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0)
- 2023(13863)
- 2022(11399)
- 2021(10626)
- 2020(9069)
- 2019(20081)
- 2018(19661)
- 2017(38221)
- 2016(19848)
- 2015(21794)
- 2014(20637)
- 2013(19985)
- 2012(17592)
- 2011(15191)
- 2010(14936)
- 2009(13696)
- 2008(13337)
- 2007(11511)
- 2006(9599)
- 2005(8375)
- 学科
- 业(90284)
- 企(83603)
- 企业(83603)
- 济(83182)
- 经济(83096)
- 管理(76677)
- 方法(39172)
- 数学(30747)
- 数学方法(30381)
- 业经(30010)
- 财(28634)
- 农(27282)
- 务(22224)
- 财务(22192)
- 财务管理(22166)
- 企业财务(21042)
- 技术(21030)
- 中国(19489)
- 农业(19443)
- 制(16685)
- 划(15895)
- 理论(15728)
- 策(15206)
- 和(15119)
- 技术管理(14046)
- 贸(13566)
- 贸易(13555)
- 体(13462)
- 易(13194)
- 地方(13181)
- 机构
- 学院(267358)
- 大学(260104)
- 管理(117991)
- 济(115889)
- 经济(114052)
- 理学(102774)
- 理学院(101944)
- 管理学(100711)
- 管理学院(100185)
- 研究(74506)
- 中国(60475)
- 财(53648)
- 京(51122)
- 财经(43232)
- 科学(41089)
- 经(39549)
- 江(38877)
- 农(37305)
- 中心(36642)
- 业大(35315)
- 经济学(35041)
- 商学(33184)
- 商学院(32897)
- 所(32687)
- 财经大学(32178)
- 经济学院(31748)
- 经济管理(31522)
- 北京(30567)
- 州(30422)
- 范(29410)
- 基金
- 项目(184214)
- 科学(150583)
- 研究(140101)
- 基金(137833)
- 家(116843)
- 国家(115779)
- 科学基金(104778)
- 社会(93954)
- 社会科(89320)
- 社会科学(89298)
- 基金项目(73589)
- 省(73093)
- 自然(65891)
- 自然科(64532)
- 自然科学(64519)
- 教育(63929)
- 自然科学基金(63446)
- 划(59108)
- 编号(55844)
- 资助(53186)
- 创(45187)
- 成果(42134)
- 部(41399)
- 创新(41221)
- 重点(40274)
- 国家社会(39650)
- 发(39607)
- 业(39371)
- 制(38149)
- 人文(37333)
- 期刊
- 济(124661)
- 经济(124661)
- 研究(73075)
- 管理(49680)
- 中国(47027)
- 财(46093)
- 农(35036)
- 科学(32961)
- 学报(29893)
- 技术(27495)
- 大学(25588)
- 农业(24496)
- 学学(24466)
- 业经(23780)
- 教育(23327)
- 融(22806)
- 金融(22806)
- 财经(21569)
- 经济研究(19508)
- 经(18708)
- 技术经济(16259)
- 问题(16065)
- 业(15542)
- 财会(14941)
- 现代(14014)
- 商业(13643)
- 科技(13574)
- 会计(12277)
- 策(12217)
- 世界(11662)
共检索到38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江雁 邹立凯
本文基于权威媒体为企业CEO颁发的“最佳CEO”等奖项,以探究CEO获奖对其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2006—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获奖前,CEO获奖后其所在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加。同时,CEO获奖后薪酬绩效敏感度降低,担任董事长职位的概率提高。进一步分析这一治理变化的调节作用,发现当CEO获奖后的薪酬绩效敏感度较低时或担任董事长职位后,CEO获奖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更强,获得股东更高程度的信任和更宽松的治理环境能够促进CEO获奖后更愿意进行创新投入。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媒体授予的社会奖项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对如何提高以CEO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江雁 邹立凯
本文基于权威媒体为企业CEO颁发的“最佳CEO”等奖项,以探究CEO获奖对其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2006—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获奖前,CEO获奖后其所在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加。同时,CEO获奖后薪酬绩效敏感度降低,担任董事长职位的概率提高。进一步分析这一治理变化的调节作用,发现当CEO获奖后的薪酬绩效敏感度较低时或担任董事长职位后,CEO获奖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更强,获得股东更高程度的信任和更宽松的治理环境能够促进CEO获奖后更愿意进行创新投入。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媒体授予的社会奖项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对如何提高以CEO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志强 上官单彬 王玮
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来自7个不同行业的347家上市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全国质量奖对整体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2001~2016年间获奖的130家企业地域分布情况,研究全国质量奖的推广范围及程度。结果表明,相比于未获奖企业,获奖企业的绩效高出6.78%,占总体绩效提升的40%以上,效果显著,但在全国推广范围和力度不够。因此,在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政府应加大质量奖的推广力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妹 李海廷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地区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生活感受与区域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同时地区幸福感也将广泛地影响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幸福感是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内容,但在公司治理行为研究较少。本文运用我国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究地区幸福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幸福感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地区幸福感能够提高改善地区信任环境,进而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基于公司内部治理检验发现,在管理者代理成本较低时,地区幸福感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地区幸福感 社会信任 创新投入 公司治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谢昆仑
"中海油服财务战略管理体系性建设项目"之所以摘得了君士坦丁奖的银奖,我认为,中华咨询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取得了创新。一、关注财务战略的整体架构"体系性"和"框架性"是本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超
本文借助1979—2020年世界研发百强奖的获奖数据,探讨美国“奥斯卡级创新”获奖组织构成的国家创新系统顶级梯队演化过程,重点解析以联邦实验室为中心的公共创新集群生态模式,为中国社会科技奖和科研机构改革提供参考建议。研究发现:40年来美国企业研发机构与政府科研机构获奖数呈现“中轴对称”关系;美国“奥斯卡级创新”获奖组织以政府科研机构为主,最为突出的是以联邦实验室为中心的公共创新集群,即使是规模较小的实验室也形成了成熟的合作社区;公共创新集群形成了“多政府部门资助与实验室项目分区管理”的运作模式、“合同企业轮换托管联邦实验室”的组织互嵌托管模式和“非营利组织-大学-联邦实验室”联盟重组企业协作托管模式三种合作生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世建
2007年度瑞典国际创业与小企业研究奖授予了五位女性创业研究学者及她们领导的戴安娜(Diana)项目研究团队,以表彰她们为推动女性创业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首先介绍了戴安娜项目及其主要目标和理论分析视角,然后阐述了戴安娜项目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了该项目对我们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贝贝 陈乾 杨晓彤
