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6)
2023(2944)
2022(2590)
2021(2347)
2020(2122)
2019(5098)
2018(4932)
2017(9273)
2016(5191)
2015(5828)
2014(5746)
2013(5837)
2012(5117)
2011(4341)
2010(4480)
2009(4491)
2008(4932)
2007(4661)
2006(4303)
2005(4047)
作者
(14202)
(11780)
(11577)
(11100)
(7462)
(5451)
(5426)
(4382)
(4239)
(4222)
(3904)
(3882)
(3825)
(3583)
(3569)
(3513)
(3449)
(3401)
(3370)
(3352)
(2838)
(2800)
(2718)
(2665)
(2628)
(2547)
(2544)
(2507)
(2361)
(2231)
学科
管理(30012)
(25023)
(23977)
企业(23977)
(21262)
经济(21247)
(13051)
方法(12063)
(10800)
财务(10781)
财务管理(10766)
企业财务(10348)
数学(10243)
数学方法(10206)
(5627)
(5215)
(4524)
银行(4522)
业经(4516)
(4453)
经营(4336)
(4037)
人事(4002)
人事管理(4002)
决策(3770)
计划(3718)
中国(3625)
技术(3562)
理论(3535)
(3531)
机构
大学(72144)
学院(70916)
管理(34298)
(31112)
经济(30377)
理学(27595)
理学院(27377)
管理学(27208)
管理学院(27036)
(18826)
研究(18602)
中国(18100)
(14849)
财经(13731)
(12461)
(11515)
财经大学(10304)
商学(9848)
商学院(9769)
中心(9657)
(9442)
北京(9385)
科学(9135)
经济学(8807)
(8774)
公司(8663)
经济管理(8168)
业大(7962)
经济学院(7869)
(7556)
基金
项目(40735)
科学(32753)
基金(30853)
研究(29949)
(25736)
国家(25532)
科学基金(23310)
社会(19680)
社会科(18877)
社会科学(18871)
基金项目(16651)
自然(15491)
(15278)
自然科(15160)
自然科学(15159)
自然科学基金(14939)
教育(13981)
资助(13103)
(12524)
编号(11667)
(9598)
成果(9166)
人文(8733)
教育部(8670)
重点(8583)
(8544)
大学(8195)
国家社会(8040)
创新(8028)
科研(8027)
期刊
(37136)
经济(37136)
研究(21672)
(19174)
管理(16784)
中国(15084)
(9674)
金融(9674)
科学(8151)
学报(7552)
财经(7548)
技术(7251)
财会(6680)
(6496)
大学(6443)
会计(6349)
学学(6017)
(5357)
经济研究(5237)
技术经济(4776)
通讯(4665)
会通(4646)
业经(4562)
教育(4559)
国际(4337)
问题(4332)
现代(4011)
(3994)
经济管理(3910)
(3868)
共检索到117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俊杰  曹国华  
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机制,CEO声誉越高,其进行盈余管理的概率也越高;其次,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并验证了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影响机制,CEO声誉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盈余管理则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消极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雅男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盈利预测报告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回归法实证考察了盈余管理对盈余意外信号的干扰,并研究了企业声誉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38.5%的样本存在盈余意外信号干扰,即正盈余意外未被解读为利好信号,负盈余意外未被解读为利空信号;盈余管理会对盈余意外信号产生干扰,但是干扰效应只存在于正盈余意外样本组中;企业声誉能够缓解盈余管理对盈余意外信号的干扰,但是缓解作用只存在于正盈余意外样本组中。本文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会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报告的有效性,这为监管部门出台规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厚山  张俊民  
本文考察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声誉独立董事是否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基于2007-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会计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其操纵性应计盈余及真实活动盈余显著更低,说明高声誉的会计独立董事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越强,独立董事声誉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弱。这表明伴随市场化程度的增强,降低了对声誉等非正式契约的依赖,即市场化进程与独立董事声誉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阳  王明涛  李莎姗  
本文根据中国市场制度环境,以发审委审核通过率指标测度投行声誉,利用2009—2011年中小板与创业板IPO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投行声誉、PE背景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行声誉与PE机构入股比例均能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PE背景对投行声誉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具有一定替代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强化发审委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审核,不但能够直接提升企业质量,还有助于促进投行与PE机构进一步抑制企业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芳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选择空间的存在、公司治理及法制惩罚的薄弱使得盈余管理寻租行为难以避免。为有效治理盈余管理寻租,本文基于声誉视角,利用声誉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外部投资者和政府监管者对盈余管理参与主体的多重声誉制约,最后提出声誉机制治理盈余管理寻租的相关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汝娟  刘阳  尹淑杰  
本文以2012~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将所有影响和反映CEO权力强度的变量分为四个维度:外部监管、组织权力、所有制权力、专家权力,研究其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权力会刺激CEO进行盈余管理,而外部监管、CEO的所有制权力和专家权力则会约束该种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袁鲲  武梓杨  
本文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这一特殊的自然实验,以2006~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卖空机制通过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提高了公司的投资效率;相对于治理质量较高的公司,卖空机制对治理质量较低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对进一步深化我国证券交易市场改革,提高公司投资效率,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丹  何云  高会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2011~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降低投资效率,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而自愿披露内部审计报告且获得合理保证的公司的投资效率高于没有披露内部审计报告的公司,即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减弱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袁卫秋  
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管理的不同方向考察盈余管理程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正向盈余管理有助于缓和企业投资不足,但过度的正向盈余管理反而会恶化企业投资不足;负向盈余管理往往会伴随产生投资不足的问题。适度的正向盈余管理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从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监管部门应该能够容忍企业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所谓"真实的会计信息"。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劲博  
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2008-2012年沪深A股的经验数据,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析了CEO的政治关联在其中的调节和中介作用机制,考察了企业不同产权和不同经济区域下,该作用机制的效果和表现。研究发现:基金持股和QFII持股显著降低了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社保基金持股对此无影响;机构持股对负向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CEO的中央政治关联和CEO的政治关联强度显著降低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正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民营企业和西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山  査慧园  石建伟  
盈余管理赋予了企业和管理层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在有效市场无法实现的客观条件下,正是这种不可界定的自由特性,导致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机制成本过高,约束功能有限。鉴于声誉机制隐性、声誉圈扩散效应的降低成本的作用,本文提出在法律机制实施基础上,构建盈余诚信管理的履约架构。结合经营者声誉激励、经理人市场完善等方法,构建诚信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盈余管理失当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文兵  吕晶晶  王蓉蓉  
本文研究CEO变更前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变化,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CEO变更当年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调低利润;在变更次年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调高利润,并进而恢复到变更前一年的水平;其中外部继任在继任当年的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而在继任次年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并且来自大股东的外部继任与内部继任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政策类似,但来自经理人市场的外部继任与内部继任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政策有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