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6)
2023(2383)
2022(2284)
2021(2129)
2020(2108)
2019(3618)
2018(3643)
2017(6214)
2016(4052)
2015(4807)
2014(4661)
2013(4585)
2012(4487)
2011(3995)
2010(3975)
2009(3551)
2008(3695)
2007(3192)
2006(2741)
2005(2476)
作者
(15770)
(13316)
(13220)
(12557)
(8659)
(6556)
(6193)
(5210)
(4960)
(4853)
(4488)
(4470)
(4467)
(4433)
(4397)
(4279)
(4058)
(4057)
(3900)
(3817)
(3638)
(3360)
(3322)
(3174)
(3094)
(3027)
(2968)
(2958)
(2933)
(2907)
学科
(10680)
经济(10658)
管理(9283)
(9001)
(7545)
企业(7545)
(6572)
方法(5080)
数学(3945)
数学方法(3848)
(3479)
环境(3305)
(2955)
及其(2881)
中国(2828)
技术(2809)
水产(2685)
理论(2635)
(2605)
(2577)
动物(2443)
业经(2419)
(2409)
防治(2349)
(2348)
地方(2342)
(2291)
(2282)
动物学(2155)
(2143)
机构
大学(60556)
学院(59707)
研究(25775)
(21948)
科学(21053)
农业(18108)
(17820)
经济(17327)
管理(16744)
中国(16356)
(16077)
业大(15308)
研究所(15142)
理学(14711)
理学院(14424)
管理学(13897)
管理学院(13819)
(13538)
(11746)
农业大学(11495)
中心(11248)
实验(11074)
实验室(10778)
(10333)
(10330)
重点(10253)
技术(9901)
(9850)
科学院(9006)
(8804)
基金
项目(44944)
科学(33551)
基金(31609)
(30861)
国家(30614)
研究(26242)
科学基金(24140)
(19683)
自然(18702)
自然科(18270)
自然科学(18260)
自然科学基金(17915)
(16958)
基金项目(16485)
社会(13825)
资助(12994)
社会科(12984)
社会科学(12982)
教育(12398)
计划(12190)
科技(11816)
重点(10996)
(10022)
(9946)
(9894)
专项(9679)
创新(9519)
科研(9508)
(9398)
(8983)
期刊
学报(21201)
(20467)
(17917)
经济(17917)
科学(14834)
中国(14640)
农业(13808)
大学(13750)
学学(13353)
研究(13236)
(7575)
业大(6939)
教育(6838)
(6683)
农业大学(6101)
管理(6018)
(5092)
中国农业(4554)
科技(4345)
技术(3952)
自然(3793)
(3741)
金融(3741)
自然科(3583)
自然科学(3583)
林业(3502)
农业科学(3072)
财经(3015)
水产(3001)
农林(2988)
共检索到86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白姗姗  贾智英  郎延贺  石连玉  
对镜鲤抗锦鲤疱疹病毒(CyHV-3)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目前已经进行到F_3,F_2、F_3成活率相近且显著高于F_1。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选育世代间免疫基因IL-1β、TRAF6、My D88a、I-IFN和TLR7a的表达及Cy HV-3病毒载量情况,从而在免疫基因表达水平及病毒载量两个方面结合抗病成活率综合评估选育世代的抗病能力。结果显示:(1)Cy HV-3病毒载量在F_1、F_2、F_3中呈下降趋势,且F_3显著低于F_1、F_2(P<0.05)、TRAF6显著高于F_1(P<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鑫  石连玉  姜晓娜  李池陶  葛彦龙  胡雪松  张晓峰  贾智英  
以F_(4)为实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TK和ORF72基因为病毒标志基因,分析镜鲤抗疱疹病毒(CyHV-3)选育抗病品系F_(4)在病毒感染不同阶段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两个基因不同感染阶段脾、肾组织表达量趋势一致,24~144h呈上升趋势,144~288h呈下降趋势,且在144h脾、肾组织的病毒表达量均达到最高。(2)脾组织两个基因表达量均低于肾组织。选育组两个基因在120h均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未选育组两个基因均在96~144h差异极显著(P<0.01)。(3)选育组两个基因表达量低于未选育组。脾、肾组织TK基因均在96~168h差异极显著(P<0.01);脾、肾组织ORF72基因均在96~192h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脾组织216h也差异极显著(P<0.01)。以上结果说明选育组抗病性能强于未选育组,其中肾组织抗病性能强于脾组织,且经选育肾组织抗病免疫性能得到提高。目前,未见其他鱼类的选育种在抗病性状上达到一个稳定阶段,本研究在对于病毒表达量的研究当中可对其他鱼类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任婉莹  姜晓娜  葛彦龙  田立静  李■  李池陶  田景文  胡雪松  石潇丹  石连玉  贾智英  
以抗病镜鲤选育系F_4和德国镜鲤选育系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技术确定鲤受CyHV-3感染过程两组鱼脾脏组织中TLR18、接头蛋白MyD88及相应配体TRAF6、下游因子IRF5及P65基因的表达模式,并分析其在抗病镜鲤选育系F_4中的相关抗病机制。结果显示:TLR18、MyD88、TRAF6、IRF5基因在两组鱼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趋势,在48 h达到最高,而P65基因在未选育组呈先上升后下降并恢复初始水平趋势,在48 h达到最高,在选育组呈下降后恢复初始水平趋势。在未感染CyHV-3时,TLR18与IRF5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选育组极显著低于未选育组,MyD88、TRAF6与P65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选育组极显著高于未选育组;到CyHV-3感染早期,TLR18与P65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选育组极显著低于未选育组,MyD88、TRAF6及IRF5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选育组显著高于未选育组。推测在CyHV-3感染过程中,TLR18基因通过依赖MyD88途径产生IRF5基因清除病毒的同时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且选育组较未选育组通过产生较多IRF5基因清除病毒,而未选育组较选育组显著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相关炎症因子,这可能与选育组抗病性及抗病机制有关。该结果不仅验证了选育组在机体基础水平及先天免疫过程中对CyHV-3抗性的增强,还为深入研究选育组抗病机制及鱼类TLRs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奠定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博超  杨运楷  李玉宏  宋晓玲  黄倢  
