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8)
- 2023(9642)
- 2022(8423)
- 2021(7797)
- 2020(6804)
- 2019(15069)
- 2018(15312)
- 2017(29203)
- 2016(15645)
- 2015(18012)
- 2014(17513)
- 2013(17350)
- 2012(16508)
- 2011(14893)
- 2010(15272)
- 2009(14442)
- 2008(14645)
- 2007(13627)
- 2006(12299)
- 2005(11067)
- 学科
- 济(68961)
- 经济(68903)
- 管理(51281)
- 业(50609)
- 企(43026)
- 企业(43026)
- 方法(30391)
- 数学(25975)
- 数学方法(25512)
- 技术(21721)
- 中国(20176)
- 农(17628)
- 业经(16524)
- 财(15613)
- 制(14512)
- 技术管理(13560)
- 地方(13238)
- 学(12909)
- 产业(12233)
- 银(12087)
- 银行(12060)
- 贸(11989)
- 贸易(11976)
- 易(11653)
- 行(11535)
- 理论(11526)
- 农业(11347)
- 和(10288)
- 融(10241)
- 金融(10240)
- 机构
- 学院(233965)
- 大学(232966)
- 济(98871)
- 经济(96795)
- 管理(91920)
- 理学(78199)
- 理学院(77423)
- 研究(77319)
- 管理学(76032)
- 管理学院(75602)
- 中国(60099)
- 京(50416)
- 科学(46614)
- 财(45509)
- 所(39233)
- 江(36379)
- 财经(35814)
- 中心(35483)
- 研究所(35108)
- 农(34735)
- 业大(32752)
- 北京(32496)
- 经(32158)
- 经济学(29844)
- 范(29354)
- 州(29164)
- 师范(29084)
- 院(28084)
- 农业(27276)
- 经济学院(26879)
- 基金
- 项目(147352)
- 科学(116272)
- 研究(110013)
- 基金(104344)
- 家(89963)
- 国家(89263)
- 科学基金(76897)
- 社会(69756)
- 社会科(66415)
- 社会科学(66396)
- 省(60222)
- 基金项目(54675)
- 教育(50348)
- 划(49271)
- 自然(47768)
- 自然科(46720)
- 自然科学(46706)
- 自然科学基金(45869)
- 编号(44172)
- 资助(43017)
- 成果(35974)
- 创(35949)
- 重点(33358)
- 发(33151)
- 创新(32721)
- 部(32214)
- 课题(31596)
- 国家社会(28571)
- 教育部(27493)
- 项目编号(27403)
- 期刊
- 济(112552)
- 经济(112552)
- 研究(71444)
- 中国(50259)
- 管理(38367)
- 财(34417)
- 学报(32662)
- 科学(31913)
- 农(31105)
- 教育(28520)
- 技术(26127)
- 大学(25366)
- 学学(23645)
- 农业(21833)
- 融(21167)
- 金融(21167)
- 业经(18909)
- 经济研究(18222)
- 财经(17760)
- 技术经济(15993)
- 经(15568)
- 问题(14767)
- 统计(14713)
- 科技(14382)
- 策(14296)
- 贸(12210)
- 业(12193)
- 决策(11840)
- 图书(11458)
- 商业(11451)
共检索到360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徐佩川 梅开
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产业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主要动力,于是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然而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技术创新的效率问题,本文通过数据包络(DEA)的方法对我国29个工业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并且从DEA有效性,规模收益情况和投入产出冗余三个方面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普遍较低,规模收益状况不理想,投入冗余较多。
关键词:
工业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DEA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少勃 肖敏 张鸿鹄 陈光宇
现有文献主要从区域、产业和企业等层面探讨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本文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独特性和创新性特点,分别从工程过程管理和组织行为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确定效率评价的构成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技术创新能力动态模型。同时,将动态模型与DEA算法结合,完整给出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同时,以8个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得到各项目技术创新效率值及排序;并选取3个关键要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专利工法申请量是提升效率的最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将为管理者提升项目管理绩效提供方法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少勃 肖敏 张鸿鹄 陈光宇
现有文献主要从区域、产业和企业等层面探讨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本文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独特性和创新性特点,分别从工程过程管理和组织行为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确定效率评价的构成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技术创新能力动态模型。同时,将动态模型与DEA算法结合,完整给出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同时,以8个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得到各项目技术创新效率值及排序;并选取3个关键要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专利工法申请量是提升效率的最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将为管理者提升项目管理绩效提供方法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景锐 张慧泉 侯建
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决定着产业竞争力的水平。文章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查阅文献获得的统计数据,选取2008-2014年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全国整体、东北地区整体、东北三个省份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变化情况。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确定影响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景锐 张慧泉 侯建
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决定着产业竞争力的水平。文章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查阅文献获得的统计数据,选取2008-2014年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全国整体、东北地区整体、东北三个省份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变化情况。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确定影响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景锐 张慧泉 侯建
