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7)
2023(10706)
2022(9475)
2021(9059)
2020(7642)
2019(17602)
2018(17729)
2017(33659)
2016(18507)
2015(21057)
2014(21097)
2013(20767)
2012(19282)
2011(17158)
2010(17211)
2009(15686)
2008(15357)
2007(13547)
2006(11814)
2005(10280)
作者
(54630)
(45190)
(45016)
(42777)
(28918)
(21770)
(20437)
(18014)
(17214)
(16293)
(15655)
(15111)
(14299)
(14282)
(13873)
(13802)
(13731)
(13582)
(12908)
(12814)
(11344)
(11214)
(10982)
(10255)
(10229)
(10104)
(10010)
(9866)
(9120)
(8999)
学科
(71794)
经济(71712)
管理(56196)
(53257)
(45531)
企业(45531)
方法(35428)
数学(30273)
数学方法(29815)
(18423)
中国(18223)
(17631)
技术(17061)
(16997)
业经(15844)
理论(14033)
地方(13831)
(12698)
贸易(12691)
农业(12476)
(12389)
(12324)
(11798)
环境(11324)
(11241)
财务(11172)
财务管理(11149)
教育(10883)
企业财务(10535)
(10463)
机构
大学(265274)
学院(262753)
管理(107292)
(97914)
经济(95533)
理学(93281)
理学院(92240)
管理学(90474)
管理学院(90011)
研究(85707)
中国(62219)
(57909)
科学(56581)
(43442)
(42946)
(42446)
业大(41654)
研究所(39794)
中心(39054)
(37784)
北京(36785)
(35558)
师范(35216)
财经(34879)
农业(33298)
(31672)
(31255)
(31194)
技术(30430)
师范大学(28472)
基金
项目(182590)
科学(142514)
研究(133269)
基金(130789)
(114009)
国家(113061)
科学基金(96971)
社会(80806)
社会科(76496)
社会科学(76474)
(71992)
基金项目(70051)
自然(64443)
自然科(62945)
自然科学(62931)
自然科学基金(61773)
教育(61406)
(60352)
编号(55236)
资助(54308)
成果(44594)
重点(40328)
(39534)
(38197)
(38005)
课题(37659)
创新(35580)
科研(34863)
项目编号(34379)
大学(34033)
期刊
(106545)
经济(106545)
研究(75012)
中国(50107)
学报(44128)
科学(40579)
管理(39270)
(38025)
教育(33883)
大学(33084)
(31991)
学学(30841)
农业(27248)
技术(26566)
(17967)
金融(17967)
业经(17691)
图书(17029)
财经(16269)
经济研究(15845)
科技(15149)
技术经济(14668)
(14010)
问题(13781)
理论(13768)
(13758)
实践(12898)
(12898)
(12527)
情报(12404)
共检索到379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娟  胡冬南  周增亮  刘爽  万松泽  
DNA条形码是利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个或几个、较短的且标准化的基因片段作为通用片段,通过碱基序列差异来实现物种水平准确鉴定的工具。相对于传统的分类学,DNA条形码技术具有不依赖形态特征和发育阶段、鉴定数字化、快速准确、操作简单规范等优势。已成功应用在生物多样性监控、海关、中药材真伪鉴定、法医鉴定、动植物检疫、生物入侵、食品和药物市场监督等诸多领域。经过15年时间发展,DNA条形码研究已基本确定针对不同生物类群使用不同的通用片段,同时构建了标准的全球生命条形码数字化数据库。目前DNA条形码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近缘类群物种分辨率和构建区域条形码数据库两个方向。在林业科学研究中,DNA条形码在木材识别、森林群落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监控与评估等领域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木材DNA降解、整条片段的扩增等,需要在条形码片段选择、数据库构建、数据库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分析方法改进等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DNA条形码将在林业资源评价、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律迎春  左涛  唐庆娟  段高飞  王春霞  李晋  徐洁  薛长湖  
为研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鉴定海参品种的可行性,本实验采集了7种海参(Holothuroidea)43个个体并获得其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DNAMAN和MEGA 4.1软件分析计算了7种海参的碱基组成以及不同海参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海参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不同海参在系统树中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表明以COⅠ作为海参DNA条形码进行品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建立海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勇  
1前言条形码技术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商品流通的各个领域。条形码上承载着商品的各种信息,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技术,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精确的条形码识别技术能够大大加快商品的流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超市商品流通采用的条码为标准版EAN-13码。正确的识别条形码对超市的正常运转具有重大意义,从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殷海珍  
