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9)
2023(4205)
2022(3268)
2021(3394)
2020(2763)
2019(6223)
2018(6377)
2017(10124)
2016(6807)
2015(7641)
2014(8032)
2013(6815)
2012(6274)
2011(5697)
2010(6164)
2009(5361)
2008(5457)
2007(5170)
2006(4454)
2005(4262)
作者
(16145)
(13047)
(13044)
(12546)
(8459)
(6352)
(6232)
(5368)
(5138)
(5008)
(4602)
(4414)
(4333)
(4178)
(4111)
(4086)
(4040)
(4034)
(3911)
(3731)
(3382)
(3316)
(3174)
(3167)
(3025)
(3004)
(2994)
(2977)
(2667)
(2615)
学科
教育(18362)
中国(13366)
(12776)
(12645)
经济(12632)
管理(11860)
(10669)
保险(10577)
(8831)
企业(8831)
理论(8101)
方法(7621)
数学(6762)
教学(6709)
数学方法(6539)
(5691)
银行(5690)
(5377)
(5309)
(5179)
(4612)
各种(4341)
类型(4309)
(4287)
金融(4286)
种类(4249)
各种类型(4247)
保险业(3742)
(3715)
财务(3706)
机构
大学(84681)
学院(80168)
研究(28410)
教育(26267)
管理(24196)
(22013)
经济(21082)
(20485)
师范(20406)
(20246)
中国(20039)
理学(19674)
理学院(19352)
管理学(18657)
管理学院(18471)
师范大学(16956)
科学(16028)
(14684)
北京(14244)
(14007)
(13768)
职业(13029)
技术(12989)
中心(12762)
研究所(12397)
(11187)
财经(10975)
(10457)
教育学(10120)
(9948)
基金
项目(46452)
研究(41522)
科学(37412)
基金(29711)
教育(28342)
(24431)
国家(24040)
社会(22714)
社会科(21097)
社会科学(21093)
科学基金(20197)
编号(20052)
成果(19300)
(19234)
(18509)
课题(17354)
(15253)
基金项目(14135)
资助(13241)
规划(12643)
项目编号(12282)
(12058)
(11986)
自然(11879)
重点(11853)
自然科(11619)
自然科学(11615)
自然科学基金(11384)
教育部(11209)
(11207)
期刊
教育(45582)
研究(37385)
中国(27067)
(22763)
经济(22763)
技术(11989)
(11668)
(11578)
金融(11578)
职业(11443)
学报(9276)
大学(8581)
科学(8108)
管理(8056)
技术教育(7443)
职业技术(7443)
职业技术教育(7443)
(6787)
学学(6329)
(5347)
论坛(5347)
财经(5198)
高等(5102)
成人(5057)
成人教育(5057)
(4789)
农业(4588)
高等教育(4484)
(4312)
保险(4285)
共检索到136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佑镁  王旦  梁炜怡  柳晨晨  
智能时代ChatGPT强势崛起,生成式人工智能惊艳大众,引领人工智能走向场景落地,为教育领域变革带来巨大机遇。ChatGPT为教育创造有益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风险。本文阐述了ChatGPT的发展脉络和内涵特征,揭示ChatGPT教育应用存在的伦理风险,包括:数据隐私的泄露与滥用、机器算法的歧视与偏见、师生关系的弱化与破坏、学术公平的失信与失衡。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出发,从道德伦理角度剖析“教育-ChatGPT”之间的最优关系,提出ChatGPT教育应用伦理困境的规避建议:唤醒大众意识与保护数据隐私,警惕惯性认知与防范算法偏见,把握任务重心与调节师生关系,规训道德行为与重塑学术公平,以此增强“教育-ChatGPT”的应用价值利益,共建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理性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书松  廖建桥  
测量性与替代性是绩效工资制的理论基础。大学教师绩效有限可测性与不同水平绩效间的不可替代性给大学绩效工资制的实践带来了挑战。绩效工资制会导致大学教师绩效目的偏差、绩效行为偏差和职场人际偏差等绩效非伦理问题,削弱大学教师的伦理动机而加剧各类有违职业伦理的行为。绩效考核内容的两维设计、绩效考核目的的差异取向和薪酬兑现模式向投资模式的转换,是干预大学绩效工资制绩效非伦理风险的有效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河江   吴砥  
通用大模型具备“能理解会创作”的能力,将可能给教育实践带来更为颠覆性的变革,但也可能加剧传统伦理问题并产生新的伦理风险。这些伦理风险的类型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内容风险、数据风险与算法风险。依据通用大模型的技术基础与教育应用伦理风险的表现,教育领域通用大模型应用伦理风险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价值性与风险性并存、可控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等特征。这些伦理风险的形成既有技术因素,也有人的因素。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模型能力的涌现性可能导致应用失控、功能的泛化性可能导致人的异化、输入数据的海量性与无序性可能导致对人的侵犯、内容的生成性可能导致教育失序等。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因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我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大模型、对通用大模型技术认知不足、商业竞争导致技术缺陷、通用大模型技术伦理规范与监管落后等。依据教育领域通用大模型应用伦理风险表征与成因分析,可从加快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专用大模型、筑牢通用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的监管体系、构建通用大模型相适配的教育新形态、扶持弱势群体以缩小“数字鸿沟”、加强对通用大模型的理论研究与知识普及等方面进行伦理风险治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学义  
较之职业道德对个体成员的柔性约束,职业伦理对教师群体具有更为刚性的价值约束和行为纠偏功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频繁发生也是职业伦理约束失范的集中表现。为此,政府和高校要不断推进职业伦理制度化建设,在完善职业伦理的强制和激励机制过程中,达到规避学术不端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莹  
随着网络技术提高,远程教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此外,通过远程教育的网络传播,教育伦理的概念已有新的意义。本文重点关注教育伦理和远程教育在社会层面上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晨东  黄巨臣  
