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
- 2023(1962)
- 2022(1709)
- 2021(1691)
- 2020(1526)
- 2019(3642)
- 2018(3574)
- 2017(6513)
- 2016(3839)
- 2015(4551)
- 2014(4610)
- 2013(4683)
- 2012(4208)
- 2011(3555)
- 2010(3720)
- 2009(3522)
- 2008(3959)
- 2007(3715)
- 2006(3425)
- 2005(3186)
- 学科
- 管理(23676)
- 业(17899)
- 企(17758)
- 企业(17758)
- 济(9772)
- 经济(9759)
- 财(8698)
- 务(7333)
- 财务(7314)
- 财务管理(7298)
- 企业财务(6894)
- 方法(5498)
- 制(5485)
- 银(5096)
- 银行(5096)
- 行(4603)
- 划(4001)
- 数学(3918)
- 数学方法(3901)
- 经营(3858)
- 策(3830)
- 人事(3632)
- 人事管理(3632)
- 度(3462)
- 制度(3461)
- 决策(3427)
- 计划(3312)
- 业经(3149)
- 理论(3063)
- 业务(3046)
- 机构
- 大学(48190)
- 学院(47766)
- 管理(23393)
- 理学(17631)
- 理学院(17451)
- 管理学(17370)
- 管理学院(17224)
- 济(17092)
- 经济(16460)
- 中国(14528)
- 财(12781)
- 研究(11955)
- 京(11091)
- 江(9161)
- 财经(8550)
- 经(7746)
- 公司(7388)
- 州(7363)
- 北京(7212)
- 中心(6918)
- 银(6522)
- 财经大学(6399)
- 科学(6336)
- 所(6276)
- 银行(6197)
- 商学(6128)
- 商学院(6067)
- 省(6056)
- 行(5785)
- 会计(5764)
共检索到90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伟杰 薛永江
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相对比较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本文采用2008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上市公司CEO权利、CEO非正常变更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CEO变更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CEO权利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然
文章以2011—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审计、事务所行业专长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两者在影响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能明显抑制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两者之间以替代方式发挥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事务所行业专长 盈余管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管考磊
本文从真实盈余管理的视角考察了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对于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期间,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审计师任期增长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情况,但是,在有关审计师强制轮换的"两项规定"出台以后,这种"正U型"的关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能够显著增强较长的审计师任期对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行业专长 审计任期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国华 骆连虎
以2011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考虑自选择偏差前提下,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特殊的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更好地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后能显著降低正向真实盈余管理,而对负向真实盈余管理无显著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亚楠 张复生
本文选取我国2006-2016年间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薪酬差距越大,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进一步研究显示,CEO变更前期,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增大,且CEO变更会使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范经华 张雅曼 刘启亮
本文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发挥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小洋 章莹莹
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日益严重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盈余管理、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看,盈余管理是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动机,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主导地位使盈余管理由动机成为现实,而由此引起的事务所变更将会降低审计质量。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事务所变更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金若 余倩 高洁
本文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强制改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背景下,以2005年至2012年的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合伙制比有限责任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都更高,并且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比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更高。以上研究结果支持了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改革的成效,说明提高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莲花 王梓冲
当CEO离任已成事实并且能够预知离任时间时,前任CEO为了自身薪酬的最大化而产生盈余管理动机。文章界定CEO退休为可预期变更,选取2008—2016年间沪深A股发生CEO退休的企业和同年度、同行业、同规模CEO留任企业为样本,分析CEO可预期变更前是否存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现象。研究发现CEO可预期变更前一年的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ACFO)显著低于CEO留任企业,而可操纵应计利润(DA)未见显著差异,意味着CEO在退休前一年更倾向于通过异常降价促销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以往的CEO变更与盈余管理相关研究普遍关注继任CEO的盈余管理行为,文章以不同的视角研究前任CEO在离任前的盈余管理行为,为防范离任前CEO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文兵 吕晶晶 王蓉蓉
本文研究CEO变更前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变化,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CEO变更当年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调低利润;在变更次年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调高利润,并进而恢复到变更前一年的水平;其中外部继任在继任当年的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而在继任次年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并且来自大股东的外部继任与内部继任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政策类似,但来自经理人市场的外部继任与内部继任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政策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CEO变更 继任来源 盈余管理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帆 武恒光
以2001年~2012年的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结果发现:税收和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与贷款损失准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银行业存在利润平滑现象;行业专长与税收和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的交乘项与贷款损失准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减少了银行管理层的利润平滑。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有效约束了收益增加型盈余管理与收益减少型盈余管理。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自选择问题以及减少样本规模检验样本量影响问题,得到的实证结果均与上述结论一致,表明行业专长对银行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有效监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东平 黄德华 王振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学军 江俊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排名、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聘请行业排名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总体上能够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但无法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生产成本,并会使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酌量费用上升;此外,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在总体上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但对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酌量费用抑制较差。
关键词:
事务所行业排名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蔡春 唐凯桃 薛小荣
自独立董事制度确立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独立董事个体特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鉴于独立董事多席位的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以及具有事务所经历的专业人士已成为上市公司选聘会计专业独董的重要来源,考察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和事务所经历特征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2009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STATA软件以及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的OLS回归分析方法,结合独立董事的声誉假说,探讨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事务所经历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与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蔡春 唐凯桃 薛小荣
自独立董事制度确立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独立董事个体特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鉴于独立董事多席位的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以及具有事务所经历的专业人士已成为上市公司选聘会计专业独董的重要来源,考察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和事务所经历特征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2009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STATA软件以及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的OLS回归分析方法,结合独立董事的声誉假说,探讨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事务所经历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事务所关联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专业独董兼职席位数越多,其所在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当具有事务所经历的会计专业独董兼职席位越多时,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公司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较低以及事务所经历会计专业独董与公司所聘任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不存在关联关系时,事务所经历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不仅验证了独立董事的声誉假说,还发现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事务所关联等因素会影响会计专业独董有效履职,拓展了独立董事个体特征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经验研究;同时,研究结论还为监管层完善监管机制、上市公司会计专业独董的选聘和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