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
- 2023(1570)
- 2022(1377)
- 2021(1373)
- 2020(1230)
- 2019(2982)
- 2018(2926)
- 2017(5114)
- 2016(3156)
- 2015(3664)
- 2014(3712)
- 2013(3793)
- 2012(3255)
- 2011(2721)
- 2010(2893)
- 2009(2856)
- 2008(3229)
- 2007(3146)
- 2006(2954)
- 2005(2782)
- 学科
- 管理(21588)
- 企(16483)
- 企业(16483)
- 业(16453)
- 财(7985)
- 济(7287)
- 经济(7276)
- 务(6795)
- 财务(6776)
- 财务管理(6761)
- 企业财务(6430)
- 制(3934)
- 方法(3909)
- 经营(3700)
- 策(3648)
- 划(3629)
- 人事(3490)
- 人事管理(3490)
- 决策(3338)
- 计划(3224)
- 银(2931)
- 银行(2931)
- 理论(2770)
- 业经(2712)
- 行(2552)
- 度(2454)
- 制度(2453)
- 数学(2422)
- 数学方法(2410)
- 和(2404)
- 机构
- 大学(39155)
- 学院(39086)
- 管理(19736)
- 理学(14627)
- 理学院(14470)
- 管理学(14406)
- 管理学院(14280)
- 济(12780)
- 经济(12217)
- 中国(11520)
- 财(10189)
- 研究(9594)
- 京(9103)
- 江(7771)
- 公司(6627)
- 财经(6527)
- 州(6311)
- 北京(5891)
- 经(5880)
- 中心(5718)
- 科学(5472)
- 省(5471)
- 商学(5072)
- 商学院(5016)
- 财经大学(4853)
- 所(4849)
- 银(4686)
- 银行(4537)
- 有限(4422)
- 市(4360)
共检索到7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文兵 吕晶晶 王蓉蓉
本文研究CEO变更前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变化,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CEO变更当年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调低利润;在变更次年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调高利润,并进而恢复到变更前一年的水平;其中外部继任在继任当年的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而在继任次年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并且来自大股东的外部继任与内部继任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政策类似,但来自经理人市场的外部继任与内部继任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政策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CEO变更 继任来源 盈余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杜兴强 周泽将
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盈余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经验文献却相对较少。以中国资本市场2001年到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和高管的继任来源两个因素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之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变更导致了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外部继任者的上市公司相对于内部继任者的上市公司而言更倾向于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附加检验也揭示,高管离职的原因会给继任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变更和继任来源是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理解中国资本市场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提供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傅绍正 曹旭 石威峰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资产负债表日至上期年报披露日之间发生CEO变更对上期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上期年报披露日之前发生CEO变更的公司对上期年报进行了更多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异质性检验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能够抑制继任CEO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相较于内部继任CEO,外部继任CEO更倾向于对上期年报进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CEO变更时点与上期年报披露时点之间的间隔越长,负向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在CEO变更子样本中,对上期年报进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的公司比其他公司在变更当期更有可能实现业绩增长。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对高管变更前期盈余管理行为的认知,而且可以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证据。
关键词:
高管变更 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 外部审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营 曹廷求
任期是识别经理人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从CEO任期的角度探究了其与薪酬激励之间的动态调整关系,并考察了不同继任来源CEO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CEO任期与货币薪酬、股权激励及薪酬差距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在货币薪酬方面,当任期达到8年时,CEO货币薪酬达到最大值;在薪酬差距方面,当任期5~7年时,管理层内部薪酬差距达到最大值;尽管继任来源对上述两方面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在股权激励方面,外部继任CEO达到最大值所需任期却远大于内部继任CEO。这些结论对管理层权力效应、认知效应和动态契约效应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对于职业生涯假设的支持并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莲花 王梓冲
当CEO离任已成事实并且能够预知离任时间时,前任CEO为了自身薪酬的最大化而产生盈余管理动机。文章界定CEO退休为可预期变更,选取2008—2016年间沪深A股发生CEO退休的企业和同年度、同行业、同规模CEO留任企业为样本,分析CEO可预期变更前是否存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现象。研究发现CEO可预期变更前一年的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ACFO)显著低于CEO留任企业,而可操纵应计利润(DA)未见显著差异,意味着CEO在退休前一年更倾向于通过异常降价促销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以往的CEO变更与盈余管理相关研究普遍关注继任CEO的盈余管理行为,文章以不同的视角研究前任CEO在离任前的盈余管理行为,为防范离任前CEO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丽虹 汪制邦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其中处置僵尸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僵尸企业治理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就内部而言,CEO作为企业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对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继任来源和职业经历是反映CEO管理能力和经营风格的两个关键指标,能够为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使用2004—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数据、CEO简历和个人特征数据研究CEO继任来源和多元化职业经历对僵尸企业处置的具体影响及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来源于非内部晋升且拥有多元化职业经历的CEO使企业成为僵尸企业概率更低,影响路径主要是降低了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中存在两个作用机制:一是提高企业薪酬激励水平;二是增加企业并购重组次数和金额。进一步分析表明,来源于非内部晋升且具有多元化职业经历的CEO对降低僵尸企业比例的正向效应在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更加显著。本研究对于上市僵尸企业如何科学聘任CEO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够为加快构建高效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亚楠 张复生
