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
2023(1171)
2022(940)
2021(863)
2020(676)
2019(1554)
2018(1442)
2017(2996)
2016(1494)
2015(1808)
2014(1706)
2013(1517)
2012(1419)
2011(1304)
2010(1247)
2009(1143)
2008(1118)
2007(1041)
2006(907)
2005(791)
作者
(3850)
(3512)
(3346)
(3165)
(2278)
(1483)
(1473)
(1311)
(1210)
(1175)
(1100)
(1085)
(1055)
(1052)
(1012)
(1004)
(958)
(941)
(935)
(908)
(828)
(809)
(763)
(730)
(723)
(721)
(693)
(687)
(677)
(672)
学科
管理(7627)
(7099)
(6671)
经济(6657)
(6643)
企业(6643)
方法(3808)
数学(3364)
数学方法(3353)
(3063)
人事(2747)
人事管理(2746)
(2511)
财务(2510)
财务管理(2506)
企业财务(2476)
业经(1502)
(1448)
中国(1444)
(1372)
(1258)
技术(1158)
(1130)
(1057)
(1038)
贸易(1038)
农业(1025)
(1024)
教育(980)
经营(977)
机构
大学(23067)
学院(22614)
(10318)
经济(10169)
管理(10010)
理学(9270)
理学院(9125)
管理学(8990)
管理学院(8948)
研究(6251)
(5497)
财经(4670)
中国(4565)
(4405)
(4228)
财经大学(3693)
经济学(3566)
经济学院(3267)
商学(3232)
商学院(3214)
中心(3086)
(2910)
师范(2892)
(2888)
科学(2796)
经济管理(2618)
北京(2504)
(2494)
师范大学(2400)
业大(2373)
基金
项目(15996)
科学(13708)
基金(13213)
研究(11864)
(11342)
国家(11221)
科学基金(10394)
社会(8738)
社会科(8336)
社会科学(8334)
基金项目(6894)
自然(6789)
自然科(6679)
自然科学(6678)
自然科学基金(6589)
教育(5883)
资助(5556)
(5290)
(4755)
编号(4286)
(4238)
教育部(3997)
国家社会(3911)
人文(3814)
成果(3558)
(3548)
大学(3518)
重点(3417)
(3401)
(3352)
期刊
(9281)
经济(9281)
研究(6341)
(4840)
中国(3902)
管理(3767)
学报(2957)
财经(2821)
科学(2807)
教育(2700)
大学(2652)
学学(2524)
(2426)
(1886)
金融(1886)
(1854)
经济研究(1615)
技术(1340)
财会(1282)
业经(1278)
财经大学(1193)
农业(1170)
问题(1166)
会计(1106)
(1022)
世界(987)
经济管理(968)
(961)
通讯(918)
会通(915)
共检索到29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牛建波  
CEO报酬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支持代理理论的学者主张CEO报酬应该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联系,但是实证研究并未为此提供证据。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基于绩效的CEO报酬安排对CEO激励的消极影响,提供了一个理解CEO报酬激励制度设计的崭新视角。这有利于我们形成报酬激励制度的科学态度,也为我国企业正在逐渐深入的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牛建波  
支持代理理论的学者们主张CEO报酬应该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联,但是实证研究并未为此提供证据。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CEO报酬安排等组织行为对CEO行为的影响,并且构建了CEO关系型心理契约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提供了一个理解CEO报酬的新视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文彬  李辉  
文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视角分析了员工社会责任与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通过602个有效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所履行的员工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心理契约破坏在企业履行的员工社会责任与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员工信任正向调节员工社会责任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心理契约破坏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员工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震  丁忠明  
设计出能够对高管实施有效激励的报酬契约,一直被看成解决公司委托——代理矛盾的重要手段。但研究发现高管报酬与公司业绩指标的相关性很低,对高管的报酬激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心理契约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开始被关注,心理学被引入到研究中来,高管自愿离职的例证表明,心理契约对高管行为的影响可能甚于报酬激励。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高管报酬契约与心理契约存在互补效应,这为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供了启示。重视高管人员的心理契约,将心理契约激励与高管报酬契约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报酬激励,不但可以降低企业支付的高管报酬代理成本,还能激发高管工作的积极性,获取心理契约带来的好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若华  刘慧龙  
设计报酬契约以激发代理人的合意行为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而董事会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是报酬契约健康运行的关键。以我国2001年~2003年受到证监会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为代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所有权的缺位和激励方式的单一,上市公司因会计行为异化而受公开谴责仅与上市公司的巨亏行为以及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而与报酬契约、董事会制度安排等的相关性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报酬契约与公司会计行为的不相关性以及控制权收益的隐性,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异化泛滥的重要原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査博  郭菊娥  
