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6)
- 2023(10866)
- 2022(9160)
- 2021(8493)
- 2020(7374)
- 2019(16612)
- 2018(16361)
- 2017(31949)
- 2016(17545)
- 2015(19075)
- 2014(18904)
- 2013(18462)
- 2012(16763)
- 2011(15011)
- 2010(15557)
- 2009(14725)
- 2008(13616)
- 2007(11625)
- 2006(9839)
- 2005(8530)
- 学科
- 济(67434)
- 经济(67365)
- 业(51121)
- 管理(48962)
- 企(40820)
- 企业(40820)
- 方法(37184)
- 数学(33888)
- 数学方法(33280)
- 财(18050)
- 中国(17921)
- 农(16594)
- 学(14114)
- 业经(13762)
- 制(13286)
- 贸(13280)
- 贸易(13275)
- 易(12965)
- 银(12934)
- 银行(12896)
- 务(12360)
- 财务(12323)
- 财务管理(12298)
- 行(12144)
- 融(12126)
- 金融(12126)
- 企业财务(11716)
- 理论(11542)
- 技术(11266)
- 险(11094)
- 机构
- 学院(244585)
- 大学(244073)
- 济(96675)
- 管理(96327)
- 经济(94788)
- 理学(84253)
- 理学院(83360)
- 管理学(81439)
- 管理学院(81038)
- 研究(79386)
- 中国(62260)
- 科学(52732)
- 京(50164)
- 农(48380)
- 财(44523)
- 业大(42542)
- 所(41138)
- 农业(38694)
- 研究所(38140)
- 中心(36872)
- 财经(36328)
- 江(34740)
- 经(33204)
- 北京(30909)
- 经济学(29529)
- 院(28748)
- 范(28203)
- 州(27837)
- 师范(27733)
- 财经大学(27446)
- 基金
- 项目(174658)
- 科学(136631)
- 基金(127950)
- 研究(116910)
- 家(115224)
- 国家(114326)
- 科学基金(97490)
- 社会(74688)
- 社会科(70929)
- 社会科学(70904)
- 省(69388)
- 基金项目(67665)
- 自然(67529)
- 自然科(66114)
- 自然科学(66089)
- 自然科学基金(64913)
- 划(59001)
- 教育(54675)
- 资助(54106)
- 编号(44619)
- 重点(39869)
- 部(37818)
- 创(36632)
- 发(35660)
- 计划(35418)
- 科研(34695)
- 创新(34286)
- 成果(33637)
- 教育部(31847)
- 大学(31466)
共检索到339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包黎莉 秦承志 朱阿兴 呼雪梅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得到的坡度、坡向等地形属性是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重要输入数据,DEM误差会导致地形属性计算结果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结果。本文选择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和逻辑斯第回归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DEM误差所导致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不确定性。研究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的重庆开县,采用5 m分辨率的DEM,以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大小(误差标准差为1 m、7.5 m、15 m)和空间自相关性(变程为0 m、30 m、60 m、120 m)的12类DEM误差场参与滑坡危险性评价。每次模拟包括100个实现,通过对每次模拟分别计算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的标准差图层和分类一致性百分比图层,用以评价结果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的DEM精度下,两个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所得结果的总体不确定性随空间自相关程度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当DEM空间自相关性程度不同时,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总体不确定随着DEM误差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而逻辑斯第回归模型的评价结果总体不确定性随着DEM误差大小增加而单调增加。从评价结果总体不确定性角度而言,总体上逻辑斯第回归模型比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更加依赖于DEM数据质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俊楠 朱吉龙 苏鹏程 龚颖 赵云亮 李进 李伟
通过高分辨率影像对溪洛渡库区段金沙江两岸5 km范围内滑坡灾害遥感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已查明共有滑坡161处。从滑坡形成机理入手,选取高程、相对高差、坡度、坡向、岩性、地震、降雨等7个评价指标,首先分析滑坡与各因素的空间分布关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滑坡易发生在高程600~1 300 m、高差100~700 m、坡度15°~40°的区域,降雨量越大,滑坡发生的概率越大,且坡向对滑坡发生也有影响,其中东、东南、西、西北方向的滑坡相对较多;(2)极高和高危险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86%,却包含研究区76.4%的滑坡数量,说明这些区域滑坡分布十分密集,危险程度较高,与实际情况相吻合;(3)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溪洛渡坝址沿江两岸附近区域、距离坝址约25~35 km的金沙江右岸区域和库尾金沙江左岸20 km范围区域,库区中段大部分区域都是中、低和极低危险区;(4)滑坡灾害点空间分布与危险评价等级之间相关性达0.970 3,利用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评价结果理想,精度高达81.88%,可为库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阿兴 裴韬 乔建平 陈永波 周成虎 蔡强国
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其危险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多呈非线性关系,同时各因素之间也存在或强或弱的相关性,而目前的危险性评价方法难以体现这些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借助滑坡专家知识并利用模糊推理理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了①坡度与岩层倾角之差和坡向与岩层倾向之差、②坡度和岩性、③临空面和岩性、④坡形和岩性等四种环境因子组合,以此将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融入各组合模型中,并将四种组合所得的模糊危险度进行叠加用于滑坡危险度的模糊评价。环境组合模型中的参数利用专家经验给出。将该方法应用于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得到了滑坡危险性的分级分布图。从滑坡危险性分布图上可清楚发现,本方法所计算出的危险性值在滑坡发生的地区明显高于未发生滑坡的地区,该结果可以用于城镇建设和重要基础规划设施的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鹏程 韦方强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成国 王义民 唐言明 黄强 金菊良
