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1)
- 2023(9949)
- 2022(8377)
- 2021(7378)
- 2020(6179)
- 2019(13489)
- 2018(12821)
- 2017(24427)
- 2016(13043)
- 2015(14086)
- 2014(13324)
- 2013(13141)
- 2012(11974)
- 2011(10865)
- 2010(10457)
- 2009(9704)
- 2008(9483)
- 2007(8359)
- 2006(7386)
- 2005(6366)
- 学科
- 济(55642)
- 经济(55463)
- 管理(39308)
- 业(38543)
- 企(32413)
- 企业(32413)
- 方法(26352)
- 数学(22224)
- 数学方法(22073)
- 财(16271)
- 中国(15014)
- 农(14785)
- 业经(13113)
- 学(11780)
- 贸(11282)
- 贸易(11281)
- 易(10985)
- 制(10289)
- 务(10196)
- 财务(10189)
- 财务管理(10174)
- 农业(9829)
- 企业财务(9826)
- 地方(9689)
- 环境(8628)
- 理论(8502)
- 融(8459)
- 金融(8458)
- 和(8439)
- 技术(8407)
- 机构
- 大学(189538)
- 学院(186486)
- 济(80639)
- 经济(79361)
- 管理(71895)
- 研究(65573)
- 理学(63868)
- 理学院(63162)
- 管理学(62071)
- 管理学院(61754)
- 中国(48019)
- 科学(41372)
- 农(38674)
- 京(38388)
- 财(36682)
- 所(33443)
- 业大(32410)
- 农业(30968)
- 研究所(30815)
- 财经(30243)
- 中心(29321)
- 经(27864)
- 经济学(26153)
- 江(26081)
- 经济学院(23878)
- 院(23681)
- 北京(23444)
- 财经大学(23065)
- 范(22070)
- 师范(21664)
- 基金
- 项目(136310)
- 科学(108626)
- 基金(103938)
- 家(94185)
- 国家(93427)
- 研究(90873)
- 科学基金(79906)
- 社会(64016)
- 社会科(59847)
- 社会科学(59826)
- 基金项目(55298)
- 自然(53609)
- 自然科(52502)
- 自然科学(52486)
- 自然科学基金(51650)
- 省(51589)
- 划(44711)
- 资助(41320)
- 教育(40941)
- 编号(32269)
- 重点(30837)
- 部(30466)
- 创(29154)
- 发(28364)
- 国家社会(27612)
- 创新(27300)
- 科研(27160)
- 计划(26675)
- 教育部(26041)
- 人文(25036)
共检索到263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芳 赵艳
不同于以往割裂地分析董事会社会资本或CEO的社会资本作用机制的研究,本文以1990-2016年之间新股首发(IPO)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整合视角探讨IPO公司董事会和CEO的社会资本及其组合效应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社会资本和CEO社会资本均可降低IPO抑价率,但是这两类社会资本之间却表现为"一山不容二虎"的负向协同效应。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特征对这种协同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国企、IPO时成立年限较短或尚未实现强劲的盈利能力的公司来说,CEO—董事会社会资本的负向协同效应对IPO抑价率的影响在国有企业、成立年限较长或已经实现强劲盈利能力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从降低IPO抑价率的角度更好地了解CEO—董事会社会资本及其协同效应的经济后果,对于提高CEO—董事会之间协同和建议机制的有效性、促进董事会和CEO关系的有效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IPO抑价 社会资本 协同效应 公司治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骁 李群 周霞
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持续发展日趋重要,梳理其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机理,提出了3个假设。基于238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市场能力、技术能力)有正向作用;当某种社会资本弱于另一种社会资本时,在两者没有达到平衡前,加强较弱的那种社会资本建设是协同效应发挥和企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与企业能力呈现倒U型关系,平衡度达到中等偏上时企业能力最高。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相对平衡范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汪延明 李维安
本文将技术主导型产业链董事会作为以技术董事为核心拥有不同知识背景人组成的团队,以协同治理机制架构为目标,协同能力为视角,提炼出知识、关系、信息、权力、动力、时间、技术董事协同效应和产业链董事会追求价值效应等八个影响董事会协同能力因素,构建了相关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除信息外,其它因素对产业链董事会协同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并基于经验验证,以S集团架构产业链为例,验证了影响因素和各项指标解释能力,其结果为我国产业链董事会协同能力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延明
产业链董事会协同能力的影响因素有知识、关系、信息、权力、动力、时间、技术董事协同效应因素和产业链董事会协同预期效应等八个方面。除信息外,其他因素都对产业链董事会的协同能力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产业链实现联动和信息共享的机制没有发挥作用或这类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在振兴产业链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协同治理机制,打通产业链信息传递的内外渠道,形成信息传递、甄别、共享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延明 林英泽
除职能外,态度、协同范围、激励和协同效应四个因素对技术董事协同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在技术主导型产业链治理过程中,首先,应建立良好的董事会专家效应机制特别是对技术董事的授权机制;其次,应着眼于产业链董事会架构,以核心企业为主,节点企业为辅,形成以技术董事为核心、次技术董事为群体的技术专家团队;再次,应建立技术董事选拔、培养机制,采用"技术专家+董事+授权"的方式,营造技术董事发挥协同效应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董事在产业链技术研发和技术战略布局中的协同能力,产生正向协同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怡曼 聂锐 刘明杞
