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2)
- 2023(9017)
- 2022(6263)
- 2021(5484)
- 2020(3837)
- 2019(8548)
- 2018(8695)
- 2017(14954)
- 2016(9296)
- 2015(10636)
- 2014(10846)
- 2013(9368)
- 2012(8346)
- 2011(7649)
- 2010(7812)
- 2009(6794)
- 2008(6708)
- 2007(6404)
- 2006(5918)
- 2005(5708)
- 学科
- 济(33059)
- 经济(33035)
- 业(21641)
- 管理(21478)
- 教育(19064)
- 中国(18596)
- 企(17580)
- 企业(17580)
- 业经(14019)
- 农(11108)
- 产业(9889)
- 发(9399)
- 信息(9106)
- 理论(8840)
- 总论(8725)
- 信息产业(8678)
- 发展(8263)
- 展(8141)
- 地方(7959)
- 农业(7690)
- 教学(7197)
- 学(7065)
- 方法(7025)
- 技术(6609)
- 财(6312)
- 制(6071)
- 银(5937)
- 银行(5932)
- 策(5846)
- 行(5741)
- 机构
- 大学(124678)
- 学院(122297)
- 研究(45942)
- 济(42732)
- 经济(41546)
- 管理(40385)
- 理学(34155)
- 理学院(33659)
- 管理学(32947)
- 管理学院(32651)
- 教育(28951)
- 京(28297)
- 中国(28092)
- 范(27737)
- 师范(27611)
- 科学(25649)
- 师范大学(22545)
- 所(21738)
- 江(20623)
- 研究所(19746)
- 财(19218)
- 中心(19161)
- 北京(18509)
- 技术(17328)
- 院(17062)
- 州(16456)
- 职业(16364)
- 农(15369)
- 财经(15113)
- 业大(13903)
- 基金
- 项目(77198)
- 研究(66277)
- 科学(62900)
- 基金(52092)
- 家(44019)
- 国家(43490)
- 社会(40901)
- 社会科(38522)
- 社会科学(38513)
- 教育(37556)
- 科学基金(37126)
- 省(31637)
- 编号(30499)
- 划(28041)
- 成果(27689)
- 基金项目(25516)
- 课题(24233)
- 年(20704)
- 自然(19958)
- 自然科(19513)
- 自然科学(19511)
- 发(19267)
- 资助(19249)
- 自然科学基金(19163)
- 重点(18932)
- 规划(18561)
- 项目编号(18400)
- 部(17696)
- 性(17264)
- 发展(16436)
共检索到198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戴岭 胡姣 祝智庭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时空和个体间的屏障,连接起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学习网络,昭示着大语言模型的无限应用前景。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技术推动教育全领域、全生态变革,应紧密结合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机理和现实挑战,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策略,推动转型不断深入。ChatGPT等技术将在学、教、管、评等诸多教学场景发挥巨大作用,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和教育方式的革新。同时,ChatGPT等技术也给教育伦理和数据安全带来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建议延展“应用为王”的技术与教育融合思路、发展“高意识”的生成式学习范式、创设“集体智慧”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人机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的新方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廷柱 管辉
智能化程度加速提升的数字技术,不断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迈向数字化生存新境界。数字技术也被认为具有重塑教育体系和教育生态的力量,并由此掀起了一股教育数字化发展浪潮。在教育领域,以“化”称谓某种教育发展趋势的语词比较常见。但是,类似“教育数字化”之后还冠以“转型”的情况却较为罕见。教育数字化本质上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系统的过程,即以特定技术手段为依托重构和优化教育系统。教育数字化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化”到“转型”这一步。并且在实践中,它也存在多重隐忧:扭曲数字化目标,容易偏离教育的初心使命;夸大数字化作用,容易脱离教育的真实需求;淡化数字化阻力,容易忽视技术的负面效应;放纵数字化权力,容易导致技术对人的宰制。教育数字化必须坚持以赋能教育为旨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柴玉辉
随着数字经济和智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财务领域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以ChatGPT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的财务变革,这为业财融合中数字财务一体平台的应用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成为企业业财融合到业业融合深度发展的有力推手。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法与实证分析法从成本控制、风险预警、效益预测及预算管理四方面总结分析了ChatGPT对业财融合数字化财务一体平台建设与发展的赋能路径,指出了业财融合升级到数字化财务一体平台的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提出发展建议,以求进一步推进财务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财务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静 曾绍玮
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和牢牢把握理念引领、系统进化、持续迭代的逻辑主线。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新型数字化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数字化、以数字技术应用推动职业教育评价创新、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多部门协同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方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景 李延平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国际权力分配格局的重组。为了避免技术垄断地位遭到冲击,美国积极塑造嵌入美式价值观的全球数字规则体系,并着力修复和稳固与盟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重建数字霸权体系。由于高质量的数字人才队伍是巩固全球数字规则领导权的有力抓手,所以美国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全局的重要一环,明确了加快数字人才培养、弥合数字使用鸿沟、助力国家战略实施的教育使命。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美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夯实数字底座,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以打通数字动脉,增强学生数字素养以释放数字活力,以此助力其数字化战略目标的达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智庭 戴岭 胡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GC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AIGC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和潜力,但也为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和方式变革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首先描述了AIGC多种模态里的“文本生成”的一种实例——ChatGPT。然后,探讨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包括高意识学习、技能本位教育和智慧教育三个方面:高意识学习激发学习者潜意识,由此转向无意识学习,可以开拓高维度的世界;技能本位教育突出技能优先的教育理念,可以助力于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的人才培养;智慧教育整合高意识层面下的技能、道德、知识、智能等要素,可以拓展教育教学的智慧化。最后,提出了数字社会文化综合治理的框架,旨在构建人机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中和