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决定着产业竞争力的水平。文章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查阅文献获得的统计数据,选取2008-2014年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全国整体、东北地区整体、东北三个省份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变化情况。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确定影响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泽霞 董瑜 张薇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以我国30个省市作为决策单元,对选定的30个区域进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创新效率评价,设计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概念模型和测度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指标体系,从两个不同时期分析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整体发展状况,并对各地区根据DEA的计算结果进行分类,同时分析各个地区不同时期的研发和转化效率的排名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间段内我国区域的创新效率稳步提高,但是仍有很多地区短时期内很难达到有效的明显无效率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产出。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区域创新 效率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伟 张长孝 李传云 冯志军
选取2009—2015年我国28个省、市级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整体、区域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解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从而确定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先锋 惠宁 宋文飞
在工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实现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本文构建了关于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一个分析框架,从信息提供能力和信息需求水平两个维度,测度了行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并基于2005—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分行业面板数据,考虑到企业规模、市场化水平、技术模仿等因素,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技术,实证考察了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①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活动发展的新动力源泉;②信息化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会产生...
关键词:
信息化 技术创新效率 行业异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春
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可以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投入产出指标不同,体现不同的效率形态。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五大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方法,对该产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开发平均创新效率较高,规模报酬递减,整体呈现U型形态;技术成果产业化平均创新效率较低,规模报酬递增,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战略新兴产业 创新效率 DEA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卫红 刘佳 张爱美 李娜娜 王建英
能源危机、耗能污染正在威胁人类的存续。目前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而能源效率的提高又依赖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的提高。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情况进行了动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能源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相对无效;(2)技术进步对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明显高于技术创新;(3)我国能源产业的五大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不均衡。同时,针对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娟 肖瑶
从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投入和产出角度,建立城市创新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和DEA模型,并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市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中国28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技术创新效率,检验了我国城市创新效率的总体趋势以及地区间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各城市技术创新综合效率普遍较低,在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也较大;而且我国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现象。鉴此,需以集约化资源利用为核心,提升城市内创新主体管理和利用投入资源能力,采取差异化战略利用外资,完善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方向。
关键词:
DEA方法 城市 技术创新 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春 韩孺眉 孙博文
为克服DEA方法的弊端———指标集增大导致决策单元的有效性系数增大,采用主成分分析与DEA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产生不同评价结果的原因以及需要调整的方向。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不高,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提出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林子 傅泽强 李雯香
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原理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65和0.23,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偏低,尤其是技术转化效率很低;东、中部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且规模报酬递减,造成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非是创新投入不足;西部部分地区技术创新规模效率低下且规模报酬递增,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制约了创新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几点建议:加快环保产业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提升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产出层次和水平,拓展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模式。
关键词:
环保产业 技术创新 创新价值链 DEA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玲 周德群
针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问题,分析现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的优缺点;在传统ELECTRE方法和模糊测度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关联的ELECTRE(R-ELECTRE)方法,并将R-ELECTRE方法应用到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中以验证R-ELECTRE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