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2)
2023(2711)
2022(2391)
2021(2122)
2020(1988)
2019(4451)
2018(4519)
2017(8354)
2016(4517)
2015(5005)
2014(4717)
2013(4806)
2012(4617)
2011(4177)
2010(4158)
2009(3764)
2008(3642)
2007(3395)
2006(3031)
2005(2822)
作者
(16216)
(13368)
(13361)
(12545)
(8560)
(6637)
(5958)
(5343)
(5214)
(4840)
(4644)
(4571)
(4476)
(4454)
(4344)
(4309)
(4100)
(4097)
(3927)
(3915)
(3600)
(3506)
(3216)
(3179)
(3170)
(3108)
(3019)
(2941)
(2933)
(2856)
学科
(13374)
经济(13348)
管理(11240)
(10215)
(8671)
企业(8671)
(5734)
方法(5693)
(5346)
数学(4892)
数学方法(4789)
(4717)
(4714)
银行(4683)
(4570)
(4368)
金融(4368)
(4344)
贸易(4342)
(4278)
中国(4043)
(3779)
(3663)
(3358)
体制(3335)
业经(3126)
税收(3091)
(3068)
(2814)
财务(2810)
机构
大学(62773)
学院(61270)
研究(27444)
中国(21552)
(20953)
(20838)
科学(20542)
经济(20427)
管理(18533)
农业(17248)
(16557)
理学(15520)
研究所(15264)
理学院(15243)
管理学(14696)
(14689)
管理学院(14620)
业大(14489)
中心(12099)
(11054)
(11017)
农业大学(10742)
(10522)
(10297)
(10168)
(9779)
实验(9634)
科学院(9535)
北京(9419)
实验室(9265)
基金
项目(43204)
科学(32252)
基金(31333)
(31157)
国家(30950)
研究(24509)
科学基金(24215)
自然(18967)
自然科(18549)
自然科学(18540)
自然科学基金(18237)
(17046)
基金项目(16158)
(15753)
社会(13779)
资助(13429)
社会科(12944)
社会科学(12939)
计划(11527)
教育(11002)
科技(10717)
重点(10652)
科研(9245)
(9230)
(9147)
(9085)
(8951)
专项(8709)
创新(8610)
(8537)
期刊
(22891)
经济(22891)
学报(19994)
(19094)
研究(17642)
中国(15866)
科学(14830)
大学(13475)
学学(13006)
农业(12937)
(8963)
管理(8168)
(7923)
金融(7923)
(7572)
业大(6331)
农业大学(5505)
教育(5126)
(4586)
中国农业(4260)
财经(4160)
经济研究(4132)
技术(3956)
林业(3612)
(3574)
自然(3517)
国际(3485)
科技(3374)
自然科(3157)
自然科学(3157)
共检索到100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齐悦  杨洁  邓冬艳  
在环境友好、条件温和的条件下在Cu基底上制备Cu(OH)_2纳米管,并在Cu(OH)_2纳米管的基础上合成HKUST-1纳米棒。Cu片不仅为反应原料,而且促使HKUST-1纳米棒密集的生长在一起。此方法得到了大面积、统一、稳定的HKUST-1纳米棒,为制备MOFs纳米棒提供了实验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董斌  林家慧  周亚楠  
设计了涵盖泡沫铜负载纳米棒阵列制备、表征和析氢性能测试的综合创新型实验。通过电氧化、电还原、电沉积等一系列电化学方法制备了NiMo-Cu纳米棒,强化学生对电化学工作站的熟练使用;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材料的物相信息,利用三电极体系探究其析氢性能,使学生掌握各种电化学测试的原理及设置操作;最后通过构效分析增强了学生对催化剂微观结构与电催化析氢性能内在联系的理解,训练了创新思维与综合实验技能。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徐小龙  龚家春  桂宗祥  胡婷婷  
埃洛石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天然纳米管状材料。研究了纯化后的埃洛石经口服后对小鼠的肝脏的毒性.实验按口服纯化埃洛石的剂量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4,20和100mg/kg BW组.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4mg/kg BW)的埃洛石对小鼠的肝脏没有毒性,且可促进小鼠体重增长;而当剂量高于20 mg/kg BW时小鼠的肝脏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体重增长也受到抑制.而且,高剂量的埃洛石还会导致Al在肝脏聚集,并导致肝脏功能障碍和病理变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碧源  汤焕丰  邱江源  覃方红  万婷  贺子君  罗冰群  黄在银  
纳米材料的规定热力学函数是纳米材料本征性质,而粒径是其规定热力学函数值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纳米材料的规定热力学函数的粒度效应对于指导预测纳米材料的规定热力学函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液相法合成了4种粒度在40~120 nm的立方体纳米Cu_2O作为模型材料.利用原位微热量技术获取了Cu_2O与HNO_3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结合热化学循环热动力学原理及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不同粒径的纳米Cu_2O的规定热力学函数,并讨论了粒度对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和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增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兰娟  姜传星  张冬至  吴振岭  权云霞  
