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1)
2023(8231)
2022(6799)
2021(6143)
2020(5080)
2019(10945)
2018(10809)
2017(19411)
2016(11094)
2015(12154)
2014(11972)
2013(11448)
2012(10512)
2011(9224)
2010(9013)
2009(8182)
2008(7899)
2007(6996)
2006(5987)
2005(5046)
作者
(35581)
(29752)
(29589)
(27706)
(18682)
(14342)
(13300)
(11816)
(11299)
(10227)
(10039)
(9751)
(9663)
(9427)
(9339)
(9192)
(9096)
(8822)
(8539)
(8424)
(7862)
(7205)
(7125)
(6771)
(6752)
(6597)
(6567)
(6401)
(6185)
(6092)
学科
(36169)
经济(36112)
管理(30982)
(28195)
(22283)
企业(22283)
方法(15871)
数学(13895)
数学方法(13744)
(11962)
(11625)
(11305)
中国(10729)
(9557)
(8577)
贸易(8571)
业经(8533)
(8358)
农业(7800)
(7670)
(7208)
银行(7156)
(7009)
财务(6988)
财务管理(6976)
技术(6972)
地方(6879)
(6766)
企业财务(6648)
(6497)
机构
学院(152571)
大学(152208)
(56100)
研究(55742)
经济(54915)
管理(54239)
理学(47622)
理学院(46997)
管理学(45916)
管理学院(45671)
中国(41031)
(40868)
科学(39506)
农业(32900)
(32206)
业大(31956)
(30211)
研究所(28207)
中心(25920)
(25565)
(23169)
农业大学(21857)
财经(20399)
(20192)
(19577)
北京(19416)
技术(19350)
(18888)
(18712)
(18628)
基金
项目(112839)
科学(87052)
基金(81786)
(76280)
国家(75642)
研究(73156)
科学基金(62579)
社会(45746)
(45611)
基金项目(43930)
自然(43854)
社会科(43235)
社会科学(43221)
自然科(42868)
自然科学(42851)
自然科学基金(42103)
(39259)
教育(33445)
资助(31862)
编号(27515)
重点(26094)
计划(25001)
(24067)
(23771)
(23394)
科研(22723)
创新(22615)
科技(22470)
(21503)
成果(21265)
期刊
(57377)
经济(57377)
学报(38600)
研究(38113)
(36944)
中国(32049)
科学(30588)
大学(27392)
学学(26540)
农业(24483)
(20188)
管理(18391)
教育(14754)
(13043)
(12668)
金融(12668)
业大(11923)
技术(11072)
(10713)
业经(10593)
农业大学(10287)
经济研究(10194)
财经(9756)
科技(9171)
(8316)
问题(7747)
林业(7231)
中国农业(7147)
商业(6951)
(6655)
共检索到219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庆丰  任雪平  
[目的]对小型哺乳动物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可快速有效建立脑衰老的动物模型,本试验旨在探讨长期注射D-gal对小鼠感觉皮层中胆碱能M1受体表达的影响,以揭示D-gal致衰老的神经机制。[方法]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皮下注射D-gal(100 mg·m L-1),每天1次,连续8周。开颅,取初级感觉皮层制作组织切片,进行Nissl染色和M1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皮层中总神经元密度、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密度,以及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与总神经元比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小鼠皮层中神经元密度未有显著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学雄  曹国强  张进玉  张圆  于晓云  
【目的】证明末端半乳糖残基在猪透明带糖蛋白中的分布以及它在精子结合和侵入中的作用。【方法】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去除周围卵丘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络合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andeiraea simplicifolia lectin-I,BS-I)或蓖麻凝集素(Ricinus communis agglutinin,RCA-I)处理30min,分别观察末端α-D-半乳糖残基或β-D-半乳糖残基在透明带中的定位分布。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BS-I和RCA-I都标记于整个透明带上且比较集中于透明带的外层,其中BS-I显示微弱荧光反应,而R...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宝海  李德发  陆文清  代建国  
旨在建立一种适合于测定饲用α-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检测方法。实验利用对硝基酚 -α- D-吡喃半乳糖(p- NPG)作为酶反应底物 ,通过 4 0 0 nm比色检测酶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来测定饲用酶制剂中 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研究表明 ,反应液中所含的对硝基酚的量大于 15 μmol.m L-1时 ,吸光值超过仪器的检测范围 ;酶制剂稀释倍数对对硝基酚比色法的影响较小 ,本底占总酶活的 10 %~ 16 % ,当酶稀释 10 0倍时 ,本底对酶活的影响最小 ;在测定酶活反应时间为 6 min时 ,已经有约 10 %的对硝基酚 - α- D-吡喃半乳糖水解 ,当酶液的酶活在 2 .0 U.m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春苗  李明军  马锋旺  梁东  张敏  
