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6)
2023(10385)
2022(8796)
2021(7783)
2020(6394)
2019(14626)
2018(14335)
2017(26953)
2016(14439)
2015(15973)
2014(15917)
2013(15769)
2012(15066)
2011(13705)
2010(14244)
2009(13278)
2008(13355)
2007(12147)
2006(11249)
2005(10802)
作者
(42113)
(35230)
(34780)
(33197)
(22663)
(16691)
(15811)
(13442)
(13359)
(12832)
(12108)
(11671)
(11637)
(11355)
(11246)
(10742)
(10354)
(10203)
(10039)
(9954)
(9131)
(8641)
(8511)
(8145)
(7944)
(7942)
(7875)
(7815)
(7120)
(6857)
学科
(66156)
经济(66056)
管理(45013)
(40932)
(33168)
企业(33168)
中国(22063)
地方(19913)
(18615)
(17676)
方法(17443)
(17156)
业经(16891)
数学(14112)
数学方法(13927)
(13537)
银行(13519)
(13298)
金融(13296)
(13114)
农业(12341)
(12102)
(11573)
(11214)
地方经济(10986)
(10967)
贸易(10951)
环境(10861)
(10518)
技术(10033)
机构
学院(205993)
大学(205259)
(88632)
经济(86706)
研究(78294)
管理(74243)
中国(61733)
理学(61320)
理学院(60577)
管理学(59649)
管理学院(59238)
(45819)
(45795)
科学(44205)
(40032)
研究所(35256)
中心(34968)
(34891)
(33962)
财经(33657)
(30221)
北京(29795)
(28499)
(28431)
师范(28232)
(27553)
经济学(27108)
业大(27086)
(26105)
农业(25823)
基金
项目(126858)
科学(100388)
研究(97222)
基金(90543)
(78124)
国家(77393)
科学基金(66062)
社会(62837)
社会科(59579)
社会科学(59570)
(50630)
基金项目(46812)
教育(44180)
(42001)
自然(39451)
编号(39381)
自然科(38510)
自然科学(38501)
自然科学基金(37790)
资助(36421)
成果(33893)
(33175)
重点(29374)
课题(29236)
(29163)
(28225)
发展(27187)
(26734)
(26723)
国家社会(26136)
期刊
(113826)
经济(113826)
研究(71861)
中国(55177)
(36848)
(33767)
管理(32569)
学报(29447)
科学(28369)
教育(27678)
(26091)
金融(26091)
大学(23384)
农业(22315)
学学(21598)
业经(19000)
技术(18763)
经济研究(17826)
财经(17562)
(15169)
问题(14474)
(11786)
(11659)
世界(10679)
国际(10450)
技术经济(9893)
改革(9893)
(9893)
现代(9682)
经济管理(9538)
共检索到350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淑娥  戴耀华  樊明武  
CSA的理论发展与现实应用直接催化了内部控制理论的革新,作为一个评估经营控制效果性和效率性的新型工具和新兴的审计技术方法体系,需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个性化的改进。本文通过评介CSA的理论演进与应用框架、实务方法与研讨会形式及其优势与缺陷,指出了我国企业执行CSA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以引导国内学术界对CSA问题的注视和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跃明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紧密联系的。如何正确认识这两者间的关系,无论对学术研究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对内部控制框架的继承和发展,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已日益融合,风险导向已成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国强  
内部控制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许多文献都从不同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政府有关部门也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从90年代修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鸿  
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系列大型公司丑闻和失败事件的出现,使得公司治理机制及内部控制成为21世纪初受到高度关注的商业问题。这些失败导致了对加强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强烈需求。政府以及立法机关、监管机构以及标准制定机构在日益增加的压力下.开始采取措施以帮助阻止未来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旨在帮助公司改进其公司治理的新立法、新标准、新准则和新指南也相继出台.尽管这些标准和指南来源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好的公司治理本质上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2006年8月,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商务领域职业会计师委员会(PAIB)完成的《内部控制—当今发展回顾与评价》报告,对全球范围内有关内部控制的沿革和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爱华  张鹏  
本文剖析近现代英国内部控制演进历程,阐述内部控制有效性披露要求日益减弱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越来越紧密已成为内部控制发展的两个趋势,认为我国目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强制性报告有待探讨,我国需顺应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规避、转移和控制风险,积极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志  肖明芳  
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有效性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与发展的。一、内部控制理论在国外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伴随着公司制的发展,从初步认识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一)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内部牵制阶段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内部控制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石爱中  
一、内部控制的历史发展轨迹内部控制的理论是近现代的事情,但是,内部控制实务却源远流长,应该说,自古有之。(一)单要素内部控制单要素内部控制实际上是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态。内部牵制主要是为防止舞弊和错误事项,保证资产及其记录的安全。其机制是处理一项业务或记录时要求职责分离和相互制约。常见的内部牵制有实物牵制、职责牵制和簿记牵制。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徐秀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企业处于高风险的经营环境之中,风险已成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管理、防范与控制风险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企业风险的主要类型、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阚京华  
通过对中美内部控制规范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进行比较,指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和评价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铭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发展与实施必要性(1)会计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位置。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之一,会计控制偏重价值控制,它可将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各层次的业务活动联结起来,进行综合控制,因此不仅成为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实际上在企业管理中也处于核心位置。(2)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企业会计工作合法、合规开展,是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法定职责,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连起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是一件棘手的任务——管理舞弊的巨大冲动,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导向,人们意识中逾越控制的惯性,实务控制理论的缺失……都在印证"棘手"的难度。"特约观察"——《内部控制:一个棘手的任务》向您讲述了我国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一个漫漫路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嘉墀  
自动控制向智能控制发展中科院院士杨嘉墀一、历史的启示本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数学家N·维纳在参与防空武器有关信号滤波和自动跟踪的研究中,发现人造的机器和动物在控制和通信中共有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传输、处理和反馈控制。他和一批生理学、心理学、通信和计算机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光远  
政府内部控制是为保证政府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杜绝舞弊、浪费、滥用职权、管理不当等行为而建立的控制流程、机制与制度体系。《联邦政府内部控制》作为COSO版的政府内部控制框架指南,不仅展示了政府内部控制的最新研究框架与应用工具,还呈现了政府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发展成果的借鉴。笔者对中美政府内部控制发展进行简要回顾,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新著、把握其精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寿昌  
由于组织规模、职能结构、发展阶段乃至文化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差异,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在一般性标准指引下的一定程度的适应性过程。如何系统地提高内部控制标准应用过程的质量,从而改善特定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设计质量,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忽视的重要问题。通过将内部控制设计过程中一般性框架或规范的具体应用看作一个社会性的认知过程,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由组织背景分析、任务类型识别、任务特征判定和控制流程设计构成的概念框架。作为内部控制机制的设计工具,概念框架以组织理论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由一套逻辑自洽的专业性术语构成,通过为内部控制机制设计提供一般性指导,成为国家层面的内部控制政策标准与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设计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