)
- 2006(6856)
- 2005(6471)
- 学科
- 济(33021)
- 经济(32971)
- 管理(21811)
- 业(20414)
- 企(16273)
- 企业(16273)
- 中国(11669)
- 方法(11465)
- 学(11047)
- 农(10603)
- 数学(9198)
- 数学方法(8979)
- 业经(8780)
- 财(7446)
- 制(7274)
- 农业(6974)
- 地方(6821)
- 理论(6107)
- 发(6029)
- 体(5666)
- 银(5486)
- 贸(5446)
- 贸易(5440)
- 银行(5440)
- 易(5271)
- 融(5264)
- 金融(5261)
- 行(5193)
- 发展(5186)
- 展(5172)
- 机构
- 大学(129052)
- 学院(126880)
- 研究(52230)
- 济(44369)
- 经济(43230)
- 管理(38787)
- 中国(37803)
- 科学(37371)
- 农(34761)
- 理学(32478)
- 理学院(31988)
- 管理学(30875)
- 管理学院(30702)
- 所(29923)
- 京(29765)
- 农业(27961)
- 研究所(27415)
- 业大(25255)
- 中心(22838)
- 江(21728)
- 财(20658)
- 省(19190)
- 北京(18683)
- 院(18635)
- 农业大学(17567)
- 范(17395)
- 技术(17125)
- 师范(17006)
- 州(16823)
- 科学院(16783)
- 基金
- 项目(84132)
- 科学(63189)
- 基金(59149)
- 家(55918)
- 国家(55453)
- 研究(53670)
- 科学基金(44290)
- 省(33836)
- 社会(31773)
- 自然(31223)
- 自然科(30523)
- 自然科学(30503)
- 基金项目(30067)
- 自然科学基金(29923)
- 社会科(29809)
- 社会科学(29798)
- 划(29360)
- 资助(24977)
- 教育(24612)
- 编号(20571)
- 重点(20215)
- 计划(18913)
- 发(18617)
- 成果(18010)
- 科技(17737)
- 部(17069)
- 科研(16713)
- 创(16614)
- 课题(15897)
- 创新(15737)
共检索到20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清平 侯光菡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对臭牡丹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并建立DPPHHPLC-QTOF-MS/MS方法快速筛选和鉴定臭牡丹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臭牡丹水提物与DPPH自由基反应30min后,13个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的HPLC峰消失,根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特征光谱、质谱裂解规律和诊断离子,以及与标准品对照,初步确定了13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结构:12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咖啡酸,其中8个苯乙醇苷类物质为首次在大青属植物中发现,咖啡酸为首次报道存在于臭牡丹中.该方法无需繁琐的分离纯化过程,可对复杂组分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快速筛选和鉴定,为天然产物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简便、快捷、灵敏的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洪宇 张晓茹 王军辉 黄晓华 雷鸣 董娟娥 尉芹
前期研究发现,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以硅胶柱色谱结合清除DPPH自由基法,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组分,并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对该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以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作为考察指标,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和芹菜素(2)。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BHT和化合物2;化合物1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3.89,29.77和43.47μg!mL-1;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化合物2,主要...
关键词:
楸树 抗氧化 木犀草素 芹菜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名位 郭宝江 张瑞芬 池建伟 魏振承 徐志宏 张雁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黑米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对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部后得到抗氧化能力最强的部分,再用SephadexLH-20分离得到抗氧化主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ESI-MS质谱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的5种溶剂萃取物以水部和正丁醇部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83和392ku·g-1,其中,从水部可得到4种抗氧化主活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76、878、1134和1087ku·g-1。波谱结构解析表明,4种成分均...
