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8)
2023(8908)
2022(7151)
2021(6766)
2020(5172)
2019(12128)
2018(12126)
2017(21494)
2016(12562)
2015(14382)
2014(14581)
2013(13699)
2012(13120)
2011(12054)
2010(12745)
2009(11240)
2008(11079)
2007(10182)
2006(9432)
2005(8912)
作者
(34065)
(27893)
(27827)
(26594)
(17997)
(13367)
(12833)
(10919)
(10881)
(10319)
(9542)
(9406)
(9080)
(9079)
(8763)
(8709)
(8462)
(8371)
(8135)
(8005)
(7433)
(7051)
(6820)
(6728)
(6516)
(6341)
(6308)
(6238)
(5760)
(5635)
学科
(45724)
经济(45667)
管理(26039)
(25463)
中国(22994)
教育(20473)
(18243)
企业(18243)
地方(17754)
(15441)
业经(12646)
(11944)
理论(11530)
农业(10618)
(10383)
(10105)
金融(10104)
(10077)
银行(10064)
地方经济(9902)
(9873)
方法(9578)
教学(9456)
发展(9442)
(9315)
(9267)
技术(9139)
(8449)
贸易(8436)
(8347)
机构
学院(167442)
大学(167150)
研究(65490)
(60068)
经济(58308)
管理(53503)
中国(46099)
理学(43557)
理学院(42875)
管理学(42039)
管理学院(41701)
(39174)
科学(38149)
(35114)
师范(34876)
(33529)
教育(33148)
研究所(29916)
(29340)
(29218)
中心(28740)
师范大学(28178)
北京(26639)
(25880)
技术(23953)
(23911)
(23452)
职业(21472)
财经(21318)
业大(20608)
基金
项目(98371)
研究(83719)
科学(77199)
基金(62953)
(53319)
国家(52613)
社会(48470)
社会科(45544)
社会科学(45533)
教育(45454)
科学基金(43489)
(42182)
编号(38556)
(36544)
成果(34888)
基金项目(31899)
课题(30993)
(28673)
(26515)
资助(25044)
重点(23881)
自然(23830)
发展(23676)
自然科(23210)
(23208)
自然科学(23207)
规划(22877)
自然科学基金(22735)
项目编号(22530)
(22084)
期刊
(80425)
经济(80425)
研究(64965)
教育(57839)
中国(52049)
(26029)
管理(21994)
(21301)
学报(21196)
科学(20545)
技术(19666)
(19360)
金融(19360)
农业(18262)
大学(17604)
职业(15061)
业经(15005)
学学(14419)
经济研究(12223)
(11006)
论坛(11006)
图书(10382)
(10160)
财经(10110)
技术教育(9970)
职业技术(9970)
职业技术教育(9970)
(9866)
问题(9591)
(8841)
共检索到290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张启富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发展将进一步加速,而且会带来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加速。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成果,已经具备替代大量智力劳动的能力,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震动,高等教育首当其冲。OpenAI发布ChatGPT后,在线课程供应商Study.com的一项调查显示:89%的美国大学生承认使用ChatGPT完成家庭作业,约48%学生承认使用ChatGPT通过家庭测试,超过50%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22%学生承认曾向ChatGPT获取论文写作大纲。
关键词: ChatGPT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对北京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在最初的大约15年中,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以比较研究为主,形成了以国际的视野、跨学科的路径、实证的态度和方法上的多元性等为特点的研究风格。在知识分化和组织变迁的双重作用下,北京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转型的趋势,主要表现在逐步有意识地超越原来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问题意识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层对话。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知识分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知识自主性提出了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高等教育学需要建构独特的理论话语、知识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雪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历尽沧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经验实务到理论建构,从方法单一到多元探索。通过文本的梳理与分析,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不同研究取向,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变迁,期许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发展进路。认为高等教育管理要重建理论体系,奠定方法论基石,整合研究队伍,强化学术规范,使研究具有本土性、战略性和实践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波  
从库恩所谓的“完全哲学意义范式”关照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转变轨迹,可以将之分为“工作范式”、“学科范式”、“实践范式”、“批判范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研究视域更加复杂化,研究者研究旨趣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化和体系化,高等教育学研究逐渐向“整合范式”转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晏成步  林晓  
ChatGPT作为一种人类智力的替代品,可以替代学生的部分智力劳动,也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智力劳动,由于它的“类人性质”,也能够赋予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如此,教育与技术就展开了一场无声的竞赛,体现的是人力与技术的竞赛。由于市场经济的存在,人的劳动生产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去,不得不接受技术挑战。技术将人降低为发展手段和工具,支离了人的身心,使人无法对世界形成整体性认知和把握。
关键词: ChatGPT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东  
范式是分析社区教育本质变化的重要视角。我国现代社区教育经历了从德育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衍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从关注发展价值到关注生命价值,二是教育主体从关注中小学生到关注所有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三是教育重心从以中小学校为核心与企事业和社区加强合作,到多元主体、多元机构、多元内容的发展方式。社区教育发展要适应社区建设的新变革,承担更多的文化使命,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晶  万兴亚  
