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1)
2023(4035)
2022(3659)
2021(3300)
2020(2885)
2019(6606)
2018(6384)
2017(12414)
2016(6792)
2015(7675)
2014(7429)
2013(7329)
2012(7248)
2011(6697)
2010(6857)
2009(6516)
2008(6185)
2007(5609)
2006(5112)
2005(4791)
作者
(21701)
(17784)
(17750)
(16884)
(11480)
(8642)
(8126)
(7059)
(6891)
(6338)
(6104)
(6060)
(5848)
(5824)
(5813)
(5547)
(5485)
(5356)
(5264)
(5164)
(4518)
(4494)
(4427)
(4263)
(4133)
(4067)
(4061)
(3916)
(3736)
(3716)
学科
(25620)
经济(25573)
管理(23958)
(16637)
(14854)
企业(14854)
方法(10800)
环境(9463)
(8876)
(8444)
数学(8197)
数学方法(8098)
(6909)
中国(6448)
(6355)
(6227)
贸易(6223)
(6107)
国家(6062)
(6055)
(5548)
金融(5548)
业经(5460)
(5341)
(5224)
财政(5082)
理论(4883)
地方(4838)
(4836)
人事(4454)
机构
大学(102581)
学院(99156)
(40910)
经济(40113)
研究(39291)
管理(36388)
理学(31054)
理学院(30705)
管理学(30266)
管理学院(30101)
中国(29517)
科学(24813)
(22779)
(21176)
(20535)
(20183)
研究所(19275)
中心(17047)
农业(16245)
业大(15874)
财经(15520)
(15149)
北京(14487)
(14422)
(14273)
经济学(12734)
(12428)
师范(12184)
(11811)
财经大学(11690)
基金
项目(66493)
科学(51787)
基金(49385)
研究(45268)
(45087)
国家(44793)
科学基金(37023)
社会(28942)
社会科(27420)
社会科学(27406)
基金项目(25517)
自然(25110)
(24563)
自然科(24491)
自然科学(24478)
自然科学基金(24041)
(22102)
资助(20955)
教育(20046)
编号(16521)
重点(15645)
(15146)
成果(14525)
(14307)
(13703)
科研(13266)
计划(13266)
创新(12928)
教育部(12512)
国家社会(12475)
期刊
(46472)
经济(46472)
研究(30380)
中国(21856)
学报(20063)
(17712)
科学(17516)
(16049)
大学(14718)
管理(14562)
学学(13900)
农业(12016)
(9122)
金融(9122)
教育(8952)
国际(8346)
财经(7807)
经济研究(7659)
(7234)
(6775)
(6708)
技术(6440)
问题(6394)
世界(6049)
业经(5917)
业大(5233)
(5145)
图书(4957)
科技(4788)
资源(4434)
共检索到15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褚晓琳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公约。CITES能够顺利诞生并成功运作的重要原因是与全球著名的诸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密切合作。WWF和IUCN为CITES的诞生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为其铺平道路。在CITES诞生后,WWF和IUCN又发挥了信息收集、监督、资金援助、沟通协调等功能,对CITES的成功运作功不可没。中国于1981年正式加入CITES。中国在加强与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合作的同时,应审时度势、有所取舍。只有在维护中国主权权益不受侵犯、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大前提下,中国才能真正认真履行CI...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叶兰  蔡守秋  
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和国际环境争端的日益频繁,环境保护非政府间组织(ENGOs)与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环境保护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环境争端中的身份界定、作用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埃里克·D.沃克  费萨尔·Z.艾哈迈德  刘铎  程宇  
文章探讨了具有非营利承包商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在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捐赠者结构、雇员薪酬及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特征,并以美国为例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描述。文章还通过文献及相关实例讨论了非政府组织的评估及其导向、当前非政府组织发展模式的潜在挑战,以及未来非政府组织的可能发展路径等问题。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波  
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基金资助、技术指导和跨国倡议网络等多种方式,培训专业性的反抗力量,变革乃至颠覆中东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促进中东国家公民社会的发展,推动中东地区民主化进程,为政治反对派的抗争活动创造宽松环境。在中东剧变中,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特点体现为调查并曝光侵犯人权的行为;充分发挥网络的动员功能;诉诸国际司法,将侵犯人权者绳之以法;影响西方国家舆论和外交决策;依据自身政治偏好主动设置敏感议题;难以摆脱其背后的西方政府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俞会新  王怡博  孙鑫涛  李中圆  
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了我国2005~2016年275个城市的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污染减排效应,为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量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非政府组织作为民间机构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方式,对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要好于政府单一的环境规制效果。因此,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多方协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保宣传教育、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政府与企业行为方面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民  李妙然  
