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1)
- 2023(10039)
- 2022(8426)
- 2021(8031)
- 2020(6599)
- 2019(15116)
- 2018(14720)
- 2017(28558)
- 2016(15424)
- 2015(17284)
- 2014(17173)
- 2013(16957)
- 2012(16011)
- 2011(14609)
- 2010(14777)
- 2009(14285)
- 2008(14300)
- 2007(12775)
- 2006(11668)
- 2005(10908)
- 学科
- 济(65285)
- 经济(65187)
- 管理(51583)
- 业(46987)
- 企(38798)
- 企业(38798)
- 方法(26302)
- 数学(23581)
- 数学方法(23356)
- 财(22409)
- 中国(21546)
- 制(18814)
- 农(18085)
- 贸(15396)
- 贸易(15388)
- 易(15156)
- 业经(13865)
- 务(13154)
- 财务(13126)
- 财务管理(13098)
- 银(13091)
- 银行(13086)
- 行(12616)
- 企业财务(12538)
- 策(12495)
- 体(12493)
- 融(12179)
- 金融(12177)
- 农业(11162)
- 环境(10566)
- 机构
- 大学(225581)
- 学院(223212)
- 济(108171)
- 经济(106290)
- 管理(85890)
- 研究(80978)
- 理学(72893)
- 理学院(72172)
- 管理学(71359)
- 管理学院(70916)
- 中国(65173)
- 财(54434)
- 京(47220)
- 财经(41679)
- 科学(41198)
- 所(39277)
- 经(38029)
- 中心(35882)
- 经济学(35067)
- 研究所(34823)
- 江(33260)
- 经济学院(31431)
- 财经大学(30997)
- 北京(30758)
- 农(29391)
- 院(29083)
- 范(26938)
- 师范(26772)
- 州(25548)
- 业大(25450)
- 基金
- 项目(139184)
- 科学(112771)
- 研究(107120)
- 基金(105525)
- 家(89996)
- 国家(89288)
- 科学基金(77467)
- 社会(72703)
- 社会科(69225)
- 社会科学(69213)
- 基金项目(53731)
- 省(49310)
- 教育(49075)
- 自然(46504)
- 自然科(45444)
- 自然科学(45433)
- 自然科学基金(44686)
- 资助(44263)
- 划(42732)
- 编号(41870)
- 成果(36282)
- 部(34287)
- 制(32681)
- 国家社会(31518)
- 重点(31280)
- 教育部(30509)
- 发(29708)
- 课题(29520)
- 中国(29428)
- 性(29035)
- 期刊
- 济(122550)
- 经济(122550)
- 研究(77118)
- 中国(47020)
- 财(42838)
- 管理(34787)
- 科学(28001)
- 融(27845)
- 金融(27845)
- 农(27770)
- 学报(26611)
- 财经(22132)
- 大学(22102)
- 教育(22079)
- 学学(20696)
- 经济研究(20684)
- 经(19094)
- 农业(18555)
- 技术(18029)
- 业经(16844)
- 贸(16713)
- 问题(16357)
- 国际(15566)
- 世界(13940)
- 技术经济(11283)
- 现代(10385)
- 理论(10075)
- 业(9849)
- 经济问题(9722)
- 统计(9716)
共检索到355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生
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相比,《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变化比较大。它允许成员方通过"冻结条款"和换文等方式进一步限制可以提交投资仲裁的争端范围。这样的变化反映出全球范围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正处于大变革中。没有美国参与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也说明了国际投资立法已经由21世纪初的美国主导向多元化路径发展。尽管我国不是该协定的成员方,但协定体现出日本主导亚太区域乃至全球投资法制话语权的野心,也会对我国的亚太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产生影响。对此,我国应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贸协定》谈判,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方面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推动国际投资法制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德翠 谢岳峰
当前国际投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争端发生频繁,争端的有效解决成为目前国际投资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当前的各类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投资争端的良好解决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但随着投资领域的发展,投资协议的迅猛增加,且各协议间缺乏协调,这给投资争端的解决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构建统一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新趋势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意 董子晖
在全球投资者—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以下简称“ISDS机制”)改革方兴未艾的背景之下,RCEP对其投资章节中该机制做了暂时搁置的安排,其反映了缔约方对投资争端解决条款的分歧。缔约方签署的投资条约及其ISDS机制错综复杂并呈碎片化状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RCEP的延缓决策。然而,以缔约方参与的BIT与投资仲裁实践作为切入点,RCEP不大可能对ISDS机制采取完全排斥的立场,其完全可以将典型投资条约作为选项进行参照。《日本—韩国—中国关于投资促进、便利及保护投资的协定》符合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基本诉求,对ISDS机制仅做出框架性或相对保守的规定,且与《东盟全面投资条约》基调一致,因此,可以成为RCEP“重述”的模板。中国应在RCEP的ISDS机制安排中发挥引领作用,将东盟国家的积极派与观望派争取为该机制坚定的支持者,并将友好协商、当地救济以及上诉审查机制进行有效输入。
关键词:
RCEP ISDS 选项 投资协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敏友
本文指出,我国应积极探讨建立我国实施 WTO协议的政策与法律体系,从战略高度来对待 WTO争端解决机制,正确认识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从宏观与微观等方面谋划我国对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以便在实施和执行 WTO协议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教训,充分利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加入 WTO的利益。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加入WTO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龚宇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管辖范围的扩展 ,WTO争端解决机制日益演变为集贸易、投资等诸多争端解决机制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就投资争端的解决而言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ICSID体制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同时二者又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与融合性。从ICSID到WTO ,代表了多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从专项性到综合性、从仲裁性到司法性的演讲趋势 ,这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领域南北矛盾发展的折射。
