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5)
- 2023(12312)
- 2022(9977)
- 2021(8979)
- 2020(7834)
- 2019(17590)
- 2018(17487)
- 2017(33139)
- 2016(19015)
- 2015(21883)
- 2014(22131)
- 2013(21866)
- 2012(20775)
- 2011(18663)
- 2010(18911)
- 2009(17887)
- 2008(18300)
- 2007(16933)
- 2006(14939)
- 2005(13757)
- 学科
- 济(77991)
- 经济(77899)
- 管理(50028)
- 业(47691)
- 企(37516)
- 企业(37516)
- 方法(34604)
- 数学(30016)
- 数学方法(29606)
- 农(22998)
- 中国(22553)
- 学(21194)
- 财(19615)
- 业经(16967)
- 制(15322)
- 地方(15228)
- 农业(15089)
- 贸(14697)
- 贸易(14690)
- 易(14266)
- 银(12676)
- 银行(12593)
- 理论(12533)
- 融(12082)
- 金融(12080)
- 行(11974)
- 务(11718)
- 财务(11666)
- 财务管理(11628)
- 和(11593)
- 机构
- 大学(287420)
- 学院(283455)
- 济(109935)
- 经济(107379)
- 研究(106740)
- 管理(97001)
- 理学(82572)
- 理学院(81494)
- 管理学(79471)
- 管理学院(78990)
- 中国(78548)
- 科学(71679)
- 农(63779)
- 京(63754)
- 所(59007)
- 研究所(53969)
- 业大(50950)
- 农业(50948)
- 财(50753)
- 中心(47831)
- 江(45798)
- 北京(40565)
- 财经(40109)
- 范(38645)
- 院(38555)
- 师范(38057)
- 经(36409)
- 州(35833)
- 省(35250)
- 经济学(34478)
- 基金
- 项目(188002)
- 科学(143422)
- 基金(133456)
- 研究(128138)
- 家(121641)
- 国家(120611)
- 科学基金(98586)
- 社会(77877)
- 省(74156)
- 社会科(73480)
- 社会科学(73454)
- 基金项目(69498)
- 自然(66525)
- 自然科(64932)
- 自然科学(64906)
- 划(63826)
- 自然科学基金(63759)
- 教育(59517)
- 资助(56221)
- 编号(50743)
- 重点(43877)
- 成果(42665)
- 发(40807)
- 部(40610)
- 计划(38091)
- 创(37445)
- 科研(37197)
- 课题(37127)
- 创新(35232)
- 科技(34561)
- 期刊
- 济(124145)
- 经济(124145)
- 研究(82399)
- 学报(61510)
- 中国(59404)
- 农(58436)
- 科学(50779)
- 大学(44497)
- 学学(42010)
- 财(40327)
- 农业(39063)
- 管理(35593)
- 教育(33148)
- 融(25767)
- 金融(25767)
- 技术(23477)
- 业(21694)
- 财经(20439)
- 经济研究(20213)
- 业经(19340)
- 经(17704)
- 版(17119)
- 问题(16997)
- 业大(16751)
- 图书(14779)
- 贸(14153)
- 林业(14133)
- 科技(13879)
- 技术经济(13577)
- 农业大学(13457)
共检索到433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刁姝
日本落叶松具有早期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以及适应性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DNA甲基化是植物可遗传表型变异的重要来源。DNA甲基化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湖北建始县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试验林440个单木作为试验群体,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样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检测未成熟木质部基因组DNA甲基化,结合试验群体连年生长及材质性状测定数据,分析天然群体表观遗传多样性、表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雷鸣 张守攻 孙晓梅
[目的]通过全双列交配设计开展配合力分析,研究SCA(特殊配合力)对重要性状的相对贡献,旨在为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策略制定和育种群体管理提供重要遗传参数信息。[方法]本研究以13个母本和23个父本获得的6×6和4×4两组全双列交配设计的日本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对象,利用空间模型对16年生和26年生的生长表型数据进行校正,采用单株模型对其配合力和正反交效应分析,研究加性效应、SCA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在落叶松育种中的应用。[结果]自交子代在保存率性状上未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生长性状在一些亲本中甚至优于相应异交后代;生长性状的正反交效应不明显,暗示在今后的育种中无需考虑交配方向。1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显著,且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显性和加性效应方差比值分别为1.34和1.33。此时按亲本育种值排名选择前10个家系,当联合育种值和SCA进行选择时遗传增益分别为3.21%和8.04%,比单纯育种值选择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76%和7.12%)分别提高16.30%和12.92%;2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加性效应显著而显性效应消失。1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单株广义遗传力和平均家系广义遗传力的变幅分别为0.070~0.074、0.164~0.173和0.546~0.572;2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增至0.13和0.10。[结论]胸径和材积在早期的显性效应显著,通过对SCA的利用可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即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通过控制授粉配制高特殊配合力组合的种子,并从子代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无性扩繁,可获得最大化的遗传增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王笑山 齐力旺 王万义 陈宝丰
对辽宁大孤家12个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混合授粉及单系授粉杂交组合及4个相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扦插生根变异及其测定林3~5年生长变异的分析,研究父母本对组合间生根和生长性状变异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选出高生长量及生根力的杂交组合。研究表明:无论是生根性状还是幼林生长性状,日×长杂种组合间均存在着显著遗传变异,父、母本效应明显,组合间具有很大的选择潜力;生根性状间、生长性状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但生根与幼林生长性状之间相关不紧密,可以开展生根与生长性状的独立选择;利用隶属函数法选出了生根最优、生长与生根兼优的杂交组合(或家系),选出的4个生根与生长兼优的家系5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和保存率分别比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张国武
