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4)
- 2023(3448)
- 2022(2657)
- 2021(2644)
- 2020(2344)
- 2019(5694)
- 2018(5777)
- 2017(11235)
- 2016(6125)
- 2015(7095)
- 2014(7032)
- 2013(6751)
- 2012(5849)
- 2011(5320)
- 2010(5503)
- 2009(5017)
- 2008(4805)
- 2007(4140)
- 2006(3596)
- 2005(3160)
- 学科
- 济(24723)
- 经济(24708)
- 管理(16366)
- 业(15301)
- 方法(14660)
- 数学(13493)
- 企(13291)
- 企业(13291)
- 数学方法(13151)
- 农(5768)
- 理论(5640)
- 中国(5490)
- 业经(4721)
- 学(4527)
- 教学(4441)
- 贸(4248)
- 贸易(4243)
- 易(4137)
- 地方(4060)
- 技术(4021)
- 财(3864)
- 和(3524)
- 农业(3466)
- 制(3241)
- 划(3217)
- 环境(3153)
- 策(2914)
- 学法(2861)
- 教学法(2861)
- 银(2773)
- 机构
- 学院(84918)
- 大学(82754)
- 管理(33125)
- 济(30259)
- 经济(29575)
- 理学(29112)
- 理学院(28830)
- 管理学(27861)
- 管理学院(27738)
- 研究(25728)
- 中国(18551)
- 科学(17415)
- 京(17406)
- 农(15488)
- 业大(14738)
- 所(13402)
- 农业(12477)
- 江(12421)
- 财(12402)
- 研究所(12365)
- 中心(11965)
- 技术(11291)
- 北京(10844)
- 范(10334)
- 州(10204)
- 师范(10196)
- 财经(10183)
- 经(9239)
- 院(9145)
- 工程(9115)
- 基金
- 项目(59803)
- 科学(46149)
- 基金(41703)
- 研究(41509)
- 家(37195)
- 国家(36930)
- 科学基金(31508)
- 省(25212)
- 社会(24523)
- 社会科(23250)
- 社会科学(23241)
- 自然(21856)
- 基金项目(21553)
- 自然科(21425)
- 自然科学(21423)
- 划(21018)
- 自然科学基金(21008)
- 教育(20793)
- 资助(18561)
- 编号(17395)
- 重点(13790)
- 成果(13432)
- 创(13006)
- 发(12580)
- 课题(12570)
- 部(12334)
- 创新(12064)
- 计划(11998)
- 科研(11438)
- 大学(11010)
共检索到117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艳群 蒋蘋 廖敦军 向阳 孙松林 官春云
以CD–100型滚筒式烘干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油菜籽干燥特性的温度和风速进行对比试验,绘制在温度分别为60、70和80℃,风速分别为3.03、3.80、4.30、4.73和5.13 m/s时,油菜籽含水率随干燥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油菜籽干燥速率加快,最佳干燥温度为80℃;随着风速的加大,油菜籽干燥速率加快,当干燥温度为80℃、风速为4.73 m/s时,所需干燥时间为2 h,干燥速率最大,为4.87%/h。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姗姗 廖庆喜 王都 姚露 雷小龙 王磊 邢鹤琛
为提高油菜气力滚筒式精量集排器的充种性能,设计1种滚花排种滚筒,确定了滚花排种滚筒的结构参数,构建了充种区强制带动层种子的力学模型。EDEM仿真分析滚花结构、排种滚筒转速和充填高度对种群充填角、拖带角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滚花排种滚筒拖带角随排种滚筒转速增大而增大,且大于无滚花排种滚筒;种群充填角随排种滚筒与种群间的摩擦力增加而增加。同时,随排种滚筒转速的增加,种群所受合力、法向力和切向力以及种群速度线性增加;随充填高度的增加,种群所受合力和种群速度线性增加,且排种滚筒转速或充填高度一定时,滚花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俊 夏俊芳 张居敏 胡毅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设计了一种稻麦通用型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滚筒采用对剖式结构,可从径向拆装,简化拆装过程、减少对密封件的影响。以黄华占和郑麦9023为播种对象,以空穴率、合格率和重播率为排种性能评价指标,对窝眼形状、滚筒转速、吸种负压和充种区种层高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通过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对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果显示:圆锥形窝眼更适合水稻种子,类椭球形窝眼更适合小麦种子;充种区种层高度对排种性能影响不显著,滚筒转速和吸种负压对排种性能有明显影响;分析得到的水稻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17r/min、吸种负压4.6kPa、种层高度40mm;小麦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21r/min、吸种负压4.2kPa、种层高度40mm。对该参数组合下的排种性能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的排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分别为86.81%和4.61%,小麦的排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分别为81.84%和7.83%,与优化预测结果相吻合,且各项指标满足播种基本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培旺 刘凯凯 陈明江 王振伟 张爱民