研究过度自信CEO项目价值预判能力对其投资心理的影响作用以及激励CEO主动承担项目的薪酬契约特点后发现:在预判结果与项目期望价值相同的条件下,当项目价值预判能力足够大时,CEO会认为进行投资能使公司获得收益;随着项目价值预判能力与过度自信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励CEO主动承担项目的高水平薪酬的最大值会不断提高,而其相对于中等水平薪酬的增量的最小值会不断降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宝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报酬对分红的影响机理,进而以2003-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报酬与公司分红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高管持股对公司分红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二者对分红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相比于国有企业,这种"报酬-分红"敏感性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突出;另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并不能对高管"效率"进行有效识别,高管激励与分红优化,需要从"高管报酬契约设计"这一源头抓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段文清   邓永顺   宇文献花  
由于管理报酬契约中对会计数字的依赖 ,分红计划假设显示经理人员具有机会主义会计政策选择的强烈动机 ,但往往效率性却有着更强的解释力。在一系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下 ,会计政策选择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方式。基于此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设计除了要保证报酬契约方案本身具有激励兼容的功能之外 ,加强上市公司内外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高管合谋是大股东掏空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但高管是否愿意和大股东合谋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大股东的控股程度与高管报酬契约。现有关于掏空的研究很少涉及高管合谋与合谋条件。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控股程度较低时对高管控制力度不够,需要高管合谋配合才能实现掏空。当大股东控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需要高管合谋。为达成合谋,大股东设计的报酬契约削弱了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股权激励使高管成为股东,为抵制合谋提供内在动力。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水平较低时,掏空需要高管参与。为此,大股东对报酬契约进行了特殊设计:一方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高管合谋是大股东掏空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但高管是否愿意和大股东合谋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大股东的控股程度与高管报酬契约。现有关于掏空的研究很少涉及高管合谋与合谋条件。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控股程度较低时对高管控制力度不够,需要高管合谋配合才能实现掏空。当大股东控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需要高管合谋。为达成合谋,大股东设计的报酬契约削弱了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股权激励使高管成为股东,为抵制合谋提供内在动力。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水平较低时,掏空需要高管参与。为此,大股东对报酬契约进行了特殊设计:一方面给予合谋的高管更多薪酬,同时削弱薪酬业绩的敏感性,由此减轻高管因掏空损害业绩导致的薪酬损失;另一方面用隐性契约替代显性契约,给予高管更多在职消费,以隐性收入方式分享合谋租金。此外,高管持股不能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发现只有在需要高管合谋的情况下大股东才有削弱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动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继辉  
本文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在经理报酬契约中赋予市场或行业参照业绩的权重为负值,也就是说,在对经理业绩评价时参照市场或行业加总业绩,可以完全或部分过滤掉契约中的市场噪音, 改善经理的努力水平和提高契约激励效率。此外,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报酬契约中,对总经理业绩的评价会参照市场加权(和简单)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一位数行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并且发现样本的行业分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所得结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睿君  李琳琦  
中人报酬主要有银两、宴请和物品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契约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中资占交易总额的比值一般在2%—10%之间,尤以5%左右的居多,且清前期的比值略低于清中晚期。该比值的确定,与中人和契约双方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均有关联。中人报酬由哪一方支付带有不固定性,主要依据"成破"双方的经济地位以及对契约合同的遵守情况而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取报酬并不是中人作中的动因和目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健柏  伍如昕  杨涛  
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形下过度自信的代理人的报酬契约设计问题,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过度自信对报酬契约设计的影响机制,包括对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工资水平、代理成本、委托人次优期望效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有效地验证了模型推导的结论。研究表明: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越高,要求的工资水平越高,风险分担系数越高,并且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委托人雇佣过度自信的代理人时不仅能增大委托人的次优期望效用,而且代理人本身得到的工资效用水平也是增加的,从而使代理成本有下降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