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8)
2023(15854)
2022(13318)
2021(12653)
2020(10512)
2019(24079)
2018(23514)
2017(43157)
2016(22418)
2015(24855)
2014(23836)
2013(22903)
2012(20533)
2011(18383)
2010(17710)
2009(16180)
2008(15285)
2007(12572)
2006(10467)
2005(9104)
作者
(56835)
(47546)
(47131)
(44804)
(29969)
(22431)
(21509)
(18431)
(17981)
(16364)
(15929)
(15909)
(14760)
(14751)
(14495)
(14171)
(14091)
(13715)
(13598)
(13509)
(11415)
(11185)
(10985)
(10897)
(10667)
(10604)
(10243)
(10052)
(9366)
(9272)
学科
(88208)
经济(88129)
管理(65105)
(61936)
(51869)
企业(51869)
方法(41717)
数学(36572)
数学方法(36126)
中国(27618)
(26225)
贸易(26208)
(25520)
(22455)
(21843)
业经(19699)
技术(19199)
地方(15607)
(15245)
农业(14586)
(13817)
银行(13810)
(13729)
理论(13578)
(13532)
金融(13530)
(13437)
财务(13396)
财务管理(13367)
技术管理(13310)
机构
学院(294740)
大学(294610)
(132655)
经济(130609)
管理(119302)
理学(104059)
理学院(103046)
管理学(101471)
管理学院(100895)
研究(98312)
中国(76243)
(60229)
(56710)
科学(55092)
中心(46490)
财经(46012)
(45033)
(42296)
经济学(41693)
研究所(41157)
(39960)
业大(38474)
(38438)
经济学院(37619)
北京(37143)
(36547)
(36501)
师范(36174)
财经大学(34602)
商学(32605)
基金
项目(208593)
科学(168110)
研究(156215)
基金(155526)
(134633)
国家(133601)
科学基金(117086)
社会(103404)
社会科(98437)
社会科学(98423)
基金项目(81702)
(79080)
自然(73525)
自然科(71995)
自然科学(71980)
教育(71786)
自然科学基金(70746)
(66909)
编号(62162)
资助(61974)
(48891)
成果(48705)
(47171)
重点(46915)
(45117)
创新(44989)
国家社会(44742)
教育部(41711)
课题(41441)
人文(40865)
期刊
(133471)
经济(133471)
研究(85708)
中国(56114)
管理(46055)
(43602)
科学(39094)
学报(38376)
(33908)
大学(31057)
教育(30893)
学学(28880)
技术(27628)
(25030)
金融(25030)
经济研究(24365)
农业(24226)
财经(22039)
业经(21694)
(21469)
(19198)
国际(19145)
问题(17878)
世界(15544)
图书(14908)
(14858)
技术经济(14784)
科技(14723)
统计(13884)
(13546)
共检索到432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邦彦  胡娟红  
采用1997~2010年中国内地各省(地级市)与香港贸易量数据,在引力模型和Nicolas Peridy(2005)模型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协议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在模型的各种设定下,中国加入WTO对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创造为31.2%~32.1%,CEPA签署产生的贸易创造为16.8%~19.1%,实证结果表明CEPA的签署对内地和香港经济产生了正的贸易创造效应,但仍然存在限制效应发挥的贸易障碍,要扩大CEPA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进两地的经贸合作走向新阶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建党  杨贞  
2004年以来,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流量主要受GDP和人均GDP的影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内地与香港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未来,内地应该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统一市场,深化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优化区域治理结构,从而提升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杨晗  
自2004年1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生效以来,其附件和6个补充协议有关服务贸易政策安排在促进双方服务业合作和双边服务贸易发展方面成效卓著。本文着重考察了2004-2009年间内地和香港对外和双边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态势,系统剖析了CEPA补充协议有关服务贸易的分阶段开放承诺,而后利用修正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专门化指数比较研究内地与香港双边服务贸易整体和部门竞争状况,借以对CEPA框架下双方服务贸易开放效应作出全面评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金城  
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的领域合作,主要体现为内地向香港的单边开放承诺,大部分优惠措施已达到国民待遇水平。内地与香港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较快,且集中在旅游、商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领域;内地向香港的服务输出发展相对滞后,两地的现代服务贸易比重较低。两地应进一步深化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应武  李世杰  朱亭瑜  
本文基于1998—2011年相关数据,采用倍差法和引力方程的整合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内地各省区进出口贸易的CEPA效应,得出CEPA既没有增加中国内地省区对香港的出口,也没有逆转进口下降趋势的结论。这与CEPA在内容上体现为内地对香港的单方面开放及CEPA框架下香港经济结构和贸易转型有关,并提出本文结论对中国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跃生  
