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
- 2023(3)
- 2022(1)
- 2021(1)
- 2020(4)
- 2019(10)
- 2018(6)
- 2017(7)
- 2015(5)
- 2014(5)
- 2013(8)
- 2012(8)
- 2011(7)
- 2010(4)
- 2009(7)
- 2008(6)
- 2007(8)
- 2006(2)
- 2004(4)
- 2003(2)
- 学科
- 学(29)
- 土壤(21)
- 壤(21)
- 染(19)
- 污染(19)
- 动物(18)
- 动物学(16)
- 及其(16)
- 环境(16)
- 化学(15)
- 水产(14)
- 治(14)
- 防(14)
- 防治(14)
- 土壤污染(12)
- 物(8)
- 利用(7)
- 处理(7)
- 废(7)
- 植(7)
- 植物(7)
- 废水(6)
- 水(6)
- 植物学(5)
- 物理(5)
- 物理化学(5)
- 理化(5)
- 分析(4)
- 析(4)
- 吸(3)
- 机构
- 大学(94)
- 学院(92)
- 科学(63)
- 农(61)
- 农业(48)
- 研究(43)
- 实验(34)
- 实验室(34)
- 室(34)
- 重点(34)
- 业大(33)
- 所(33)
- 环境(33)
- 研究所(33)
- 中国(31)
- 业(28)
- 农业大学(26)
- 技术(26)
- 部(26)
- 工程(25)
- 生命(24)
- 资源(23)
- 院(22)
- 水产(20)
- 科技(20)
- 科学研究(19)
- 工程学(18)
- 工程学院(18)
- 林(18)
- 洋(18)
共检索到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齐悦 杨洁 邓冬艳
在环境友好、条件温和的条件下在Cu基底上制备Cu(OH)_2纳米管,并在Cu(OH)_2纳米管的基础上合成HKUST-1纳米棒。Cu片不仅为反应原料,而且促使HKUST-1纳米棒密集的生长在一起。此方法得到了大面积、统一、稳定的HKUST-1纳米棒,为制备MOFs纳米棒提供了实验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真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研究了污泥中水溶性重金属高于Cu,Zn的存在形态和电荷特点。结果表明:水溶性Cu中约94%是以带负电行的螯合物存在;Zn则多以带两性电荷的螯合物存在,带正电荷的离子约占10%;Cu2+与有机物的络合能力强于Zn。凝胶渗滤色谱实验表明,选择系数(Kav)在0.5~1.15之间的小分子量有机物组分与Cu2+的螯合能力较强。对污泥水溶性有机物不同组分的紫外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轶 巩俊璐 张辉 杨晓桐 谷士艳 张镇
为了研究施用沼肥对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以Pb、Cu、Zn为研究对象,用盆栽的方式,以抗病苏州青油菜为种植作物,选取污灌区土壤,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形态,通过基肥与追肥配合施用,研究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和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为沼肥的合理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沼渣沼液配合施用可以降低污灌区土壤中Pb、Cu、Zn含量,其含量分别为47.65,178.31,589.13mg·kg(-1),过量施用沼渣沼液后土壤中Pb含量进一步降低,达到36.23mg·kg(-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生 张家玮 李建宏 吴蔚东
为研究几种不同原料制备的商品有机肥对水溶液中的Pb(Ⅱ)和Cu(Ⅱ)吸附及解吸差异和机理,采用等温吸附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及连续解吸方法研究了吸附解吸差异;利用元素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有机肥的元素组成、有机质含量和CEC值等,研究了其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6种不同原料制备的商品有机肥对Pb(Ⅱ)和Cu(Ⅱ)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6种商品有机肥对水液中Pb(Ⅱ)的最大吸附量qm最高是烟叶,最低是羊粪,分别为282.70和48.95mg·g(-1);6种商品有机肥对水溶液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盛 彭祚登 董凤祥 张炜 王秀琴 芮飞燕
Cupreous preparation and zincous preparation played a role in regulating roo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Ginkgo biloba.The chemical root control preparations of Cu 100 g?L-1,ZnCO_3120,160 g?L-1,Zn(AC)_2 120,160 g?L-1 and DK 1 g?L-1 were able to inhibit the length of first classical latteral root,the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 吴庆定 彭博
应用粉末冶金、木材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材料成形理论自主开发的木质粉末温压成形新技术,以棉梗粉末为基材,以电解紫铜粉末等为强化因子,在不添加任何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胶粘剂的前提下,制备的温压复合材料C-stal/Cu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分别高达85.30 MPa、7.13 MPa,磨耗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郭俊红 白雪峰 李智敏 闫旭霞
试验表明,花生根际土壤的酶、根系性状和地上部性状对土壤中Cu2+浓度的反应不同。外施不同浓度Cu2+均使根际土壤的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花生根系活力、根体积和根干重在适量铜浓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松华 杨志敏 吕波 林国庆 李少琼 卢亚萍 徐朗莱