设计一种适用于棉秆等硬质茎秆,配套打捆机作业的滚筒式铡切机构。该机构采用先破碎后铡切的滚筒式刀组和安装于机架上的定刀配合作业将棉秆切断。滚筒式刀组采用破碎板与铡切刀在圆周上交错布置的方式,实现对棉秆先破碎后铡切的作业,减轻铡切刀的磨损,降低铡切作业功耗。根据棉秆特性,确定关键部件的参数,并运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铡切刀进行静强度校核和对滚筒式铡切机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铡切刀的应力、应变分布和滚筒式铡切机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铡切刀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发生在螺栓孔处,分别为234.6×106 N/m2和7.521×10-4 mm,铡切刀材料选用65Mn钢材,可满足性能要求;滚筒式铡切机构的最低阶固有频率为53.675Hz,高于其工作激励频率6.5 Hz,不会形成共振。对该机构的主要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铡切滚筒以185r/min旋转时,棉秆的铡切长度合格率为95.31%,消耗功率约30kW。
关键词:
棉秆 滚筒式铡切机构 破碎板 铡切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江 余登苑
分析了滚筒式静电选种机实现种子分级的机理,并推导出种子在选种机中的理论运动轨迹,说明了静电分选的可能性。通过试验也发现,滚筒式静电选种机能够按种子的生命力进行清选分极,同时,静电分选的过程也是静电场对种子进行静电处理的过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玉茹 谢方平 王修善 李旭 刘大为
针对番茄种子质量轻、形状不规则、粒径小,难以实现精量排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滚筒式排种器,主要由正压吹种装置、凸形滚筒、种箱、激振器等部件组成。排种器滚筒内负压产生的吸附力,吸附番茄种子随滚筒转动,至投种位置时在正压气吹的作用下完成排种。确定滚筒直径142 mm、长度345 mm,周向吸种孔数20个、轴向吸种孔数10个,孔距33.3 mm、孔径1.2 mm。以吸种负压、滚筒转速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排种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吸种负压530 Pa、滚筒转速5 r/min、振动频率68 Hz,此时排种器漏播率为3.7%,重播率为3.2%,单粒率为93.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玉茹 谢方平 王修善 李旭 刘大为
针对番茄种子质量轻、形状不规则、粒径小,难以实现精量排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滚筒式排种器,主要由正压吹种装置、凸形滚筒、种箱、激振器等部件组成。排种器滚筒内负压产生的吸附力,吸附番茄种子随滚筒转动,至投种位置时在正压气吹的作用下完成排种。确定滚筒直径142 mm、长度345 mm,周向吸种孔数20个、轴向吸种孔数10个,孔距33.3 mm、孔径1.2 mm。以吸种负压、滚筒转速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排种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吸种负压530 Pa、滚筒转速5 r/min、振动频率68 Hz,此时排种器漏播率为3.7%,重播率为3.2%,单粒率为93.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蕾 樊啟洲 张乘畅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及多孔介质模型对干燥室内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对小型油菜籽分层床式干燥设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干燥设备能够满足油菜籽干燥要求,通过数值模拟可得单一纵向通风时干燥室内存在热风死区,使得干燥均匀性较低,增加横向通风后干燥室内流场分布较为均匀,油菜籽与热风接触面积增大,提高干燥效率及均匀性,且利用生物质能源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利峰 廖骞 刘大为 谢方平 王修善 李铁辉