以碳球作为牺牲模板,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空心球结构的双金属复合纳米材料Zn2SnO4,并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NTs)对其进行掺杂修饰,进而制备出MWNTs/Zn2SnO4纳米复合薄膜传感器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敏感薄膜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室温下对其开展氨气的敏感特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室温下对氨气具有较好的气敏响应,包括较高的灵敏度、较快的响应-恢复特性、良好的线性度及稳定性等,为气体检测分析与先进传感技术提供了重要手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蔚燕  师进生  孙涛  李俊良  
为了探究纳米制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生长的内在机制,以小麦品种山农27号为试材,采用纳米级ZnSn(OH)6制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外部刺激,研究纳米级ZnSn(OH)6制剂对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及其刺激种子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结构的纳米级ZnSn(OH)6制剂在5,10 mg/L浓度条件下促发芽率相对较高。核壳结构的ZnSn(OH)6在10 mg/L时主根长促进率达到4. 76%,侧根促进率达到14. 43%,茎高促进率达到5. 17%,实心结构ZnSn(OH)6在10,50 mg/L条件下时,在主根长、侧根长和茎高上均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外源纳米级ZnSn(OH)6制剂可以通过增强小麦种子的养分吸收能力来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生根率,这些数据对提高纳米材料在农业上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联明  徐静  朱后禹  付殿岭  匙玉华  郭文跃  
针对新能源材料中的电催化析氢过程,设计了研究型实验"Fe掺杂碳纳米管的析氢活性",探究了FeCNT(5,5)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结构稳定性、析氢反应路径和析氢活性。该实验以高性能计算集群为平台,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开展密度泛函理论模拟,适合作为本科生研究型计算材料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的热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珂祯  王宗秀  陈熙  张炜  
[目的]研究单链DNA包裹前、后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对莱茵衣藻光合作用和光合产氢的影响,为利用藻类高效产氢提供新思路。[方法]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单链DNA修饰,利用光谱学等方法表征其理化性质。将单链DNA包裹前、后的单壁碳纳米管引入莱茵衣藻培养体系共孵育,观察单壁碳纳米管在衣藻细胞中的分布及其对衣藻光合作用和光合产氢的影响。[结果]单链DNA修饰可以增加单壁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减少纳米管团聚引起的衣藻细胞聚集。单链DNA包裹前、后的单壁碳纳米管对莱茵衣藻生长仅有轻微抑制。在缺硫条件下,与对照相比,2种形态单壁碳纳米管(ss DNA/SWCNT、SWCNT)均造成衣藻PSⅡ活性下降,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光合速率,从而诱导衣藻细胞更快进入缺氧状态。2种形态单壁碳纳米管均可促进莱茵衣藻光合产氢,但未经包裹的单壁碳纳米管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产氢量5倍以上。[结论]单链DNA包裹可提高单壁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单壁碳纳米管可通过影响PSⅡ活性和增强呼吸代谢的方式促进莱茵衣藻光合产氢。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付勇  裴建川  李梅  王鹏程  王洁洁  
【目的】探讨多壁碳纳米管和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对复合生态毒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3种不同官能团多壁碳纳米管(短、短羟基和短羧基)与镉离子(Cd~(2+))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单独及复合毒性,并通过碳纳米管zeta电位测定、沉降和吸附实验揭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混合物的细菌毒性及影响机制。【结果】3种多壁碳纳米管细菌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100 mg·L~(-1)短多壁碳纳米管混合不同质量浓度(0、 1、 2、 4、 8、 10 mg·L~(-1))Cd~(2+),复合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Cd~(2+),且复合毒性都小于两者叠加毒性。不同质量浓度(10、 20、50、 100、 200 mg·L~(-1))多壁碳纳米管混合1 mg·L~(-1)Cd~(2+),复合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Cd~(2+)。【结论】多壁碳纳米管-Cd~(2+)混合物的细菌毒性主要取决于多壁碳纳米管对Cd~(2+)的吸附状况。图4表1参1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春香  秦小伟  郭丽娜  张国林  张建新  任有蛇  