本文选取我国2006-2016年间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薪酬差距越大,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进一步研究显示,CEO变更前期,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增大,且CEO变更会使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伟杰 薛永江
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相对比较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本文采用2008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上市公司CEO权利、CEO非正常变更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CEO变更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CEO权利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关健 段澄梦
文章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对比分析发生和未发生CEO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差异,探讨CEO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净效应"。结果表明,发生CEO变更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未发生CEO变更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当CEO与董事长同时变更、CEO继任者为外部继任者或公司股权性质为非国有时,CEO变更导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高;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股权制衡度对CEO变更导致的盈余管理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莉
通过2007—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地约束了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从实证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CEO强制性变更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自愿性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却没有显示出任何关联。如果管理者进行了过度的盈余管理,那么CEO将会被迫引咎辞职,这表明董事会尽到了应有的监督责任。另外,当企业的外部环境恶劣,如面临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营业成本率持续高位或市盈率高估等情况,上市公司更加倾向替换当前的CEO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的业绩变量与CEO的变更并没有显示出相关关系,说明CEO的变更与企业的业绩优劣并无直接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关健 段澄梦
文章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对比分析发生和未发生CEO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差异,探讨CEO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净效应"。结果表明,发生CEO变更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未发生CEO变更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当CEO与董事长同时变更、CEO继任者为外部继任者或公司股权性质为非国有时,CEO变更导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高;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股权制衡度对CEO变更导致的盈余管理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关健 段澄梦
文章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对比分析发生和未发生CEO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差异,探讨CEO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净效应"。结果表明,发生CEO变更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未发生CEO变更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当CEO与董事长同时变更、CEO继任者为外部继任者或公司股权性质为非国有时,CEO变更导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高;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股权制衡度对CEO变更导致的盈余管理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增福 曾晓清
前期文献对企业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应计项目盈余操纵的考察。本文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我们的研究发现,(1)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会通过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而非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主要通过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2)内部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会通过应计项目来调低利润,而外部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显著,且内部继任的高管的前任是非正常离职的,其通过应计项目调低利润的行为更为显著。本文的发现拓展了高管变更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对企业高管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汝娟 刘阳 尹淑杰
本文以2012~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将所有影响和反映CEO权力强度的变量分为四个维度:外部监管、组织权力、所有制权力、专家权力,研究其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权力会刺激CEO进行盈余管理,而外部监管、CEO的所有制权力和专家权力则会约束该种行为。
关键词:
CEO 权力强度 盈余管理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剑兵 朱芳芳
基于高管行为整合理论对CEO变更情境下高管团队重组与高管薪酬差距及其激励效应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CEO发生变更的情况下,高管团队重组与高管薪酬差距显著负相关,且高管团队重组会削弱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这可理解为企业为了抑制高管团队重组对高管团队合作的破坏行为,在高管团队发生重组时,会尽可能地缩小高管薪酬差距以促进高管行为快速整合。此外,相对于内部继任,当CEO为外部继任时,高管团队重组对锦标赛作用的削弱程度相对更大一些,即外部继任的CEO其所面对的高管行为整合程度要远大于内部继任的情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