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55)
- 2023(21228)
- 2022(17407)
- 2021(16086)
- 2020(13216)
- 2019(29454)
- 2018(29184)
- 2017(54468)
- 2016(30251)
- 2015(33530)
- 2014(33371)
- 2013(32191)
- 2012(29929)
- 2011(26943)
- 2010(27641)
- 2009(25570)
- 2008(25542)
- 2007(23354)
- 2006(20698)
- 2005(19114)
- 学科
- 济(119800)
- 经济(119675)
- 管理(88597)
- 业(85568)
- 企(70373)
- 企业(70373)
- 方法(45274)
- 中国(39525)
- 数学(38202)
- 数学方法(37454)
- 农(34016)
- 财(31357)
- 地方(29822)
- 业经(29667)
- 制(28146)
- 学(26521)
- 银(24510)
- 银行(24462)
- 行(23483)
- 技术(23288)
- 融(22875)
- 金融(22867)
- 农业(22446)
- 理论(22296)
- 贸(20094)
- 贸易(20076)
- 体(19507)
- 易(19377)
- 务(19289)
- 财务(19205)
- 机构
- 学院(419339)
- 大学(415887)
- 济(162173)
- 经济(158316)
- 管理(154254)
- 研究(148393)
- 理学(130060)
- 理学院(128474)
- 管理学(125725)
- 管理学院(124924)
- 中国(116661)
- 科学(92535)
- 京(90770)
- 财(80728)
- 所(76757)
- 农(73038)
- 研究所(69129)
- 中心(68002)
- 江(67596)
- 业大(61784)
- 财经(61682)
- 北京(57869)
- 范(57275)
- 农业(56797)
- 师范(56601)
- 经(55778)
- 州(54796)
- 院(54757)
- 技术(48681)
- 经济学(48539)
- 基金
- 项目(274748)
- 科学(215264)
- 研究(200685)
- 基金(195101)
- 家(172140)
- 国家(170659)
- 科学基金(145096)
- 社会(125401)
- 社会科(118606)
- 社会科学(118579)
- 省(110804)
- 基金项目(101032)
- 教育(93389)
- 自然(93351)
- 划(92900)
- 自然科(91269)
- 自然科学(91243)
- 自然科学基金(89572)
- 编号(81516)
- 资助(80064)
- 成果(67811)
- 重点(63350)
- 发(62273)
- 创(60016)
- 课题(59386)
- 部(58548)
- 创新(55543)
- 科研(51967)
- 国家社会(51572)
- 性(50905)
- 期刊
- 济(191230)
- 经济(191230)
- 研究(128471)
- 中国(98994)
- 学报(70137)
- 农(68692)
- 财(63932)
- 科学(63500)
- 管理(62498)
- 教育(57304)
- 大学(53329)
- 学学(50030)
- 融(47351)
- 金融(47351)
- 农业(46276)
- 技术(39788)
- 业经(31914)
- 财经(30583)
- 经济研究(30237)
- 经(26384)
- 业(25324)
- 问题(23983)
- 图书(21825)
- 版(21590)
- 科技(21340)
- 技术经济(20372)
- 统计(20260)
- 策(19423)
- 坛(19177)
- 论坛(19177)
共检索到663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辉
以COVID-19疫情为代表的全球性突发公共事件对当前各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COVID-19疫情防控为背景,构设突发公共事件中"人工智能—风险应急"现代化治理框架及协同体系模型,介绍人工智能在全球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应用与创新、变革与启示、问题与建议,以期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中应对全球性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及其治理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代颖 马祖军 郑斌
本文从应急系统集成优化的角度出发,以应急系统中各资源需求点的应急救援时间满意度之和最大及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一个应急资源需求和应急救援时间范围均模糊的多目标定位-路径问题(LRP)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目标遗传算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应急系统优化中的模糊多目标LRP。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民春 彭刚东 袁瀚坤
本文首先通过选取指标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子系统。然后,运用耦合协同模型测度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1))的“四位协同”~((2))发展水平,发现我国四位协同位于良好协同及以上的省(区、市)仅6个,其余25个省(区、市)均位于不协同的发展阶段。接着,选取人工智能专利数衡量人工智能,验证了人工智能对四位协同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用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和软件产业收入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运用工具变量2SLS和动态面板系统GMM解决内生性问题;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人才数量、研发投入相应较高地区,人工智能作用显著;相反,作用则不显著。随后,利用空间计量和门限效应模型对人工智能驱动四位协同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发现人工智能驱动四位协同受到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财政支出规模、信息服务程度的单门限条件影响,人工智能驱动四位协同的空间溢出效应尚不明显。最后,提出以人工智能驱动四位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年 陈梦秋
[目的/意义]在“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压力与动力下,应急联动亟须解决协调困境,探讨内部情报高度协同是重要的突破点。[方法/过程]通过扎根理论对突发事件信息资源进行概念化分析整合获得54个范畴、20个主范畴、5个核心范畴,构成灾害链情报体系、应急响应情报体系、资源环境情报体系、应急价值情报体系、应急知识情报体系5个子情报体系并生成相互牵连的故事线。最后依靠虚实二象性实现情报的流动、分享、转化,形成了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协同情报体系理论模型,基于集成管理理论解释了模型内部情报的协同运行机制。[结果/结论]研究成果从情报协同角度探讨应急联动,为突发重大事件中应急管理资源合理配置及应急决策效能逐步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努力方向。[局限]样本选取事件较为单一,导致研究结论适配性有待进一步检验,同时通过编码提取的模型,其精确度有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月伟 魏凤莲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置变量指标体系,构建智能化应急物流目标成本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智能化应急物流在突发灾害事件中的成本与路径优化。研究结论表明:突发灾害事件情境下,智能化应急物流相比传统应急物流的配送路径更为优化,且具有更优的时间和成本效应;受灾程度不同区域应急物流成本受到应急物资数量和配送路径的影响;单位运输成本对智能化应急物流综合成本影响最大且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特征,装卸、整理成本对智能化应急物流综合成本影响较为显著且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特征;智能化应急物流配送路径相比传统应急物流更优。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文刚 彭静
