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9)
2023(10614)
2022(8728)
2021(7963)
2020(6774)
2019(15189)
2018(14731)
2017(29146)
2016(15520)
2015(17056)
2014(16943)
2013(16728)
2012(15200)
2011(13373)
2010(13767)
2009(13184)
2008(13558)
2007(12301)
2006(11170)
2005(10420)
作者
(42619)
(35266)
(35175)
(33320)
(22887)
(16609)
(16084)
(13563)
(13398)
(12831)
(11996)
(11774)
(11541)
(11141)
(11117)
(10745)
(10603)
(10302)
(10239)
(9997)
(8691)
(8617)
(8511)
(8180)
(7991)
(7988)
(7826)
(7815)
(6981)
(6868)
学科
(83892)
(77178)
企业(77178)
(68374)
经济(68284)
管理(66227)
方法(29292)
业经(27345)
(26471)
(23943)
数学(21411)
数学方法(21167)
(20621)
财务(20590)
财务管理(20566)
企业财务(19495)
(18278)
(17753)
中国(17349)
农业(17214)
技术(16804)
(14292)
理论(13934)
(12951)
(12845)
银行(12843)
经营(12644)
(12446)
企业经济(12342)
(12186)
机构
学院(225153)
大学(217179)
(100068)
经济(98172)
管理(97967)
理学(82937)
理学院(82283)
管理学(81389)
管理学院(80948)
研究(65882)
中国(59367)
(52082)
(44149)
财经(39799)
(36085)
(35654)
科学(34996)
(32131)
中心(31729)
(31501)
经济学(29202)
财经大学(29182)
商学(28063)
(27900)
北京(27799)
商学院(27799)
研究所(27599)
业大(27446)
经济学院(26370)
经济管理(25657)
基金
项目(137977)
科学(112352)
研究(106239)
基金(102526)
(85596)
国家(84742)
科学基金(76809)
社会(70022)
社会科(66478)
社会科学(66462)
(54893)
基金项目(53484)
自然(48605)
教育(48007)
自然科(47589)
自然科学(47581)
自然科学基金(46826)
(43884)
编号(42946)
资助(42210)
成果(33925)
(33233)
(32341)
(31137)
重点(29847)
(29420)
(29255)
创新(29237)
课题(29163)
国家社会(28430)
期刊
(117972)
经济(117972)
研究(70869)
(44108)
中国(43439)
管理(42837)
(30713)
(30374)
金融(30374)
科学(25442)
学报(22170)
技术(22169)
业经(21416)
农业(20965)
财经(19811)
大学(18842)
经济研究(18229)
教育(18134)
学学(18110)
(16994)
问题(14147)
技术经济(14055)
财会(13543)
(13420)
现代(12664)
(12165)
商业(11442)
世界(11086)
会计(11085)
经济管理(10834)
共检索到349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冯香菊  赵徕西  戚晓红  
以北京上市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CEO权力强度和企业综合绩效,并基于Baron-Kenny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CEO权力、风险对冲决策与企业综合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EO权力与企业综合绩效显著正相关,与外汇风险对冲决策正相关,外汇风险对冲决策在CEO权力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中产生了中介效应,即CEO权力越大,越倾向于及时为企业做出外汇风险对冲决策,进而提高企业综合绩效。进一步将CEO权力区分为四种分维度权力时,发现只有CEO组织权力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CEO的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冯香菊  赵徕西  戚晓红  
以北京上市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CEO权力强度和企业综合绩效,并基于Baron-Kenny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CEO权力、风险对冲决策与企业综合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EO权力与企业综合绩效显著正相关,与外汇风险对冲决策正相关,外汇风险对冲决策在CEO权力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中产生了中介效应,即CEO权力越大,越倾向于及时为企业做出外汇风险对冲决策,进而提高企业综合绩效。进一步将CEO权力区分为四种分维度权力时,发现只有CEO组织权力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CEO的所有权权力、专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峰  祖博男  程悦  
本文以中国上市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主要从非线性关系的视角研究了国际化程度是否是企业做外汇风险对冲的动因。研究发现:(1)在考虑外汇风险敞口的冲击效应时,发现虽然国际化深度和广度都是外汇风险对冲的动因,但外汇风险敞口的冲击降低了国际化深度对风险对冲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外币债务与外汇衍生品使用呈现"互补"关系。分样本研究发现,若企业设立的是生产型海外子公司,则国际化广度可降低外汇风险敞口,但对于贸易型海外子公司,国际化广度的作用则相反。(2)在考虑结构突变时企业国际化与外汇风险对冲的非线性关系,发现随门槛变量的不同,它们之间可呈现出"倒V型""倒U型""U型"等多种关系类型。由此可知,不同的企业特质会对两者关系产生影响:中低国际化深度、中大型规模、较高跨境投资额的企业国际化深度是外汇风险对冲的动因,国际化广度全阶段、中大型规模、中低跨境投资额的企业国际化广度也是对冲动因,其他情况下均不是外汇风险对冲的动因。本文不仅拓展了既有的国际化理论研究,而且对中国跨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实践也有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晖  寇素婕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开始使用外汇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运用外汇衍生工具对冲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汇风险对冲可以提高企业价值,融资约束在外汇风险对冲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进行外汇风险对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加快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应稳步推进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引导企业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工具,严格防范外汇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峰  祖博男  程悦  
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跨国企业境外投资、跨境贸易愈发频繁,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也逐步增加。伴随着外汇衍生品市场逐步完善和衍生品种类的迅速增加,应该使用哪一种方式进行对冲以及如何使对冲更有效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热点。虽然当前已有一些关于跨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的研究,但由于过于分散而缺乏系统性,研究广度和深度均需进一步加强。有鉴于此,文章按照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将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的文献划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从对冲内涵、对冲动因、对冲方式和对冲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述评,并结合环境变化对外汇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新安  高文莲  
以沪深两市318个上市涉外企业为样本,将2005年7月至2013年7月作为研究时段,用股票回报率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率作时间序列回归,由此得到的回归系数作为企业外汇风险暴露测量指标,用涉外企业在海外不同地区销售量的分布即赫芬达指数来近似描述经营性对冲,考察经营性对冲对企业汇率风险暴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营性对冲与企业外汇风险暴露系数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经营性对冲能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上述作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尤其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刘筱萱  张璐  
