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3)
- 2023(6958)
- 2022(5642)
- 2021(5080)
- 2020(4203)
- 2019(9033)
- 2018(8727)
- 2017(15848)
- 2016(8662)
- 2015(9424)
- 2014(9084)
- 2013(8912)
- 2012(8094)
- 2011(7130)
- 2010(6935)
- 2009(6045)
- 2008(5918)
- 2007(5105)
- 2006(4339)
- 2005(3626)
- 学科
- 济(33997)
- 经济(33960)
- 业(28030)
- 管理(26970)
- 企(21672)
- 企业(21672)
- 方法(15667)
- 数学(14137)
- 数学方法(14051)
- 技术(13120)
- 农(10341)
- 学(9215)
- 贸(8743)
- 贸易(8740)
- 易(8537)
- 中国(7857)
- 技术管理(7856)
- 财(7811)
- 农业(7679)
- 业经(7513)
- 地方(7251)
- 环境(6716)
- 产业(5066)
- 划(4997)
- 务(4882)
- 财务(4873)
- 财务管理(4869)
- 制(4791)
- 企业财务(4651)
- 出(4503)
- 机构
- 学院(126855)
- 大学(126025)
- 济(50893)
- 经济(50062)
- 管理(48437)
- 研究(46239)
- 理学(42972)
- 理学院(42471)
- 管理学(41698)
- 管理学院(41494)
- 科学(33272)
- 农(33038)
- 中国(32466)
- 业大(27697)
- 农业(26480)
- 京(26446)
- 所(24821)
- 研究所(23399)
- 中心(20848)
- 财(18971)
- 农业大学(17942)
- 江(17837)
- 院(16810)
- 北京(16232)
- 财经(16176)
- 省(15779)
- 科学院(15485)
- 技术(15391)
- 经济学(15261)
- 经(14907)
- 基金
- 项目(98326)
- 科学(76123)
- 基金(72093)
- 家(67929)
- 国家(67426)
- 研究(61891)
- 科学基金(55920)
- 社会(40422)
- 自然(39523)
- 基金项目(39378)
- 省(38706)
- 自然科(38575)
- 自然科学(38558)
- 社会科(38502)
- 社会科学(38491)
- 自然科学基金(37875)
- 划(33537)
- 资助(27992)
- 教育(26957)
- 重点(22845)
- 编号(21893)
- 计划(21780)
- 创(21619)
- 发(21409)
- 部(20535)
- 创新(20427)
- 科技(20387)
- 科研(19411)
- 业(18973)
- 国家社会(17696)
共检索到171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守云 廖飞勇 王茂文 刘文胜
用CS高次团粒混合纤维法植被恢复技术对金竹山煤矸石矿区进行植被恢复,25个月后对喷播刺槐等10种植物的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植被生长情况及景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钙、氮、磷和钾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有机质含量是对照的11倍多,但是镁元素的含量下降;单位面积的灌木数量较少,只有28株/m2,而单个个体的直径较粗,最粗的刺槐直径达3.06 cm,高达4 m;土壤表面积累的枯枝落叶厚度达2.96 cm;景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本裸露的煤矸石经CS技术处理后形成以刺槐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景色优美.
