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3(2)
2022(1)
2021(2)
2019(3)
2018(1)
2017(1)
2016(3)
2015(4)
2014(6)
2013(5)
2012(5)
2011(1)
2010(5)
2009(3)
2008(5)
2007(2)
2005(3)
2004(2)
2000(1)
作者
(22)
(17)
(16)
(13)
(11)
(11)
(10)
(9)
(9)
(9)
(8)
(8)
(8)
(8)
(8)
(7)
(7)
(6)
(6)
(6)
(6)
(6)
(6)
(6)
(6)
(6)
俊杰(5)
(5)
(5)
(5)
学科
(43)
动物(37)
动物学(35)
水产(35)
(7)
及其(5)
(5)
病害(5)
(5)
防治(5)
各种(4)
(4)
理学(4)
病虫(4)
病虫害(4)
(4)
药物(4)
药物学(4)
药理(4)
药理学(4)
(4)
虫害(4)
(4)
(3)
(3)
敌害(3)
环境(3)
(3)
遗传(3)
(2)
机构
大学(52)
学院(47)
水产(42)
科学(39)
(37)
农业(36)
实验(34)
实验室(33)
(33)
研究(33)
重点(31)
(28)
(26)
海洋(25)
(24)
产科(24)
(24)
研究所(24)
上海(21)
中国(21)
科学研究(21)
业大(20)
农业大学(20)
(20)
动物(19)
海洋大学(19)
研究院(19)
农业部(17)
中心(16)
技术(16)
基金
国家(41)
(41)
项目(41)
科学(31)
基金(28)
自然(26)
科技(25)
自然科(25)
自然科学(25)
科学基金(23)
自然科学基金(23)
专项(22)
(22)
(22)
计划(22)
(19)
农业(17)
资助(17)
科研(16)
技术(14)
重点(14)
(13)
(11)
产业(9)
(9)
体系(9)
(9)
水产(9)
研究(9)
(9)
期刊
学报(37)
水产(24)
科学(24)
大学(20)
学学(20)
(19)
农业(16)
渔业(16)
中国(12)
(12)
海洋(12)
上海(9)
业大(9)
农业大学(9)
进展(8)
产科(7)
海洋大学(7)
海海(7)
(6)
中农(5)
中国农业(5)
农业科学(5)
华中(5)
海洋渔业(5)
(4)
自然(4)
自然科(4)
自然科学(4)
(3)
(3)
共检索到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孔祥迪  陈超  李炎璐  贾瑞锦  于欢欢  翟介明  刘江春  
在(21.0±0.5)℃条件下,研究了Cu2+、Zn2+、Pb2+3种金属离子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随着3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受精卵的孵化速率和孵化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增加。重金属引发胚胎发育发生各种畸形,如胚体增生异常而死亡、尾芽弯曲,仔鱼不能正常出膜而死亡,初孵仔鱼脊椎弯曲多呈L、S、V型或尾部未展开呈逗号状畸形。综合孵化速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可以看出,3种金属离子对胚胎发育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Pb2+;2)初孵仔鱼的毒性试验周期为96 h,随着时间加长,仔鱼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且金属离子浓度越大,其下降幅度越大。此外,仔鱼出现脊椎S、...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庄平  赵优  章龙珍  刘鉴毅  冯广朋  黄晓荣  
用微量碘量法测定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耗氧率以及Cu2+、Pb2+、Zn2+对其胚胎耗氧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4±0.3℃条件下,胚胎耗氧率随胚胎发育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在出膜前达到最高,其中以原肠期和出膜期耗氧率变化最显著。胚胎各时期耗氧率与发育时间的相关方程为:ORt=0.0702e0.0193t(R2=0.9402)。胚胎耗氧率随三种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Cu2+浓度达到0.4 mg/L以及Pb2+、Zn2+浓度分别达到2.0 mg/L时,耗氧率开始降低。三种重金属离子对纹缟虾虎鱼胚胎耗氧率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Cu2+>Zn2+>Pb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霄玲  郑永华  唐洪玉  金素雅  谢全志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 mg/L、0.38 mg/L、0.27 mg/L、0.23 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 mg/L、8.34 mg/L、6.36 mg/L、4.4...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孔祥迪  刘莉  李炎璐  于欢欢  翟介明  庞尊方  徐万土  陈超  
分析了在工厂化条件下养殖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出现的畸形现象,发现其发育畸形特征可分为脊椎畸形和鳃颌畸形两大类。为了获得其营养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采用营养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正常、脊椎畸形、鳃颌畸形3种类型的鱼形体指标、肌肉成分及品质。结果显示,(1)脊椎畸形与鳃颌畸形鱼的全长、肌肉率分别为(21.97±1.50)cm、(71.12±1.45)%和(22.43±0.12)cm、(71.28±0.39)%,都与正常鱼的指标值(25.70±0.75)cm、(78.58±0.20)%差异显著;(2)3种类型鱼的肌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脊椎畸形鱼的粗脂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秋燕  谢勇平  方展强  
