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9)
2023(4983)
2022(4084)
2021(3986)
2020(3449)
2019(7661)
2018(7566)
2017(13169)
2016(7507)
2015(8763)
2014(9010)
2013(8677)
2012(8445)
2011(7409)
2010(7942)
2009(7372)
2008(8350)
2007(7642)
2006(6767)
2005(6189)
作者
(24955)
(20900)
(20648)
(19829)
(13463)
(10014)
(9458)
(8095)
(7916)
(7846)
(7306)
(7238)
(6875)
(6690)
(6578)
(6379)
(6284)
(6219)
(6192)
(6087)
(5538)
(5426)
(5239)
(4894)
(4824)
(4783)
(4630)
(4590)
(4418)
(4276)
学科
(27749)
经济(27712)
管理(27274)
(26692)
(24010)
企业(24010)
方法(12633)
技术(11917)
(10015)
(9961)
数学(9925)
数学方法(9657)
(7874)
财务(7857)
财务管理(7837)
企业财务(7227)
理论(7097)
中国(7027)
(6939)
业经(6700)
技术管理(6292)
(5473)
教学(5139)
(5107)
贸易(5102)
(4960)
农业(4797)
(4768)
(4765)
银行(4742)
机构
学院(118465)
大学(118379)
管理(41509)
研究(40688)
(40569)
经济(39471)
理学(35146)
理学院(34680)
管理学(33693)
管理学院(33481)
中国(30941)
科学(27854)
(26595)
(23013)
(22900)
(22010)
研究所(20424)
(20194)
业大(18733)
中心(18577)
农业(17544)
财经(16918)
北京(16790)
(16677)
师范(16455)
技术(16072)
(15711)
(15053)
(14244)
(13953)
基金
项目(72963)
科学(55885)
研究(51593)
基金(50964)
(45912)
国家(45527)
科学基金(37716)
社会(30203)
(29159)
社会科(28538)
社会科学(28527)
基金项目(26578)
自然(25421)
自然科(24889)
自然科学(24878)
(24772)
教育(24740)
自然科学基金(24425)
资助(21357)
编号(21062)
成果(18671)
重点(17158)
(15924)
(15549)
课题(15246)
(14963)
创新(14708)
计划(14320)
科研(14011)
大学(13380)
期刊
(47778)
经济(47778)
研究(33614)
中国(28362)
学报(23077)
(22949)
科学(20288)
(19788)
大学(16892)
教育(16764)
管理(16315)
学学(15838)
技术(13872)
农业(13805)
会计(11903)
财经(8665)
财会(8622)
(8231)
(8088)
金融(8088)
技术经济(7842)
(7773)
(7434)
科技(7163)
图书(6835)
经济研究(6718)
业大(6446)
(6242)
论坛(6242)
业经(6065)
共检索到187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瑞雪  王爱国  任博宇  具本优(Bonwoo Koo)  
文章基于ChatGPT这一人工智能产品及其所使用的核心技术,结合智能会计的本质与架构,探讨了ChatGPT及其核心技术模型在智能会计领域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在智能会计核算、智能财务共享、智能财务决策、智能财务分析可视化和内部控制智能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方式与方法。本研究所得结论为ChatGPT及其所使用的Transformer模型架构、反馈学习机制等AI产品在智能会计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也为业界开展会计智能化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逻辑与技术思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智能会计相关理论与方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史振生  张爱芹  
一、XBRL应用流程及相关技术分析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元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潘洁   刘勤   吴忠生   杨寅  
ChatGPT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智能财务是当今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如何将类似ChatGPT的大模型技术妥善应用于企业智能财务的系统建设中是业界正在探讨的热点。文章剖析了在智能财务建设中引入类ChatGPT技术的意义,以及类ChatGPT技术在智能财务系统中的应用逻辑;深入讨论了类ChatGPT技术与智能财务系统建设在效率、质量、创新三方面的契合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技术在智能财务建设的初始阶段、部分集成阶段、完全集成阶段、协同阶段、驱动阶段等阶段可能产生的作用;提出了以企业应用为主导、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多个利益相关方协同推进的应用策略,同时提示科技革新带来的法律和安全风险依然是智能财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鹏  张燕  
面对千亿级产业空间,各大云计算厂商以及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纷纷抢占高地,“东数西算”赛道持续火热。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正式启动,新基建、大数据产业以及周边配套产业迎来重大利好和投资机会。面对千亿级产业空间,各大云计算厂商以及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纷纷抢占高地,“东数西算”赛道持续火热。那么,是否所有“东数”都适合“西算”?支撑“东数西算”的核心技术与应用又有哪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钱钢   叶祥   龙利民  
数字经济正加速改变世界,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特种部队”面临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重塑业务场景与规则的挑战,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以智能化全方位赋能审计工作,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从实际审计工作需求出发,探索智能审计应用场景、核心技术和实践方向,提出智能审计的工程化路径,结合多方安全计算技术、多模态大数据治理技术、审计大语言模型技术、一站式大模型开发管理平台等技术给出实践分析,切实提高审计工作实效和质量,在可视化展示与交互、智能决策支持的助力下为审计人员提供更直观、更具有深度的数据模式解读方式,提高了审计决策的科学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启了智能审计时代,为建设新型审计监督体系、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审计信息化向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技术支持和实现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钱钢   叶祥   龙利民  
数字经济正加速改变世界,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特种部队”面临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重塑业务场景与规则的挑战,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以智能化全方位赋能审计工作,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从实际审计工作需求出发,探索智能审计应用场景、核心技术和实践方向,提出智能审计的工程化路径,结合多方安全计算技术、多模态大数据治理技术、审计大语言模型技术、一站式大模型开发管理平台等技术给出实践分析,切实提高审计工作实效和质量,在可视化展示与交互、智能决策支持的助力下为审计人员提供更直观、更具有深度的数据模式解读方式,提高了审计决策的科学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启了智能审计时代,为建设新型审计监督体系、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审计信息化向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技术支持和实现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彩虹   蔡鸿宇   石进   李明   卢明欣  
[目的/意义]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是技术突破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挑战。从专利应用视角出发,探究行业内各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对企业寻求技术突破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以专利为桥梁,搭建“技术—应用”共现关系;基于技术的应用相似度采用Leiden社区发现算法将技术划分成不同类别,进而明确各应用的特征技术类;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评价各应用的技术关键核心度,取各应用中关键核心度TOP 15的技术为关键核心技术备选集合;将各关键核心技术备选集合中属于各应用特征技术类的技术确认为各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结果/结论]结合各应用间的技术差异,识别出行业内各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为企业从整体层面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丽文  李少帅  孙洋  
