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0)
- 2023(9684)
- 2022(8102)
- 2021(7358)
- 2020(5818)
- 2019(12775)
- 2018(12635)
- 2017(23251)
- 2016(12130)
- 2015(13147)
- 2014(12577)
- 2013(12306)
- 2012(11711)
- 2011(10655)
- 2010(10906)
- 2009(9992)
- 2008(9832)
- 2007(9129)
- 2006(8148)
- 2005(7475)
- 学科
- 济(53216)
- 经济(53174)
- 业(41375)
- 管理(39851)
- 企(33992)
- 企业(33992)
- 中国(19745)
- 地方(18877)
- 技术(17772)
- 农(16275)
- 业经(15238)
- 方法(13385)
- 技术管理(12934)
- 财(11785)
- 农业(11397)
- 银(10620)
- 银行(10607)
- 地方经济(10583)
- 数学(10480)
- 发(10386)
- 数学方法(10375)
- 融(10366)
- 金融(10366)
- 行(10359)
- 制(10047)
- 贸(9228)
- 贸易(9214)
- 环境(8924)
- 学(8893)
- 易(8815)
- 机构
- 学院(168314)
- 大学(163185)
- 济(71164)
- 经济(69658)
- 管理(64638)
- 研究(60833)
- 理学(54269)
- 理学院(53641)
- 管理学(52917)
- 管理学院(52574)
- 中国(46883)
- 京(35521)
- 科学(34984)
- 财(32422)
- 所(29981)
- 江(27833)
- 中心(27567)
- 研究所(26707)
- 农(25296)
- 财经(24367)
- 范(23948)
- 师范(23737)
- 北京(23152)
- 州(22785)
- 院(22622)
- 经(21910)
- 业大(21663)
- 经济学(20556)
- 省(19260)
- 技术(19193)
- 基金
- 项目(107216)
- 科学(86094)
- 研究(84014)
- 基金(74743)
- 家(64001)
- 国家(63350)
- 科学基金(55324)
- 社会(53898)
- 社会科(51167)
- 社会科学(51158)
- 省(45696)
- 基金项目(39494)
- 教育(38018)
- 划(36771)
- 编号(34115)
- 自然(33012)
- 自然科(32295)
- 自然科学(32290)
- 自然科学基金(31718)
- 发(30009)
- 创(29132)
- 资助(28256)
- 成果(27408)
- 创新(26126)
- 课题(25485)
- 发展(24815)
- 重点(24414)
- 展(24349)
- 部(22359)
- 国家社会(21805)
共检索到275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子妍 胥朝阳 吕紫荆
在新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之际,实体经济成为国际竞争的角斗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迎来更严峻的挑战。管理者作为企业创新的主体,其背景特征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日渐成为研究焦点。文章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以2010—2019年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就CEO研发背景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成本粘性的中介效应展开研究。结果表明:CEO拥有研发背景的企业研发投入较高;且成本粘性在CEO研发背景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
研发背景 成本粘性 创新投入 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威风 陈娥
在创新投资决策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的作用极为关键。基于高层梯队理论,诸多学者从高管特征角度剖析了其影响,但鲜有文献细致探讨其学科背景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2008~2014年的数据探讨CEO学科背景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发现:具有理工科背景的CEO会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并因此提升企业绩效,而具有商科背景的CEO不会如此。另外,具有复合专业背景的CEO也会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但在业绩提升方面没有显著的效应。
关键词:
CEO 学科背景 企业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威风 陈娥
在创新投资决策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的作用极为关键。基于高层梯队理论,诸多学者从高管特征角度剖析了其影响,但鲜有文献细致探讨其学科背景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2008~2014年的数据探讨CEO学科背景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发现:具有理工科背景的CEO会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并因此提升企业绩效,而具有商科背景的CEO不会如此。另外,具有复合专业背景的CEO也会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但在业绩提升方面没有显著的效应。
关键词:
CEO 学科背景 企业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威风 陈娥
在创新投资决策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的作用极为关键。基于高层梯队理论,诸多学者从高管特征角度剖析了其影响,但鲜有文献细致探讨其学科背景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20082014年的数据探讨CEO学科背景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发现:具有理工科背景的CEO会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并因此提升企业绩效,而具有商科背景的CEO不会如此。另外,具有复合专业背景的CEO也会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但在业绩提升方面没有显著的效应。
关键词:
CEO 学科背景 企业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嫣然 蔡建峰 王淼
为研究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静态面板回归分析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对初创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同:政府风险投资和外资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的初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最为有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次之;研发投入在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风险投资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自钦 张梦维 洪荭
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CEO财务背景丰富度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CEO财务背景丰富度对成本粘性有抑制作用,CFO财务执行力在CEO财务背景丰富度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关系中具有正向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和环境包容性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CEO财务背景丰富度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在成长期企业中更加显著,但不存在企业规模异质性;CFO财务执行力对中位数以下规模企业和成长期企业的中介作用更加显著;环境动态性和环境包容性对中位数以下规模企业和成长期企业的负向调节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红星 毛新述
增加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是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市场失灵理论、寻租理论和公司资源理论,探讨政府创新补贴的配置状况,并检验其对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以探讨我国科技政策改革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公司高管具有研发技术背景或政治关联背景时,高科技公司均可以获得更多创新补贴资源;高管研发技术背景可以有效增加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但政治关联背景无法提升研发投入。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公司所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高时,高管研发技术背景对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创新补贴 高管背景 研发投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红星 毛新述
