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3)
- 2023(9543)
- 2022(8135)
- 2021(7515)
- 2020(6180)
- 2019(14280)
- 2018(14094)
- 2017(28035)
- 2016(14831)
- 2015(16569)
- 2014(16760)
- 2013(16287)
- 2012(15080)
- 2011(14058)
- 2010(14783)
- 2009(13762)
- 2008(13209)
- 2007(11941)
- 2006(10844)
- 2005(9929)
- 学科
- 济(85462)
- 经济(85392)
- 管理(42560)
- 业(37966)
- 方法(31548)
- 企(30624)
- 企业(30624)
- 数学(28689)
- 数学方法(28129)
- 地方(19785)
- 中国(18387)
- 农(17728)
- 业经(15437)
- 财(14744)
- 地方经济(13363)
- 学(13233)
- 制(12549)
- 贸(12388)
- 贸易(12381)
- 易(11957)
- 农业(11681)
- 策(11602)
- 融(11175)
- 金融(11175)
- 环境(10889)
- 银(10834)
- 银行(10827)
- 理论(10725)
- 行(10484)
- 和(9372)
- 机构
- 学院(219396)
- 大学(216195)
- 济(104771)
- 经济(102765)
- 管理(85151)
- 研究(74812)
- 理学(72957)
- 理学院(72203)
- 管理学(70844)
- 管理学院(70435)
- 中国(57770)
- 财(46531)
- 京(44065)
- 科学(41515)
- 所(36878)
- 财经(36431)
- 中心(33746)
- 经济学(33468)
- 江(33303)
- 研究所(33024)
- 经(32947)
- 经济学院(29751)
- 农(28822)
- 北京(28168)
- 范(27991)
- 师范(27802)
- 院(26714)
- 财经大学(26687)
- 业大(26495)
- 州(26150)
- 基金
- 项目(137446)
- 科学(109804)
- 研究(103535)
- 基金(100307)
- 家(85268)
- 国家(84603)
- 科学基金(73824)
- 社会(67879)
- 社会科(64588)
- 社会科学(64575)
- 省(53378)
- 基金项目(50995)
- 教育(48274)
- 自然(45707)
- 自然科(44711)
- 自然科学(44703)
- 划(44185)
- 自然科学基金(43894)
- 资助(43113)
- 编号(42062)
- 成果(34532)
- 部(30897)
- 发(30748)
- 重点(30630)
- 课题(29574)
- 创(28248)
- 国家社会(28083)
- 教育部(27272)
- 人文(26799)
- 创新(26429)
- 期刊
- 济(122669)
- 经济(122669)
- 研究(70743)
- 中国(41035)
- 管理(34228)
- 财(33784)
- 农(26802)
- 科学(26205)
- 学报(24813)
- 融(23676)
- 金融(23676)
- 教育(22569)
- 技术(22022)
- 经济研究(21594)
- 大学(20171)
- 学学(19082)
- 财经(18481)
- 业经(18271)
- 农业(18252)
- 经(16074)
- 问题(14982)
- 统计(14354)
- 技术经济(13261)
- 策(12851)
- 贸(12536)
- 决策(11774)
- 世界(11668)
- 国际(11181)
- 商业(10876)
- 现代(10332)
共检索到337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春顶 张杰皓 张津硕 杨泽蓁
文章构建一个多国的全球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并在模型中引入内生性贸易不平衡以及贸易成本结构,量化模拟了CPTPP的经济效应、中国加入的影响以及协定成员扩容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CPTPP的实施不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相反会对中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就业、社会福利产生小幅度的正向作用;同时对CPTPP的成员国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多数非成员国经济存在负向冲击。如果中国加入CPTPP,中国与CPTPP成员国的受益将进一步增加。CPTPP的现有扩容计划对协定成员存在正效应但不利于非成员国,而对中国的影响不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静斐 孙致陆 陈秧分 张玉梅
本文基于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现状,采用中国一般均衡模型(CGE)量化模拟RCEP协定实施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RCEP协定实施有利于中国以更低的价格保障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满足国内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需求,在贸易创造效应的作用下,中国从RCEP国家进口的农产品增加;在贸易转移效应的作用下,中国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数量将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中国与RCEP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具有弱竞争性,RCEP实施不会冲击中国农产品市场;城镇居民将从农产品关税下降中获益,由于面临产业竞争,农村居民社会福利将略有下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文生
本文通过对基尼系数的理论分析和不同背景下的数据模拟,揭示基尼系数本身所蕴含的一般经济规律,得出一些重要政策启示。包括:基尼系数对富人与穷人的反应是不对称的,"厌恶不平等"倾向于穷人,接受富人多而穷人少的社会;如果富裕地区用总额方法进行转移支付,那么,向最贫困地区转移比向中等贫困地区转移更能降低全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如果富裕地区用人均定额方法进行转移支付时,向最贫困地区转移未必是降低全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最佳方法,这取决于人口结构;等等。
关键词:
基尼系数 数据模拟 政策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轶 王倩娜 廖奕晴
成都都市圈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经济中心,开展生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研究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nVEST模型分析研究区2010年、2015年、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动态演化过程,基于InVEST—PLUS模型模拟分析2035年自然发展、产业引领、绿色低碳三种情景下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0年、2015年、2020年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3、0.41、0.44,总体处于一般等级,空间分布无较大差异,整体呈“西部优于东部、中部最低”的特点;(2)2010—2020年,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由0.29上升至0.36,实现了由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状态的转变,但空间分布不平衡,整体格局由“东部优于西部”转为“西部优于东部”;(3)2020—2035年,两系统间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改善,三种情景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绿色低碳情景>自然发展情景>产业引领情景,表明修复治理措施力度的加大有利于改善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协调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筑屏“三山”、涵养“三江”、协同“三区”三点政策启示,可为成都都市圈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亦可为其他都市圈提供参考和样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197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利用情景分析模拟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汇率政策的变动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能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对GDP、消费、投资和出口总额均有积极影响;提高人民币汇率,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和出口。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游和远 吴次芳 林宁 吴丽 江奇
研究目的:对耕地占用税与耕地数量变化进行动态模拟。研究方法:BP神经网络,演绎法。研究结果:改变耕地占用税对耕地数量变化存在互反作用,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占用税预算数增减同向,与耕地占用税决算数增减逆向;耕地数量变化幅度与耕地占用税预算数及决算数变化幅度正相关。研究结论:依靠耕地占用税制度安排抑制耕地数量减少需要区分政府的目的与行为,设置合理的耕地占用税预算数与决算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希兰 顾海 徐彪