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由增长范式向发展范式的变革后,其区域创新属性愈发突显。尽管不同区域高职教育发展存在样态和路径的差异,但仍探寻到可以获得共识的"发展模型"或"发展框架",而其在发展中也面临主体偏离、话语权缺失、产教结合引致不足、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其发展范式转型的路径应是形成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功能服务体系、市场引致体系和协同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琦  阮平南  
高等教育属性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作者应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高等教育的二重特性进行了分析,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服务和人力资源产品都具有准公共品性。据此分析了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宗益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为此,我们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加快推动西部高等教育集群式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水平,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战略后备力量,构筑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扩大国家发展战略回旋空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红  
研究范式其实就是完整意义上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依次经历了准范式、普通教育学科范式、准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多学科范式等四个阶段,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将从多学科范式向跨学科范式转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玉静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哲学思辨范式、科学实证范式、人文主义范式的转换中,经历了经验总结、学科发展、理念成熟、科学运行、人性回归等过程,但其都是在"社会—人"这个大的研究框架下展开的。以"文化—人"为架构的文化学范式赋予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新的价值理念和研究使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文化学范式将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研究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基本前提假设是教育属于文化领域,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文化为境域的管理活动;研究规范、方法和程序是确立"文化—人"的研究框架,运用文化哲学和文化学的观点与方法,将文化、教育、人联系起来,分析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及高等教育与人的关系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巨臣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本质上是一个解决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者相统一的问题,其过程呈现出了动态演化、关联复杂的特征,有必要将之置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来加以考察。以往高等教育研究深受惯性思维逻辑的影响和形塑,单一视角常常被用于解释和应对现阶段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却忽视了单一的切入点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复杂性情境中研究范式的真正转型。基于"问题—主体—方法"分析框架的整合构建,可从三维度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主体以及方法在内外部多重推力下所展示的互动关系样态以及当下研究范式转型的本土实践困境。基于此,为更好应对研究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挑战,应遵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以提升主体专业性为重点、以创新研究方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路径来予以突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自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扩大了一倍,并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随着扩招工作的不断推进,关于"质量滑坡"、"大学生过剩"的警示与担忧十分强烈,从而引发高等教育社会期待的转变。包括高等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培养方式等方面在内的经营范式的转换,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宗模  
高等教育国家化范式萌生于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之后的现代民族国家,成熟于洪堡的柏林大学,其理论基础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与国家形成理论。该范式将民族国家的世界视为一个个利益分割的世界,民族利益和国家忠诚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出发点;主张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并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加以控制;高等教育应为民族国家培养精英,自觉成为国家的工具。这种高等教育的民族国家信念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遭到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各种局部的修正已经难以应对整体性的压力,范式的转型势成必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泽强  
范式既是方法论,又是世界观。从一定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研究是学科还是领域的争论可认为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范式与领域范式的争论。事实上,两种范式都具有存在合理性,可以共存。反思学科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应充分确认它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展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应立足学科建制事实,通过更新思想观念,采用柔性学科标准,加强学科文化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得更为成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