增加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是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市场失灵理论、寻租理论和公司资源理论,探讨政府创新补贴的配置状况,并检验其对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以探讨我国科技政策改革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公司高管具有研发技术背景或政治关联背景时,高科技公司均可以获得更多创新补贴资源;高管研发技术背景可以有效增加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但政治关联背景无法提升研发投入。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公司所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高时,高管研发技术背景对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具有研发技术背景的高管更加注重公司研发投入,而政治关联背景显著地提高了员工冗余程度。可见,通过政治关联获得创新补贴时,公司付出了社会性代价(如超额雇员);高管研发技术背景是高科技公司重要的人力(知识)资本,政府需要引导高科技公司积累人力资本,增加创新投入。
关键词:
创新补贴 高管背景 研发投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岚岚
本文采用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以及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可以促进成本粘性的产生;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创新投入影响成本粘性具有调节效应。相比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更大。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成本粘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企业发展并不都是消极的。在中国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过程中,对企业创新越重视,创新投入越多,产生的成本粘性越大,这为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会促进创新投入,增加成本粘性,而适度的成本粘性是企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创新投入 成本粘性 内部控制 调节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尚航标 房珈竹 李卫宁
CEO出身是否影响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现有研究忽略CEO职业背景的影响力。整合管理认知理论和高阶理论探讨CEO职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影响的边界条件。在将职业背景划分为"热认知职业背景"和"冷认知职业背景"基础上,文章基于48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得出结论:CEO热认知职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CEO冷认知职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机构持股比例调节着CEO热认知职业背景和创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但无法调节CEO冷认知职业背景和创业企业技术之间的关系;两职合一调节着CEO职业背景和创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为创业企业股权结构调整及高管团队的优化提供借鉴意义,也为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顺龙 董昕依
基于我国工业企业区域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探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政府研发资助的不同方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资助对新产品产出导向的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政府税收优惠的效果不显著,且开放式创新在政府直接资助与创新效率关系间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政府直接资助对专利产出导向的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具有地区局限性,且在国有企业占比较低地区,政府直接资助对创新效率的影响随着开放式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减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丽芳 崔煜雯 马家齐
责任式创新的提出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了一个可操作途径,其是科技进步与永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创新驱动背景下新型研发机构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对于推动机构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将责任式创新延伸至组织员工层面,聚焦于新型研发机构员工创新行为,在拓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员工责任式创新实践,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影响员工责任式创新意愿及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责任式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员工责任式创新意愿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责任式创新行为主观规范对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有积极作用,而责任式创新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对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则没有表现出直接显著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政府、新型研发机构及社会3个维度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旨在释放员工责任式创新活力、增强员工责任式创新积极性及行为主动性,从而为新型研发机构责任式创新指明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贝贝 陈乾 杨晓彤
财务背景的CEO所在公司的经营较为保守,盈余更加稳定,因此,可以预期,财务背景的CEO会采取较少的创新行为。本文采用1999—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了这一预期,并且在变更模型、变更财务背景的CEO度量方法、变更创新度量方式以及采用DID、PSM方法控制内生性后该结论保持不变。本文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务背景的CEO虽然在创新行为上较为保守,但是在财务决策(财务杠杆、现金持有)上却相对激进,且经营风险(盈余波动)更高。财务背景CEO并非保守,而是"术业有专攻"。最后,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务背景的CEO持股以及企业是国有企业,可以有效缓解财务背景的CEO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财务背景 CEO 保守 创新 财务决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象路 张文泉 耿新
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推进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亟需研究的重要议题,而首席执行官(CEO)信息技术背景为解释企业数字化创新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数字化创新突破条件,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CEO信息技术背景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CEO信息技术背景能够显著推进企业数字化创新;CEO信息技术背景将通过数字意义建构、数字资源配置来促进企业数字化创新;CEO信息技术背景对数字化创新的促进作用在CEO权力较高、高管团队断裂带较强以及环境动态性较高的条件下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CEO信息技术背景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也对实践中企业推进数字化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海霞 张清清
本文以我国2013-2018年深沪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CEO产出型职业经历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制度性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CEO产出型职业经历与企业创新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两职合一、股权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在CEO产出型职业经历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中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薪酬激励机制并没有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具有相关职业经历的CEO、完善内外部制度性因素对抑制CEO的道德风险,充分发挥CEO在企业创新投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民营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寻求建设创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