药品零差价政策的推出,要求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对公立医院进行补偿,以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理论上关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与医疗费用的关系、及相应的配套措施还缺乏系统思考,文章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经济效应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在公立医院预算平衡下,提高医疗服务费用可以显著降低社会总体医疗费用,但同时增加人均医疗费用;最后,就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医疗费用 补偿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田华 彭珏
本文从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回顾了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认真分析了环境税经济效应传统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将"经济结构优化效应"和"国际贸易受益效应"引入到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当中,大大拓宽了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研究视角,最后在环境税经济效应创新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税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红 高铁梅 陶艺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作为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发展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国在转轨时期所具有的经济特点,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并根据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模拟了2003~2004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由于传导机制的不畅,导致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效果、旨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减税政策的效果不明显,而扩大城镇居民消费的、提高职工工资的政策效果则比较显著。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加武 庞丽艳 金虹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美国经济复苏,但也同样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向影响。不断推升的财政赤字,酝酿着债务货币化的风险;美联储的独立性亦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下受到威胁;而最为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政府干预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凸显,财政悬崖问题严重。危机下美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受损、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激增以及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是货币政策出现负向效果的根源。因此,对于中国而言,正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可能弊端,正确处理好经济目标的长短期关系,利用市场机制重塑经济活力,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复苏与向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国印
循环经济是全面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机制和能量梯级利用规律而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和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从而以最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技术经济模式。分别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价值工程、哲学和技术进步等角度来看,循环经济都表现出一定的特质,从而使其在本质上成为:(1)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自循环经济;(2)环境友好型经济;(3)全生态仿生经济;(4)良性超非线性经济;(5)实现技术资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综合优化配置的可持续性经济;(6)全功能、低周期寿命成本(高价值)经济;(7)方法论经济;(8)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的理想路径,人类技术经济思维方式革命、技术经济范式革命和环境保护范式革命。对于循环经济本质的认识能够使我们获得许多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余向华 陈雪娟
高校扩招是一种作用于众多理性主体的政策过程,涉及多方面子政策的综合作用,需要一个微观基础框架来分析评价其政策效应。利用人力资本的理性选择模型进行模拟发现,以降低人力资本阈值为基本政策工具的高校扩招,能在收入和人力资本两种意义上的效率和公平方面实现双重改进,而其伴生的一些问题,大多不是扩招本身所致,而是教育投入等相关配套政策及措施未有效跟进所致。各级政府应通过提高并保证教育总投入、协调扩招速度等各种配套措施的有效跟进,进一步完善高校扩招这一教育大众化进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利锋
考虑我国劳动力市场非正规部门就业、自主创业型就业与正规部门就业同时存在的事实,构建包含多种就业形式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降低自主创业进入成本、正规部门聘用成本、正规部门就业者议价能力等单项改革政策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结果显示,尽管长期中单项改革政策较好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稳定,但存在短期成本,表现为:所有单项改革政策均导致就业短暂下降以及通胀、失业短暂上升;降低自主创业进入成本的改革政策短期引致工资收入差距扩大,而降低正规部门聘用成本与议价能力的改革则使产出经历短暂衰退。相对其他单项改革政策,无论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的改革政策效果均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综合改革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综合改革产生的长期与短期效应均大于各单项改革;综合改革政策并未产生明显的短期成本;由所有单项改革构成的综合改革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大,而由两项正规部门单项改革构成的综合改革对就业和部门间工资收入差距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各项劳动力市场改革政策的协调配合,能有效降低改革的短期成本并显著改善劳动力市场改革效果。在政策实践中,选择何种单项改革组合构成的综合改革取决于政策调整的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世伟 邓创
经济政策实验一直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宏观经济模型———ASMEC-I,用于模拟分析宏观经济的运行动态和政策效应。在ASMEC-I模型中,宏观经济由大量的微观个体组成;微观个体通过应用人工适应主体被个别地模拟出来;宏观经济动态是微观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累积。应用该模型,我们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经济理论达到定性一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春顶 石晓军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已经达成一致,一个旨在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的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即将付诸实施。然而,中国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和贸易大国却被排除在TPP之外,随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TPP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国家的全球一般均衡模型,引入贸易成本并分解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加入货币供给结构内生化贸易不平衡,并使用2013年全球数据校准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的TPP效应。模拟分析的结果发现,当前12国TPP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的冲击但效应较小,未来当有更多国家加入TPP时,对中国出口的冲击反而会下降,2020年和2025年的影响效应下降说明在远期对中国的影响更小,TP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