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3.143.20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3)
2023(10058)
2022(8894)
2021(8465)
2020(7087)
2019(16373)
2018(16566)
2017(31543)
2016(17260)
2015(19528)
2014(19564)
2013(19313)
2012(17662)
2011(15709)
2010(15512)
2009(13889)
2008(13451)
2007(11593)
2006(9915)
2005(8492)
作者
(51419)
(42553)
(42296)
(40081)
(27198)
(20440)
(19282)
(16956)
(16113)
(15244)
(14610)
(14162)
(13428)
(13325)
(13116)
(12994)
(12985)
(12754)
(12149)
(12058)
(10706)
(10373)
(10337)
(9604)
(9579)
(9570)
(9446)
(9290)
(8602)
(8523)
学科
(66075)
经济(66010)
管理(51573)
(49642)
(42284)
企业(42284)
方法(33680)
数学(29146)
数学方法(28738)
(16761)
技术(16565)
(16003)
中国(15738)
(15294)
业经(14659)
地方(12659)
理论(12428)
农业(11558)
(11373)
贸易(11368)
(11123)
(11037)
环境(10693)
(10333)
财务(10265)
财务管理(10248)
(9923)
企业财务(9665)
(9545)
教育(9383)
机构
大学(243843)
学院(243137)
管理(99808)
(89594)
经济(87456)
理学(87378)
理学院(86423)
管理学(84798)
管理学院(84374)
研究(79379)
中国(55809)
科学(53262)
(52539)
(42072)
(40594)
业大(40341)
(38322)
研究所(37519)
中心(35649)
(34025)
农业(33395)
北京(33044)
(31669)
财经(31566)
师范(31349)
技术(29162)
(28799)
(28731)
(28260)
师范大学(25326)
基金
项目(174287)
科学(135579)
研究(125299)
基金(124730)
(109677)
国家(108782)
科学基金(92983)
社会(75563)
社会科(71600)
社会科学(71579)
(69649)
基金项目(67184)
自然(62794)
自然科(61328)
自然科学(61313)
自然科学基金(60184)
(58325)
教育(57443)
资助(51510)
编号(51488)
成果(40716)
重点(38645)
(37459)
(37062)
(36550)
课题(35186)
创新(34547)
科研(33589)
计划(32661)
大学(32105)
期刊
(93578)
经济(93578)
研究(66538)
中国(43920)
学报(42553)
科学(38164)
(37656)
管理(35897)
大学(30934)
学学(29139)
教育(28780)
(27924)
农业(27195)
技术(24849)
业经(15321)
(15121)
金融(15121)
图书(14912)
科技(14375)
经济研究(14288)
(14222)
财经(14182)
技术经济(13654)
理论(12539)
(11906)
实践(11841)
(11841)
问题(11790)
业大(11595)
(11488)
共检索到33926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传堂  杨新道  于翔  张建成  刘光臻  徐建芝  
利用10个中国花生品种,评估了AFL,SRAP,SSR和STS技术在区分相近来源花生品种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AFLP和SRAP标记虽然可以揭示这些花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但在本研究采用的引物对条件下,单独使用任何一对引物不足以区分全部品种,提示我们需要考虑多对引物的配合,或者需要尝试更多的限制酶或引物对;从103对SSR或STS引物中筛选出9对引物,即Lec_1,Ah4_26,Ah4_4,SsS14,SHPAL_1,PG_71,PG_43,PM_36,PG_22,对所采用的10个花生品种的区分率均为100%。鉴于花生栽培种形态学、细胞学和生化标记贫乏,这9对高辨别力的SSR和STS引物对花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彦  陈源闽  廉勇  王勇  张艳萍  李敬起  
分别以15个胡萝卜品种的混合DNA(由各品种15个单株的DNA等量混合)为模板筛选RAPD特异性引物,分析比较品种的特异性谱带,结果表明,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S139,S140共2条随机引物可以通过特异性分子标记位点反映品种间的差异,通过RAPD分子标记引物的筛选、标记程序的完善、确定品种特异性标记谱带,可以进行胡萝卜品种的鉴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包文慧   包杭盖   武阳   路东晔   张玉平   白玉娥   潘青华  