作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中坚力量,探究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路径对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能量转换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路径形成机理,识别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路径并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过程存在能量转换,技术创新能量、催化孕育能量、商业转化能量和业态塑造能量共同构成能量转换的核心环节,决定技术产业化路径具体过程;(2)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八大技术领域,不同属性核心技术构成相应技术集群,形成以识别、交互和执行为主题的技术产业化路径;(3)技术集群属性是影响技术产业化路径的关键因素。从能量视角对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有效识别和合理归纳,为我国科学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进程提供相应思路启示与政策响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金堂  李进兵  
立足于我国汽车产业和家电产业新的创新实践,提出了核心技术—产品创新战略观;在界定了核心技术产品基础上,分析了核心技术—产品创新特征,讨论了核心技术产品创新动力机制、形成路径、创业企业和重点创新型企业作用。为此,政府应当遵循核心技术—产品创新战略思路调整创新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堤  
视觉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新概念与新领域。它建立在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科学地将视觉识别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终端卖场设计与商品展示技术运用于产品设计、传播策划和空间设计领域,由此对目标顾客及潜在顾客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对其产生心理层面的影响,从而带动商品的销售,达到营销目的。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是它的基础理论,视觉识别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终端卖场设计与商品展示是它的核心技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慧   张薇玮  
中国既有相关研究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理论解构尚不够清晰。为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系统观,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与文献回顾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0—2023年的205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相关论文,从关键核心技术的内涵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因素、组织模式和路径等方面系统梳理国内关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相关文献在2017年至2023年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实施全面封锁所导致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研究的热点聚焦于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技术识别等方面;对关键核心技术主要从知识论、技术体系、产业链和国家战略等4种视角进行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解释,主要从关键核心技术本身及其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划分,分为驱动和制约两大类影响因素,并主要形成政府驱动、领军企业驱动和多主体协同的创新组织模式,以及基于知识重组理论、基于技术创新发展阶段和基于特定产业/企业及技术范式的路径研究。最后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可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三方面进行拓展,需要更精准地界定和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拓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程度的测度方法,开展更多跨学科的实证研究,以揭示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同社会、经济及政策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瑞博  
区域产业升级面临着区域产业同构与结构固化的"内忧",跨国公司对区域产业链的低端锁定与战略性隔绝机制形成的"外患",以及"碳锁定"的严峻挑战。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把握战略重点,加快培育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开放式创新网络,同时完成产业价值链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大重任,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做系统文章,理顺产业链关系,形成合力,大力提升区域整体产业链的运营效率,是区域产业升级转型的内在要求。其关键是基于核心技术链和核心产业链构建以龙头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整合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登峰  黄紫微  冯楠  梁中  沈鹤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兴产业往往处于底层架构类基础科学不足和上层技术应用场景狭隘并存的复杂技术情境中,面临着无标杆、无方向、无引领与无主导范式的风险与机遇。通过自主创新、技术领域国产替代等,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处于技术前沿的新兴企业。基于传统领先战略的A—U创新模型与我国过去跟随战略的“二次创新”模型都无法解释这类新兴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同时现有研究对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新兴企业如何实现领先亦缺乏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通过对科大讯飞2000~2021年从跟随到领跑的智能语音技术国产替代过程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发现:我国新兴企业实现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路径机制中,遵循着一条基于关键核心技术范式预判的“技术链垂直化—产业链平台化—创新链生态化”的创新发展演进过程,其中基础技术科学创新与基础科学知识创新构成两个关键创新要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新兴企业实现价值链领先的重要路径。由此提出的“基于科学研究与市场应用纵横交替”的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模型”,不仅推进了企业领先战略与技术创新管理两个领域理论的发展,而且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旭   江瑶   熊焰   张凌恺  
识别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卡脖子”问题是中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筛选—潜在‘卡脖子’问题判定—‘卡脖子’问题甄别”三阶段识别模型。首先,从“战略安全性—前沿技术性—经济价值性”3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筛选出关键核心技术;其次,从“数量差距—质量差距”2个维度构建技术差距指数模型,判定出潜在的“卡脖子”问题;再次,从“模仿创新—自主攻克—颠覆性替代”3个维度制定专家甄别方案,识别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最后,以AI芯片产业为实证对象,识别得到集成电路先进工艺、精密光学器件控制、核心算法等14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清单。本文不仅弥补了现有研究仅采用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的不足,而且可以为中国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野  汪书悦  陶于祥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变革的核心力量,科学合理地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系统效益3个维度对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逐年增强,创新主体数量、企业研发资金、算法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创新主体数量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高于资源投入;(2)基础研究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3)算法、数据和算力是提升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三大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与该技术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我国应坚持创新导向,培育多元创新主体,持续鼓励算法研究,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和技术标准制定,协调技术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实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