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政府为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项目。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全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应用的深化,如何在已有社保经办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基础上实现数字化转型,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社保管理服务,提升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和质量,是实现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家关于民生保障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部署和要求,总结国家和部分地区社保数字化转型的成效经验和面临的矛盾困难,提出应围绕服务对象(参保单位和居民),通过线上线下一体、虚拟现实融合、万物智联、虚实共生和全真互联等的技术和服务赋能,打造以参保单位和个人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要素,更加自然、人性化、个性化、便利化、合法合规化、安全高效地适应数字化治理的经办管理服务新模式,形成一切社保经办业务皆数据、一切与经办有关的数据皆业务的新格局,推动我国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办管理服务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邦奇 胡健 袁婷婷 查洪钰 江卫 杨桂英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引领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和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依托教育数字基座赋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教育数字基座对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其次,分析了教育数字基座的基本内涵与关键特征,进而提出了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育数字基座建设框架和策略;最后,从教育数字基座标准体系、基座赋能区域和学校教育数字化发展三方面,分析了教育数字基座建设与应用的典型场景,并为教育数字基座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文章能为教育数字基座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彩凤 郭淑娟
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实施;金融科技、高管任期及社会网络嵌入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行业竞争程度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领导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前摄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而跟随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非重污染行业中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可通过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梦园 杨兰花 任胜洪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数字技术发展下职业教育的全面创新变革,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需要通过制度赋能保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规范性与合法性,规避转型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度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内容上应施力于共建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数字化教育应用场景、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服务能力、完善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体系四个关键议题,彰显出制度主体赋能的协同性、制度内容赋能的创新性、制度方式赋能的变通性等赋能特征。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制度赋能需实现:一是要提升政策主体数字素养,培育主体数字化参与能力;二是要平衡政策工具供给,形成职教数字资源供给多元化渠道;三是要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职教数字化转型制度推进提供物质条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制度赋能 数字技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歆 徐元国
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广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对中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和营商环境正向调节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扩展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门槛效应。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化转型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仁有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是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聚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以“转型与重塑: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为主题,提出立足变局,主动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聚焦困局,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问题;着力破局,用数字化思维破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的困境;开拓新局,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举措,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技术技能人才资源支撑。梳理论坛基本情况、汇总专家观点、分析各方建议,有助于准确把握数字时代背景,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全面准确落实论坛精神。
关键词:
数字化 职业教育 转型与重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霞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主并方数字化赋能视角,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发起了更多的并购活动,并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并购中发挥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当信息环境较差时,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决策和并购绩效影响更强,当并购代理冲突较高时,数字化转型企业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并购支付溢价,这是由于数字化转型为并购带来了更多元的融资方式。数字化转型能缩短并购交易时长,提高并购成功率。此外,被并方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发生并购的概率越高且并购绩效越好。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对评估数字化转型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并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并购 并购决策 并购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炯 彭蓓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车长江集团)通过制造技术数字化、产品服务数字化、运营管理数字化,加快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制定数字化转型目标作为我国物流装备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中车长江集团"十三五"时期搭建了成熟的研发制造平台,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生产和应用数据,设计、采购、生产、销售、财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窦斌 王悦
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其自身运营效率,对整体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效应如何,是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基于Word2Vec神经网络语言模型,构造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量化指标,并结合国有上市企业的经营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机制和外部效应。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提升管理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三个渠道促进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呈现出显著的赋能效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整体经济的外部效应体现在对其他企业转型的溢出效应,以及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稳定器效应。本文还发现,通过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柔性和适应性创新能力,以及加强管理层激励和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可以实现更好的转型效果。上述发现不仅从量化的角度检验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自身赋能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论证了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也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途径,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