【目的】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北京枣主栽品种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枣品种DNA分子身份证,为枣新品种选育、生产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收集103个枣品种材料,筛选SSR荧光标记引物,采用多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扩增条带分子量和等位基因,获得相应的扩增带型,从而对每个枣种质材料进行标记并构建供试样品的DNA分子身份证。【结果】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19对SSR引物用于103个枣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筛选了7对核心基因组合构建DNA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19对引物对103个枣品种样品经SSR-PCR扩增后共检测到了156个等位标记点,每对引物平均8.211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化范围为1.263~12.568,平均为3.467;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布范围0.547~2.664,平均为1.351;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变幅在0.32~0.917,平均值为0.603,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范围分别为0.208~0.920和0.133~0.990,Ho和He的平均值为0.639和0.637,显示出有较高的杂合度;遗传相似系数为0.85~0.98,且在相似系数为0.85处时被分为两大类。【结论】北京地区京枣31和京枣311、马牙枣和牙枣等栽培品种的遗传背景较狭窄,遗传相似度较高,不同品系间基因交流较少;京枣60、朗家园枣、北京蜂蜜罐、北京泡泡枣、京枣28等枣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多样性丰富。本研究结果为枣品种鉴定和培育新品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军武  施兆鹏  李家贤  沈程文  黄意欢  龚志华  
为给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品种鉴定、亲子鉴定提供科学方法 ,通过对 3个人工杂交组合的亲本及 F1 代进行 RAPD分析 .结果显示 :双亲的 RAPD谱带能在其 F1 代中表现出来 ,表现率分别为 94.90 % ,97.92 % ,98.64 % ,说明 3个杂交单株是其亲本的真正后代 ,这也表明 RAPD技术在亲子鉴定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同时从 3个杂交组合的 RAPD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双亲的 RAPD谱带在 F1 代出现分离现象 ,这一结果表明茶树是一个杂合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桂玲  秦智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顺福  胡恒康  张秋露  徐艳玲  张启香  
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不同发育阶段幼胚(第9周至13周)的DNA进行甲基化状态检测。结果表明:17个引物在各个发育时期山核桃幼胚样品中共扩增检测到的128个甲基化位点。甲基化比例随着幼胚的发育逐渐升高,5个时期幼胚甲基化比例依次为23.44%,25.78%,28.90%,40.62%和42.19%。进一步研究表明:5个时期均存在全甲基化位点和半甲基化位点,其中,全甲基化位点所占比例分别为7.81%,8.59%,16.40%,24.22%和25.00%;半甲基化位点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裴颖芳  刘延琳  
本文介绍了RAPD、mtDNA-RFLP、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Interdelta指纹图谱以及线粒体DNACOX1基因指纹图谱等5种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及其优缺点,同时探讨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国内外酿酒酵母菌株区分中的应用状况与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凌晨  赵洪  颜军  马莹雪  冯艳芳  张靖立  李波  邓超  徐振江  
为建立莴苣品种DNA分子快速鉴定技术体系,选择8个表型差异大、不同类型的莴苣品种,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245对引物中初筛出81对引物,对初筛引物添加荧光标记,另选择90个有代表性的莴苣品种,利用毛细管电泳复筛出22对核心引物,依据扩增片段大小为各引物选择了相应的参照样品,采集了233个莴苣品种的DNA指纹数据。结果表明,22对核心引物在233个莴苣品种中共检测到26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为4~22个,平均为12.23个,PIC值为0.37~0.89,平均为0.7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3个供试品种主要划分为茎用和叶用两大类群,叶用类群中结球莴苣聚成一类,半结球莴苣趋于聚成一类,散叶莴苣难以聚成一类。对核心引物未能区分开的6组15个品种进行田间种植对比鉴定,3对品种表型性状无明显差异被判定为相同品种,表型性状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大部分性状表达状态相同或相近,为近似品种,表明分子指纹聚类结果与基于表型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此外,8组24个同名品种均能从分子上进行区分。利用筛选出的22对核心引物构建了233个莴苣品种的指纹数据库,建立了通用于茎用莴苣和叶用莴苣的品种鉴定技术体系,可用于莴苣品种和种质资源快速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DUS测试辅助筛选近似品种等工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帅  沈柏春  李婷婷  郭娟  王霁  孙丽娜  陈徐平  胡绍庆  