为改善5H–2谷物烘干机的干燥性能,将原有角状盒改造为多孔角状盒。通过Fluent对多孔角状盒的干燥段气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对比空载条件下干燥箱内部温度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装有多孔角状盒的干燥箱内部温度场较原有角状盒的分布更趋均匀。选择早稻‘中早35’稻谷,在5H–2谷物烘干机上安装多孔角状盒开展烘干试验,设置热风干燥温度为65℃,风速为8 m/s,干燥缓苏比为1∶2,结果装有多孔角状盒的烘干机干燥速率为0.798%/h~1.002%/h,烘干后爆腰增率为7.4%~10.2%,相比原有角状盒谷物烘干机,其干燥速率提高了12.1%~21.2%,爆腰增率降低了1.9%~5.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利峰 廖骞 刘大为 谢方平 王修善 李铁辉
为改善5H–2谷物烘干机的干燥性能,将原有角状盒改造为多孔角状盒。通过Fluent对多孔角状盒的干燥段气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对比空载条件下干燥箱内部温度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装有多孔角状盒的干燥箱内部温度场较原有角状盒的分布更趋均匀。选择早稻‘中早35’稻谷,在5H–2谷物烘干机上安装多孔角状盒开展烘干试验,设置热风干燥温度为65℃,风速为8 m/s,干燥缓苏比为1∶2,结果装有多孔角状盒的烘干机干燥速率为0.798%/h~1.002%/h,烘干后爆腰增率为7.4%~10.2%,相比原有角状盒谷物烘干机,其干燥速率提高了12.1%~21.2%,爆腰增率降低了1.9%~5.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光耀 谢方平 陈凯乐 代振维
结合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PSO)对油菜籽干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油菜籽平均水分下降速率和发芽率与干燥温度、初始含水率、真空度之间的三层网络预测模型,利用试验样本数据计算并确定预测模型的网络权值及阈值,再采用PSO算法进行参数优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比BP网络模型和PSO–BP模型,发现BP网络仿真值相对误差最大值为4.5%,而PSO–BP仿真值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9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紫薇 贲宗友 杨浩勇 左毅 陈坤杰
[目的]为了提高粮食烘干机所配套的热泵系统在低温下的工作性能,使其能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干燥作业对热量的需求,研发了一套粮食烘干机变频式热泵系统。[方法]通过1台变频压缩机与4台普通压缩机的组合,使热泵系统的理论输出热量,能够完全覆盖不同工况下干燥作业的热量需求,并显著改善热泵系统在低温工况下的制热性能。为了测试变频式热泵系统的相关性能,对其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频压缩机,在环境温度为0~5 ℃时,系统的出风温度相较普通定频系统提高了约32%,可满足低温工况下干燥机的作业要求。采用所研发的变频式热泵系统进行稻谷干燥的生产性试验,结果显示,系统的平均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为3.67,平均除湿能耗比为2.08 kg·kW~(-1)·h~(-1),较普通定频热泵干燥系统分别提高了16.5%和34.4%。[结论]采用变频式压缩机的粮食烘干机热泵系统,相较普通的定频系统,不仅可显著提高系统在低温下的出风温度,而且性能更加优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贵生 吕新民 党革荣 郭康权
通过分析农产品物料的脱壳方法及原理,并结合油菜籽的物理机械特性,提出了油菜籽两次撞击脱壳方法。同时依据两次撞击脱壳方法设计制造了油菜籽脱壳装置,并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脱壳装置上进行的油菜籽脱壳试验结果表明,两次撞击法脱壳率大于75%,粉末率小于5%;随着油菜籽含水量的增加,脱壳率和粉末率降低;打板在主轴上的安装位置和打板高度均有最佳值。
关键词:
两次撞击法 油菜籽 脱壳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明亮 汤楚宙 谢方平 赵进辉 张岚
为适应油菜机械化生产要求,设计了一种条播播种机.该播种机采用窝眼轮型孔排种器,浮动地轮装置,作业时悬挂于各种在田中行走的工作机上.由于地轮采用浮动结构,可避免由于田块不平、机械振动等原因影响播种的均匀性,机具适应能力强.同时在窝眼轮轴上设置有不同的型孔,可满足不同品种、不同播量的播种要求.666.7 m2播量在250 ~500 g之间可调.一次实现6行播种,行间距可调,破碎率在5%以下.
关键词:
免耕 悬挂式 油菜 条播机 设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涛 沈永哲 高连兴 刘志侠 张旭东 吕长义
为了验证所设计弹齿滚筒式花生捡拾机构的合理性,并获得关键机构参数,在ADAMS环境下建立了该机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各个工位弹齿摆角与角速度曲线图的分析,根据弹齿摆角在一个工作循环变化规律和角速度变化特点,认为该捡拾机构可在一个捡拾周期内连续完成捡拾、升举、推送和空回4个捡拾工位动作,验证所设计的机构参数合理。通过建立齿端轨迹方程,分析得出影响齿端轨迹、速度、加速度变化的主要机构和工作参数。对比匹配不同工作参数机构齿端轨迹,确定该机构捡拾速比范围。对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不同工作参数匹配下齿端轨迹和漏捡区域面积的变化规律。在前进速度V为45M·Min-1,转速n为50r·...
关键词:
花生捡拾机构 仿真分析 性能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