协同商务链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资源联盟体,对传统的供应链模式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可以帮助协同商务链的各节点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相合作,达到协同生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然而,由于协同商务链各节点上的企业多,且各具特点,因此,目前还很难用具体的数理模型对它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度量。本文在研究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数学的思想,建立了企业协同商务链协同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协同商务链协同效应评价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刚
学科建设是一种群体行为。学科群内的学科或其分支之间所形成的在概念、理论、方法上的交叉与互补,继而产生综合、交叉和横向等协同效应。建设学科群,发挥好学科群的协同效应,有利于高等学校学科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学科建设 学科群 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文政
协同效应是购并后的企业之合理预期价值的净现值大于企业未合并而单独运行时的预期价值净现值之和的部分。协同效应估价研究分为事后计量研究和事前预测研究。在企业购并活动中,事前的协同效应预测研究比事后的协同效应实证研究更为重要。
关键词:
企业购并 协同效应 预测 计量 估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延明
市场拉动型产业链治理是在构建的产业链董事会中嵌进市场董事,由市场董事的协同效应产生的一种协同治理机制。市场董事的协同效率取决于市场协同的授权和信息的交流程度;董事会协同效率不仅受市场董事协同动力的影响,而且还受协同幅度的影响。产业链协同效率是市场董事和董事会两者决定的结果,产业链协同效率的负面影响产生于协同中的"序参量"(治理机制),因此良好的协同治理机制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
产业链 公司治理 市场董事 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莉 王文岩
如何合理确定并购公司价值和实现并购双赢,是资本运作的重大课题。目前的价值评估理论更多侧重于分析公司的公平价值,而较少考虑并购对目标公司价值的影响,因而评估价值往往不能得到并购双方的认可。本文重点探讨协同效应对目标公司评估价值的影响;试图建立一个适用于并购活动中的价值评估模型,并通过对并购中协同效应的分析,公允地计算目标公司的价值,从而确定一个并购双方都认可的价值区间。
关键词:
协同效应 公司并购 价值评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洁 梁嘉骅
初始领先优势和协同效应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演化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建立企业间的协同演化动力学模型,既考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又考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分析了企业的初始领先优势和协同效应对企业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或被淘汰并不取决于它是强者或是弱者,而取决于初始领先优势和协同效应,充分说明了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和初始领先优势与协同效应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初始领先优势和协同效应对企业的影响机理,提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陇 段文玉 邱硕
本文运用SALSA的方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有七个外生变量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协同效应起到调节作用,分别为企业特征、企业性质、竞争强度、研究与开发、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绩效、企业文化。同时,影响二者间关联的变量也包括内生变量,即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本身的特性会对这种协同效应产生制约,分别为创新的类型和强度以及社会责任的性质和维度。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创新 协同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崇岚 荆龙姣
随着跨企业协同的发展,不同学派开始关注跨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问题。本文在梳理主流学派的文献基础上,探讨了跨企业协同的动因和跨企业协同效应问题,认为跨企业协同的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跨企业协同 协同动因 协同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会斌 杨东
文章以战略协同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战略两个重要维度即研发投入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2012-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129家企业的387个样本,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高科技产业,研发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探索式创新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式创新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越差;利用式创新也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式创新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越差;反映企业双元创新的相对探索式创新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企业研发资源在探索和利用两种创新活动间的配置要实现某种平衡,只有将探索式创新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才能最大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创新双元 企业绩效 协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