【目的】微量元素锌是动物正常繁殖所必需的元素,研究旨在了解日粮纳米锌对公羊精液品质、抗氧化酶和附睾Cu-Zn SOD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公羊精液品质参数与精浆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将16只9月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晋中绵羊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喂给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50 mg·kg-1、100 mg·kg-1和150 mg·kg-1DM纳米锌。试验期90 d。在试验78 d和79 d连续两天采集精液,每次采集精液取出100μL评价精液品质参数,剩余精液离心分离精浆,测定精浆Cu-Zn SOD、GPxs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束时,用手术去势法采集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凡晓宇  胡道道  梁兴唐  李润梅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纳米氢氧化钙的稳定剂和纸质档案的加固剂,制备HPMC稳定的纳米Ca(OH)_2醇水分散液(H-C分散液),用于纸张脱酸加固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H-C分散液进行表征,考察HPMC对纳米Ca(OH)_2醇水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pH计、万能材料试验机、耐折度仪等表征H-C分散液对纸张的脱酸加固作用。结果表明,HPMC可长时间稳定纳米Ca(OH)_2醇水分散液;对纳米Ca(OH)_2具有裹覆作用,提高其在纸张上的均匀分散并减少纳米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翟雪  乔金硕  樊铖  孙旺  毛竹  
针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设计了MnO_2/碳纳米管/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评价综合实验。实验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基底,再经水热反应沉积二氧化锰制备自组装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吸脱附法等技术和电化学手段对其结构、微观形貌、储锂性能进行表征和评价。该实验涉及纳米材料制备、微观结构表征、电池装配工艺、储能性能评价等多个环节,涵盖了电化学、固态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热点应用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实际科研成果,能够多维度地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鞠虹  段进卓  李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以及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设计了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分离膜脱盐性能的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复合分离膜制备、复合膜表征、复合膜脱盐性能研究等,涵盖了多门材料和化学课程的主要相关知识点,是一个涉及材料、物理、化学、表面科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综合实验。该实验选题新颖,将学术前沿与实验内容相融合,增加了教学实验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宏立  李权龙  陈猛  关雄  
利用以单壁碳纳米管为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纤维,通过气相色谱联用方法,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水中百菌清、三唑酮、稻瘟灵和异菌脲4种杀菌剂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固相微萃取纤维能在p H为1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对上述杀菌剂有很好的萃取能力.该方法灵敏度高,可满足环境水样的农残检测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艳  胡海洋  胡伟武  
为方便有效地检测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使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制备新型修饰电极,用铁氰化钾溶液作探针溶液考察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证明修饰后的电极具有较好的电活性。使用修饰电极结合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2种电化学方法对典型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使用该电极在对槲皮素进行检测可以表现出很好的响应性能。在pH为4.5的Brittion-roBinson(B-r)缓冲液中,槲皮素的差分脉冲测试峰电流值与其浓度于1×10~(-7)~1×10~(-5) mol/l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1.447c-0.325,最低检出限为2×10~(-8) mol/l(s/n=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