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4)
- 2023(12131)
- 2022(10559)
- 2021(10084)
- 2020(8377)
- 2019(18993)
- 2018(18745)
- 2017(36776)
- 2016(19407)
- 2015(21412)
- 2014(20860)
- 2013(19898)
- 2012(17785)
- 2011(15656)
- 2010(15480)
- 2009(14348)
- 2008(13567)
- 2007(11481)
- 2006(9923)
- 2005(8553)
- 学科
- 济(71829)
- 经济(71747)
- 管理(58396)
- 业(54949)
- 企(45097)
- 企业(45097)
- 方法(33920)
- 数学(30346)
- 数学方法(29816)
- 农(22526)
- 财(22474)
- 中国(19266)
- 贸(16759)
- 贸易(16752)
- 业经(16591)
- 易(16360)
- 制(14873)
- 农业(14559)
- 务(14445)
- 财务(14385)
- 财务管理(14354)
- 企业财务(13461)
- 地方(13038)
- 策(12289)
- 银(12204)
- 银行(12200)
- 理论(11888)
- 行(11547)
- 学(11143)
- 技术(11083)
- 机构
- 学院(255663)
- 大学(250292)
- 济(106924)
- 经济(104771)
- 管理(103474)
- 理学(89207)
- 理学院(88403)
- 管理学(86863)
- 管理学院(86395)
- 研究(77406)
- 中国(62121)
- 财(52889)
- 京(49795)
- 科学(43520)
- 财经(41417)
- 中心(38312)
- 江(37601)
- 经(37585)
- 所(36078)
- 农(34293)
- 业大(33326)
- 经济学(32582)
- 范(32157)
- 研究所(31994)
- 师范(31898)
- 财经大学(30695)
- 北京(30679)
- 州(30071)
- 经济学院(29442)
- 院(28696)
- 基金
- 项目(172041)
- 科学(137713)
- 研究(131687)
- 基金(125703)
- 家(106785)
- 国家(105889)
- 科学基金(93498)
- 社会(84086)
- 社会科(79826)
- 社会科学(79813)
- 省(67610)
- 基金项目(65959)
- 教育(61894)
- 自然(59356)
- 自然科(58036)
- 自然科学(58025)
- 自然科学基金(56950)
- 划(56233)
- 编号(55296)
- 资助(51348)
- 成果(43945)
- 部(38717)
- 重点(38191)
- 课题(37211)
- 发(37047)
- 创(36848)
- 国家社会(34506)
- 创新(34335)
- 教育部(34257)
- 项目编号(34184)
- 期刊
- 济(115627)
- 经济(115627)
- 研究(75669)
- 中国(44550)
- 财(42249)
- 管理(38367)
- 农(31457)
- 科学(30454)
- 学报(30412)
- 教育(27778)
- 融(27698)
- 金融(27698)
- 大学(24936)
- 技术(24149)
- 学学(23504)
- 业经(21631)
- 农业(21432)
- 财经(19788)
- 经济研究(19374)
- 经(16991)
- 问题(15093)
- 贸(13483)
- 理论(12868)
- 商业(12328)
- 财会(12096)
- 技术经济(11855)
- 统计(11677)
- 实践(11623)
- 践(11623)
- 国际(11244)
共检索到374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利华
目前,多数学者在研究报童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时,他们通常忽略了报童的风险偏好问题,或者是认为报童对于风险的偏好是中性的。然而,一些研究指出实践中的管理者在做订货决策时,其签订的订单会偏离于使利润最大化的最优订货量。一些学者通过引入行为偏好来解释这种决策偏见。文章在观察实际情形的基础下,引入报童的风险偏好和损失偏好。寻求的最优订货量需要满足两个目标:(1)零售商的剩余产品损失和缺货的机会成本之和最小;(2)零售商预期损失的条件风险最小。在一个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找到一个满足上述两个目标的最优订货量,帮助零售商优化订货决策。
关键词:
报童模型 损失厌恶 风险厌恶 CVaR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邱国斌
考虑损失厌恶企业的决策者在评估损失或收益时心中存在参照点。将企业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企业,即当订货量大于需求量时才存在参照点的企业;类型二企业,即无论订货量大于或小于需求量均存在参照点的企业。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上述两类企业的效用函数,得到了企业的最优订货决策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两类企业的订货量与损失厌恶系数、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缺货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类型一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小于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随着损失厌恶系数、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增大,类型一企业和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可能递增,也可
关键词:
参照点 损失厌恶 最优订货 随机需求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珩
分析短视型消费者、策略型消费者、廉价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用前景理论刻画零售商的损失厌恶度,构建零售商的决策模型,得到了最优解。研究表明,没有清仓价格时损失厌恶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小于有清仓价格时的最优订货量;没有清仓价格时,最优订货量随零售商损失厌恶度增大而减少,但随缺货损失的增大而增大;当零售商运用清仓价格来吸引潜在消费者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损失厌恶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随损失厌恶度、缺货损失、非短视消费者比例、批发价格和市场风险的增加而减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熊恒庆 施和平
由一个风险厌恶型零售商和一个风险中性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分析了供应链三种订货时机:预先订货、延迟订货、柔性订货,结果显示供应链将处于制造商不偏好的订货时机;调查了零售商风险厌恶对制造商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零售商将削减订货量至少一半,制造商利润将减少至少一半;设计了利润保证契约这一供应链协调机制,发现通过该契约,制造商生产量将提高到原来的两倍以上,还对该契约的实施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订货时机 订货延迟 风险厌恶 供应链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支军 王永利
考虑在不确定需求下由单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与单个损失厌恶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协调问题。供应商销售某个易腐产品给零售商。不同于传统的线性损失厌恶效用函数,文章在收益共享合同中研究零售商的效用函数为指数型分段非线性函数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发现损失厌恶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小于风险中性零售商的订购量,而且损失厌恶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随其损失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以及随供应商的批发价的增加而减少。最后证明了收益共享合同可以获得渠道协调(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损失厌恶 收益共享合同 供应链协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小勇
以获得最大期望效用为目标,考虑到制造商供货有次品的情况下,笔者借鉴展望理论建立了损失规避偏好型零售商的易逝品订货模型,对模型的最优条件和性质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产品次品率及损失规避程度、产品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对于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影响,得到了最优订货策略和一系列有意义的性质和管理原则。
