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2)
- 2023(13329)
- 2022(11531)
- 2021(10754)
- 2020(8740)
- 2019(20165)
- 2018(20116)
- 2017(38698)
- 2016(20870)
- 2015(23391)
- 2014(23382)
- 2013(23211)
- 2012(21611)
- 2011(19682)
- 2010(19644)
- 2009(17709)
- 2008(17075)
- 2007(14967)
- 2006(13271)
- 2005(11777)
- 学科
- 济(90132)
- 经济(90043)
- 管理(58696)
- 业(57281)
- 企(45999)
- 企业(45999)
- 方法(36964)
- 数学(31756)
- 数学方法(31439)
- 中国(26396)
- 农(24448)
- 地方(24195)
- 业经(20853)
- 财(19854)
- 学(18569)
- 农业(16841)
- 贸(15664)
- 贸易(15651)
- 易(15088)
- 环境(14962)
- 技术(14868)
- 制(14838)
- 和(14166)
- 银(14007)
- 银行(13967)
- 理论(13800)
- 融(13748)
- 金融(13747)
- 行(13462)
- 发(13326)
- 机构
- 大学(296708)
- 学院(296121)
- 济(118781)
- 管理(118766)
- 经济(116160)
- 理学(102649)
- 研究(102395)
- 理学院(101472)
- 管理学(99862)
- 管理学院(99322)
- 中国(75407)
- 京(64251)
- 科学(63812)
- 财(53177)
- 所(51486)
- 农(48162)
- 研究所(46925)
- 中心(45803)
- 业大(44197)
- 江(43214)
- 财经(42501)
- 北京(41056)
- 范(40826)
- 师范(40458)
- 经(38666)
- 院(37442)
- 农业(37387)
- 州(35718)
- 经济学(34864)
- 师范大学(32739)
- 基金
- 项目(203835)
- 科学(160442)
- 研究(150576)
- 基金(146695)
- 家(127452)
- 国家(126330)
- 科学基金(108626)
- 社会(94181)
- 社会科(89290)
- 社会科学(89268)
- 省(80294)
- 基金项目(78512)
- 自然(70318)
- 自然科(68673)
- 自然科学(68661)
- 教育(68547)
- 自然科学基金(67407)
- 划(67362)
- 编号(61873)
- 资助(60029)
- 成果(49768)
- 发(47271)
- 重点(45429)
- 部(44571)
- 课题(42846)
- 创(42414)
- 创新(39475)
- 科研(38515)
- 教育部(38184)
- 国家社会(38078)
- 期刊
- 济(133734)
- 经济(133734)
- 研究(90504)
- 中国(58376)
- 学报(45823)
- 农(44350)
- 管理(44030)
- 科学(43145)
- 财(37699)
- 教育(35993)
- 大学(34581)
- 学学(32349)
- 农业(31364)
- 融(26439)
- 金融(26439)
- 技术(26067)
- 业经(23393)
- 经济研究(21206)
- 财经(19954)
- 问题(17316)
- 经(16980)
- 图书(16975)
- 业(15830)
- 科技(15188)
- 理论(14874)
- 技术经济(14649)
- 商业(13779)
- 现代(13725)
- 实践(13708)
- 践(13708)
共检索到439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君生 朱艳阳
为什么过度自信的CEO只影响高科技行业和国企的研发投入,现有研究未能作出基于经验数据的解释。本文通过手工收集2010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精神的单门限效应,只有自由探索氛围超过4.5%左右的门限,过度自信的CEO才会增加研发投入强度。研究结论为CEO过度自信的不同影响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且有助于政府部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君生 朱艳阳
为什么过度自信的CEO只影响高科技行业和国企的研发投入,现有研究未能作出基于经验数据的解释。本文通过手工收集2010~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精神的单门限效应,只有自由探索氛围超过4.5%左右的门限,过度自信的CEO才会增加研发投入强度。研究结论为CEO过度自信的不同影响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且有助于政府部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君生 朱艳阳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15年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研发数据,运用平衡面板门槛模型和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投资的不同阶段,CEO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CEO过度自信经由研发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均是非线性的,存在基于研发投资的双门槛效应。只有研发投资强度处于4.7%9.3%的最优区间时,过度自信的CEO才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否则提升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君生 朱艳阳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15年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研发数据,运用平衡面板门槛模型和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投资的不同阶段,CEO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CEO过度自信经由研发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均是非线性的,存在基于研发投资的双门槛效应。只有研发投资强度处于4.7%~9.3%的最优区间时,过度自信的CEO才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否则提升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剑兵 陈永恒 苏涛永
企业研发投入作为高风险性投资决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CEO个人风险偏好特征。金融危机类重大事件经历会对CEO个人风险偏好特征产生烙印:增大CEO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不确定性的认知、削弱CEO对股权激励效用的认知,使其趋于风险保守,进而削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笔者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Tobit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对CEO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强度;2008年金融危机经历对CEO产生了明显的烙印效应,并在主效应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这一烙印效应的显著性影响持续时间为三年。本文的研究一是探究了影响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二者关系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加深对二者关系作用路径的理解;二是以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烙印事件,引起学界对高管过往经历的重视,启发新的研究视角;三是为类似过往经历对个体特征显著性影响时间提供了时长参考;四是为企业及相关信息使用者的科学决策提供经验支持,同时有助于CEO个人对过往经历有正确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升自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君生 张顺明 朱艳阳
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却忽视了其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通过构建关于研发团队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CEO过度自信影响研发效率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手工收集2010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运用真正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自由探索氛围的单门限效应,只有自由探索氛围跨过9%左右的门限,过度自信的CEO才能激发研发团队努力探索,提升研发效率。研究结论深化了过度自信的相关理论,揭示了自由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君生 张顺明 朱艳阳