对 19年生杉木 8× 8半双列杂交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 ,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全同胞家系选择。结果表明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占遗传方差的 75 %以上 ,即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均是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7% 4 1.4 9%和 8.4 8% 34.2 0 %。 3个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 ,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之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亲本连 5和高 37在 3个生长性状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龙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罗建举
本文以尾叶桉×巨桉 (Eucalyptusurophylla×E .grandis)F1 子代林为材料 ,研究了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变异规律 ,并对它们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尾叶桉×巨桉F1 子代 :(1)树高、胸径和绝干材重主要受到父本的遗传控制 ;(2 )木材密度同时受到父本、母本和父母交互作用的不同程度遗传控制 ;(3)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受到很强的母本遗传作用 ,管孔弦径、木材胞壁率、木纤维比量和 1%NaOH抽提物含量受到很强的父本遗传作用 ,纤维长宽比仅受到一般程度的父本遗传作用 ,导管比量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很强的遗传作用 ;(4)纤维壁腔比主要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侯义梅 李时元
以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 15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 ,研究纸浆材轮伐期内不同年龄阶段生长性状的家系间遗传变异、早 -晚相关关系及主要遗传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确定早期选择年龄及早期选择因子。结果表明 :各年龄胸径、树高不仅在家系水平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变异 ,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着丰富的变异 ,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 ,家系和家系内个体选择是日本落叶松改良的主体 ;性状的方差分量、遗传力、变异系数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 ,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胸径、树高的早 -晚相关十分紧密 ,且这种相关关系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 ;对胸径和树高进行家系早期选择的最适年龄为 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顺兴 王军辉 张守攻 孙晓梅 梁保松 周德义 刘淑梅
对10个10年生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管胞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宽度和早材长宽比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木材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长度,早晚材管胞宽度和早晚材长宽比径向变异模式相似,即从髓心向外以曲线形式不断增加,有时亦有起伏;早材从髓心向外以近似直线的形式缓慢增加,晚材从髓心向外以曲线形式增加,初期增加幅度较大,到一定年龄后趋于水平变化并略有波动;材质性状与树木年轮间的关系以对数方程、幂函数方程、指数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除了晚材壁腔比和早材壁厚外,其它木材性质的重复力均在0.5以上,受中度或中度以上的遗传制约,按照20%的选择率,长宽比和晚材管胞长能获得较高的...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无性系 木材性质 遗传参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金国庆 周世水
对9年生81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研究发现,马尾松高、径生长,树干通直度,分枝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间差异显著,具有适度的遗传力,而未发现管胞长度显著的家系效应。由于高、径生长和基本密度呈微弱的正相关至微弱的负相关,进行生长迅速家系的选择并不会致使幼龄材材性的变劣。利用通直度和分枝习性等指标可以对高、径生长和木材密度进行间接选择。分枝角可能是一个独特的指标,它独立于其它多数性状。借助于约束或无约束选择指数能有效地进行生长、材质兼优家系的选择。最后还就纸浆材的选择策略和多性状选择指数进行了论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王卫东 王玉华
该文以 12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对象 ,对生长和干形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并利用选择指数方法对形质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胸径、树高、材积、主枝长、皮厚、主枝粗、冠幅、新枝粗和新发枝数家系间变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且受中度或较强的遗传控制 ,具有很大的家系选择潜力 ;家系间圆满度、新枝长、分枝角和活枝下高的差异不显著 ,且遗传力较低 ,开展家系选择的意义不大 ;生长性状之间、生长和形质性状之间表现出极强的正相关 ,且这种相关关系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 ,形质性状中只有新枝数与主枝长两性状相互独立 .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家系 形质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艳艳 梁德洋 郭婧 王芳 王福维 李树春 赵曦阳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家系生长性状变异,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文以4个种源的169个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的树高和胸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家系选择。【结果】各指标在种源和家系间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呈明 康振生 李振岐 赵彦修 张慧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技术对来自陕西及青海的 7个地区的 1 3个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larici populinaKleb.)的分离物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1 3个 1 0 -核苷酸随机引物 (Operon公司 )对 1 3个菌株共扩增出 81条RAPD带 ,其中 69个DNA片断呈现多态性 ,占总扩增片断的 85.2 %。供试菌株的相似系数在 0 .60 8~ 1 .0 0 0之间 ,各菌株之间的差异在 0~3 3 1 %之间 ,并建立了聚类树状图。 1 3个菌株在相似性 76.1 %...