研究了重金属Zn2+和Cd2+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Zn2+和Cd2+对受精后24 h(24 hpf)的受精卵进行染毒实验,统计了斑马鱼胚胎48 hpf的卵凝结和心律,72hpf的卵凝结、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结果显示,Zn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各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镉的毒性比锌大。斑马鱼胚胎对Zn2+和Cd2+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均为72 hpf。Zn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72 hpf的发育毒性比48 hpf的发育毒性大。Zn2+和Cd2+在毒性单位配比为1︰1时,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趋向于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国  臧维玲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了Cu2+、食盐对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安全浓度评价,浓度梯度按等对数间距设置,半致死浓度采用直线内插法进行计算。获得了Cu2+和食盐对金鱼幼鱼24 h、48 h、96 h的LC50值分别为0.50,0.450,0.266 mg/L和13.404,10.308,7.042。提出了Cu2+和食盐对金鱼幼鱼安全浓度分别为0.00266 mg/L和0.704 mg/L。为金鱼幼鱼防病治病、水质管理及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志铮  刘祖毅  吕敢堂  许俊  
2004年8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日龄为56 d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作为实验动物,开展Hg2+、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黄姑鱼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752 3 mg/L、0.661 6 mg/L、0.561 8 mg/L、0.495 9 mg/L;Zn2+对黄姑鱼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2.990 8 mg/L、18.457 6 mg/L、14.530 6 mg/L、11.583 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健恺  徐善良  邱成功  陈苹  方增冰  王腾飞  
为探究Cu2+对银鲳幼鱼的致毒效应,采用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开展了Cu2+对银鲳幼鱼的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对银鲳幼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肝脏抗氧化酶(SOD、CAT、GPX)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银鲳幼鱼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0.860和0.77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77 mg/L;Cu2+的浓度与银鲳幼鱼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相同浓度Cu2+胁迫下,核异常率又普遍高于微核率;不同浓度Cu2+胁迫下银鲳幼鱼肝组织中的SOD、CAT、GPX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被诱导而高浓度受抑制的规律,与Cu2+浓度呈抛物线型剂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艳艳  姚俊杰  梁正其  朱俊华  冯亚楠  
为了解铅对建鲤幼鱼(Cyprinus carpio var.Jian)的影响,将建鲤幼鱼暴露于不同水平(0、0.648、1.296、6.480 mg/L)的Pb2+水溶液中,于96 h分别测定建鲤幼鱼肝胰脏、肠、鳃、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达到极值后下降。0.648 mg/L浓度组中,肝胰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有较明显升高;肌肉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变化较小;在高浓度组(6.480 mg/L),肾中的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房文红  王慧  来琦芳  黄聪年  
本试验观察了K~+、SO~(2-)_4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大银鱼仔鱼在K~+浓度10~302.4mg/L中96h成活率为95~100%;在SO~(2-)_4384~1920mg/L中96h成活率为100%,并且它们能正常生长;碳酸盐碱度低于14me/L时96h成活率为100%,当碱度升到22me/L时其成活率为8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卢培钰   冯毅栋   鲍宝龙  