商业管理中的条形码技术殷海珍条条形码是指在浅色衬底上由深色矩形的线条(也称码条),排列而成的编码。其码条及空白条的数量和宽度按一定的规则(标准)编排。在超级市场和百货商店的货架上,贴着条形码的商品,到出售时,只要把条形码在扫描器上通过一下,商品的各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柳淑芳  刘永新  叶乃好  刘志鸿  马骞  李昂  庄志猛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存亡休戚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立足我国渔业生物多样性现状,针对我国渔业生物过度开发和保护不足等难题,提出了通过开展渔业生物DNA条形码研究来推动我国渔业生物多样性学科发展的思路,详细阐述了DNA条形码在渔业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物种分类鉴定、生物多样性监测、外来物种评价、水产品市场监管、渔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进一步展望了DNA条形码可以成为渔业生物区系研究、水域生态研究、电子分类技术以及宏DNA条形码新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呼吁扎实推进我国渔业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共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席晓晴  鲍宝龙  章守宇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实现快速准确物种鉴定的工具,已成为近年来生物类群的研究热点,并逐步被引进到各个领域。在海洋生物群落生态学中,DNA条形码已被用于海洋生物系统分类、分子遗传多样性、种间亲缘关系、系统进化关系等研究;国外已有学者将其应用到海洋生物食性分析的研究中,国内相关文章较少。本文介绍了DNA条形码的由来、发展以及相关原理和基本实验步骤,并阐述了其优点以及局限性,分析了其在肉食性鱼类胃含物不可辨认种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并展望其在未来分类学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利华  罗相忠  王丹  李伟  李忠  邹桂伟  梁宏伟  
为探究线粒体CO I和Cytb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鲌属鱼类鉴定中的可行性,分别扩增达氏鲌(Culter dabryi)、海南鲌(C. recurviceps)、尖头鲌(C. oxycephalus)、蒙古鲌(C. mongolicus)、拟尖头鲌(C. oxycephaloides)和翘嘴鲌(C. alburnus)六种鲌属鱼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 I)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的基因片段,并对六种鲌属鱼类同源序列的碱基组成、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以及系统进化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度为645 bp的COI基因片段中,A、T、G、C 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5.65%、28.18%、18.33%和27.84%;长度为970 bp的Cytb序列片段中,A、T、G、C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7.97%、27.93%、14.53%和29.57%。基于CO I基因序列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3.54%,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17%,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20.82倍;基于Cytb基因序列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5.92%,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18%,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32.89倍。基于COI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显示除尖头鲌与拟尖头鲌外,其余4种鲌均形成独立分支,而基于Cytb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显示六种鲌属均能独立形成分支,鲌属六种鱼能够进行有效区分,将CO I和Cytb作为DNA条形码进行鲌属鱼类的物种鉴定是可行的,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鉴定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程飞  于文涛  李敏  张慧  邢冬昊  陈清西  沈建国  
以进口荷兰黄水仙、多花水仙和中国水仙为研究对象,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数据分析,来评估mat K基因、rbc L基因、trn H-psb A片段和ITS片段4个候选DNA条形码的鉴定能力.建树法分析结果显示:叶绿体基因片段具有鉴定黄水仙品种的能力,但中国水仙与黄水仙聚为一支;核基因片段ITS序列可以准确区分出中国水仙和黄水仙,但在区分黄水仙品种时支持率较低;4种基因片段的组合条形码具有较强的鉴定能力,能准确鉴定出中国水仙和黄水仙,也能识别出不同黄水仙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距离分析法的结果显示,ITS+mat K、ITS+trn H-psb A、ITS+rbc L和ITS+mat K+trn H-psb A+rbc L 4种组合条形码鉴定的成功率较高,适用于黄水仙品种的鉴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凯   李敏   张帅   蒋佩文   蔡研聪   陈作志   徐姗楠  