【目的】了解苹果果实L-半乳糖-1-磷酸磷酸酶(L-galactose-1-phosphate phosphatase,GPP)基因的特性,探索苹果GPP基因表达特性及其与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从苹果果实中克隆GPP全长cDNA,分析其序列特征,进行原核表达,制备GPP特异抗体,分析GPP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苹果不同组织AsA的关系。【结果】从‘嘎啦’苹果果实中克隆的GPP cDNA(GenBank登录号为FJ752240)包含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813 bp,编码270个氨基酸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红亮  李英  宋玉萍  马成英  侯喜林  
根据植物中hpRNA(hairpin RNA)原理,选择GLDH基因cDNA序列同源性较低区域设计1对携带双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GLDH基因片段。构建中间克隆载体,经过3次亚克隆将测序正确的GLDH基因片段分别以正向和反向两种形式插入到间隔基因YYT的两端,经鉴定已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中,成功地构建了干扰GLDH基因表达的RNAi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NAi-GLDH,并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为深入研究GLDH基因功能提供有效的工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旭东  刁其玉  王月影  屠焰  闫贵龙  汪新建  李军涛  邓东晓  
研究芦丁对哺乳母鼠乳腺发育、泌乳相关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择18只Wistar哺乳母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Lac-Con组)每日每只灌喂生理盐水(2 mL)1次;芦丁组(Lac-Rut组)每日每只灌服芦丁(60 mg/kg,BW)1次;雌二醇组(Lac-Est组)每周每只肌注(60μg/kg,BW)1次;从哺乳第4天开始连续给药2周,基础日粮相同。检测哺乳母鼠血浆与乳腺组织中雌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的含量,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雌激素α受体,ERα)、孕激素受体(PR)、催乳素受体(PRLR)和生长激素受体(GHR)的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锡亮  李英  侯喜林  王枫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不结球白菜L-抗坏血酸水平和GLDH活性升高,而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植株的L-抗坏血酸含量和GLDH活性没有发现这种日变化,表明GLDH活性可能受光诱导调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睿杰  侯丽霞  郭扬  马倩  刘新  
为了研究葡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特性,以抗低温品种左优红组培苗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获得VvGolS2、VvGolS3和VvGolS4全长CDS,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探究了3个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和响应逆境因子及相关信号分子的特性。结果显示:3个基因c DNA大小分别为954,978,1 011 bp,分别编码317,325,336个氨基酸序列;3个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6.65,36.97,38.12 k Da;等电点分别为5.12,5.33和5.16,且均在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香山  张学文  章怀云  周双德  
用 PCR 方法从酿酒酵母 AH109 中扩增出 α-半乳糖苷酶 MEL1 基因片段,与乙醇脱氢酶组成型启动子重组后构建成表达重组质粒 pGAD-GAL.将重组质粒 pGAD-GAL 转化不带 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酿酒酵母后,在预先涂布有 X-α-Gal 的亮氨酸缺陷培养基(SD/-Leu)平板上选择到蓝色菌落.实现了 α-半乳糖苷酶在酵母内的组成型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晓荣  施鹏  徐继林  廖凯  冉照收  严小军  
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缢蛏半乳糖凝集素基因(ScGL)。ScGL全长为1 282 bp,5′非编码区35 bp,3′非编码区329 bp,开放阅读框918 bp,编码30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ScGL无跨膜结构域;与已报道的缢蛏半乳糖凝集素含1个糖识别结构域(CRD)不同,ScGL具有2个CRD。相似性分析显示,ScGL与其他软体动物的半乳糖凝集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菲律宾蛤仔相似性最高,达65%;与已报道的2个缢蛏半乳糖凝集素相似性分别为39.74%和44.76%。系统进化上ScGL与菲律宾蛤仔半乳糖凝集素聚为一支。重组表达发现ScGL在包涵体表达,分子量约34.4 ku。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cGL在缢蛏鳃、肠、唇瓣、外套膜、出水管、入水管、足和内脏团中均表达;其中肠、内脏团、唇瓣和足中表达量较高,出水管和入水管中表达量最低。消化腺ScGL表达量分别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3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鳃ScGL表达量分别在鳗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6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ScGL参与了病原诱导的缢蛏免疫应答。本研究为深入探索ScGL在缢蛏免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晓飞  张爽爽  Endri Hendriansyah  李英瑞  苏琳  李相前  修云吉  顾伟  