关键词:
CS植被恢复技术 金竹山 煤矸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德 李建民 曾建新 林捷 尤龙辉 丁珌 苏亨荣 张锦斌
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废弃矿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C0模式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56.28%,且随着矿区植被恢复历史的延长,5mm和2~5mm的较大径级的团聚体中,随着径级的减少,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4)废弃矿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与0.5~1 mm和0.25~0.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旭 蔡体久 王笑峰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取样,测定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植被的恢复能增加采石场废弃地的养分含量,各栽植类型中除土壤下层速效磷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小于1,下层有机质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大于10外,其他养分指标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在1.05~3.17。同种植被不同整地方式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客土保苗剂方式是对采石场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的最优整地方式。在植被恢复时间为5年后,客土和原土方式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在同一水平。
关键词:
废弃地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金立群 李希来 宋梓涵 孙华方 杨鑫光
针对多年冻土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问题,本研究以青海木里煤田圣雄矿区2013年在渣山人工种植的3个阳坡(Ⅰ、Ⅱ、Ⅲ)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方法,进行了植被恢复对渣山表层基质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地Ⅰ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下生物量、幼苗高度、总盖度、苔藓盖度和生殖枝数量均与样地Ⅱ和Ⅲ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3个样地表层基质速效P、速效K、有机质、pH以及水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坡面苔藓盖度与植被总盖度、幼苗盖度、生殖枝数量以及基质速效K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随机森林方法得出,pH、速效P、幼苗高度、有机质、幼苗盖度是影响渣山坡面表层基质差异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因此,在多年冻土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调节基质pH、适时补充速效养分和有机质有助于植被恢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祥兰 王兰英 邝先松 刘作梅 胡小康 李小青 刘晓红 丁菲 郭圣茂
为了提高赣南废弃稀土矿区植被恢复效果,改善废弃稀土矿区的生态环境,选用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3年的试验。通过分析其成活率或保存率、郁闭度、地表植被覆盖度、土壤改善情况,研究各模式对赣南废弃稀土矿区植被恢复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乔灌草配置模式(A5):构树+胡枝子+香根草最适宜该矿区植被恢复。为赣南废弃稀土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加快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生态建设,为赣南等南方矿区环境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废弃稀土矿区 赣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郭小平 冯昶栋 林雅超
【目的】针对西部干旱矿区实际情况,探究该地区表土资源中土壤种子库的可利用性以及制约因素,筛选出有效的利用模式,为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新星矿区周边低扰动区域的表土在上年度10月(秋季)和当年6月(夏季)进行剥离,采用覆土厚度、补种量和每日灌溉量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不同季节表土中土壤种子库萌发效果影响进行研究,并结合生态和经济效益,评选出适宜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技术组合。【结果】(1)10月土壤种子库萌发植物数量为(83.72±10.88)株/m~2,物种共出现20种,6月土壤种子库萌发植物数量为(44.83±8.96)株/m~2,物种共出现13种。秋季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均高于夏季土壤种子库。(2)灌溉对秋季土壤种子库萌发影响最重要,其次是覆土厚度,最后是补种。3种因素对夏季土壤种子库萌发影响程度基本相同。(3)覆土厚度因素对两组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覆盖度、群落高度物种丰富度的影响显著(P <0.05)。灌溉量对两组土壤种子库萌发植物数量、植被覆盖度和群落高度的影响显著(P <0.05)。补种因素未对两组任何相同指标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干旱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最优实施方案组合:利用秋季剥离的表土,覆土厚度2 cm,补种量50粒/m~2,每日灌溉量2 L/m~2。该结论可为今后矿区植被恢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干旱矿区 土壤种子库 正交试验 植被恢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武冬梅 张建红 吕珊兰 赵景逵
围绕煤矸石缺乏有机活性物质及有效养分的问题,在矸石山复垦种植时,对施肥作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物由于吸附性能低,保肥性差,所以施用化肥时一次用量不宜过大。并从降低复垦的投资与难度以及尽快建立一个可自我维持生长的植被出发,提出了矸石山复垦种植时化肥与污泥配合施用的施肥策略,并对污泥的施用效果做了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翠玲 苏铁成 郭玉文
In order to study 5 cultivation models such as arbor-shrub, arbor-shrub-herb and their disposition for vegetation recovery, 10 arbor species, 7 shrub species and 5 herb species suitalde for locat sites were choiced at waste heap platform of Fushun Coal Mine. The experiment adopted the randomized blo...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胜 齐丹卉 苏焕珍 赵运林