【目的】为了解决桂花品种难以鉴定以及苗木生产和园林应用中品种混杂、以次充好和常规DNA指纹图谱无法很好地应用于品种鉴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SRAP分子标记的桂花品种鉴定方法,以实现桂花品种简便、快速和准确的鉴定。【方法】以45个桂花品种或变异类型为材料,提取DNA,使用90对SRAP引物进行PCR扩增,以毛细管电泳技术采集扩增信息,筛选出多态性强、扩增结果稳定的引物,计算单对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带型数、有效带型数、分辨能力(D)、带型分布的卡方值(χ2)和无法区分的样品对数(x)。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国钊   李嫒嫒   刘中华   陈宇华   张秀杰   马莹雪   杨旭红   邓超   徐振江  
【目的】筛选出一套SSR核心引物,建立苦瓜品种分子鉴定体系和SSR指纹图谱库,为苦瓜品种鉴定、纯度鉴定和新品种权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用表型差异大的8个苦瓜代表性品种,通过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38对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将筛选出的引物5'端进行荧光标记。选取不同地理来源的95个苦瓜品种进行PCR扩增,经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计算各引物的区分率、PIC值、等位基因数等参数,复选一套区分率高、多态性良好的SSR引物组合。将复选得到的引物对另外113个苦瓜品种进行检测,筛选出SSR核心引物,构建苦瓜品种DNA指纹图谱库。【结果】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步筛选出45对特异性强、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SSR引物。使用荧光毛细管电泳,从小群体至大群体最终筛选出20对SSR核心引物。核心引物分4组进行多重电泳,采集了208个苦瓜品种的DNA指纹数据。20对SSR核心引物共检测到65个等位变异,102种基因型。在此基础上,选取12个参照品种,可覆盖所有等位变异类型。经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208个苦瓜品种被分为两类,20对SSR核心引物适用于苦瓜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核心引物可以将208个苦瓜品种中的202个区分开,区分率达到97.11%。使用11组亲本与杂交种材料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中2组各出现1个片段丢失的位点,可为苦瓜杂交种关系鉴定的判定阈值提供参考。【结论】本研究基于20对SSR核心引物构建的苦瓜品种分子鉴定体系鉴定效果好,应用性强,可用于苦瓜品种真实性鉴定、纯度鉴定、杂交种关系鉴定、辅助DUS测试筛选近似品种和新品种权保护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富强  张建  温常龙  樊秀彩  张颖  孙磊  刘崇怀  姜建福  
【目的】开发一组能够区分中国主栽葡萄品种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分子标记,为中国葡萄品种保护、品种登记和市场维权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前人筛选的60个葡萄高多态性SNP位点,转化为KASP标记。分别使用23份代表性品种和76份主要栽培品种对转化成功的KASP标记进行初筛、复筛、验证,获得一组高质量的KASP标记,并用于构建76份葡萄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60个SNP位点有3个不具备基因组特异性,6个无法设计KASP-PCR引物,最终51个SNP成功转化为KASP标记,转化率达到89.47%。利用LGC-SNPline平台对23份代表性品种进行基因分型,51个KASP标记全部成功分型。基于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0.2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大于0.35、缺失率小于0.2、杂合率小于0.6等参数,初步筛选出27个优质KASP标记。使用构建指纹图谱的76份品种复筛出22个高质量KASP标记。22个KASP标记的缺失率均小于0.12,PIC均大于0.3,杂合率在0.4—0.6的标记占77.27%,MAF大于0.3的标记占95.45%。此外,利用这22个标记对同一品种不同树体提取的23份代表性品种的DNA扩增检测,前后两次检测分型结果稳定一致,表明这22个标记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将基于22个标记获得的76份葡萄品种分型结果转化为二元编码数据,得到76份葡萄品种的指纹图谱。经邻接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果分析,可将76份葡萄品种分为3类,并能正确区分二倍体和多倍体。仅用10个标记(VIT_15_18567587、VIT_6_4258638、VIT_8_3320936、VIT_12_22228357、VIT_11_19390306、VIT_16_17950801、VIT_18_11138668、VIT_12_739916、VIT_16_13454358、VIT_16_21202286)就能区分70份品种,其中有54份品种达到品种鉴定的标准(差异位点数≥2)。【结论】从60个葡萄SNP中成功转化51个KASP标记,并筛选出22个高质量KASP标记,构建了76份葡萄品种的SNP指纹图谱,首次验证了KASP技术在我国葡萄品种鉴定中的可行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国鹏  何红艳  黄家雄  罗心平  李贵平  杨仕贵  李树维  黄健  郭容琦  
