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共检索到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文英 吴冬杰 顾向阳
[目的]对一株新分离的青霉属菌株Slu-B进行菌种鉴定,研究其不对称降解DL-丙氨酸的特性及制备D-丙氨酸的可行性。[方法]从环境样中分离筛选高效不对称降解DL-丙氨酸的真菌菌株,通过显微形态观察及rDNA ITS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将分离菌株鉴定至相应的种;以DL-丙氨酸为唯一碳氮源,通过摇瓶试验研究培养温度、培养基pH、酵母粉添加量、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对该菌株不对称降解活性的影响;探究分批补料发酵制备D-丙氨酸的可行性。[结果]分离到一株ADI值为1的不对称降解DL-丙氨酸的真菌菌株Slu-B,依据其显微形态特征及其ITS序列同源性将该菌株鉴定为Penicillium levitum(平滑青霉)。摇瓶试验得出菌株Slu-B不对称降解的DL-丙氨酸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35 ℃、培养基pH 4~6、摇床转速140~200 r·min-1,装液量50~100 mL/500 mL,接种量2.32%(m/V),在此条件下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当L-丙氨酸被完全降解时发酵液中积累的D-丙氨酸质量浓度达9.68 g/L,D-丙氨酸的理论回收率达96.75%。[结论]分离菌株Penicillium levitum Slu-B具有完全不对称降解DL-丙氨酸的特性,在分批补料发酵中D-丙氨酸的理论回收率高达96.75%,为生物法制备D-丙氨酸积累了新的菌种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