关键词:
杨树 落叶松-杨栅锈菌 RAPD 致病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刘志国 项松平 王剑 潘增云 段江萍 徐志彬
运用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var.singuonensis)、荷包红鲤(C.carpiovar.wuyuanensis)和瓯江彩鲤(C.carpiovar.color)的双列杂交子二代F2的体质量和10个形态性状(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尾柄长和尾柄高)的上位性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除体高外,其余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方差,其中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吻长和尾柄长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方差达显著水平(P<0.05);这10项性状的上位性方差占总遗传变异量的百分率为:体质量11.4%、全长22.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淡清 刘永平 郑行生 朱仁刚 黄永祥
对直干桉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弯曲度和枝径比等 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特殊配合力 (SCA)、母本效应 (FEM)、父本效应 (MAL)和特殊正反交效应 (SRE)进行了分析 ,重点讨论了树高、胸径和材积 3个性状的遗传效应。这些性状主要受SRE和MAL的控制 ,GCA仅对树高和枝下高有较小的影响。有两个亲本数量性状的GCA值高 ,可用于建立种子园。直干桉自交衰退非常严重 ,有 8个组合的数量性状显著高于平均值。对直干桉进行遗传改良的最好途径是 :通过杂交育种 ,从中再选出优异个体进行无性繁殖 ,培育出优良无性系后应用于生产。若要以建立种子园来改良直干桉 ,必须引进或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东升 吴春燕 谢允慧 金英博 张扬 孙晓梅
【目的】分析遗传效应和气候变量对日本落叶松木材微纤丝角的影响,建立预测模型,预测终端收获木材的质量,旨在提高遗传材料的选育效率和促进目标材种的定向培育。【方法】以20个日本落叶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木芯取样测定了林龄从4年到15年连续12个年轮的微纤丝角,分析了微纤丝角与林龄和年轮宽度的关系,建立了微纤丝角基础预测模型,然后对微纤丝角和气候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构建了含有遗传效应和气候变量的日本落叶松微纤丝角预测模型。【结果】(1)微纤丝角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减小趋势,随年轮宽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不同无性系间微纤丝角变化规律明显不同。(2)含有林龄和年轮宽度的基础模型确定系数(R2)为0.43,均方根误差(RMSE)为4.391;加入平均年降水量和冬季平均降水量后模型R2为0.54,RMSE为4.039;采用混合模型建立的含遗传效应和平均年降水量、冬季平均降水量的微纤丝角预测模型R2为0.81,RMSE为3.061。(3)平均年降水量和冬季平均降水量增加会增大日本落叶松微纤丝角,两个气候变量解释了微纤丝角变异的11%;遗传效应对日本落叶松微纤丝角变异有重要影响,可解释微纤丝角变异的27%。【结论】相较于平均年降水量和冬季平均降水量,遗传效应对木材微纤丝角影响更大。而且不同无性系的微纤丝角对气候因素变化的响应不同,无性系I6-7-075、I8-4-30和J28-6对于气候变化更钝化,是生态适应性更强的无性系,适合进一步在日本落叶松适生区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邢新婷 邵亚丽 安珍 上官蔚蔚 赵荣军
对4个12年生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进行了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均值分别为11.44 GPa、616.59 MPa和6.54%,相应的变异系数为26.97%、26.26%和23.17%。方差分析表明日本落叶松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和管胞断裂伸长率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0.01水平),拉伸强度在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株内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管胞断裂伸长率在年轮间差异显著。对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力学性能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单根管胞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的重复力分别是0.79和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