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0)
- 2023(10144)
- 2022(8330)
- 2021(7490)
- 2020(6156)
- 2019(13470)
- 2018(12545)
- 2017(24324)
- 2016(12458)
- 2015(13021)
- 2014(12392)
- 2013(12026)
- 2012(10760)
- 2011(9609)
- 2010(9609)
- 2009(9187)
- 2008(8015)
- 2007(7104)
- 2006(6194)
- 2005(5528)
- 学科
- 济(46887)
- 经济(46840)
- 业(37126)
- 管理(34960)
- 企(30169)
- 企业(30169)
- 银(27478)
- 银行(27446)
- 融(26788)
- 金融(26788)
- 行(26303)
- 方法(21746)
- 数学(19781)
- 数学方法(19673)
- 中国(19145)
- 制(15958)
- 财(15765)
- 农(13275)
- 贸(12355)
- 贸易(12342)
- 业经(11992)
- 易(11889)
- 中国金融(11268)
- 务(11033)
- 财务(11020)
- 财务管理(11008)
- 企业财务(10606)
- 地方(10345)
- 农业(9540)
- 度(8726)
- 机构
- 学院(168841)
- 大学(166833)
- 济(74482)
- 经济(73174)
- 管理(64757)
- 理学(56899)
- 理学院(56333)
- 管理学(55494)
- 管理学院(55226)
- 研究(54081)
- 中国(51579)
- 财(34832)
- 农(33542)
- 京(32682)
- 科学(32308)
- 财经(28823)
- 中心(28346)
- 业大(27583)
- 农业(26575)
- 经(26426)
- 所(26353)
- 经济学(24867)
- 银(24601)
- 研究所(24434)
- 银行(23753)
- 江(23620)
- 融(23310)
- 经济学院(23029)
- 金融(22913)
- 行(22347)
- 基金
- 项目(120661)
- 科学(95435)
- 基金(90639)
- 研究(82715)
- 家(80838)
- 国家(80160)
- 科学基金(69159)
- 社会(56685)
- 社会科(54187)
- 社会科学(54172)
- 基金项目(48823)
- 省(46969)
- 自然(45394)
- 自然科(44469)
- 自然科学(44455)
- 自然科学基金(43715)
- 划(39323)
- 教育(36778)
- 资助(35644)
- 编号(30778)
- 重点(27244)
- 创(26785)
- 部(26177)
- 发(26008)
- 创新(25081)
- 国家社会(24791)
- 科研(23827)
- 计划(22771)
- 教育部(22744)
- 业(22495)
共检索到243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莉 扈文秀 王芳云
商业信用融资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交易方式,是企业突破融资困境的重要途径。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寻CEO金融背景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CEO金融背景对商业信用融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聘任具有金融背景的CEO会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过度自信在CEO金融背景影响商业信用融资关系中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即拥有金融背景的CEO会由于过度自信导致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减少。因此,为减少管理者非理性行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企业应合理配置高管团队,加大高管约束力度,企业高管应正确看待烙印影响,政府应完善企业信用评价。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莲琴 傅元略 屈耀辉
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2002~2007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在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融资后经营负债杠杆对公司创值能力与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效应显著降低,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运用信用融资发挥经营负债杠杆的创值效应与成长效应均显著低于一般管理者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纪茂利 董宝莹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CEO过度自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检验了在不同融资程度下,CEO过度自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是否有所变化。研究表明CEO过度自信对权益资本成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加大,CEO过度自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逐渐降低,即融资约束对二者关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为研究CEO心理偏差对公司经营产生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丰富了CEO个人特质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CEO 过度自信 权益资本成本 融资约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龚楚英
文章考虑到商业信用的非同质性,按照类别、到期时间将其分类,分别考察其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探讨了产权性质对商业信用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能够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预收款相比,应付款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相比于一年以上的商业信用,一年以内的商业信用在约束过度投资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私有企业中商业信用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融资结构、健全市场信用等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产权性质 商业信用融资 过度投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建文 关欣
本文以2004~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高管银行背景对公司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公司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高管时,公司过度负债的程度更高;当公司为民营企业、资产规模小或不支付股利时,公司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高管所产生的公司过度负债效应更强;高管银行背景所导致的公司过度负债是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而非代理冲突;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高管银行背景导致的公司过度负债实际上增加了公司价值。上述研究发现在理论上拓展了有关银企关联和企业负债方面的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融资约束理论。
关键词:
过度负债 高管背景 资源配置 企业杠杆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炳南 刘东皇 樊士德
依据沪深A股主板市场2007-2015年样本数据,考量中国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融资的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民营公司,银行借款均对其过度投资行为存在诱发作用;与短期借款相比,长期借款对公司过度投资的诱发作用更加突出。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有助于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且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这种抑制作用越突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黄华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主板披露第三季度盈余报告且报告类型为预增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是在我国特有制度和股权体制下,上市公司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债务融资。但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资产负债率呈下降态势,且董事会规模越大其意见越难以统一,监督作用呈弱化趋势,资产负债率上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芳
