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1)
2023(6534)
2022(5271)
2021(4795)
2020(3878)
2019(8555)
2018(8175)
2017(14995)
2016(8285)
2015(8639)
2014(8219)
2013(8088)
2012(7158)
2011(6622)
2010(6323)
2009(5570)
2008(5366)
2007(4507)
2006(3880)
2005(3167)
作者
(24966)
(20838)
(20675)
(19315)
(13152)
(10162)
(9195)
(8278)
(7861)
(7056)
(7050)
(6826)
(6752)
(6641)
(6360)
(6329)
(6252)
(6139)
(5945)
(5927)
(5411)
(4963)
(4876)
(4771)
(4708)
(4578)
(4569)
(4510)
(4359)
(4120)
学科
(30095)
经济(30051)
管理(26036)
(25026)
(21149)
企业(21149)
方法(15501)
数学(13374)
数学方法(13226)
(8467)
(8182)
业经(7800)
中国(7578)
(7486)
(7436)
贸易(7433)
(7262)
技术(7042)
农业(5789)
(5665)
财务(5664)
财务管理(5660)
企业财务(5450)
(5373)
技术管理(5301)
理论(5020)
(4918)
环境(4828)
(4641)
产业(4519)
机构
大学(118853)
学院(115859)
管理(47556)
(45957)
经济(45188)
理学(42858)
理学院(42348)
管理学(41627)
管理学院(41436)
研究(37770)
中国(26093)
科学(25247)
(24881)
(23588)
业大(21779)
农业(20140)
(18997)
(18771)
研究所(17890)
中心(17469)
财经(16020)
(15918)
(15665)
师范(15647)
(14795)
农业大学(14105)
北京(14020)
经济学(13684)
商学(13306)
商学院(13182)
基金
项目(88127)
科学(70388)
基金(66540)
(60584)
国家(60083)
研究(58529)
科学基金(51506)
社会(39588)
社会科(37707)
社会科学(37698)
基金项目(36268)
自然(35183)
自然科(34481)
自然科学(34468)
自然科学基金(33907)
(33866)
(29531)
教育(27450)
资助(25388)
编号(22055)
重点(19724)
(19330)
(19247)
创新(17968)
(17945)
科研(17659)
计划(17600)
国家社会(17195)
教育部(16579)
成果(16519)
期刊
(41697)
经济(41697)
研究(28397)
学报(24168)
中国(21038)
科学(20811)
(20791)
大学(17390)
学学(16733)
管理(15581)
农业(13985)
(13520)
教育(12628)
(7933)
经济研究(7764)
业经(7623)
财经(7591)
技术(7483)
(7482)
金融(7482)
业大(6840)
科技(6675)
(6492)
(6465)
商业(6192)
农业大学(5987)
问题(5755)
技术经济(5417)
(5180)
理论(5115)
共检索到153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惠  吕圣娟  王陆  彭艳均  
本文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首都师大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一门网络课程进行实证研究,了解两个学年不同时期学习者的高水平知识建构情况。然后,研究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学习者的人际交往情况,在整体层次判断学习者的交往网络是否影响其高水平知识建构;在个体层次分析学习者的网络个体属性与其高水平知识建构的相关性;在角色分析层次统计网络中不同角色的学习者对高水平知识建构的贡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互惠性高的网络利于学习者的高水平知识建构;特征向量高的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也较高;核心参与者是高水平知识建构的主要贡献者。最后,笔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了学习者的人际交往及其高水平知识建构的方程,通过该方程可以看到学习者的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刘杰  陈世灯  
知识建构已成为人们研究网络学习环境中协作学习效果、认知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评价标准。学习者的参与和交互能够影响学习效果,影响知识建构水平。本研究从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和社会认知网络三个角度分析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知识建构的社会网络和知识网络,探讨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社会网络属性与知识网络关系,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以及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社会认知网络发展。结果显示,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社会网络反映了学习者的人际关系,反映了知识在人际网络中的传播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杰  杨娟  廖雪花  苏菡  杨军  
在线辅助教学系统目前正被广泛应用,学习者可以在线下学习的同时借助这些线上学习平台完成知识的构建。但大部分的学习行为研究都将重点放在最佳学习模式的发现上,并不会过多地去解释有差异的学习行为对知识构建可能产生的影响。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旨在发现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同时要从SPOC平台对不同学习者的作用程度这一角度来解释学习模式对学习者知识构建的影响。本文采用一般认知智力知识整合理论来厘清学习模式与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SPOC平台若只提供满足学习者最低需求的视听媒体资源,则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仅如此,若以学习风格偏向性作为个体差异的索引,可发现言语感知型学习者在前驱知识回顾、访问以及使用的模式、效率、效果上均与其他学习风格偏向的学习者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意味着在具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贸然使用自引导学习平台会存在较大学习隐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剑欣  纪春晖  邬显娇  
智能手机因其网络接入便捷性,携带方便及其所具有的多种时尚元素,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与关注,成为其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越来越高,"低头族"越来越多,部分大学生长期沉溺于"手机世界",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应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丽  安静  