财务背景的CEO所在公司的经营较为保守,盈余更加稳定,因此,可以预期,财务背景的CEO会采取较少的创新行为。本文采用1999—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了这一预期,并且在变更模型、变更财务背景的CEO度量方法、变更创新度量方式以及采用DID、PSM方法控制内生性后该结论保持不变。本文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务背景的CEO虽然在创新行为上较为保守,但是在财务决策(财务杠杆、现金持有)上却相对激进,且经营风险(盈余波动)更高。财务背景CEO并非保守,而是"术业有专攻"。最后,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务背景的CEO持股以及企业是国有企业,可以有效缓解财务背景的CEO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财务背景 CEO 保守 创新 财务决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安素霞 赵德志
CEO的心理特质对公司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潜意识理论,用CEO签名大小表征CEO自恋程度,实证检验了CEO自恋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CEO自恋可以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且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当CEO拥有股权激励时,自恋程度越高,企业研发投入越多。与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相比,多元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其CEO自恋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提高研发投入。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显示,CEO权力和风险偏好在自恋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CEO自恋程度越高,对权力的欲望更强,更加偏好风险,进而更能提高企业研发投入。自恋型CEO所在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其所在企业的创新投入更高。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CEO自恋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CEO心理特质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莉 余银芳
文章以高层梯队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实证检验了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股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对CEO学术经历与双元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双元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学者型CEO对企业的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即学者型CEO对企业的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促进作用越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CEO学术经历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开发式创新中则表现较弱;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也越强。研究结论在丰富企业创新和高层梯队理论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CEO聘任决策以及推动企业双元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谭曼庆
具有强自信倾向的CEO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在文献中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与以往将创新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不同,文章基于双元视角,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的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强自信的CEO对企业双元创新两维度异质性的影响,同时在模型中引入了技术激进性以及从属高管(TMT)治理来探究其中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具有强自信倾向的CEO对探索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利用性创新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技术激进性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强自信的CEO会通过推动激进的技术战略来促进更具挑战性的探索性创新活动,而减少对利用性创新的关注。同时,TMT治理能有效调节CEO强自信和技术战略以及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促进高阶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的融合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天喜 孙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成效。但创新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过程,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可以延伸的过程。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0~2012)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探索长吉图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寻求基于经验分析与行政创新延伸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应以效能、协调、合作、稳定和可持续为核心,从行政管理能力、经济规划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区域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实践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号召全国各高校在校学生、从事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规划建设设计、研究的相关科研咨询和设计单位以及各相关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利川 段鑫星 徐苏兰
从扎根理论范式出发,借助QSR 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以12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获奖团队(2012—2015)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由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等数据分析过程,甄别并鉴定获奖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共性特质:(1)集中于国防、信息与现代服务、医药卫生及人口与健康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与关键国民经济行业;(2)析出并验证由自我建设、社会服务、创新能力与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4类核心特质所构成的共性特征体系。廓清科技创新获奖团队的多元共性特征,以为进一步指导创新团队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团队 团队共性 质性分析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剑兵 曲怡璇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采用2016—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数字技术范围、数字能力、数字生态系统协调和数字架构配置四个维度探讨企业数字导向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理,同时引入微观层面的CEO自恋因素以观察可能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导向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技术范围和数字能力对企业双元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生态系统协调和数字架构配置对利用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EO自恋因素正向调节数字导向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导向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双元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导向对于双元创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在外部创新需求低、企业改高新技术企业以及CEO股权激励高的情况下,数字导向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更明显;在外部创新需求高、企业改高新技术企业以及CEO股权激励低的情况下,数字导向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深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探讨,为政府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