关键词:
黑米 抗氧化活性成分 结构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志文 杨霞光 潘剑 任光辉 张二喜 范丙友 史国安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牡丹花瓣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卵黄脂蛋白过氧化法、DPPH法和氮兰四唑(NBT)光还原法、水杨酸羟基化法,以Vc和BHT为阳性对照,在DPPH、O2.-和.OH的产生和检测系统以及卵黄组织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牡丹花瓣提取液,观察其与活性氧引发反应的竞争效应,研究6个牡丹品种("藏枝红"、"洛阳红"、"胡红"、"迎日红"、"赵粉"和"凤丹")花瓣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牡丹花瓣提取液能明显抑制卵黄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DPPH的吸光值、抑制O2.-介导的NBT光化学还原及.OH作用下的水杨酸羟基化作用,其中牡丹花瓣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高于200μg/...
关键词:
牡丹 花瓣提取液 抗氧化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向伟 喻艳 刘静 徐立 黄先智 丁天龙 左少纯
【目的】分离鉴定新疆药桑枝条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揭示其抗氧化功效的物质基础,为发现新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及新疆药桑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新疆药桑枝条利用70%乙醇冷浸的方法提取,滤液低温减压浓缩;TLC(薄层层析)与DPPH(1,1-二苯基-2-苦基苯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性检测;以紫外显色、10%硫酸乙醇显色的方式进行物质检测;在活性跟踪下通过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分段、多次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对新疆药桑枝条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以氘代氯仿为溶剂,TMS(四甲基硅烷)为内标,利用MS(质谱)及NMR(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波谱测定及结构解析。以人工合成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潇 王军民 王振兴 张平芳 赵振宁 杜春 王娟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工艺下海黄牡丹鲜花和烘干花瓣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海黄牡丹精油的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提取(SDE)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SFE)法分别提取海黄牡丹新鲜和烘干花瓣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并测定精油中生物活性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SFE法提取的海黄牡丹精油得率明显高于SDE法,用SFE法从新鲜花瓣中提取精油得率最高,为0.76%。从2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海黄牡丹鲜花和干花精油中检测到了108种化合物,其中SFE法提取的鲜花瓣精油中有41种、烘干花瓣精油中有52种,SDE法提取的鲜花瓣精油中有33种、烘干花瓣精油中有13种,植酮、正十九烷、正二十一烷3种主要成分在4种精油中同时存在。不同方式提取的海黄牡丹花精油中化合物成分主要有烷类、醇类、烯类、酮类、酯类、醛类、酸类、酚类和其他共9类化合物,其中烷类和醇类化合物的数量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别化合物。不同方式提取的海黄牡丹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清除活性,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SFE法提取的精油清除率高于SDE法,从新鲜花瓣中提取的精油清除率高于烘干花瓣。SFE法提取的新鲜花瓣精油中总酚含量最高,SD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总酚含量最低;总黄酮含量以SF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最高,SD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最低。[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海黄牡丹鲜花和烘干花瓣精油的得率和化合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SFE法提取的新鲜花瓣精油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提取方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定
茶叶抗氧化剂的初步分离采用葡聚糖凝胶 LH-20柱层析(洗脱剂无水乙醇,280nm 检测)得到12个部分,其中5个部分对亚油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这5个抗氧性部分的组成.经过进一步层析分离,纯化后利用熔点测定、纸层析、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气-质联用分析等现代分析方法鉴定出1—(—)—表儿茶素、(—)—表棓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棓儿茶素没食子酸酯、d—(+)—儿茶素和咖啡因等6种抗氧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钺 尤留超 朱颍琨 莘余 吕尚揆 裴淼毓 傅宏庆 沈留红
