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8)
2023(3408)
2022(2866)
2021(2687)
2020(2425)
2019(5172)
2018(5196)
2017(9499)
2016(5655)
2015(5824)
2014(5682)
2013(5546)
2012(5305)
2011(4717)
2010(4714)
2009(4216)
2008(4200)
2007(3612)
2006(3149)
2005(2815)
作者
(19791)
(16897)
(16768)
(16011)
(10719)
(8400)
(7438)
(6557)
(6503)
(6195)
(5917)
(5821)
(5760)
(5592)
(5540)
(5354)
(5156)
(5137)
(5058)
(4911)
(4481)
(4374)
(4336)
(4007)
(3848)
(3703)
(3657)
(3616)
(3584)
(3580)
学科
(17397)
经济(17385)
(11747)
管理(10856)
(9632)
企业(9632)
(8050)
方法(7748)
数学(6898)
数学方法(6785)
(5819)
(4999)
结构(4964)
中国(4657)
(4361)
产业(4181)
(3980)
财务(3965)
财务管理(3961)
企业财务(3850)
业经(3579)
地方(3567)
(3481)
(3336)
农业(3278)
税收(3138)
(3097)
体制(3049)
(2972)
(2939)
机构
大学(77767)
学院(76918)
研究(33798)
科学(27046)
(26558)
(25330)
经济(24786)
中国(22680)
管理(22099)
农业(21922)
(20395)
业大(19842)
理学(19409)
研究所(19365)
理学院(19041)
管理学(18290)
管理学院(18177)
(17182)
(14712)
中心(14535)
农业大学(14192)
实验(14108)
(13857)
实验室(13618)
重点(12909)
(12632)
(12394)
(12175)
(11846)
科学院(11671)
基金
项目(59980)
科学(45182)
基金(43776)
(43118)
国家(42849)
科学基金(33995)
研究(33367)
自然(26173)
自然科(25566)
自然科学(25555)
自然科学基金(25101)
(24983)
基金项目(23415)
(21716)
社会(19222)
社会科(18248)
社会科学(18243)
资助(17951)
计划(15843)
教育(15379)
重点(15153)
科技(15131)
(12995)
科研(12767)
专项(12606)
(12188)
(12054)
创新(11662)
(11512)
(11315)
期刊
学报(26859)
(25070)
经济(25070)
(24674)
科学(20264)
研究(18964)
大学(17976)
学学(17698)
农业(16708)
中国(14575)
(9370)
业大(8827)
(8639)
管理(7983)
农业大学(7239)
林业(6782)
(6312)
中国农业(5331)
自然(5183)
科技(4929)
(4843)
金融(4843)
教育(4773)
财经(4746)
经济研究(4560)
技术(4512)
自然科(4471)
自然科学(4471)
(4110)
业经(3831)
共检索到109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莉民  仇明  王朋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明C4转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生物学结构基础。方法以已导入玉米C4光合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NADP-苹果酸酶(NADP-ME)和PEPC+PPDK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以其受体品种Kitaake(WT)为对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秧苗叶片气孔与叶鞘维管束结构,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结果与对照品种相比,转C4单基因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增大,PPDK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都居各转基因品系之首;转C4双聚合基因(PEPC+PPDK)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减小;C4转基因水稻各品系叶片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基粒堆密集,有些基粒类囊体沿长轴方向排列整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超  李霞  
为了阐明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结构基础,以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和未转基因原种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的三叶期,施以100 min,1 000μmol/(m2.s)的高光强处理,以200μmol/(m2.s)下的水稻为对照,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维管束鞘以及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结构。结果发现,与对照材料相比,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材料经高光强处理后,叶片叶绿体的排列更加紧密,叶绿体中类囊体片层堆垛整齐,有序片层较厚,排列更加致密,类囊体结构更加完整,而且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而未转基因原种的叶片经高光强处理后,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松散,结构混乱,部分甚至解体,表现出受到损伤的迹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艳锋  黄丕生  凌启鸿  
