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7)
- 2023(8263)
- 2022(7048)
- 2021(6375)
- 2020(5554)
- 2019(12279)
- 2018(12103)
- 2017(22528)
- 2016(12872)
- 2015(14448)
- 2014(14197)
- 2013(13955)
- 2012(13334)
- 2011(12123)
- 2010(12242)
- 2009(11502)
- 2008(11650)
- 2007(10565)
- 2006(9542)
- 2005(8909)
- 学科
- 济(44917)
- 经济(44821)
- 管理(39490)
- 业(34621)
- 企(29605)
- 企业(29605)
- 方法(18366)
- 财(16619)
- 数学(15366)
- 学(15344)
- 数学方法(15117)
- 制(14972)
- 中国(13063)
- 农(12346)
- 业经(10817)
- 体(10363)
- 务(9716)
- 财务(9696)
- 财务管理(9664)
- 银(9601)
- 银行(9548)
- 融(9283)
- 金融(9280)
- 企业财务(9212)
- 行(9082)
- 体制(8599)
- 环境(8083)
- 贸(7884)
- 贸易(7879)
- 农业(7832)
- 机构
- 大学(191841)
- 学院(187504)
- 研究(74267)
- 济(71837)
- 经济(70225)
- 管理(62791)
- 中国(54842)
- 理学(53386)
- 理学院(52592)
- 管理学(51346)
- 管理学院(51007)
- 科学(49837)
- 农(43907)
- 京(42253)
- 所(41021)
- 财(37664)
- 研究所(37504)
- 农业(35101)
- 业大(33958)
- 中心(32025)
- 江(30870)
- 财经(28445)
- 院(26836)
- 北京(26464)
- 省(25820)
- 经(25793)
- 范(23860)
- 师范(23376)
- 州(23196)
- 经济学(22849)
- 基金
- 项目(128175)
- 科学(99627)
- 基金(94216)
- 家(87122)
- 国家(86504)
- 研究(85235)
- 科学基金(71057)
- 社会(52617)
- 社会科(49739)
- 社会科学(49723)
- 省(49587)
- 自然(49362)
- 基金项目(49061)
- 自然科(48202)
- 自然科学(48177)
- 自然科学基金(47342)
- 划(44025)
- 教育(39482)
- 资助(38742)
- 编号(31431)
- 重点(31076)
- 部(28402)
- 计划(27403)
- 成果(27387)
- 发(27144)
- 创(26788)
- 制(26403)
- 科研(25840)
- 创新(25419)
- 科技(24143)
共检索到294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鹏
采集我国地带性土壤山东泰山天外村棕壤,分离提取粗胶体(0.2~2.0μm)和细胶体(<0.2μm),对两部分胶体进行去有机质和不去有机质处理,得到0.2~2.0μm含有机质粘粒、0.2~2.0μm去有机质粘粒、<0.2μm含有机质粘粒和<0.2μm去有机质粘粒。以上述不同类型的棕壤胶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天晋 戴越 单培源 姜灿烂 杜雨昕 赵言文 蔡天明 陈立伟
[目的]针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分析土壤胶体的稳定性及其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探讨四环素在土壤中的胶体运移性变化。[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施用有机肥(OF)3种处理,湿筛沉降法筛分制备0.0532 mm,0.0020.053 mm和
关键词:
施肥 土壤颗粒 凝聚动力学 四环素 吸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景燕 胡庭兴 龚伟 宫渊波
对川南坡地的农耕地以及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和弃耕地5年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有机质、粘粒(0.01 mm)含量的比值、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以及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增加,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弃耕地>农耕地的规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物理性粘粒与物理性砂粒含量的比值、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之间相关性较好,颗粒分形维数及物理性粘粒与物理性砂粒含量的比值也具有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林 娜娜 房永雨 赵俊利 吴晓光 肖燕子 王超 乌尼尔 其力莫格 薛艳林
为探究添加剂和贮藏时间对天然牧草颗粒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研究材料,设置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或丙酸添加剂,然后制作草颗粒,于贮藏0、30、60、90、120、150 d取样测定其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对天然牧草颗粒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影响显著(P <0.05)。
关键词:
黄芩 丙酸 营养成分 大肠杆菌 好氧细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柳旭东 梁萌青 张利民 王际英
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比国内外4种商品微颗粒饲料的物理性状、浸泡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溶失、浸泡液中有机氮及有机磷含量的差异,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微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及其对部分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微颗粒饲料D4的沉降速度较快外,其他3种相当;前5min溶失的物质是各种微颗粒饲料总失重量的大部分;国内外微颗粒饲料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如: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较大差异;浸泡30min时,各种微颗粒饲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前后波动幅度小;浸泡30min时,微颗粒饲料D1浸泡液中溶解有机磷含量是最低的,而溶解有机氮含量是最高的。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商品微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差异较大,这与各种微颗粒饲料的营养...
