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26)
2023(17851)
2022(14270)
2021(13013)
2020(10867)
2019(24097)
2018(23766)
2017(45673)
2016(24613)
2015(26821)
2014(26114)
2013(25519)
2012(22580)
2011(19563)
2010(19096)
2009(17702)
2008(17288)
2007(15210)
2006(13015)
2005(11649)
作者
(67851)
(56754)
(56523)
(53410)
(36026)
(27050)
(25630)
(22129)
(21461)
(19926)
(19177)
(19018)
(17794)
(17735)
(17329)
(17319)
(17043)
(16898)
(16403)
(16341)
(13946)
(13858)
(13585)
(13009)
(12722)
(12665)
(12527)
(12448)
(11197)
(11130)
学科
(104179)
经济(104071)
(99898)
(90582)
企业(90582)
管理(86053)
方法(48792)
数学(39845)
数学方法(39429)
业经(35472)
(35094)
(31691)
(27215)
财务(27171)
财务管理(27135)
企业财务(25918)
中国(25669)
农业(22830)
技术(19914)
(19503)
(18024)
贸易(18016)
(17587)
(17253)
(16940)
理论(16928)
(16553)
地方(16512)
(15513)
产业(14738)
机构
学院(341879)
大学(335650)
(141771)
管理(141002)
经济(139400)
理学(122703)
理学院(121577)
管理学(119686)
管理学院(119056)
研究(103138)
中国(81474)
(68240)
(65503)
科学(62711)
(59263)
财经(53334)
业大(52331)
(49930)
(49805)
中心(49130)
(48786)
农业(46877)
研究所(45259)
经济学(43124)
北京(41078)
商学(39706)
财经大学(39703)
商学院(39358)
经济学院(39295)
(39204)
基金
项目(236808)
科学(188872)
基金(175590)
研究(169587)
(153649)
国家(152334)
科学基金(133559)
社会(111629)
社会科(106160)
社会科学(106133)
基金项目(93541)
(92783)
自然(87412)
自然科(85565)
自然科学(85543)
自然科学基金(84061)
教育(77217)
(77095)
资助(69965)
编号(67277)
重点(52723)
(52216)
(51658)
成果(51417)
(50238)
创新(48158)
(47900)
国家社会(47429)
科研(46060)
教育部(44871)
期刊
(149468)
经济(149468)
研究(88548)
中国(57200)
管理(55926)
(55067)
(54257)
学报(52433)
科学(48709)
大学(40554)
学学(38777)
农业(37303)
技术(30916)
(29427)
金融(29427)
业经(27744)
财经(26399)
教育(24963)
经济研究(24041)
(22658)
(22592)
问题(20007)
技术经济(18240)
财会(17745)
商业(16677)
(16545)
现代(16487)
统计(16037)
(15644)
科技(15516)
共检索到484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一鸣   刘向前  
在政策驱动和实践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微观经济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成为热点问题。通过2007年至2021年上市企业披露的年报以及CEO个人信息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指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CEO的IT背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的正向影响,CEO的股权数量正向强化该影响。研究结果拓展了高层梯队理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研究,并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了更多线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楼润平  麦诗诗  张昊  
文章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样本数据,采用企业年报中数字化投资的量化指标,实证检验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效应和协同机制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投资能够直接显著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从协同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共同作用于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即“数字化互补理论”得到验证。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能通过增强企业竞争力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即竞争力在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影响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聚  李杰  张博文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微观着力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那么,作为企业重要的决策制定者与执行者,CEO复合职能背景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现有文献并未讨论。基于此,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爬虫技术抓取年报MD&A数字化转型“关键字”构建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实证检验了CEO复合职能背景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CEO复合职能背景显著提升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且产出型职能背景更有助于提升复合职能背景CEO的积极效应;其次,区分产权性质、股权集中程度后发现,CEO复合职能背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CEO复合职能背景能通过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进而提升公司价值。本文在丰富CEO复合职能背景经济后果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同时,对于企业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如何选聘管理层、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等有着一定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国琴  耿宇航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更加契合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ESG理念开始受到关注。本文以2014~2021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高管个体特征的角度,考察了海外背景高管对于公司ESG表现得分的影响。研究表明:海外背景高管可以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评分,企业高管团队中具有海外背景高管的比例也与企业ESG表现评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和国企性质能够正向调节海外背景高管与企业ESG表现评分之间的关系,而高管持股比例却显著抑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企业改善自身ESG表现、政府海归人才引进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柳狄  
本文从CEO管理能力出发,结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分析,以2013—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以下研究结论:较高的CEO管理能力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CEO管理能力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在数字化转型程度高时,CEO管理能力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小杰  李峻泽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成熟稳健的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企业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带来了新考验,能否通过强化监管促进资本优化配置、传递正确的价格信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AH交叉上市公司股价相关性视角,以文本分析为基础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市场间监管差异对股价相关性的影响,探究如何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AH监管差异与交叉上市企业股价相关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则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效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时,监管差异与股价相关性的关系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程度高时,原相关关系则不显著。此外,对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监管差异扩大对股价相关性的影响更加突出;在考虑了AH股溢价水平方向的基础上,随着A股监管水平的相对提升,AH股价会逐渐趋于一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立坤   王炳刚   邓雷  
本文选取2011—2021年建筑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建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外部信贷支持是保障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支持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同时,外部法治环境对于创新专利保护、激发创新动机等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较高的法治水平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象路   张文泉   耿新  
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推进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亟需研究的重要议题,而首席执行官(CEO)信息技术背景为解释企业数字化创新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数字化创新突破条件,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CEO信息技术背景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CEO信息技术背景能够显著推进企业数字化创新;CEO信息技术背景将通过数字意义建构、数字资源配置来促进企业数字化创新;CEO信息技术背景对数字化创新的促进作用在CEO权力较高、高管团队断裂带较强以及环境动态性较高的条件下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CEO信息技术背景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也对实践中企业推进数字化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亚伟   徐虹  
本文以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2008—2019年制造业IPO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IPO业绩变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抑制了IPO业绩变脸现象,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深度应用为“业财融合”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改善企业盈余质量双重路径促使IPO企业有效抑制业绩变脸。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IPO业绩变脸的抑制作用在我国东部地区和管理者能力较高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公司绩效提升的作用机理,为数字化转型助力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道元   周玉玲   蒋水全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重要方法,推动了企业会计转型创新,同时也引发了对审计收费问题的广泛讨论。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审计时滞的视角,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审计收费,正向影响审计时滞,且可以通过延长审计时滞进一步影响审计收费。企业异质性检验分析显示,企业产权性质及企业媒体关注度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审计收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筠依  周媛媛  朱喜安  
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究企业管理者特征和金融资产配置决策至关重要。文章在实体企业金融化相关理论、高阶梯队理论和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体企业CEO金融背景与资产金融化的关系。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比例有显著提升,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利用DEA-Tobit模型测算实体企业管理者能力,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CEO金融背景和资产金融化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管理者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有金融背景的CEO提升企业资产金融化程度的决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宇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零售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对零售企业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8-2022年A股109家零售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就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和机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推动零售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消费需求、开展个性化营销、帮助零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进零售企业效率提升和供应链的优化等方式,直接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会由于零售企业规模异质性、权属异质性和所处区位异质性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规模较大零售企业、非国有性质零售企业和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具有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零售企业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成长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贾秀彦   狄灵瑜   吴君凤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短债长用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的长期融资能力和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缓解短债长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影响在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经济后果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和提高企业未来的增长能力,短债长用起中介作用。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需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