本研究探究了aldh3a2a在斑马鱼色素细胞发育中的意义及其对醛代谢和肝脏健康的影响。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aldh3a2a敲除纯合突变家系,导致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数量减少,csf1ra、pnp4a、itk下调,黑色素合成通路关键基因mitfa、tyrp1b和kita下调。转录组分析揭示了基因表达谱系的变化,差异基因scd、lpla和aox5在类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下调,指示aldh3a2a对类固醇生物合成的关键作用。对视黄醇代谢通路的转录组分析和qpcr联合研究结果表明,aldh3a2a可以调控raldh2、rxrab以及aox5,表明其对视黄酸受体的信号传导有一定影响,同时aldh3a2a可以调控钾离子通道蛋白kcns3b,指示其对色素细胞的影响与钾离子信号传导有关。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突变体的细胞周期、同源重组、RNA降解、RNA转运、p53信号通路、真核生物核糖体生物发生、DNA复制、碱基切除修复、氨基酰基-tRNA生物合成、细胞质DNA传感通路、类固醇生物合成、错配修复、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和醛酸盐代谢等通路也有着广泛影响。此外,aldh3a2a基因敲除会导致体内醛积累明显,产生细胞毒性进而引发肝脏体积异常增大、肝脏内出现空泡,体质量增加的表征,类似于Sj?gren-Larsson综合征的症状,揭示了aldh3a2a在斑马鱼体内的作用及其与人类遗传疾病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其在斑马鱼和人类中的功能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芳1  2  叶星1  2  邹曙明2  张莉莉1  孙成飞1  田园园1  白俊杰1  2  
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可遗传效率是转基因鱼研制的关键点之一。本研究利用近年开发的金鱼转座子系统进行转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探讨其在转基因鱼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 PCR 方法,改造 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 pTgf2-EF1α-eGFP,将肌球蛋白轻链 2 启动子(mylz2)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定向插入其中,构建可在肌肉组织特异性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 Tgf2 转座子供体质粒 pTgf2-Mylz2-RFP。通过显微注射,将 Tgf2 转座子供体质粒与 Tgf2 转座酶 mRNA 共注射于斑马鱼(Danio ririo)受精卵中,共注射受精卵 972 粒,出膜后存活的仔鱼 803 尾,其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芳  叶星  邹曙明  张莉莉  孙成飞  田园园  白俊杰  
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可遗传效率是转基因鱼研制的关键点之一。本研究利用近年开发的金鱼转座子系统进行转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探讨其在转基因鱼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PCR方法,改造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EF1α-eGFP,将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mylz2)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定向插入其中,构建可在肌肉组织特异性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Mylz2-RFP。通过显微注射,将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与Tgf2转座酶mRNA共注射于斑马鱼(Danio ririo)受精卵中,共注射受精卵972粒,出膜后存活的仔鱼803尾,其中携带外源基因的仔鱼为615尾,阳性率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振玉  竹个个  邹华锋  吕为群  
细胞周期蛋白M2(CNNM2)是参与体内镁离子平衡的重要候选基因,实验采用的CRISPR/Cas9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基因打靶技术。在斑马鱼CNNM2基因的一号外显子处选取打靶位点,构建sgRNA表达载体。随后将体外转录的sgRNA和Cas9 mRNA混合物分别以约30 pg和300 pg的剂量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单细胞期的受精卵中实现对目的靶基因CNNM2的敲除。24~48 h后PCR产物回收,限制性酶切法初步检测基因打靶情况,最后进行测序分析确定突变类型。为进一步验证突变的稳定遗传性,选择了具有敲除效率的F0与野生型斑马鱼进行外交,对获得的F1进行逐一剪尾,提取DNA进行PCR和测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振玉  竹个个  邹华锋  吕为群  
细胞周期蛋白M2(CNNM2)是参与体内镁离子平衡的重要候选基因,实验采用的CRISPR/CaS9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基因打靶技术。在斑马鱼CNNM2基因的一号外显子处选取打靶位点,构建SgRNa表达载体。随后将体外转录的SgRNa和CaS9 MRNa混合物分别以约30 Pg和300 Pg的剂量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单细胞期的受精卵中实现对目的靶基因CNNM2的敲除。24~48 h后PCR产物回收,限制性酶切法初步检测基因打靶情况,最后进行测序分析确定突变类型。为进一步验证突变的稳定遗传性,选择了具有敲除效率的F0与野生型斑马鱼进行外交,对获得的F1进行逐一剪尾,提取DNa进行PCR和测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