半乳糖凝集素6 (Galectin-6)是β-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家族的成员之一,本研究首次分离并鉴定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Galectin-6 (PoGalectin-6),分析了其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并对其免疫相关功能进行了研究。PoGalectin-6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为1089 bp,共编码362个氨基酸,其中包含2个糖识别结构域(CRDs)。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PoGalectin-6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Galectin-4的相似性为80.9%。组织分布结果显示,PoGalectin-6基因主要在肠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后,PoGalectin-6基因在肠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感染后12 h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并恢复至正常水平。细菌结合实验证实,PoGalectin-6重组蛋白(rPoGalectin-6)能够结合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但并不结合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此外,rPoGalectin-6以钙离子依赖的方式对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表现出明显的凝集作用。研究表明,PoGalectin-6基因参与了由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这一发现为探索Galectin-6在硬骨鱼类中的免疫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月生  刘锦妮  王晶  杨明明  袁新宇  
【目的】研究耐热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检测其酶学性质,为耐热β-半乳糖苷酶的应用和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来源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耐热β-半乳糖苷酶基因(bgaB)克隆到大肠杆菌pET表达系统(pET-28a(+)),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将构建的重组菌(pET28a-bgaB)在含硫酸卡那霉素的液体LB培养基中以IPTG为诱导剂,对表达产物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时间I、PTG诱导浓度、热稳定性及酶促动力学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bgaB,并测得耐热β-半乳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反应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乐  刘拥海  彭新湘  
应用RT-PCR技术从水稻叶片中克隆了水稻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LDH)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水稻GLDH基因全长1752bp,亚克隆其部分成熟蛋白编码基因(789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E.coli/pET30a-GLDHe,经酶切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证实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000的蛋白.用原核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及效价,结果表明,抗体血清效价为1∶1000,在加IPTG诱导后的菌液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君  李庆章  高学军  
【目的】以王不留行为试验材料,寻找王不留行促进泌乳的有效成分,为中药催乳针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王不留行3类主要成分(皂甙类、黄酮甙类及香豆素类)进行提取,并用化学方法及薄层层析方法予以鉴定。将3种成分分别以不同浓度添加到细胞培养液,采用MTT法检测3类成分对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细胞中β-酪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细胞信号通路中磷酸化stat5因子的表达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结果】王不留行皂甙类成分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立  林玲  彭影琦  袁冬寅  肖文军  
将3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茶氨酸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400mg/kg)组。采用每日皮下注射200mg/kg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的方式建立衰老大鼠模型,考察L–茶氨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炎性介质含量的调节作用。每日分别以生理盐水和低、中、高3个剂量的L–茶氨酸生理盐水溶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进行干预性处理8周后,检测大鼠的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肝脏ALT和AST活力、肝脏内AGEs含量及炎性介质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茶氨酸能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抑制肝脏ALT和AST活力上调,降低AGEs含量,并同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IL–1R)、白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等炎性介质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维持肝脏内环境稳定,其中,L–茶氨酸中、高剂量组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肝脏保护作用较好。可见,L–茶氨酸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肝脏AGEs和炎性介质水平,维持肝脏内环境稳态,具有干预肝脏炎性衰老的功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