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
2020(2)
2018(3)
2015(1)
2012(3)
2010(1)
2008(2)
2007(2)
2006(1)
2004(2)
2003(2)
2002(1)
1999(1)
1995(1)
作者
(10)
(8)
(6)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学科
(8)
动物(6)
动物学(6)
水产(4)
化学(2)
土壤(2)
(2)
(2)
污染(2)
环境(2)
生态(2)
生态学(2)
cu(1)
其他(1)
养殖(1)
(1)
协迫(1)
及其(1)
(1)
(1)
(1)
敌害(1)
(1)
(1)
(1)
(1)
泥鳅(1)
物理(1)
物理化学(1)
(1)
机构
学院(21)
大学(20)
(17)
农业(14)
科学(12)
业大(9)
中国(9)
研究(9)
农业大学(8)
(8)
水产(8)
(8)
海洋(8)
研究所(8)
(7)
实验(7)
实验室(7)
(7)
生命(7)
重点(7)
农业部(6)
技术(6)
海水(6)
海洋大学(6)
环境(6)
科学研究(6)
(6)
产科(5)
生物(5)
研究院(5)
基金
国家(16)
(16)
项目(16)
科学(13)
自然(13)
基金(12)
自然科(12)
自然科学(12)
科学基金(11)
自然科学基金(11)
(9)
专项(7)
研究(7)
技术(6)
(5)
科技(5)
计划(5)
(4)
02(3)
863(3)
aa(3)
b(3)
cars(3)
专项资金(3)
业务(3)
业务费(3)
产业(3)
(3)
体系(3)
农业(3)
期刊
(12)
学报(12)
科学(10)
大学(9)
学学(9)
农业(7)
业大(5)
中国(5)
农业大学(5)
水产(5)
渔业(5)
农林(4)
(4)
(4)
自然(4)
自然科(4)
自然科学(4)
中农(3)
产科(3)
华中(3)
科技(3)
科技大(3)
科技大学(3)
西北(3)
(2)
中国农业(2)
农业科学(2)
(2)
(2)
海洋(2)
共检索到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敏  吴反修  吕德亮  左然涛  常亚青  
#N/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洲瑞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李涛  
以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幼孢子体为材料,研究了Cu2+对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对微量Cu2+都是敏感的。对于早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5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2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基本停止生长。对于后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10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1μg/L浓度的Cu2+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增长缓慢或基本停止生长。鼠尾藻幼孢子体的假根由于结构和功能特性,对Cu2+的敏感程度不大,Cu2+处理初期依然表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樊甄姣  杨爱国  刘志鸿  
测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不同浓度Cu2+胁迫下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及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酶活性的变化,并同时用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其对栉孔扇贝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在0.02 mg/L、0.05 mg/L、0.1 mg/L 3种质量浓度条件下,栉孔扇贝体内ACP和AK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随着Cu2+浓度增加,酶活性有降低的趋势,当Cu2+质量浓度达到0.2 mg/L时这2种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Cu2+质量浓度增加而升高;活性氧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A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这些数据说明Cu...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郭俊红  白雪峰  李智敏  闫旭霞  
试验表明,花生根际土壤的酶、根系性状和地上部性状对土壤中Cu2+浓度的反应不同。外施不同浓度Cu2+均使根际土壤的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花生根系活力、根体积和根干重在适量铜浓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耀锋  王丽敏  丁云姣  李春莲  郭月霞  韩德俊   任慧莉   郭东伟   奚亚军  
 以小麦品种(系)千斤早和9848的幼胚组织为材料,研究了Cu2+对小麦幼胚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的Cu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形成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被诱导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能力。在供试Cu2+浓度范围内,千斤早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率比对照提高了37.9%~72.4%,9848比对照提高了8.2%~21.2%。分化培养基中的Cu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正向效应浓度千斤早为1.0μmol/L,比对照提高101.4%;9848为1.0~5.0μmol/L,分别比对照提高102.5%~116.6%;Cu...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鲁双庆  刘少军  刘红玉  刘筠  
以肝脏组织保护酶SOD、CAT、GSH 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SO4污染对黄鳝的损伤作用。实验测得Cu SO4对黄鳝的LC50 为 5 .5mg/L ,据此设定CuSO4浓度梯度。结果表明 ,0 .7、1.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的损伤较小 ,3.0、4 .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损伤较大 ,保护酶SOD、CAT、GSH PX的活性在黄鳝暴露 2 4h时被显著抑制 ,在处理 4 8h后酶活性逐渐恢复并超过对照组水平 ,之后又回落到低于对照组水平 ,其变化幅度与CuSO4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可以证实 ,SOD、CAT、GSH PX活性变化可以反映黄鳝的伤害程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阳  薛素燕  李加琦  沈淑芳  陈琼琳  蒋增杰  方建光  毛玉泽  