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却忽视了其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通过构建关于研发团队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CEO过度自信影响研发效率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手工收集2010~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运用真正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自由探索氛围的单门限效应,只有自由探索氛围跨过9%左右的门限,过度自信的CEO才能激发研发团队努力探索,提升研发效率。研究结论深化了过度自信的相关理论,揭示了自由探索氛围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且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高新技术企业硕博士人才比例认证标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俐君 阮秀云 陈昌杰
本文以2013-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引入CEO过度自信作为中介变量,对其性别特征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EO过度自信在其性别特征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即男性CEO比女性CEO更过度自信,继而导致公司负债更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杰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成正相关,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会受到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内部审计 企业研发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杰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成正相关,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会受到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内部审计 企业研发投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韵江 宁鑫 暴莹
不确定性条件下,过度自信形成的认知偏差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非理性因素。先前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过度自信引发的负面影响,对积极行为和后果关注不够。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本文系统分析了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表明CEO过度自信具有正面的影响效果。其次,当面对较高的企业内部经营困境(历史经营期望落差和行业期望落差)与外部环境压力(环境不确定性)时,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影响更加显著,表现出“韧性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正面作用部分是通过强化企业创业导向来实现的,表现出“创造效应”;同时,CEO过度自信对创业导向的提升作用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低行业期望落差时的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CEO过度自信能够通过促进战略变革,增强对环境的动态适应,进而提升企业的成长性;此外,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提升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连续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效果逐渐减弱。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CEO过度自信的潜在阳光面,为企业在充满挫折和压力情境下如何有效从内部驱动战略变革、积极应对困境并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子凡 殷华方
在管理学研究中,过度自信作为CEO的一种心理偏差,其定义和表现形式已较为明确,但是学者们对CEO过度自信的前因和影响还各有说法,测量指标也存在不足之处。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文章首先归纳了CEO过度自信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其次总结了CEO过度自信的成因与影响,最后列举了CEO过度自信的测量指标,并对它们进行了评析。据此从前因、影响、测量指标三个角度出发对CEO过度自信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CEO过度自信 前因与影响 测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邓伟 贺彬炜
CEO过度自信是影响其自身薪酬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情况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CEO过度自信对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CEO比非过度自信的CEO拥有更高的总薪酬和股权激励强度以及更低的现金薪酬比例;同时,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CEO过度自信对薪酬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大小和创新程度会强化过度自信与CEO薪酬之间的关联关系。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薪酬水平 薪酬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 樊星 程媛
选取2006—2015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而受到处罚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舞弊样本,根据年度、行业及公司规模等标准选取非舞弊样本进行配对,实证检验了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产权性质的影响下,CEO权力强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强度与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倾向显著正相关;而CEO的过度自信心理更助推了CEO权利强度对财务报告舞弊倾向的影响。进一步,在国有企业性质的情况下,CEO权利强度与财务报告舞弊倾向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强化。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丰富公司治理与财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 樊星 程媛
选取2006—2015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而受到处罚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舞弊样本,根据年度、行业及公司规模等标准选取非舞弊样本进行配对,实证检验了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产权性质的影响下,CEO权力强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强度与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倾向显著正相关;而CEO的过度自信心理更助推了CEO权利强度对财务报告舞弊倾向的影响。进一步,在国有企业性质的情况下,CEO权利强度与财务报告舞弊倾向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强化。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丰富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研究的文献与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