从技术与教育两个向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伦理风险关乎职业教育在数字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议题。风险社会视角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源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彰显于技术与人文的交汇与融合,最终经由人对教育和技术的理性反思而生成。具体而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存在以价值取向冲突为表征的伦理目标失衡、以人机界限模糊为表征的伦理主体失调、以道德责任推诿为表征的伦理规范失控和以技术工具主义宰制为表征的伦理行为失序等样态。立足于伦理风险的生成,基于共同利益整合不同目标、基于职能定位协调不同主体、基于诚信修养约束伦理规范、基于科学评价进行行为引导是规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伦理风险的现实选择,从而使数字化转型服务于职业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燕南  赵中建  
大数据为学习和教育的变革提供了优质化反馈、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概率预测,同时也存在隐私泄露侵害尊严、过往数据束缚个体发展、数据主导决策禁锢学业进步等伦理威胁。在大数据的教育应用过程中推动自主性原则、善意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伦理原则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规避伦理风险、权衡预期受益与潜在威胁、平衡各参与方的利益关系、推动人类价值与技术发展的和谐共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本文认为 :教育实体是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 ,教育的人文使命是伦理解放 ,即造就“有教养的人”。性善 ,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现教育伦理精神的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爽  张新庆  郑小兰  黄小茹  
随着临床试验的跨境开展,与之伴生的伦理倾销现象给国际科技合作和伦理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应对伦理倾销首要的是厘清伦理倾销的现状、内涵和诱因。本文通过回溯典型的医学伦理事件,厘清伦理倾销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认为伦理倾销行为具有道德敏感性、跨文化性和不平等性。通过综合、对比分析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伦理倾销行为的诱因,提出国际研究合作要增强互利合作的意识,严格遵守相关国际规范和伦理标准,中低收入国家应加强伦理标准建设,接受跨国合作时应充分考虑到试验的安全性等规避伦理倾销行为的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梦强  吴智文  
通过阐述廉政伦理与廉政风险的内涵,深入剖析工程廉政风险的成因及防控机理,指出伦理思想对工程廉政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上述基础上,提出应以义行事,把好选人用人关;以信为本,发挥党员保垒作用;以礼为范,完善制度建设;以智明辩,合理调整工作秩序;以仁存心,做好员工思想全过程跟踪。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迎春   马梦伟  
新技术与人工智能(AI)结合运用于财务领域能够显著提升财务工作质效,但同时也容易因技术应用引发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和过度依赖等伦理风险。本文结合区块链智能结算平台、基于中台技术+AI的销售预算模型、差旅费用智能报销机器人三种智能财务工具的应用,对其中潜在的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和过度依赖等伦理风险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对隐私泄露风险进行伦理评估、算法偏见公平性管理和对过度依赖进行干预性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启军  苏勇  
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实践中,利益主体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出现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矩阵和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人们提供了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定性分析的输出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磊磊   赵玉洁   张黎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教育技术伦理及其风险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教育技术伦理的概念诠释与历史变革回顾,结合数字化转型赋予教育技术伦理的新变化,拆解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技术伦理的基本向度。当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技术伦理仍存在数字教育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信息资源分配不均加重数字鸿沟、师生数字教育掌舵者地位遭遇挑战与威胁、虚拟交互失范引发道德情感缺失等多方面风险。据此,本研究提出构建指向数字教育系统向善的生态伦理治理体系、完善数字化赋能优质资源供给的决策与保障机制、增强对教育主体权利嬗变的风险监测与评估、营造技术助力情感与人文关怀的数字文化愿景等风险消解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卜玉华   于金申  
未来教育在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未来理念取向塑造着人们对待未来教育的价值取向、行动方式与伦理姿态,并会带来不同的现实影响。从我国及国际范围看,人们的未来教育理念取向有多种类型,难免造成共识难以达成和行动难以一致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厘清不同类型的未来教育属于哪一类未来理念类型以及每类理念类型意味着什么。依据“人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感受水平”和“人们追求变化的行动水平”,可将未来教育的理念类型分为六类:预测型、规划型、场景型、素养型、批判型和涌现型。目前,前四类已经成为现实行动,后两类更多是思想主张。每种未来教育的理念类型各有其判断依据、行动方式、优势与风险。因此,需要对未来教育的理念类型进行分析,并建议未来教育应负责地持有如下伦理姿态:诚恳地对待“已知”与“未知”,学会“两条腿”走路;大胆探索,并警惕风险,清晰责任边界;把握好外部逻辑与内在逻辑的关系,尤其应以生命成长为逻辑原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磊磊  张黎  王靖  
在以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的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数据伦理风险及其治理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智能时代教育数据伦理风险主要表现为教育数据隐私侵害风险、教育数据利益失衡风险、教育数据责任失守风险、教育数据服务偏见风险。智能时代教育数据伦理风险的治理困境主要涉及师生教育数据隐私权与开放共享存在冲突、教育数据利益博弈失范制约教育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治理主体数据素养不足制约教育数据责任落实、师生教育需求的片面捕捉催生教育数据服务偏见。基于此,提出智能时代教育数据伦理风险的治理路径:尊重教育用户数据隐私控制权,优化数据隐私泄露风险防范体系;注重利益博弈规约,搭建教育数据权益监管体系;立足数据素养培育,培育专业化教育数据伦理风险治理组织;根植动态需求监测,构建“去偏见化”教育数据服务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