关键词:
ICSID WTO 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段然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ISDS)机制成为当代投资协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制度性与技术性缺陷,在处理投资争端问题中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分析与研究ISDS机制有助于中国在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并增强中国在制订国际投资新规则领域的话语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立军 陈立民
我国在加入 WTO以后 ,如何尽量避免或减少贸易争端发生以及在争端发生后如何充分利用好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这是我们理论界和实务中应加以关注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加强法律研究 ,培养专门人才 ,按照 WTO规则要求完善我国有关立法 ,建立完善的行业组织和快速反应机制 ,参与 WTO争端解决程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WTO争端解决机制 法律对策 规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计先骏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件的实践经验也不断增多。文章通过对WTO官网上披露的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件的相关分析,以期找出这些案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服务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 WTO规则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毕莹 俎文天
受制于新自由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的不断发展,以商事仲裁为蓝本的投资仲裁机制身陷“正当性危机”,参与投资的多方主体权益及价值发生冲突,多元要素的“非对称”安置致使全球投资治理体系出现“失衡”乱象,多边层面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谈判陷入困境。与之不同,中国在多边平台上提出投资便利化议题。该议题以“建设性”的可持续发展为内涵,通过争端前、争端中以及替代性解决方案等模式,调和投资治理中的原有主体间“对抗性”的内生矛盾,为现阶段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瓶颈提供示范路径。中国作为全球投资流动的双向大国,有需求亦有责任参与到多边改革进程中,秉持“全时、全体”的可持续理念,对“公私”权利进行再分配,对“南北”利益进行再配置。通过调整并更新现行投资规则,试行从双边实践、区域构建再到多边探索的改革路径,向多边投资机制改革贡献更为可持续的全球治理方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姜作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军 韦进深
作为自贸区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争端解决机制的形式选择成为关注的重点。中国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采取了正式性机制和非正式性机制并存的设计方式,这为自贸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预见性,同时也体现了制度设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自贸区 争端解决机制 正式性 非正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运成
"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涉及的国家、地区、贸易商以及事项众多,各个相关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各相关主体在贸易便利化过程中产生争端不可避免,但是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不适应"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争端解决的需要,亟需完善。建立健全"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争端解决机制,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和公平正义的理念,选择合理的模式,还应从强化争端解决机制的适应性、强化争端解决机制的衔接和争端解决结果一致性的保障、强化争端解决裁判的执行、建立争端解决援助制度等方面完善具体制度。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宇
本文立足于CPTPP生效一年来各成员国在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方面的表现,剖析了CPTPP协议对成员国以及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CPTPP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其发展前景和中国的应对策略。从结论来看,CPTPP对于促进国际资本流动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对成员国的贸易和经济增长未能发生明显的影响,同时对中国经济未产生强烈冲击。大国缺位所带来的主导力量欠缺和内部产业链闭环能力的不足,以及经贸活动惯性导致的区域割裂等是目前CPTPP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在短期内不具备加入CPTPP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双边自贸谈判,并借鉴CPTPP的部分规则推进国内制度改革是未来可行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
CPTPP 影响 前景 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伟域
本文在分析国际税收争端解决机制的产生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国际税收争端解决机制为研究视角,结合当前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税收争端解决机制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如,提升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拓宽涉税争端问题解决途径、完善国际税收管理机制、建立国际税收综合服务体系、深化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等,希望为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国际税收争端解决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强永昌 权家敏
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选择的经验研究,主要关注单边行动和WTO争端解决机制。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双边磋商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问题,检验结果表明:政治、经济因素对于双边和多边机制的选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政治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进而在结论中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