为探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奶牛胎盘产物间差异,用此3种酶在最优条件下酶解奶牛胎盘获得胎盘酶解产物,每种酶重复3次,利用LC-MS/M技术鉴定产物中蛋白和肽段,BIO-PEP数据库匹配和测算十肽及以下的抗氧化活性多肽。结果显示: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分别鉴定出541、137和86种蛋白,2 766、1 170和128个肽段,胰蛋白酶鉴定蛋白和肽段数极显著高于其余2种酶(P<0.01),木瓜蛋白酶鉴定蛋白和肽段数均显著低于其余2种酶(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岚 张翔宇 曾秀丽 张珊珊 王文华 赵凡 刘光立
研究黄牡丹种子浸提液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几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黄牡丹种子休眠的原因。以野生黄牡丹(Paeonia delavay Franch.var.lutea)种子为实验材料,提取种皮、胚乳水浸提物。黄牡丹种皮、胚乳中均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该物质浓度的增加而更为显著;相比种皮浸提液,相同浓度条件下的胚乳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几种主要抗氧化酶中,胚乳浸提液能
关键词:
黄牡丹 白菜 抗氧化酶 休眠 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瑶 薛晓莉 李宝
为了解不同脱涩温度对柿果实中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35、45和55℃温水对‘磨盘柿’和‘次郎’进行脱涩,测定果实中的单宁含量、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磨盘柿’果实中的总单宁含量变化介于20.11~25.36 mg/g,而可溶性单宁、缩合单宁、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都呈下降趋势。其中35℃处理的磨盘柿果实可溶性单宁、缩合单宁、类黄酮和ABTS在16 h明显下降,比45和55℃处理的滞后8 h。而次郎果实中单宁含量、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本试验中发现‘磨盘柿’具有较强...
关键词:
柿 单宁 类黄酮 VC 总酚 ABT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晓刚 丁言 郭太君 马赛
【目的】研究凤丹种子胚乳中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成分组成,为了解其休眠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分离萃取凤丹胚乳中的内源抑制物质,对4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甲醇)萃取液和水相进行白菜种子发芽试验,确定发挥抑制作用的优势组分,并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凤丹种子胚乳各有机溶剂萃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苗高生长、根长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物质活性存在一定差异。4种有机溶剂萃取液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乙醚组分,其次是甲醇组分,再次是乙酸乙酯组分。利用GCMS方法从乙醚组分中共检出6种物质,主要为乙酸(66.661%)、甲酸(25.996%)、乙酐(2....
关键词:
凤丹 胚乳 内源抑制物质 GC-MS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衍鹏 刘天强 黄冠军 张小维 肖丹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氢刺激肝细胞,建立抗氧化活性药物体外筛选模型。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 mmol/L,对草鱼肝细胞的作用时间为2 h。使用建立的模型测定了维生素C和两种药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两种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志林 张安 唐君 曹清河 赵冬兰 马代夫 李宗芸
为建立一种适宜甘薯抗性材料快速初筛方法。以烟薯8号、商薯19等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品种的光氧化胁迫抗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结果表明:在甲基紫精(MV)介导的光氧化胁迫下,烟薯8号、商薯19、徐薯28的细胞膜稳定较好,尤其烟薯8号其电解质泄漏率最低,仅为处理前的1.6倍;光氧化胁迫下,商薯19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其次为烟薯8号和徐薯28;综合表明:烟薯8号、商薯19、徐薯28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MV处理下,细胞膜稳定性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具有较高相关性(R~2=0.841)。因此,可以利用MV处理下细胞膜稳定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甘薯品种进行抗氧化能力的初步评...
关键词:
甘薯 抗氧化胁迫 甲基紫精 DPPH·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红灵 陆海波 蔡金洲 邱松 郑小江 李世荣
为了探讨硒对藤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亚硒酸钠作为硒源,设置0、50、75、100、125、1501、75 mg/L 7个质量浓度梯度,对盆栽藤茶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硒对藤茶含硒量、抗氧化酶活性、藤茶的黄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施硒质量浓度小于100 mg/L,藤茶叶片的含硒量随着硒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施硒质量浓度在100~175 mg/L,藤茶含硒量无显著变化;硒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藤茶的GSH-Px活性,硒的质量浓度在125 mg/L时,酶活性最强;当硒质量浓度小于125 mg/L时,可以提高APX、CAT的活性;硒对藤茶S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