关键词:
微颗粒饲料 水中稳定性 水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业宽 胡晓玲 李世俊
探讨改进Bowman-Cole法,以及用超声波处理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用0.5mol/LNaHCO3去除速效磷后,再用0.05mol/LNaOH浸提,超声波处理15min,效果较好。同一处理的残样用1mol/LH2SO4处理2h,可提取中度活性有机磷。
关键词:
土壤 稳定性有机磷 中度活性有机磷 分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巧玲 黄国芳
为开发高效的光催化材料,以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有机污染物,采用化学水浴沉积法制备Bi2S3纳米光催化材料,并分析其形貌、结构和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S3为表面粗糙的纳米颗粒;Bi2S3纳米颗粒对亚甲基蓝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有助于Bi2S3纳米颗粒尺寸减小,增大颗粒比表面积,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有效分离,进一步增强其光催化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清锋 喻子牛
以埃及伊蚊幼虫为材料 ,比较了食物和非食物颗粒对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致病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食物 (Pharmamedia)和非食物性颗粒 (活性炭及Carmin)皆能显著提高伊蚊幼虫对苏云金芽胞杆菌以色列亚种商品制剂的抵抗力 ,颗粒物的这种作用与其营养功能无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泱安 李小雪 孙郴 李齐发 杜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猪卵泡发育不同阶段颗粒细胞中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筛选有效内参基因用于鉴定猪卵泡发育关键调控基因及其表达模式。[方法]基于形态学观察与类固醇激素检测分离猪腔前、有腔、成熟和闭锁卵泡,同时收集相应颗粒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β-肌动蛋白(ACTB)、ATP合酶F1(ATP5F1)、β2-微球蛋白(B2M)、真核翻译伸长因子1α(EEF1A1)、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1(HPRT1)、核糖体蛋白S3(RPS3)、微管蛋白α-1b(TUBA1B)和泛素C(UBC)等9个候选内参基因在猪卵泡不同发育阶段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综合△Ct、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等算法分析候选内参基因在猪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研究发现候选内参基因在猪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EEF1A1和TUBA1B的表达水平较高,而HPRT1和UBC的表达水平较低;不同算法得到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其中△Ct、NormFinder和BestKeeper分析发现RPS3和ATP5F1的稳定性较高,geNorm分析发现GAPDH和HPRT1的稳定性较高,最终利用RefFinder进行综合权重分析指出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高低排序如下:RPS3、ATP5F1、HPRT1、EEF1A1、GAPDH、ACTB、TUBA1B、B2M、UBC;进一步以不同表达稳定性内参基因为参照对母猪繁殖力候选基因(FSHR和NORFA)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内参基因稳定性对准确鉴定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和变化模式至关重要。[结论] RPS3和ATP5F1在猪卵泡发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稳定性,可作为有效内参基因用于后续猪卵泡发育相关研究,同时为鉴定猪卵泡发育关键调控基因及其表达模式等相关研究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苏海龙 杨劲松 骆宗安 王国栋
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针对通过搅拌摩擦添加B4C颗粒到Al6061-T6表面实现表面复合的工艺,建立全过程热力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常规搅拌摩擦工艺参数下B4C颗粒的分布规律,根据颗粒分布的模拟结果确立了添加单种颗粒和混杂颗粒多道次加工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多道次换向加工可以改善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分布的均匀性,弥补复合材料中的孔洞缺陷;颗粒沿搅拌头的中心呈对称分布;混杂颗粒的加入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颗粒分布的均匀性。
关键词:
搅拌摩擦 表面复合 颗粒分布 混杂颗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永 廖柏寒 曾敏 雷鸣
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中,淋洗剂的选择是影响这一技术应用的限制因素之一.目前研究的淋洗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有机或无机酸、螯合剂EDTA等.大量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能够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提高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溶洗脱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提高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流动性;增强土壤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即增强截留固定作用;改变吸附态或溶解态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利用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土壤修复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克斌 陈经涛 魏红 王建军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吸附莠去津行为的影响。【方法】采集6种有机质含量为2.5~43 g/kg的土壤,配制一系列含一定质量浓度莠去津和6个不同质量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吐温20(Tween-20)溶液,用振荡平衡技术测定莠去津在水/土相间的表观分配系数Kd*(有表面活性剂)和Kd(无表面活性剂),并计算吸附的表面活性对莠去津的分配系数。【结果】初始质量浓度为0~3 353 mg/L的CTAB能提高6种土壤对莠去津的吸附能力。当CTAB初始质量浓度为1 677 mg/L时,Kd*开始显著增加,CTAB质量浓度为3 353 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建国 艾丽
研究祁连山北坡土壤颗粒组分中氮含量及其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颗粒氮比例、土壤颗粒氮含量和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都随海拔升高而差异不显著;就土壤颗粒组分比例而言,0~15cm土层在阳坡3800m处、阴坡3000、3200和3500m处较高,15~35cm土层在阴坡3200和3500m、半阴坡2800m处较高(p<0.05);就土壤颗粒氮比例而言,0~15cm土层在阴坡3000和3200m、阳坡3300和3800m处最高,15~35cm土层在阴坡3000m和阳坡3300m处最高;就土壤颗粒氮含量而言,0~15cm土层在阴坡3600m处最低,阳坡3800m和半阴坡2800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刚 周金池
林业部经济林复合肥料课题组从1995年开始,根据平衡施肥的原理,采用测土配方结合田间营养诊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树种上做了大量的田间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不同地区和树种的肥料配方,并结合不同肥料的特点进行科学地复合.在其中添加了促进树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刘庆倩 安海龙 刘超 郭惠红 夏新莉 尹伟伦
本文旨在观察北京地区不同环境中毛白杨和油松叶片表面颗粒污染物状况。选择毛白杨和油松分别代表阔叶乔木和针叶常绿树种。在2014年6、10月分别采集样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2个采样点2种树种叶表滞留的颗粒物进行了粒径与数量统计及来源解析。结果表明:PM2.5是毛白杨和油松叶表总颗粒物的主要成分,颗粒物主要滞留在毛白杨叶片的上表面和油松针叶的平面;在单位叶面积上,油松叶表面的颗粒物较毛白杨多;西直门样地叶表的PM2.5数量多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10月份叶表滞留的颗粒物数量多于6月份。西直门样品除硅铝酸盐颗粒外还包括烟尘集合体和飞灰颗粒,且含有较多的S元素;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相比,P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