城市地铁应急管理是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广州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实情况和应急管理相关理论,提出构建广州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步骤,提出应以地铁公司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方针,结合地铁突发事件特点和地铁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系统和实操性强的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周刚 王晓翠
立足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背景,高职思政课“事、课、学、思、用”一体化体系构建要科学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动导向为构建维度,通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思政课程运转体系、丰富思政课一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式彰显特色、打造思政课一体化生态共同体等路径,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育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推进高职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文成
一、危机管理的一般模式与 公共投入体系的构成 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世界银行对各种风险的管理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将管理过程划分为风险的降低、风险的转移、风险/危机三个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上官艳秋 陈安 倪慧荟
本文从应急管理评估的重要意义出发,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应急管理中常见的各类评价方法,进而引出"可挽救性"度量的概念,阐述了其核心原理和主要特征。通过对影响突发事件"可挽救性"大小的关键因素的详细分析,本文初步设计了一个可量化计算的"可挽救性"评估模型,并结合一个真实的案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可挽救性 度量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妍妍
文章针对传统的区域内应急救援模式所产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应急资源区域协同优化配置模型。以最小化总配置时间为效率目标,以最大化总体资源覆盖率为公平目标,考虑不同区域受影响人群的易损性差异,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应急资源区域协同优化配置模型,运用模糊区间数转化方法与线性加权和方法求解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据此提出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源区域协同优化配置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天 刘凯
资管业务是银行金融业务板块中的发展前沿,拥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资产负债架构和业务模块,其中的资产、负债和风控等业务条线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天然应用场景,目前已有了部分应用实践。然而,由于资管新规的颁布,银行资管业务的监管环境变出现变化,同时还存在业务基础数据不完整、组织架构特异性强、技术储备较为欠缺等问题,使得目前缺乏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银行资管业务的整体性梳理和架构设计。文章旨在探索符合当前银行资管业务发展特点的"银行资管+人工智能"的解决路径,切实助力银行资管业务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转型。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银行理财 智能资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开斌
财力保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财政支撑单一而不足,商业保险和社会捐赠事业发展缓慢。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财政、金融、保险、税收以及国内外融资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应急财力保障机制,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风险责任分担机制,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防、责任共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婧 胡峰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协同治理是一个实现应急情报从混乱到整齐,从无序到有序,总体向好发展为目标的动态、多维过程。[方法/过程]构建基于共生理论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情报协同治理框架,以共生能量的生成隐喻协同能量的生成,对共生要素与协同治理要素进行相互印证,将共生要素的困境与疫情防控过程中应急情报协同治理的困境进行类比性植入和全景扫描,并基于质参量兼容原理、能量生成原理、系统进化原理、界面选择原理提出打破应急情报交互壁垒的纾困路径。[结果/结论]针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情报协同治理的困境,提出基于共生要素的纾困路径:强化共生单元韧性,构建耦合联动的情报共同体;增拓共生环境容量,优化功能互补的协同治理工具箱;激发共生模式活力,打造双重共轭的情报保障链;优化共生界面选择,形塑多元平台和机制驱动的功能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文宗川 王慧
应急体系的运作反应机制标志着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研究应急体系中各主体间的主体堕距,参考不同主体间演变关系,明确体系的驱动主体,确定以政府机关、医疗体系、社会主体与受灾区作为主要主体参与应急决策,构建基于四元主体模型的多主体协同共治应急管理体系。通过不同驱动主体与其他支撑主体构成动态立体结构,针对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下演变周期提供适配的应急筹措与管理思路,构建完整的多主体协同共治的应急管理体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其春
【目的/意义】消除公众非理性行为对于战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设计/方法】以COVID-19疫情为情境,采用扎根理论解析社交平台上的新闻和在线评论,以SOR模型为基础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非理性行为生成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开展系统化阐释。【结论/发现】公众非理性行为生成机理遵循"突发事件情境刺激—非理性行为决策—非理性行为实施—非理性行为调控"的逻辑过程。信息源、信息传播渠道影响公众对事件信息的处理质量,事件响应发挥了调节作用;公众非理性行为决策是一个复杂过程,公众信息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其心理认知评判,但受到心理距离的正向调节;情绪反应是公众非理性行为的前提,风险认知、责任认知和损益认知带来公众非理性情绪反应,但反应程度因个体性格、知识和先前经验的不同而不同;非理性行为可能由非理性情绪直接诱发,也可能经过行为评估后实施,前者主要体现为情绪聚焦型行为,后者则反映为问题聚焦型和利益聚焦型行为。加强非理性行为调控,有助于调整公众非理性情绪,减少非理性行为发生,加速人类全面战胜疫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