自健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分离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和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将上述芽孢杆菌以单一和3株复合的方式包裹在基础饲料表面,制成益生菌饲料;每日投喂对虾,3周后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人工感染。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累积死亡率,测定对虾鳃组织内WSSV拷贝数,分析对虾肠道组织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Caspase)和硫氧还原蛋白基因(Trx)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感染实验结束时,A组(枯草芽孢杆菌)、B组(地衣芽孢杆菌)、C组(短小芽孢杆菌)和D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的对虾累积死亡率分别为(73.3±7.0)%、(63.3±5.5)%、(75.0±7.9)%和(50.0±5.3)%,显著低于对照组(PBS组)(100%);在整个感染阶段,各实验组的病毒拷贝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对照组呈现一直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实验组。抗病基因表达结果显示,WSSV感染后,各组对虾肠道Caspase相对表达量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先上调再下调的趋势,且在18h各组对虾肠道Caspase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益生菌摄取和WSSV感染都能刺激Trx的表达,益生菌的刺激相对平缓,且各实验组对虾肠道Trx相对表达量在WSSV感染后的18h时陡升到最大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D组的激活能力最强。研究证实,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均可提高对虾抗WSSV感染能力,复合芽孢杆菌抗病毒能力最突出。对虾抗病力的提高可能与芽孢杆菌减缓了病毒在靶组织的增殖速率、提高了Caspase和Trx基因表达水平相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安文强  董晓慧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章双  刘泓宇  杨原志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对抵抗哈维氏弧菌能力的影响。配制n-3 HUFA水平分别为0.65%(对照组)、1.00%、1.35%、1.70%、2.05%和2.40%的6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06±0.0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显示:①饲料n-3 HUFA水平对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均无显著性影响;1.35%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2.40%组。②1.00%组的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1.70%和2.40%组。③攻毒前,1.35%和1.7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补体C3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攻毒后,血清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活性和C3含量急剧上升,SOD活性显著下降。攻毒前,2.40%组肠道TLR22和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2.05%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35%组;此外,1.70%组肾脏TLR22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攻毒后,1.35%组肠道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70%~2.40%组,1.70%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有最小值;1.70%组肾脏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IL-1β的表达量呈相反趋势,显著低于2.40%组。研究表明,适宜的饲料n-3 HUFA(1.47%~1.70%)可以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并抑制促炎基因的表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杰   刘国兴   钱且奇   朱玉洁   陈圳   姜群   王骏   张晓君   高晓建  
为探明2021年3月常熟某养殖场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us)疾病暴发的原因,本研究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优势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gyrB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优势菌,同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组织病理观察、毒力因子及毒力基因检测确定其致病性,并测定分离菌的耐药性和感染后河川沙塘鳢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引起河川沙塘鳢大量死亡的病原菌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代表菌株G2-4-1对河川沙塘鳢的LD_(50)为1.8×10~6 CFU/mL;该病原菌感染可引起河川沙塘鳢肝脏、脾脏、肾脏和鳃组织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该菌株携带aer、hly、exu等毒力基因,且具有蛋白酶、卵磷脂酶、淀粉酶、脂酶、明胶酶和溶血素活性,但不具有DNA酶活性;耐药性分析发现,分离菌G2-4-1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等8种药物耐药,对克拉霉素和大观霉素2种药物中介,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24类药物敏感;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在感染初期MHCⅡB、MyD88、TLR和SOD在鳃、脾脏和肾脏组织中都显著上调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盛静  宋晓玲  赵小金  黄倢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感染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初体质量为(6.95±1.20)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箱进行3周的养殖实验和2周的副溶血弧菌人工感染实验;其中,对照组每日投喂普通商品饲料,实验组每日投喂在普通商品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配制成的3组实验饲料,实验饲料中益生菌的终浓度为107cfu/g。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保护率最高的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实验组进行凡纳滨对虾相关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或复合益生菌均可显著提高对虾抗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词兴  黄旭雄  李桑  赵利斌  危立坤  陈春燕  刘林林  曾蓓蓓  
分别给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注射生理盐水、3×106 CFU/mL(低浓度组)和9×106 CFU/mL(高浓度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菌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后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基因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42 h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对虾的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溶菌酶mRNA表达量在注射36 h后显著升高。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后,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感染后24、42和36 h;溶藻弧菌的感染剂量不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健楠  赵丽丽  刘立月  连科迅  李一经  葛俊伟  刘敏  