以水培的方法,设计不同的供氮水平,研究了水稻分蘖的发生、生长,出叶和干物质生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蘖发生及新叶的出生与供氮水平及叶片、叶鞘的含氮率关系密切,过高过低的供氮水平均不利,即分蘖发生及新叶的出生要求一个最适的供氮水平,在本试验中是70~50mg/L;过低的氮素供应水平,会使叶蘖同伸的n—3关系打破,出现叶蘖n—4同伸的滞后现象;分蘖的发生与发生分蘖的节位和上一节位的叶片、叶鞘的含氮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此两叶的含氮率高则分蘖发生多,因此,这两叶含氮率的高低可作为分蘖发生与否的诊断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提波  徐正进  
为明确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以具有高(HSD)、中(MSD)和低(LSD)3种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品系为试材,在水稻抽穗期调查3种水稻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水稻材料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第1峰值均出现在9:00~10:00,第2峰值均出现在14:00~15:00,具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引起;Pn日均值大小依次为HSD>MSD>LSD。Pn与环境因子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正相关,与光合参数中的Gs和Tr均呈显著正相关。3种水稻品系的初始荧光(Fo)...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志强  黄璜  何保良  谢伟  
用改良刮制法观测了13个早稻品种剑叶、20个晚稻品种上三叶的气孔特性,比较了常规稻与杂交稻气孔差异,并对气孔密度、长度与宽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孔密度变幅大于气孔长度与宽度;早稻杂交稻剑叶气孔密度、长度与宽度大于常规稻;剑叶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但长度、宽度与密度相关性不显著;晚稻杂交稻剑叶气孑L密度大于常规稻,倒二叶、倒三叶均要小于常规稻;而杂交稻上三片功能叶气孔长度均大于常规稻;杂交稻倒三叶气孔宽度大于常规稻,其他2叶均比常规稻小;上三片功能叶气孔长度与密度、气孔宽度与密度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志富  李晓林  赵明辉  马殿荣  马慧  徐海  徐正进  
利用气孔性状差异明显的粳稻和籼稻品种构建的Sasanishiki/Habataki//Sasanishiki///Sasanishiki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已有遗传连锁图谱选定236个RFLP分子标记,对水稻齐穗剑叶气孔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4个气孔性状相关的QTL,包括3个控制气孔密度的QTL(qSD2、qSD4和qSD12),分布在第2、4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3.11%,11.76%,22.70%;1个控制气孔宽度的QTL(qSW3),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0.04%。气孔密度和气孔宽度的增效等位基因分别来源于粳稻和籼稻。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存在极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珍  韩路  徐雅丽  牛建龙  于军  
[目的]构建适用于极端干旱荒漠区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数学模型,为准确定量探讨灰胡杨叶片气孔调节和构建干旱荒漠区的水碳循环耦合机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建群种灰胡杨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2012年7—9月、2013年6—9月测定灰胡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G_s)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应用国际上2类构建机制不同的代表性气孔导度模型对其气孔导度变化进行模拟及验证比较。[结果]不同年份生长季各月灰胡杨叶片G_s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大小、出现时间与变幅不同,其中以9月峰值出现时间最早,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谯天敏  张静  麻文建  朱天辉  
[目的]建立水稻叶鞘网斑病的快速PCR检测体系,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水稻叶鞘网斑病病原菌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 Morgan)DNA为模板,分别以factor 1-α(tef1)和β-tubulin gene两个保守性极强的特定区域序列作为检测靶标,针对C.scoparium设计了EF-S-4/EF-A-4和BT-S-9/BT-A-9两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水稻叶鞘网斑病的双基因联合PCR检测技术。[结果]该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8℃,DNA灵敏度检测限达到550 fg·μL-1,病原菌可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72 bp和157 bp的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晓东  李霞  郭士伟  陈平波  