1997年后中国内地与香港贸易关系的制度基础和制约因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跃生中国内地和香港有着天然的经济联系。受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两地经济关系时有起伏。70年代后期,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两地经济关系迅速发展。1997年7月1日,香港的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庆波  姜丽  
长期以来,香港是中国重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和重要的转口贸易地,同时,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也离不开内地的支持。两地贸易的相互依存度正在不断上升。香港进口与出口之间具有互动的因果关系。香港的进口带动出口的发展,香港出口的增加,促进了产品价值的实现,可以进口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投入品,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内地进出口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特别在改革开放初期,重视出口、忽视进口的现象比较严重,进出口互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因此,不断调整中国内地进出口产品数量、优化贸易结构,对于中国内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席艳乐  陈小鸿  
基于1995—2010年CEPII数据库中的贸易流量数据,将倍差法引入贸易引力模型,分别从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CEPA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净贸易效应,也即"平均处理效应"。更进一步,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计量结果,本文采用泊松极大似然估计法纠正零贸易流带来的估计偏差。结果表明,CEPA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均具有一定的贸易创造效应,然而却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的证据,因而总体上提高了两地的福利水平。具体的,CEPA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87.9%和8.5%,即CEPA对中国内地—香港的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更能够提高香港在中国内地的贸易地位。因此,积极推进和完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卫平  赖明明  
文章分析研究香港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的利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转口贸易是香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形式;香港在1990~2012年期间在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获利高达62186.32亿港元;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占香港整体转口贸易的比重大;中国内地是香港转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孝文  
中国内地与香港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准确把握两地贸易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推进相互间贸易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1997~2006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处于较低阶段;从结构上看,两地间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间接地反映了中国内地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的位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光南  邱杰宏  陈坤铭  
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型和CEPA免税清单"原产地"标准,分析了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实施"港产品零关税"和"全面贸易自由化"产生的经济、贸易和产业效应,以及海峡两岸ECFA早期收获和全面实施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内地关税大幅度减免,"港产品零关税"使中国香港进出口增加幅度大于中国内地,中国内地服务业和符合原产地标准的中国香港制造业生产出口增加。如果两地进一步实现"全面贸易自由化",则进出口值、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并促进两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但中国内地进口增加幅度大于出口导致贸易余额减少。此外,ECFA早期收获使中国台湾贸易余额增加,而ECFA全面实施将使中国香港作为海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应武  朱亭瑜  
基于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中相关数据,分析香港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并采用引力方程评估CEPA的服务贸易效应。研究表明,香港在全球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仍以运输、旅游和商贸等传统服务为主;除旅游服务内地化趋势显著外,香港其他服务贸易行业更趋国际化。研究也表明,尽管CEPA在总量层面对香港服务输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但在行业层面CEPA促进了香港对中国内地旅游和金融领域的服务输出以及保险领域的服务输入;CEPA服务贸易开放内容的差异和香港贸易转型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深层原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应武  徐丽苹  
基于倍差法和引力方程,利用1998~2011年间香港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CEPA对香港货物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其他影响贸易的因素后,CEPA促使香港对内地省区的进口贸易较其他贸易伙伴高35.1%至87.0%,但对港产品出口没有显著推动作用,这一结论与香港经济结构转型背景和国际贸易中转港角色相吻合。香港经济未来的发展应以CEPA为依托争取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