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IPNV-ZYX分离株主要结构蛋白VP2的抗原表位区基因(616bp),命名为IPNV VP2 COE,将其克隆到pCold TF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old TF-VP2COE,在大肠杆菌BL21(DH5α)感受态表达,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蛋白约78 ku,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该蛋白,制备抗血清,间接ELISA结果显示,IPNV(ATCC VR-1318)细胞培养物与鼠抗VP2 COE蛋白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效价为1∶12 800;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鼠抗VP2 COE血清可与黑龙江某渔场已知感染IPNV虹鳟肝组织产生特异性的荧光,以上两项结果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  陈华涛  万建民  翟虎渠  
利用简并引物从小豆中扩增出1条与植物几丁质酶基因高度同源的片段,命名为VaAC1,通过RACE技术延伸VaAC1基因的3'端和5'端,VaAC1基因完整ORF长度为885 bp,编码294个氨基酸,拥有几丁质酶蛋白家族典型保守结构域GH18_chitinase-like。RT-PCR分析表明,VaAC1基因在小豆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且在叶中的表达相对较高;大豆花叶病毒处理后,VaAC1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强,显示小豆VaAC1基因与病毒病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珍   张朝政   黄一鸣   黎耀心   程子洋   乐超银  
为探究RPM1在高粱抗病过程中的作用,以高粱抗黑穗病品种SX44B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一个高粱SbRPM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的cDNA全长2 802 bp,预测共编码933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质量为106.1 ku,等电点为7.11,为亲水性蛋白质;该蛋白无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质中。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SbRPM1蛋白含有RX-CC-like、NB-ARC和LRR结构域,属于NLRs受体蛋白家族中的CNL类蛋白。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SbRPM1蛋白与南荻RPM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bRPM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叶和花序中表达量较高,其次是根,在茎中表达量最低。在接种丝黑穗病原菌后24~72 h抗病品种中SbRPM1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表明该基因受病原菌诱导表达,在高粱抗病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次在高粱中克隆得到SbRPM1基因CDS序列,解析了该基因的结构、性质与表达的特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康裕  孔杰  孟宪红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1.0%,2.5%,5.0%,10.0%)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后,对其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测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HB对凡纳滨对虾抵御WSSV侵染能力的影响,并选择最高免疫保护率(RPS)组进行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发现,PHB对感染WSSV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感染WSSV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随PHB浓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饲喂PHB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利斌  王鑫磊  黄旭雄  陈春燕  李航  
为了评估饲料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抗菌能力的影响,分别以鱼油和混合植物油为脂肪源,设计了2个系列共9组不同ara含量的等氮等能,且具备相同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n-6比例的实验饲料,投喂对虾6周后,检测各组对虾在急性感染溶藻弧菌0、24、36和42 h时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iMMUne deFiciency)和溶菌酶M rna表达量,并统计感染后96 h内对虾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1对虾摄食以鱼油为脂肪源的饲料[饲料dha(22:6n-3)和ePa(2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云容  张培欣  邓明华  杨正安  朱海山  张宏  鲍继艳  胡文岩  汤晓倩  马仲飞  文玲  赵凯  
为提供番茄晚疫病抗病育种候选基因,本研究以高抗晚疫病的CLN2037E自交系和感病5#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在前期使用分子标记将CLN2037E中存在的抗晚疫病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的基础上,利用晚疫病病菌诱导CLN2037E的CDNA文库、番茄基因组CDS数据库、本地BLASt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发掘与第9号染色体上ESt最佳匹配的CDS以及对晚疫病病菌的响应模式。结果发掘出6条抗晚疫病的候选基因,其中SoLyC09g097960、SoLyC09g082810和SoLyC09g065760在5#自交系和CLN2037E自交系中均响应晚疫病病菌,SoLyC09g092030和SoLyC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英  戴咏梅  黄敏仁  诸葛强  王明庥  
多基因转化是基因工程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应用DNA重组技术,将两个抗病机制不同,抗菌谱较广的抗病基因(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和兔防御素NP1基因)构建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Bin35SGAFP-NP1上,两者具有各自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PCR和PCR-Southern分析证明已将NP1和GAFP基因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离体抑菌实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对真菌和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该表达载体进行遗传转化可获得含双价抗病基因植物,并能有效表达,提高转基因植物抗病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