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5)
- 2023(12473)
- 2022(10430)
- 2021(9831)
- 2020(8143)
- 2019(18054)
- 2018(17518)
- 2017(34252)
- 2016(18027)
- 2015(19895)
- 2014(19574)
- 2013(19111)
- 2012(17290)
- 2011(15161)
- 2010(15023)
- 2009(13326)
- 2008(11642)
- 2007(9966)
- 2006(8293)
- 2005(7209)
- 学科
- 济(70281)
- 经济(70210)
- 管理(50900)
- 业(48242)
- 企(40031)
- 企业(40031)
- 方法(34029)
- 数学(31094)
- 数学方法(30728)
- 融(27986)
- 金融(27983)
- 银(25122)
- 银行(25106)
- 行(24310)
- 中国(23524)
- 财(19830)
- 农(19215)
- 制(15750)
- 业经(15382)
- 贸(14474)
- 贸易(14460)
- 易(14120)
- 地方(13935)
- 务(13787)
- 财务(13733)
- 财务管理(13707)
- 环境(13690)
- 企业财务(13122)
- 学(12494)
- 农业(12230)
- 机构
- 学院(236893)
- 大学(235928)
- 济(103299)
- 经济(101419)
- 管理(94714)
- 理学(82191)
- 理学院(81421)
- 管理学(80171)
- 管理学院(79737)
- 研究(75065)
- 中国(65720)
- 财(47898)
- 京(46638)
- 科学(42113)
- 中心(39183)
- 财经(39174)
- 农(36435)
- 经(35785)
- 所(35014)
- 江(33544)
- 业大(33437)
- 经济学(33266)
- 研究所(31788)
- 经济学院(30258)
- 财经大学(29686)
- 农业(28614)
- 北京(28304)
- 范(27792)
- 院(27751)
- 师范(27450)
- 基金
- 项目(166088)
- 科学(133013)
- 基金(124330)
- 研究(122098)
- 家(107199)
- 国家(106364)
- 科学基金(93419)
- 社会(79342)
- 社会科(75608)
- 社会科学(75587)
- 基金项目(65884)
- 省(64327)
- 自然(60669)
- 自然科(59343)
- 自然科学(59332)
- 自然科学基金(58263)
- 教育(56171)
- 划(54065)
- 资助(49922)
- 编号(48658)
- 部(37411)
- 成果(37308)
- 重点(37164)
- 发(36190)
- 创(36134)
- 创新(33912)
- 国家社会(33634)
- 教育部(33004)
- 科研(32789)
- 课题(32178)
- 期刊
- 济(102993)
- 经济(102993)
- 研究(65999)
- 中国(41416)
- 融(39923)
- 金融(39923)
- 财(36947)
- 管理(34180)
- 学报(32629)
- 农(32425)
- 科学(31532)
- 大学(26049)
- 学学(24942)
- 农业(21570)
- 技术(20062)
- 财经(19276)
- 教育(19170)
- 经济研究(16802)
- 业经(16662)
- 经(16503)
- 理论(15090)
- 实践(13900)
- 践(13900)
- 问题(13414)
- 贸(11991)
- 业(11586)
- 国际(11448)
- 世界(10920)
- 技术经济(10604)
- 商业(10360)
共检索到346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永 李瑞强 刘文静
COVID-19疫情对各领域造成了系统性的重大冲击,EUETS在疫情前后的碳配额现货拍卖价格可以视为未来经济低碳化、高质量复苏的一个方向标。基于2013—2020年4月欧洲能源交易所的欧盟碳配额拍卖数据分析,发现欧盟碳配额现货拍卖价格在疫情以前走高并于2019年回调;疫情期间,单日碳配额现货拍卖交易量基本稳定,结算价下跌17%,成交额萎缩;COVID-19疫情结束后,欧盟碳配额现货拍卖价格可能出现3种情况:一是平稳渡过疫期,保持碳价的稳定性,二是下探触底后碳价缓慢走强,三是疫后绿色复苏和欧盟"2050年碳中和"目标直接推高碳价,再创新高。欧盟拍卖碳价无论出现哪种情景,对中国全国统一碳市场机制助推"2060年碳中和"目标达成都具有建设性的启示意义。建议尽快探讨"中欧"碳金融市场的链接、互动、互认机制,与重返《巴黎协定》的美国、脱欧的英国等31个碳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全球碳金融市场共同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国际财经研究专家工作室国合司“双碳”课题组 袁浩峻 岳书旭 徐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碳市场是实现碳排放交易的重要载体,建立健全碳市场对促进我国实现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国际财经专家工作室课题组深入研究了欧盟碳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对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提出了建议。欧盟碳市场价格变化趋势自2005年欧盟碳市场成立以来,
关键词:
碳市场 对我国的启示 变化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晶杰 王志轩 雷雨蔚
当前,中国正开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发电行业率先纳入碳市场。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方法、交易方式、风险防控等机制正在紧锣密鼓研讨制定中,欧盟碳市场(EU-ETS)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经过14年、3个阶段的建设完善,逐步趋于成熟。科学而有针对性吸取欧洲碳市场经验教训,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EU-ETS的建设路线、运行模式,分析了3个阶段碳价波动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并总结了EU-ETS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要素。根据中国国情,结合EU-ETS的经验教训,对全国碳市场建设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欧盟碳市场 碳市场风险 碳价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定迪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建立中国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伟大愿景的重要一步,我国碳市场正在进行从试点到全国的过渡工作,分析中国碳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探求解决方案,对其建设有积极意义。本文概述了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基于最新的市场信息与具有代表性的交易数据,分析了我国碳市场的建设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同时,对当前世界上最成熟的碳市场(欧盟碳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相关问题的欧洲解法。最后,在结合中国碳市场现状以及欧盟碳市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碳市场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嫄 刘纪显 张芳