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要实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保护环境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只有在保护环境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双赢的契机下,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才能有所作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通过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实现节能环保、支持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小额信贷、进行乡村生态经济建设、监督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推动着生态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臻荣  赵辉  
中国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缺失的成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即中国古代社会所形成的等级制纵向社会结构;二是现实原因,即当代中国社会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纵向社会结构和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要建设有助于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就要在借鉴西方建立的多元制衡型横向社会结构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从转变社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培养中等收入阶层等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有关的探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新  
市场手段与政府管制的环境保护策略使企业与政府成为环境保护的两支基本力量,但是二者的终极目标并非保护环境,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及其成员的环境利益,而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则以保护环境为根本目标。在实践中,它具有推动环境法律与政策发展、维护环境污染受害者利益、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积极作用。当然,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也有其消极作用,它自身的发展也面临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亚玲  
国际经验表明,环境型非政府组织通过组织公民参与,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构建信息系统和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环境型非政府组织由于面临诸多约束条件,难于有效发挥作用。应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环境、拓展经费来源,不断提高环境型非政府组织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宏  
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促使国际社会出现一体化和碎片化的双重趋势,而全球性问题的普遍出现对由一国政府处理全部公共事务的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全球治理理论即是针对这样的局势,提出的希望通过公私部门的合作,通过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全球共同利益的制度性安排愿景。作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国际非政府组织近年来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非政府组织体现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多重治理价值,并促进了全球治理的有效性、规范性、广泛性和民主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本文最后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进行了简要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芸  张丞  
以项目运作为主导的小额信贷业务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具体体现在运作资金来源缺乏持续性、资本金规模较小、管理团队建设有待加强等方面。而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发展的态度不甚明朗,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定位不清、与村民自治组织协调不充分则是制约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日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要实现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进而改善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首先需要明确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自身定位与发展思路。为此,论文提出了我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黎青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即NGOs)是当今在国际上通行的,一般指那些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中介组织。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岩泉  
一、中国林学会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林业科学》主办单位的中国林学会,是一个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老学会,早在1917年春天,由林业教育界的先辈凌道扬、陈嵘等人发起倡导,本着“集合同志,共谋中国森林学术及事业之发达”的宗旨,成立了中华森林会,后来又更名为中华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翁国民  姚宏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兴起并积极参与WTO。通过对非政府组织概念和特征的界定,从WTO体制内关于非政府组织的规则和安排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WTO的实践,对非政府组织参与WTO问题作简单评析,指出非政府组织参与WTO的趋势及其参与对于WTO规则形成和争端解决的影响,从而对我国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提出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晓迪  
马英九上台后,提出"活路外交"战略,其中一再强调政府要积极整合民间团体,推动所谓"非政府组织外交"的发展,为其"活路外交"提供动能,发挥"活路外交"战略之最大效益。笔者通过对台湾"非政府组织"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角色和功能进行分析,并对所谓"非政府组织外交"的策略进行考察,指出这一活动瓶颈之所在,进而说明台湾当局所谓"非政府组织外交"最终是难以得逞,只有与台湾当局推行的所谓"外交"战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切割,回归到"非政府组织"本身原则和宗旨上来,才是真正的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