主要介绍了AFLP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技术以及2种分子标记的优缺点。同时,着重介绍了2种分子标记在咖啡育种上的应用成果。在最后还列举了2个其他的分子标记在咖啡育种上的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良  白晨  李晓东  张惠忠  
为了更高效的利用杂种优势,加速选择出成对稳定的甜菜不育系及保持系纯系材料,采用已开发的甜菜线粒体DNA特异性引物TR1,对以甜菜线粒体DNA和基因组DNA的鉴定结果是否一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用该引物进行甜菜细胞质育性鉴定中可以直接用基因组DNA,减少了试验步骤,提高了效率。通过VNTR分子标记技术从160对供试材料中鉴定出的甜菜细胞质不育及其对应的具有保持能力的材料40对,分别为31303(04)(1对)、31327(28)(1对)、31329(30)(1对)、31333(34)(1对)、31339(40)(1对)、31341(42)(5对)、313343(44)(5对)、3134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江浩  王立伟  张动敏  郭瑞  张全国  李兴华  魏剑锋  宋炜  王宝强  李荣改  
【目的】利用与3个玉米抗粗缩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高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并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分类和配合力分析,为玉米抗粗缩病品种的快速高效选育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将抗病自交系K36与感病自交系S221杂交,从F2开始,采用单粒传的方法构建一个包括263个F9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对RILs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采用与3个抗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5FR、6W53和IDP25K进行基因型分型,筛选出抗病且农艺性状优良家系;利用Maize56K SNP芯片对包括优良家系在内的2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型分型,根据Roger’s算法计算优良家系与其他骨干自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并在构建聚类图的基础上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同时利用优良家系与不同类群的自交系测交配制杂交组合,在田间进行配合力测定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且杂种优势强的组合。【结果】自交系K36在qMrdd2、Rmrdd6和qMrdd8等3个抗性位点处均为抗病性纯合基因型,自交系S221均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RILs群体的263个家系在粗缩病抗性遗传组成上分为21种基因型,3个位点均为抗性纯合基因型家系的病情指数(DSI)最小(0.281),均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家系的DSI最大(0.776),这与抗、感性亲本的DSI表现一致(0.257和0.623);2个位点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时,1个位点为抗病性纯合基因型的DSI由小到大的位点是Rmrdd6(0.396)、qMrdd8(0.478)和qMrdd2(0.654),结果表明,Rmrdd6抗病性最强,qMrdd8次之,qMrdd2最弱。筛选出的3个抗性位点纯合基因型家系JR2136与其他23份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2234—0.2895,平均值为0.2612,与之遗传距离最小的自交系是C413,最大的是Chang7-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JR2136划分在瑞德群,与属于黄改群的自交系H92和H521配制出抗病强的优势组合,分别比郑单958增产7.01%和7.80%,表明JR2136与属于黄改群的自交系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力。【结论】玉米自交系K36对粗缩病的抗性由qMrdd2、Rmrdd6和qMrdd8等3个基因控制、呈数量遗传特征且具有基因累加效应,具有3个抗性纯合基因型的玉米品种抗病性最强。开发的与3个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抗病品种选育和抗性种质资源筛选上具有实用价值,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和基因聚合的方法选育抗病性强的优势组合应用于生产切实可行。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伟继  岳志芹  孔杰  王清印  
 AFLP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建立在 PCR技术和 RFLP标记基础上的新的 DNA指纹技术,具有多态性丰富、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所需 DNA量少,且可以在不需预先知道基因序列的情况下进行研究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进化及分类学、遗传育种和种质鉴定以及基因定位等方面。本文简要介绍 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及其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