以2007~2016年北京市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基于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外汇风险对冲对于企业纳税负担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外汇风险对冲增加了北京跨境投资企业的纳税负担,源于我国企业的税收函数是非凸性的,而这是由境内外双重征税、东道国税收歧视、地方政府性基金等三方面因素所致;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会弱化外汇风险对冲与企业实际税率的关系;按企业特征划分样本,发现民营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对于实际税率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国有企业,而跨境投资小规模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系数要大于跨境投资大规模企业,并且更为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义芳  杜伟锦  陈畴镛  
本文以企业投资战略方案为出发点,提出了基于AHP的企业投资战略方案综合风险评价与决策的GREIS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实际应用。 一、企业投资战略方案的综合风险评价与决策程序 1.企业投资战略及其综合风险 战略一般是指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问题的谋划。企业投资战略就是在市场经济和竞争条件下,根据企业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对企业的投资活动作出的根本性的谋划,以期在充分运用可取得资源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效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超  肖挺  
外汇风险对冲会导致企业价值产生变化,且这一变化会呈现出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利用2011年至2015年海外施工企业的数据的产证检验表明,外汇衍生品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而外汇风险对冲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并非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呈现出"U"型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市场化区域内的企业拐点比低市场化区域内的企业拐点出现得更早。这一结论表明,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在一定程度内增加外汇衍生品这一金融工具的运用;同时,应加快市场化进程较低区域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人才储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超  肖挺  
外汇风险对冲会导致企业价值产生变化,且这一变化会呈现出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利用2011年至2015年海外施工企业的数据的产证检验表明,外汇衍生品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而外汇风险对冲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并非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呈现出"U"型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市场化区域内的企业拐点比低市场化区域内的企业拐点出现得更早。这一结论表明,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在一定程度内增加外汇衍生品这一金融工具的运用;同时,应加快市场化进程较低区域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人才储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敏  
随着人民币汇改的逐步推进和本外币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均有所增加,这加剧了跨国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推动了我国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然而,以中国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仍较少,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外汇风险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 2007-2016年的上市公司年度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分析了外汇衍生品使用和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的关系,发现使用外汇衍生品可提高约15%-20%的海外业务收入。该研究成果支持了外汇衍生品在汇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峰  叶子  李梦雨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使得中国企业跨境投资增多,外汇风险加大,很多企业尝试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风险。文章以2007—2014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例,基于债务税盾的视角,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了中国跨境投资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的效果。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价值,普通OLS回归结果显示外汇风险对冲可给企业带来7.5%的价值溢价,在使用PSM方法控制了内生性之后,价值溢价更是高达10.40%;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的债务税盾,带来节税收益,OLS结果显示外汇风险对冲可使企业债务税盾平均增加60.4%,即使用PSM方法控制内生性之后,发现仍可增加39.85%;高跨境投资额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和债务税盾,但低跨境投资额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效果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峰  王嘉怡  李春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企业跨境投资日益频繁,而汇率波动风险也更加凸显。北京市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其海外投资企业通过使用外汇衍生品来管控汇率风险。然而,外汇风险对冲是缓解还是恶化了企业的财务困境?以2007—2016年北京海外企业为例,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缓解企业的财务困境,而过高的股权制衡度会抑制外汇风险对冲的缓解作用,相比于低成长性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风险对冲对财务困境的影响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对财务困境的缓解作用在高跨境投资额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四大"的严格审计会降低风险对冲的缓解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峰  叶子  李梦雨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使得中国企业跨境投资增多,外汇风险加大,很多企业尝试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风险。文章以2007—2014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例,基于债务税盾的视角,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了中国跨境投资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的效果。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价值,普通OLS回归结果显示外汇风险对冲可给企业带来7.5%的价值溢价,在使用PSM方法控制了内生性之后,价值溢价更是高达10.40%;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的债务税盾,带来节税收益,OLS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华  赵黎明  李勇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能力与风险决策水平是企业规避技术创新风险和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收益指标综合评价更增强了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在分析了技术创新风险构成因素之后,提出应用风险/收益综合评价法进行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与决策,并给出了风险/收益综合评价的一般准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