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早期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种类组成,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该区域鱼卵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于2022年4月在大亚湾的14个站点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线粒体DNA的CO I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了大亚湾海域春季的鱼卵种类。结果发现,大亚湾春季鱼卵种类共36种,隶属于7目16科26属,其中31种鉴定到种,有3种鉴定到属, 2种鉴定到科。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0.12 ind/m3,密度最大的站点(37.3ind/m3)为S7。鱼卵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项斑项鲾(Nuchequulanuchalis)、十棘银鲈(Gerres decacanthus)、克氏副叶鲹(Alepes kleinii)、岛屿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insularis)、中颌棱鳀(Thryssa mystax)、叶鲱(Escualosathoracata)、黄斑光胸鲾(Photopectoralisbindus)。环境因子分析表明,本研究中环境因子与优势种鱼卵分布无强相关性,主要是由于优势种鱼卵种类是广温广盐性鱼类,对海域环境适应性很强。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但鱼卵种类仍然以小型化和低值化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对大亚湾渔业资源的保护,恢复其鱼类优良种质资源场的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淑艳  张傲  李玉  
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对一个DNA片段的分析比对,进而对物种进行鉴定的方法。研究的基因片段可以是1个或多个,进而完成物种识别和鉴定或者发现新物种。该项技术的优势在于整个鉴定过程不受研究对象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由于菌物具有独特而复杂的生活史,因此对菌物的鉴定工作相对较困难。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尝试过寻找适合于大多数菌物的标准DNA条码,但还没有找到能满足条件的基因片段。笔者对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史、目的基因片段的筛选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DNA条形码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建设  张驰  刘海平  马波  王万良  曾本和  牟振波  
为确定DNA条形码技术在西藏水系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利用西藏水系所采集260尾裂腹鱼亚科样本,测定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I)基因片段序列,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260个样本经检测均获得有效COI基因扩增片段,COI基因碱基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为54.74%,显著高于G+C含量(45.26%)。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遗传距离,遗传距离阈值设置为0.02时,260个样本可被鉴定到种的为249尾样本,11尾由于样本量少,数据库中存在多个命名,只鉴定到属,其中与形态学鉴定一致的179尾样本,一致率为68.8%,裂腹鱼亚科裸鲤属(Gymnocypris)不能通过COI基因鉴定到种,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cinae)、异齿裂腹鱼(S.schizothorax o?connori)、巨须裂腹鱼(S.macropogon)3个种之间的遗传距离阈值以0.02不能有效鉴别,而遗传距离阈值以0.01作为这3个种的鉴定标准,可达到有效鉴别的目的。基于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裂腹鱼亚科鱼类形成一个支持率较高的单系群,Bootstrap检验支持率为99%,系统进化树聚类方式与以遗传距离值为标准的鉴定结果一致,很好地反映了水系物种间的地理和历史联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杰民  
本文探讨利用条形码技术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条形码技术管理,就是赋予每项资产实物对应的唯一数字代码即"身份编码",从而实现对资产实物从购置入库到报废处置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踪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可将条形码技术运用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在线调拨代替原有的纸质调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方能助  张苗  陈宁华  任恒杰  
介绍了条码扫描技术在某电力柜存储系统中的应用。针对升降横移式立体仓库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条码描扫技术的仓库管理系统,将无线数据采集与固定条码扫描相结合,并将物料、托盘信息与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关联,从而实现自动组盘、解盘操作。实践表明,条码扫描技术推动了物流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国  
Bar code technology is a high technology.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features and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of bar codes and the way to recognize them.It also gives a detailed exposition of the bar code technologies as used in libraries such as in checking on work attendance and in circulation servi...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巍  李莹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