#N/A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泰  彭士明  史永富  席寅峰  黄艇  施兆鸿  
#N/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真池  彭舒  欧阳乐军  欧日华  曾富华  
【目的】研究必需元素Cu2+和非必需元素Cd2+、Hg2+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玉米抵抗重金属毒害的机理。【方法】用自来水(CK)及高(1mmol/L)、中(0.5mmol/L)、低(0.25mmol/L)3个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Cd2+、Hg2+溶液滴灌玉米幼苗,处理3d后测定玉米幼苗根长和叶长、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对根系和叶片中POD同工酶表达的变化进行电泳分析。【结果】与CK相比,3种重金属离子明显抑制玉米幼苗生长,提高根系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Cu2+对玉米根系中SOD...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庄平  赵优  章龙珍  刘鉴毅  冯广朋  黄晓荣  
用微量碘量法测定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耗氧率以及Cu2+、Pb2+、Zn2+对其胚胎耗氧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4±0.3℃条件下,胚胎耗氧率随胚胎发育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在出膜前达到最高,其中以原肠期和出膜期耗氧率变化最显著。胚胎各时期耗氧率与发育时间的相关方程为:ORt=0.0702e0.0193t(R2=0.9402)。胚胎耗氧率随三种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Cu2+浓度达到0.4 mg/L以及Pb2+、Zn2+浓度分别达到2.0 mg/L时,耗氧率开始降低。三种重金属离子对纹缟虾虎鱼胚胎耗氧率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Cu2+>Zn2+>Pb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凡  赵元凤  刘长发  
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置于不同浓度的Cu2+溶液中10d,测定其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高,CAT、SOD、GSH-PX的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当处于低浓度Cu2+溶液中时,牙鲆肌肉中的SOD较CAT和GSH-PX敏感,因此其可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Cu2+低浓度暴露的一种生物检测指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伦  顾修全  倪中海  应鹏展  
采用化学沉淀法调控合成了Cu_2O八面体和立方体等7个微米晶样品。探讨了表面活性剂PVP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u_2O微米晶最终形貌的影响。当PVP用量由0.180 g增加至0.338 g时,Cu_2O八面体和立方体的形貌变化不大;而PVP用量有相近改变时,Cu_2O纳米球的形貌和分散性有很大改变,对此文中从微米颗粒和纳米颗粒的受力角度进行了分析。当反应温度从20℃增加至60℃时,Cu_2O八面体演变为球形;而反应温度从20℃增加至50℃时,Cu_2O立方体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只是增添了很多小颗粒附着在其表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代华  李学垣  徐凤琳  
研究了添加谷氨酸(Glu)对δ-MnO2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Glu明显抑制了氧化锰对Cu2+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从无Glu时的264.1mmol/kg降至有Glu存在时的179.2mmol/kg;并且吸附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Glu的抑制作用在低pH(pH2.5~4.5左右)时最强,随pH值增高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造成Cu2+吸附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吸附于δ-MnO2表面的Glu与氧化标发生还原反应脱去羧基,形成的惰性物质掩盖部分活性点位;②溶液中,络合能力较强的有机配体Glu与氧化标表面竞争溶液中的Cu2+,使Cu2+吸附量降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志敏  陈琳  刘燕珍  林涛  何侃  丁国昌  
#N/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梓瑄   金文杰   李长忠  
为了研究Cu~(2+)、Pb~(2+)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急性毒性效应及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以静态暴露和qPCR法分别进行毒性试验及检测青海湖裸鲤鳃、肾脏和肝脏中Nrf2(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Keap1(Kelch样环氧氟丙烷相关蛋白)、MT(金属硫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Hsp90(热休克蛋白90)、Hsp70(热休克蛋白70)、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COX-2(环氧化酶2)的相对表达。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0.1、0.2、0.5、1和2 mg/L)对1龄青海湖裸鲤安全浓度为0.03 mg/L;Pb~(2+)(0.5、1、2.5、5和10 mg/L)安全浓度为0.1 mg/L;Cu~(2+)+Pb~(2+)的复合胁迫对青海湖裸鲤具有拮抗作用。在低于安全浓度Cu~(2+)、Pb~(2+)与Cu~(2+)+Pb~(2+)复合胁迫下,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Nrf2在Cu~(2+)和Pb~(2+)胁迫12 h时表达上调,Keap1在Cu~(2+)、Pb~(2+)与Cu~(2+)+Pb~(2+)复合胁迫12 h的肾脏中显著下调,表明Nrf2-Keap1两者之间存在负调控作用。各浓度条件下,MT的表达在鳃和肝脏中均下调,TNF-α的表达在鳃中上调。在Cu~(2+)+Pb~(2+)复合条件下,TNF-α的表达显著上调。在Cu~(2+)、Pb~(2+)条件下,Hsp90、Hsp70、iNOS和COX-2的表达量均下调。结果表明,各浓度Cu~(2+)、Pb~(2+)与Cu~(2+)+Pb~(2+)对青海湖裸鲤均产生毒性影响,各基因均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作用产生应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