【目的】建立基于现代智能方法的洪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进一步提高评价精度,为制定区域防洪规划、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鉴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构造困难、计算量大的不足,利用集对分析方法直接构造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进而通过确定指标权重,将洪水样本不同指标相对差异度综合为样本隶属度,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长江下游南京站历史洪水样本的等级评价中,实现对不同洪水样本危险等级的分类排序。【结果】实例应用表明,采用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确定的洪水样本危险等级差异明显、分辨率高,与投影寻踪方法确定的洪水分类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霓雯 张晓丽 张凝 朱程浩 孙振峰
【目的】充分考虑影响灾害发生及灾害等级的气象、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实现多因子灾害发生危险性评价和制图,以期为灾前的防控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以辽宁省西部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油松分布范围,以高程、坡向、坡度、降雨量、活动积温、日照时数、上一年灾害程度和距离上一年重灾区远近8个危险性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建立加权信息量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将油松的受灾危险性划分为5个等级:极低危险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实现危险区划制图,并与实际灾害程度监测结果对比进行精度验证。【结果】1)根据信息量法原理,信息量值越大代表发生灾害的危险性越大。本文计算得到的各因子类别信息量值均与油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2)研究区2017年虫灾极高和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建平县北部,中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部分地区和建平县与凌源市交汇处,其他地区发生虫灾危险性较低,与实际调查结果相吻合。3)最终划分等级中的中低危险区和实际受灾油松失叶率大小对应关系明显,实际成灾油松林地中有90.32%被划分至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结论】基于加权信息量模型的油松毛虫灾害发生危险性评价充分考虑了不同评价因子对灾害发生影响程度的差异,得到的风险区划结果较为准确,具有应用价值,可为大区域的森林病虫害危险性评价及风险评估提供技术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于海云 杨慧明
根据AHP-GRA模型的基本原理,分析系统突出危险性的影响指标,为降低样本量采用相关分析精简三级指标。通过加入权重,优化灰色关联模型,在提高收敛速度的同时,增加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区域性分析,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预测煤矿系统的突出危险性等级。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灰色模型 权重 危险性等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振国 温家洪
以上海市普陀区金沙居委地区为例,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开展了城市社区尺度的4种排水条件下8种重现期暴雨的32个内涝灾害危险性情景模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各种情景的暴雨内涝危险性均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的金沙新村和解放村,但危险性程度和影响范围随着排水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暴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②随着暴雨强度的增大,高危险性面积在4种排水情景下均呈增大趋势,中危险性面积除在0mm/h排水情景下呈持续减小的趋势外,其余均呈持续增大的趋势,低危险性面积在18mm/h和36mm/h排水情景下呈持续减小趋势,在0mm/h和50mm/h排水情景下分别呈持续增大和先增后减的趋势;③随着排水量的增大,高危险性面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青 刘琳 苗利勇
本文选用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植被、人类活动四大类九种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赋予权重、隶属度值,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评估区划分为295个有效单元,其中无危险的单元格155个,低危险的单元格60个,中危险的单元格28个,高危险的单元格52个,评估结果能够反映临潼区地质灾害分布和危险程度,对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洪江 兰恒星
"5.12"震后,崩塌成为灾区严重的次生灾害类型之一,本文探讨其成灾模型、灾害模拟及危险性评价方法。通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①通过崩塌动力-运动学分析,建立其成灾过程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开发了崩塌模拟扩展模块RA(RockfallAnalyst),可获取山地复杂地形区崩塌运动路径、频率、速度、能量、跃高等致灾关键信息,实现区域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②将RA应用于"5.12"汶川极震区都-汶公路的崩塌灾害模拟中,利用震后第10天即2008-05-22日2.5m分辨率的SPOT5遥感影像提取了崩塌信息源,采用1∶5万DLG地形图生成DEM及下垫面信息,进而模拟分析汶川地震灾区都汶公路灾后重建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波 陈丽华 冀晓东 周朔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造林土质边坡容易发生浅层平面滑坡。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综合考虑土质边坡上林木根系的力学加固土壤作用和水文增加基质吸力效应,以及林木附加自重对边坡稳定的负面效应,建立了一个用来评价造林土质边坡浅层平面滑坡的分析模型。所有模型参数中土壤内摩擦角和边坡坡度的微弱变化能引起边坡安全系数较大浮动,而林木附加自重的变化对安全系数的影响较小。造林土质边坡浅层滑坡分析模型中林木根系对土壤的力学加固作用采用了修正的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剪强度的简单力学增强模型,相比以往类似边坡稳定性模型,分析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边坡稳定的准确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静 陈鹏 刘家福
