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0)
2023(11260)
2022(9342)
2021(8808)
2020(7416)
2019(17293)
2018(16825)
2017(32135)
2016(17550)
2015(20425)
2014(20052)
2013(20220)
2012(18775)
2011(17064)
2010(16955)
2009(16327)
2008(16594)
2007(14989)
2006(13325)
2005(12445)
作者
(48472)
(40717)
(40385)
(38591)
(26301)
(19231)
(18579)
(15668)
(15608)
(14644)
(14032)
(13688)
(13294)
(13047)
(12864)
(12465)
(12118)
(11932)
(11883)
(11636)
(10196)
(9738)
(9733)
(9228)
(9202)
(9152)
(8971)
(8965)
(8130)
(7944)
学科
(76569)
经济(76438)
管理(70096)
(63368)
(55641)
企业(55641)
方法(37646)
数学(32794)
数学方法(32647)
(29445)
(21886)
中国(21781)
(20303)
财务(20269)
财务管理(20225)
(19595)
企业财务(19350)
业经(17502)
(15363)
贸易(15353)
(15176)
(15051)
(14704)
银行(14691)
(13796)
(13181)
金融(13178)
(13052)
农业(12737)
体制(12565)
机构
大学(260566)
学院(254678)
(117929)
经济(115877)
管理(104999)
理学(88891)
理学院(88025)
管理学(87216)
管理学院(86674)
研究(83656)
中国(71177)
(61126)
(54516)
财经(47385)
(43425)
科学(42995)
(39983)
中心(39428)
(38279)
经济学(37979)
财经大学(35652)
研究所(35295)
北京(34839)
(34500)
经济学院(34252)
业大(30812)
商学(30059)
商学院(29792)
(29791)
(29629)
基金
项目(160797)
科学(129852)
基金(122890)
研究(121216)
(104741)
国家(103908)
科学基金(91153)
社会(82621)
社会科(78566)
社会科学(78551)
基金项目(63800)
(57351)
教育(56517)
自然(55966)
自然科(54717)
自然科学(54704)
自然科学基金(53873)
资助(51328)
(49218)
编号(46692)
成果(39938)
(39572)
(36336)
国家社会(35925)
重点(35652)
教育部(35470)
人文(33802)
(33617)
(32408)
(32307)
期刊
(130317)
经济(130317)
研究(81298)
中国(54458)
(52661)
管理(43923)
科学(33446)
学报(32995)
(30783)
金融(30783)
(30736)
大学(27273)
财经(25756)
学学(25490)
教育(22898)
(22105)
技术(20853)
经济研究(20770)
农业(19776)
业经(17502)
问题(17169)
(16391)
国际(14687)
世界(14671)
会计(14255)
财会(13647)
技术经济(13074)
(13066)
现代(11612)
理论(11582)
共检索到40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罗劲博  李炜文  
本文将高管的心理因素纳入公司治理框架进行分析,研究了CEO组织认同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CEO组织认同对盈余管理有显著的影响,认同度越高,操控性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同时,国有企业CEO组织认同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效果显著减弱,而审计师行业专长和组织认同存在相互替代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EO组织认同和扭亏为盈的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融资需求高和增发股票的公司中,CEO组织认同越高,正向的盈余管理越高。本文将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认同和会计学中的盈余管理结合起来研究,丰富了这两个领域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公司治理变量,对其展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慧  
本文以2015~2017年度沪深A股为研究对象,验证沪港通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港通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组来看,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将会削弱沪港通对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相对于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而言,沪股通实施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效果更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龙月娥  
新企业会计准则能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是检验新企业会计准则质量的标准。本文通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三年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准则实施后的第一年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在以后年度出现反转,基本回到新准则实施前的水平;从行业来看,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电子业等受新准则的影响较大。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并没有加剧",营业外收入"成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平滑利润或将利润操纵至盈利水平的调节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光荣  李建标  
自20世纪80年代,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财务连锁董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实证数据表明:财务连锁董事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执行财务连锁董事;财务连锁董事的职业背景影响其盈余管理抑制作用,高校背景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其他职业背景的财务连锁董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田静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学术经历有助于CEO强化道德自觉、增强道德自律,进而抑制其所在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企业内外部治理水平相对较差的企业中作用更明显,表明CEO学术经历作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来影响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盈余管理动机更为强烈的非国有企业和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CEO学术经历对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美玲  夏虹  
文章选取2012—2016年沪深两市9 115份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STATA15.0进行回归分析,对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CSR-CG-EM)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社会责任与两种盈余管理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2)在制定内部制度时,要对CSR-CG两者之间的相悖关系做较多考虑,做到双向平衡,这样能够有效防范管理层的投机取巧,防止盈余操纵现象的发生;(3)对较为重视社会责任的公司而言,公司治理会推动这些公司去使用真实业务盈余管理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作华  金贞姬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掩饰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主要手段,投资者在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时需要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并确定是否会受其影响。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系统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说明管理层操控盈余的程度越高,对投资者风险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公司的系统风险也越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刘晓霞  邢道勇  
本文以2002-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公司控制权争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倒U型关系;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璐  姚海鑫  
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共享审计对并购商誉泡沫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并购双方共享审计显著降低了新增并购商誉金额,且在并购完成后,显著降低了并购商誉发生减值的概率以及商誉减值的计提比例。进一步探究作用机理发现,共享审计能够显著抑制并购方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共享审计对并购商誉泡沫的抑制作用主要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境下成立,表明上述作用是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得以实现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自巧  葛伟杰  
本文从收购方的视角,以2008~2010年在并购过程中采用股份支付方式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在股份支付并购中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收购方在并购前半年存在显著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在并购当期存在显著正向真实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并购后一年公司业绩的下降程度受到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交替影响;股份支付并购是促使公司管理层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且对并购后一年绩效显著下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劲博  
有关企业实际控制人行为的研究很多,然而,鲜有研究考虑实际控制人形式上不在公司担任高管但实际上居于“幕后”控制公司的特殊情况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利用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实际控制人不担任公司高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不担任公司高管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无影响。作用渠道检验表明,实际控制人增加现金分红、占用公司的资金和提高高管的在职消费会提高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法制化水平较低地区的民营企业和媒体关注度较低、股权激励程度较低的民营企业中,实际控制人不担任公司高管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因此,监管机构要持续完善《公司法》中有关实际控制人权利与义务的条款,加强对实际控制人的监管力度和对实际控制人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利益相关者要主动识别和监督退居“幕后”的实际控制人的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阮滢  赵旭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2010—201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监督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监督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这种监督作用并不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政府审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发现这种抑制效果将会持续到政府审计公告年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兵  
盈余质量和资本成本一直是西方实证研究的热点,以2001年~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DD模型和Jones模型计量盈余质量,检验公司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显著影响公司资本成本,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按照产权性质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能区分质量好坏的公司,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生年  
本文在新会计准则颁布的制度背景下,选用2001-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修正的Jonse模型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研究了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2)新增减值准备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转回减值准备则与操控性应计利润正相关;(3)新准则颁布前后减值准备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比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更为显著,支持了新准则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规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迪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1999~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用逻辑回归以及结构方程三阶段回归方法,对超额现金流、关联交易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源"转移的标的之一,并且在上市公司超额现金较低时,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转为以担保和抵押为主,从而实现了不同类别关联交易行为对上市公司进行资金掏空的相互替代。为了掩饰关联交易掏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有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行为。当以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本文结论进一步检验时,没有发现关联交易在资金支持上的证据,同时,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亦不明显,因此,正反两方面证据支持了本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