为探讨转C4光合基因水稻在生育后期剑叶PSⅡ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性,采用转pepc(PC)、ppdk(PK)、pepc+ppdk(CK)和未转基因的Kitaake(WT)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氮素条件下(0.7 mmol/L(1/4N)、3 mmol/L(1N)、6mmol/L(2N))不同品种剑叶SPAD值和形态学指标的变化,并运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测定了各个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4N处理能增加各品种的根长,减小剑叶面积、株高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2N能使剑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转C4光合基因品种叶绿素含量在1/4N氮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PC在1/4N条件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金  徐珍秀  
不同品种水稻剑叶和穗颈大维管束的扫描电镜观察王维金,徐珍秀(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电镜室,武汉430070)关键词:水稻,剑叶,穗颈,大维管束,扫描电镜EXAMINATIONTOLARGEVASCULARBUNDLEOFF...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升谋  邹应斌  李淑清  
为了探讨超级杂交稻不同部位枝梗结构和生理差异,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上部一次枝梗和下部二次枝梗的维管束特征,并分析了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下部二次枝梗维管束与上部一次枝梗维管束相比,导管面积和韧皮部面积较小,导管、筛管和伴胞分化不够,单个导管、筛管和伴胞面积较小,无机物和有机物运输不畅,其成熟期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可能是其运转率低,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低的原因之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秋强  于曙光  柯兰兰  潘大仁  
以水稻品种明恢86和明恢86转基因水稻正常叶植株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叶片横截面组织结构的观察发现,单位面积突变体外卷叶片的上表皮泡状细胞数量增加,推测外卷是由于泡状细胞数量增加引起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卷叶突变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外源基因在卷叶突变体中为单拷贝,并且外源基因与卷叶性状共分离,说明卷叶性状是T-DNA插入引起的.T-DNA插入位点分析结果显示插入位点位于水稻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非基因区,是一个新的与水稻卷叶相关的突变位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会勤  罗国光  
用光学显微镜对葡萄叶片齿尖上表皮气孔的形态、发育、结构进行了观察。叶片齿尖无表皮毛覆盖,上、下表皮都具有高密度的气孔分布。上表皮气孔位置下陷,无周缘角质条纹,外观呈‘面包围’形,典型的气孔与其旁边体形较小的气孔之间无特定的排列规律,它们的分化及成熟早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齿尖下表皮气孔的形态特征与齿尖上表皮气孔相似;叶片中部下表皮存在典型的由气孔及其周围体形较小的气孔形成的气孔群。两类气孔分两批发育。典型的气孔突出表皮,具明显的周缘角质条纹,发育早于较小的气孔。这类气孔与表皮平面平齐或稍凹陷,周绿角质条纹不明显。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的气孔下腔较大,齿尖上、下表皮气孔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无明显的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文娟  常丽娟  岳丽杰  宋君  张富丽  王东  吴佳蔚  郭灵安  雷绍荣  
【目的】光系统Ⅱ的非光化学叶绿素荧光淬灭是高等植物响应环境变化最快速的光保护机制,玉米具备叶肉和维管束鞘2种叶绿体结构,本研究通过比较2个玉米品种的光合耐旱能力,探究维管束鞘叶绿体的非光化学淬灭对玉米耐旱性的意义。【方法】以成单30和仲玉3号2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田间持水量(FWC)(充足浇水,对照)、50%—60%FWC(中度干旱胁迫)和35%—45%FWC(重度干旱胁迫)3个土壤水分梯度处理。测定玉米叶片的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活性氧积累、质膜透性和气体交换等参数;应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显微成像观测,比较玉米叶肉和维管束鞘叶绿体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NPQ;通过免疫印迹法,分析玉米叶肉和维管束鞘细胞光系统Ⅱ亚基S(PsbS)稳态水平的变化差异;采用蓝-绿胶温和电泳分离,检测玉米光系统Ⅱ蛋白复合体的水平。【结果】干旱胁迫导致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2个玉米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成单30在重度干旱下表现出更好的水分状况、更低的活性氧损伤以及更高的光合速率。玉米叶肉和维管束鞘叶绿体的NPQ水平及PsbS蛋白含量受干旱诱导明显上升,维管束鞘中的上升更显著,成单30表现尤为突出。不同于仲玉3号光系统Ⅱ蛋白复合体水平的下降,重度干旱胁迫后,成单30的捕光蛋白三聚体水平在叶肉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均有所升高。【结论】2个玉米品种的光合机构对干旱胁迫的气孔响应能力相当,但相较仲玉3号,成单30的维管束鞘叶绿体具备更优越的非光化学淬灭能力,这对其更强的非气孔限制的光合耐旱性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燕  洪亚辉  刘清波  张学文  
为探讨辐射诱变对菊花后代的影响 ,采用活体机械切片 ,对辐射处理的菊花扦插后代于营养生长期对叶片表皮气孔、叶柄及茎部维管束进行了解剖观察 ,发现经不同辐射剂量处理的菊花其维管束数量和大小、单位面积内气孔的数量与未处理的相比存在差异 ,不同的辐射剂量与其后代的解剖结构变化直接相关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