[目的]开展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为辽宁省西北地区农业防旱抗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ISDR)对农业干旱危险性的定义,分析了构成研究区作物干旱危险性的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标和模型。以2009年为例,通过利用降雨、土壤、农业生产类型及地形等数据计算了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数,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分级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数,并借助GIS技术,绘制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区划图。[结果] 2009年作物生长期间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由高到低排列为:朝阳市>葫芦岛市>锦州市>阜新市>铁岭市>沈阳市。[结论]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区的划分,能够帮助政府管理部门为面临干旱威胁不同的区域建立适当的防灾方法和有效的应急预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康锋 罗永忠 逯真佳 马立鹏 张存焘 郭鹏 马婧 赵亮生
【目的】探究陇南市主要森林类型死可燃物特征,并对森林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为区域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陇南市4种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森林类型死可燃物载量、干鲜比、平衡含水率、燃点和热值差异,并采用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对不同森林类型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4种森林类型死可燃物总载量呈油松林>落叶松林>栎类林>华山松林,且油松死可燃物总载量(16.02 t/hm2)显著高于其他3种森林类型(P <0.05),死可燃物中腐殖质和枯落物1载量显著高于枯落物2和枯落物3(P <0.05)。油松枯落物1死可燃物干鲜比显著高于落叶松(P <0.05),枯落物2死可燃物干鲜比最高(58.21%~66.47%),腐殖质最低(51.29%~55.56%)。栎类死可燃物平衡含水率最大,落叶松最小;枯落物3死可燃物平衡含水率最高(16.78%~20.38%),腐殖质层最低(12.22%~13.86%);死可燃物平衡含水率与可燃物直径成正比。腐殖质燃点显著高于枯落物,热值则与之相反(P <0.05)。隶属函数模糊评价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中油松火灾危险性最大,其次是栎类和落叶松,华山松最低。【结论】不同森林类型和组分死可燃物载量、干鲜比、平衡含水率、燃点和热值存在差异。油松可燃物总载量最高,燃点和平衡含水率最低,导致其火灾危险性最大,因此在陇南市森林的经营和林火预防工作中,应加强对油松林可燃物管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伍冰晨 齐实 郭郑曦 胡译水
【目的】确定环境变量对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的相对贡献率,明确影响浅表层滑坡风险的关键植被因素及其减灾区间,探明植被因素与非植被因素对浅表层滑坡风险的耦合效应,为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评价和减灾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华蓥山林地为研究对象,选取17个浅表层滑坡影响因子,采用最大熵模型进行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模拟,输出各因子对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的相对贡献率,对比分析考虑或不考虑植被因素条件下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对各因子的响应变化。【结果】1)模型精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结果显示,不考虑植被因素的情况下,模型模拟精度为0.887,达到很准确的精度水平;考虑植被因素的情况下,模型模拟精度提升3.1%,为0.915,达到极准确的精度水平。2)工程地质岩组、蓄积量、距断层距离、地形起伏度、高程、绿色比值植被指数、平面曲率和林分类型8个因子对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的累计贡献率达80%,其中植被因素对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蓄积量、植被覆盖度和林分类型3方面。3)植被因素的存在造成浅表层滑坡风险对平面曲率、坡向、高程变异系数、坡度变率和坡面曲率5个变量的响应发生变化:对平面曲率、高程变异系数和剖面曲率所产生的浅表层滑坡风险起削弱作用,削减幅度分别为4.9%、5.9%和8.1%;对坡度变率所产生的浅表层滑坡风险起加剧作用,加剧幅度为10.9%;对坡向所产生的浅表层滑坡风险具有正反2方面作用,加剧和削减幅度分别为12.8%和6.4%。【结论】MaxEnt模型用于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模拟具有较高模拟精度,能够直观表达浅表层滑坡风险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利用MaxEnt模型预测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时,除了地质、地形、地貌、土壤等常规影响因素外,植被因素也是关键环境变量,其对模拟精度具有重要贡献;植被因素的存在整体上不改变浅表层滑坡风险对其他影响因子的响应趋势,但对于某些非植被因素的极端值所产生的浅表层滑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呈现出耦合效应,既可能加剧也可能削弱浅表层滑坡风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彩燕 乔建平
三峡库区的滑坡发育与多个因子相关,在它的内部因子中,除了斜坡本身的高差、坡度和坡向等重要因素外,地层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了研究地层因素与滑坡发育的关系,该文借助于GIS技术,利用信息量模型,重点研究了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地层因素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定量地给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研究区内205个已有滑坡样本点的细致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遂宁组的J3s和蓬莱镇组的J3p,以及第三系巴东组的T2b地层对滑坡的产生最为有利.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为库区以后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滑坡 地层 GIS 信息量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