研究了印度芥菜对不同浓度 (0、 2、 4、 8和 1 6 μmol·L-1 )Cu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 ,4~ 1 6 μmol·L-1 Cu抑制印度芥菜根和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 ,植株中H2 O2 和丙二醛 (MDA)含量上升 ;根和叶中超氧物歧化酶 (SOD ,EC1 1 5 1 1 )和过氧化物酶 (POD ,EC1 1 1 1 7)活性均随着Cu浓度增加而上升 ;2~ 8μmol·L-1 Cu能提高根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EC1 1 1 1 1 1 )活性 ,叶中APX活性最高时的外界Cu浓度为 4 μmol·L-1 ;过氧化氢酶 (CAT ,EC1 ...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秋平 张文银 孙帅博 董钟 张佳慧
依托科研项目,设计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对Cu(Ⅱ)的吸附的研究性综合实验。该实验包括羧基化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和其对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涉及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元素分析仪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石墨烯材料的制备过程和表征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远明 刘琴 顾捷 尤炬炬 孙秀梅 刘士忠
为研究4种海洋贝类(泥蚶、菲律宾蛤仔、缢蛏、单齿螺)对海水中铜(Cu)的富集效应。设置Cu浓度分别为0.015、0.020、0.025、0.035、0.065和0.115 mg/L 6个试验组,采用半静水法进行泥蚶、菲律宾蛤仔、缢蛏、单齿螺对海水中Cu的富集试验,分别在0、1、3、5、10、15、20、25、30 d取出部分贝类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含量。结果表明:4种贝类均对Cu表现出了一定的富集效应,单壳类对Cu的富集效应明显大于双壳类。水体中Cu浓度达到0.035 mg/L时,泥蚶和单齿螺对Cu的富集效应明显。水体中Cu浓度达到0.025 mg/L时,菲律宾蛤仔和缢蛏对Cu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洲瑞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李涛
以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幼孢子体为材料,研究了Cu2+对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对微量Cu2+都是敏感的。对于早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5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2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基本停止生长。对于后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10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1μg/L浓度的Cu2+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增长缓慢或基本停止生长。鼠尾藻幼孢子体的假根由于结构和功能特性,对Cu2+的敏感程度不大,Cu2+处理初期依然表现...
关键词:
鼠尾藻 Cu2+ 孢子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耀锋 王丽敏 丁云姣 李春莲 郭月霞 韩德俊 任慧莉 郭东伟 奚亚军
以小麦品种(系)千斤早和9848的幼胚组织为材料,研究了Cu2+对小麦幼胚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的Cu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形成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被诱导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能力。在供试Cu2+浓度范围内,千斤早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率比对照提高了37.9%~72.4%,9848比对照提高了8.2%~21.2%。分化培养基中的Cu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正向效应浓度千斤早为1.0μmol/L,比对照提高101.4%;9848为1.0~5.0μmol/L,分别比对照提高102.5%~116.6%;Cu...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红霞 李红梅 朱启红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中铜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土壤铜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土壤中的Cu(Ⅱ)去除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土壤Cu(Ⅱ)潜在去除率(y)与土壤Cu(Ⅱ)含量(X1)、振荡时间(X2)、pH值(X3)和EDTA浓度(X4)四个因素间的正交回归模型:Y=56.87978-3.66436X1+3.45332X2+2.50249X3-3.47017X21-4.44244X24+2.00750X1X4+2.00750X2X3。从模型推知,土壤Cu(Ⅱ)含量为306.3 mg/kg、振荡时间为5.86 h、p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盛 张保青 黄杏 樊艳姣 杨丽涛 李杨瑞
【目的】克隆甘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以甘蔗桂糖28号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Cu/Zn-SOD,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Cu/Zn-SOD在不同组织及逆境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甘蔗Cu/Zn-SOD,NCBI登录号为JQ958328,其开放阅读框为456 bp,编码151个氨基酸,与禾本科植物聚于同一进化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u/Zn-SOD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为组成型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Cu/Zn-SOD在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