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首先,对网络社交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从交往范围、交往方式、交往动机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利用量表详细分析网络社交动机,并根据被访者人口统计变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再次,在此基础上总结网络社交的特征;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人际交往的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文婧  刘云艳  
"人际交往障碍"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影响"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研究者寻求"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一位人际交往障碍的个体的访谈,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部分原因,进而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青少年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的关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桂世权  
每年新生入校后,由于人际关系交往的不适,使一部分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给予新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宁  
“赛博空间”,又叫“网络社会”或“网络空间”,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把全球的人、机器、信息源都联结成网、包含着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内容的新型空间。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亟待深入研究的新的交往方式。基于赛博空间特点之上的人际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存在较大的差别。研究赛博空间人际交往的起因、特点和主要类型,揭示其对现实社会的挑战,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伟  王琳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萍  
本文在对社交网络平台及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基础上,总结当前社交网络平台对该群体人际交往的影响结果,并借鉴相关国内外经验,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途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林阳  
基于网络的教学革新是目前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其中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首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为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如果说以往人们寻求新的技术来支撑新的教学形式的话,那么今天人们更多应考虑的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各种技术为教学服务;其次,与环境互动的学习者必然会随着技术更新、环境变迁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即身处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者其学习特征有别于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学习者。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者具有哪些新特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必将促进更为有效的网络教学活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曹良亮  陈丽  
各种异步交互活动中,大量的远程学习者没有能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交互活动,只是进行观望。这种观望行为影响了实际的教学交互水平,更影响了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效果。本文从远程教学交互模型出发,以陈丽“远程教育中社会性交互因素分析模型”为基础,参照Blair对观望原因的研究成果以及异步交互本身的特点,同时结合在教学中运用异步讨论方式的实践经验,分析影响学习者在异步交互中实现社会性交互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异步交互中学习者观望原因三维模型”。运用此模型,综合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以实际的课程教学为案例,研究了异步交互中学习者的观望原因。希望此项研究能够从教学交互的层面上指导远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辉  谢贵华  
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记忆广度和语言水平差异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对隐喻句这一特定句型理解的影响。通过英语工作记忆广度、英语语言水平及英语隐喻理解的研究测试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工作记忆广度、英语语言水平与其隐喻理解能力高度相关,工作记忆和语言水平高低两组t检验结果均呈显著性差异。工作记忆广度及语言水平是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的两大因素,故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知识面拓展及工作记忆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隐喻理解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艳贇  王英春  后玉良  
对北京市某三所打工子弟学校随机抽取301名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流动儿童施测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以及城市适应问卷,探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特点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适应好于男生,初中生在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呈显著相关。(3)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对城市适应四个维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中的震惊与抗拒和探索与顺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万飞  任菲  
从网络人际交往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基于网络人际交往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贝叶斯数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网络人际交往及用户个人特征对用户移动互联网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人际交往对移动互联网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用户个人特征对移动互联网采纳也有一定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