在我国的民营上市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问题,而良好的商业信用与一定程度的金融关联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2012-210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关联与商业信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形式金融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通过建立金融关联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商业信用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金融关联削弱了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其中,银行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
关键词:
金融关联 商业信用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芳
在我国的民营上市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问题,而良好的商业信用与一定程度的金融关联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2012-210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关联与商业信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形式金融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通过建立金融关联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商业信用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金融关联削弱了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其中,银行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调节效应更显著。最后,针对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提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关联 商业信用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勇 谢瑾 陈建英
近年来,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与之相反,金融业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转型发展和扩大利润而涉足金融行业,中国逐渐出现了"企业金融化"现象。在此背景下,基于烙印理论,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2008—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CEO金融背景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作用环境以及CEO金融背景在企业金融化产生的经济后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非银行金融背景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强烈;在控制内生性之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地,作用机制检验表明,CEO金融背景主要通过提高CEO自信程度和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研究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环境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的企业中,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最后,本文还发现,尽管实体企业金融化会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但CEO金融背景的存在会弱化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作用。本文从管理者行为的视角拓展了烙印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了高管金融背景和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和监管部门防范金融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和价值理念提供了相关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颖 刘士渊
创新引领企业长久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下行、宏观环境收紧以及系统性风险下,实体经济要创新就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创新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基于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容易暴雷,银行信贷又受抵押条件限制等问题,本文以2014—2020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风险承担水平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会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但是商业信用融资会降低风险承担水平,且风险承担水平会在商业信用融资和企业创新之间起负向中介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优化供应链结构,获取较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多赛道竞争,增强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辰颖 刘红霞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买方市场理论研究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企业中CEO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EO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个结果在中央政府控制企业、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均存在。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时期CE0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在货币政策紧缩期显著正相关,而在货币政策宽松期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
CEO声誉 商业信用融资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义 徐雪霞 肖皓
文章采用2011—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CEO声誉、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越高,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越强,即良好的CEO声誉有利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非发达地区,发达地区CEO声誉更有利于企业获取商业信用融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CEO声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越小,即内部控制质量在CEO声誉影响商业信用融资中起着负向调节效应。但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CEO声誉的信号传递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会被内部控制有效性替代。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CEO声誉 内部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兵 卢舒琦
为应对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商业银行加速业务结构转型升级并创新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出现了商业银行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和依托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两种模式。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背景下两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机制,对关键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当加大奖惩力度或设定子公司信用惩罚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能够在长期演化下达到稳定的合作状态;同等情况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信用惩罚更能震慑科技型中小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达明 张慧
文章基于2016—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同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在门槛值内对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越过门槛值后,环境规制与企业债务融资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不具有门槛效应,对非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