本文运用GJR-GARCH-M模型实证检验了在试验阶段和京都阶段不同的碳配额总量管理模式下,欧盟碳配额市场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特征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研究表明,欧盟碳配额市场的价格波动在两个阶段都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虽然经济危机使欧盟在京都阶段盈余的碳配额远大于试验期,但是减少免费配额和允许未用完的碳配额储备至下一期的政策抑制了负面信息对欧盟碳配额市场的冲击,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类型也从风险爱好转为风险中性。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碳配额 杠杆效应 风险偏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维泉
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随机扩散模型,假定EUA价格具有高波动和低波动两个状态,研究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 ETS)交易的EUA期货和现货价格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具有区制转换的随机扩散模型较一般扩散模型更好地拟合EUA样本数据,EUA价格存在两个显著的高、低波动区制,通过似然率检验,发现随机扩散模型的波动项是EUA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且高波动性与重要的政策变化密切相关。并且随着EUA价格的上升,其价格停留在同一区制的概率下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泽明 严夏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欧盟碳配额期货市场与电力、能源期货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发现三者之间既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又存在短期引导关系;电力期货价格对碳配额期货价格、能源期货价格的冲击有正向反应,碳配额期货价格对能源期货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能源期货对碳配额期货价格的影响,碳配额期货价格对高峰电力期货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对低谷电力期货价格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丁
一、背景和目前的有关争议2009年1月,欧盟发布了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法令,规定航空公司进出欧盟以及在欧盟内部航线飞行,要为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按照一定额度付费,并参与EUETS(欧盟排放交易体系)。2012年1月该法令正式实施,欧洲能源交易所也将从4月开始启动航空碳排放权交易许可。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测算,欧盟此举意味着全球航空业将在未来8年内额外增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瑞华 邢文迪 刘纬纬 李荣香
为了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我国目前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碳税作为公认的碳减排重要经济手段,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碳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的碳税制度,同时为保障碳税在我国合理适时开征,提出废除资源税中有关二氧化碳的税目、适时开征碳关税、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碳交易制度以及设立节能减排支出专项基金等相关政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碳税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交易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颖 吴杰 范天正
"3060"碳达峰碳中和(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正是热议话题。2020年3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简称《碳管理办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焕 钱之凌 徐鑫
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中国的碳达峰及碳中和,本文使用199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研究中国整体以及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从国家整体视角,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实现碳减排;(2)从区域视角,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3)从空间视角,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对本地区碳排放存在负向空间直接效应,对其他区域碳排放也存在负向的空间间接效应;(4)从影响路径视角,中国整体和东部地区能源消耗和技术创新均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路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部地区能源消耗在影响路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技术创新表现为遮掩效应,可能原因是存在技术减排的反弹效应。西部地区能源消耗和技术创新均不是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欣 安园园
以欧盟碳市场发展的第三阶段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共499组样本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欧盟碳期货与现货价格引导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碳市场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实证结论为:(1)CER碳期货与现货价格存在相互引导关系,EUA碳期货单方面引导EUA现货价格,并且EUA期货对现货价格的引导力强于CER;(2)依据EG两步法得到EUA期货与现货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是CER期货与现货之间尚未建立起长期协整关系;(3)通过EUA期货与现货长期均衡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得出EUA期货对现货市场具备价格发现的功能,并且当出现短期偏离均衡的现象时,误差修正项会通过正向作用,使其回到均衡。
关键词:
碳期货 碳现货 EU ETS 价格引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月娥 张晓民
公共机构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大户,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碳达峰、碳中和基本内涵及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指出公共机构将迎来低碳目标从定性到定量、低碳节点从模糊到具体、低碳约束从软性到刚性、低碳视线从浅层到深层、低碳范畴从个体到全局的新征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以更好地推进图书馆等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