通过萌发实验的方法对兰坪铅锌矿区3种尾矿恢复初期的植物群落(以下简称恢复群落,包括魁蒿群落、马桑灌丛、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和1种对照群落(云南松林)土壤种子库的季节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各群落雨季末期土壤种子库储量均高于旱季末期,其中,3种恢复群落种子库储量季节变化显著(p0.05);各群落雨季末期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均高于旱季末期,3种恢复群落物种多样性均低于相应对照群落;各群落土壤种子的垂直分布均为上层>中层>下层;各群落土壤种子库优势种季节变化均较大,一些优势种仅出现于雨季末期或旱季末期;3种恢复群落2个季节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指数高于对照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盛美群 郝俊 龙水义 许钟丹 毛圆圆 程巍
【目的】为探明香根草在煤矸石山生长的养分利用状况、生态适应策略及利用香根草进行煤矸石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六盘水大河煤矿煤矸石山种植年限为4、5、8、15年的香根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根、茎、叶的氮(N)、磷(P)、钾(K)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随着种植年限延长,根、茎、叶中N和K含量变化不显著,茎、叶中P含量逐渐减少;②4个种植年限的香根草不同器官中养分含量均表现为根部较少,茎、叶部分较多;③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根、茎、叶中N∶P值均小于14,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叶中N∶K呈小幅度升高趋势,茎、叶中P∶K呈降低趋势;④根、茎、叶中N、P、K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基本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香根草在煤矸石山生长过程中主要受N限制;为了适应其恶劣的环境条件,将自身的养分调节、限制在最低养分需求水平并维持动态平衡;地上部分养分含量分配较多,以此保证其能在煤矸石山上正常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琦 聂欣然 张勇 胡振琪
【目的】优选出能够适应华北地区煤矸石山斜角大、贫瘠和干旱等生境特点的先锋植物,构建稳定的植被群落,以解决酸性煤矸石山因缺乏植被覆盖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复燃和扬尘等环境问题。【方法】采用野外实验的方式,以生命周期、盖度、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为指标,对土地复垦常用草本植物和华北地区本土植物共14个优势种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人工引种的紫花苜蓿和兴安黄耆能够较好的适应煤矸石山生境,在复垦坡面的植被群落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生命周期为7个月以上,最大分盖度为33.93%和17.59%,但在6-9月盖度明显下降;本土物种中茵陈蒿生态位较宽,在7月和9月盖度最高,最大分盖度为12.67,能够弥补紫花苜蓿和兴安黄耆在夏季盖度较低的不足。【结论】紫花苜蓿、兴安黄耆和茵陈蒿3种草本植物对酸性煤矸石山的适应能力较强,具备作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先锋物种的潜力。
关键词:
煤矸石山 生态修复 草本植物 先锋物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翠玲 顾万春 郭玉文
通过大量信息调研及我国部分矿区绿化总结,简述国内外矿区复垦现状;阐明废弃矿区林业复垦的重要性,提出林业复垦技术,其中包括矿区分类,复垦区立地分类及土地、土壤评价,树种筛选、绿化模式与选择,良种壮苗培育及合理造林方法。
关键词:
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林业复垦技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宏宇 李长慧 孙熠 梁德飞
分别在高寒矿区渣山阳坡、山顶平地和阴坡,以常见恢复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繁殖体、叶片和茎秆的生物量及氮磷含量,分析渣山坡向变化对恢复植物生物量繁殖分配和养分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渣山阳坡、平地到阴坡,恢复植物生物量繁殖分配和氮、磷繁殖分配均逐渐降低,且不同物种的下降幅度不一致,表现为在阳坡和平地上老芒麦和冷地早熟禾的生物量和氮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小花碱茅,而在阴坡上小花碱茅更高;随着繁殖体氮含量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生物量和氮繁殖分配显著升高;磷繁殖分配随繁殖体磷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植物个体大小与生物量和养分繁殖分配显著正相关。未来高寒矿区渣山恢复中,需根据渣山坡向差异以及恢复植物繁殖分配权衡选择适宜恢复物种,以提升恢复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喜成 陈菲
【目的】研究秦岭小峪河金矿区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以期为矿山污染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在小峪河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艾草和碱草),分析其Cu、Pb、Zn、Cd、Cr 5种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危害生态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对植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总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其中Cu、Pb、Zn、Cd受矿山开发活动影响较大,而Cr受影响较小。小峪河上游、中游、下游重金属污染程度分别为轻微污染、轻微污染、中等污染,且主要污染物为Cd、Cu、Zn。对土壤重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逍宇 张金屯 宫辉力 张桂莲 董志
This paper examed the output of four niche models: niche preemption model, broken stick model, overlapping niche model, logarithmic series distribution, in application to three kind of communities of artificial vegetation in Antaibao open m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lapping niche model could w...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