关键词:
易逝性产品 订货策略 效用理论 展望理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柏庆国 丁英珍 刘世豪 徐健腾
在全渠道零售模式下研究了损失厌恶型零售企业实施“线上下单,线下购买”对低碳库存策略的影响。假设市场需求随机且零售商具有损失厌恶属性,分别构建碳税和碳限额与补偿政策下零售商的库存优化模型。以最大化期望价值函数为目标,求解各模型的最优库存策略,并将两类碳政策与无碳约束情形进行比较。最后,利用数值实验进一步探讨损失厌恶程度和碳税等因素对零售商最优库存数量,期望价值以及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税政策下,损失厌恶特性对零售商库存决策总是产生负效应,而在碳限额与补偿政策下却并非如此。当碳配额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库存决策与其自身损失厌恶程度无关;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在碳税政策下的期望价值和碳排放量均低于碳限额与补偿政策下的情形;与碳税政策相比,碳限额与补偿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消除损失厌恶对零售商库存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全渠道零售 碳政策 损失厌恶 库存决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朱桂阳 贾涛 林峰
在最终顾客需求率依赖于市场价格的环境中,供应商给予零售商一次性价格折扣机会,并同时允许延时还款,分析了零售商的订货量、促销时间长度与促销价格决策问题。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以最大化零售商在促销期内的利润增加值,证明了每个分段内目标函数的性质,并设计求解步骤对于该问题进行求解。结合现实中的需要,进一步考虑了三种特例(策略)情况下,零售商的决策问题。通过数值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比较了不同情况下,零售商将批发价格折扣量传递给最终顾客的比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秋生 杜潇婕
考虑闭环供应链决策成员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本文研究由一个损失厌恶的零售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制造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利用博弈理论分析系统在随机需求条件下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时的最优订货、定价策略,得出闭环供应链集中决策时的系统收益大于分散决策时的系统收益,进而提出回购——盈利亏损共担契约来协调分散决策下有损失厌恶零售商的闭环供应链,以消除其正向和逆向供应链同时发生的双重边际化效应和零售商损失厌恶的影响,从而达到系统集中决策时的收益,旨在通过数值算例对理论推导进行论证,为闭环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红 张凤武 周智雄
在一个损失厌恶零售商和一个风险中性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本文研究了市场主导者零售商通过期权契约实现供应链创新行为协调机制,并分析了不允许信用违约和允许信用违约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技术创新协调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前景理论探讨了供应链成员的损失厌恶特性对期权契约协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创新成本共担的期权契约机制下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结论。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怡 陈旭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企业运营成败的关键。本文从运营/市场界面管理的视角,对考虑服务水平约束的零售商订货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到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存在并且唯一。在确定性需求的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大利润均随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随机性需求的情况下,当服务水平较低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大期望利润跟服务水平无关;当服务水平较高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是服务水平的增函数,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是服务水平的减函数。最后,论文讨论了需求波动对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世贞 刘乙
为了确定随机需求下短生命周期产品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本文分析了单一零售商向多供应商进行订货的过程与特点;在零售商采取二次订货策略时需要对订货量进行调整和向各供应商支付订货成本的前提下,对于一次订货策略和二次订货策略分别建立相应的利润分析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将二次订货策略同一次订货策略进行比对,比较分析它们对于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面对多供应商供货的情形下,对于随机需求下短生命周期产品,零售商根据各供应商的批发价格与其各自的生产能力,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并且确定相应的最优订货量;同时,二次订货策略会为零售商的利润获得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零售商应当考虑选择一次订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燕
首先阐述了供应链融资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介绍零售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然后构建核心供应商主导型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在此基础上,考虑零售商具有资金约束且可以从供应链融资平台获得融资的情况,构建供应链博弈模型,重点研究了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融资 零售商 订货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志清 董绍辉 西宝 田丽娜
针对供应链订货过程中的需求信息泄露现象,通过对比供应商在泄露信息和不泄露信息情况下的收益,研究了供应链需求信息泄露的产生机理。建立了需求信息泄露条件下订货过程中零售商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的存在条件,并对不同均衡状态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和最优收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零售商的订货策略选择问题。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说明了有关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息泄露 订货策略 信号博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占雷 张静 张宏涛
为实现供应链的整体运作绩效最大,本文以一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和多个损失厌恶的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景理论对损失厌恶的界定,采用考虑零售商损失厌恶系数的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论证得出,多个存在竞争关系的损失厌恶零售商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总订购量使其期望效用最大;在零售商的损失厌恶程度较大或者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通过供应链回购契约的协调,存在唯一的回购价格使得供应链的整体运作绩效最大,实现供应链协调。
关键词:
损失厌恶 供应链 回购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