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7)
- 2023(18010)
- 2022(15184)
- 2021(14131)
- 2020(11750)
- 2019(27263)
- 2018(26850)
- 2017(51743)
- 2016(28008)
- 2015(31443)
- 2014(31412)
- 2013(30635)
- 2012(27904)
- 2011(24928)
- 2010(24670)
- 2009(22511)
- 2008(21690)
- 2007(19178)
- 2006(16585)
- 2005(14542)
- 学科
- 济(112661)
- 经济(112536)
- 管理(79006)
- 业(74635)
- 企(61448)
- 企业(61448)
- 方法(51570)
- 数学(44809)
- 数学方法(44188)
- 农(31323)
- 中国(30927)
- 财(27724)
- 业经(25426)
- 学(25228)
- 地方(23259)
- 制(21185)
- 农业(20681)
- 贸(19654)
- 贸易(19640)
- 理论(19278)
- 易(19018)
- 务(17169)
- 和(17166)
- 财务(17083)
- 融(17077)
- 金融(17068)
- 财务管理(17048)
- 技术(17033)
- 银(17015)
- 环境(16982)
- 机构
- 大学(393819)
- 学院(391526)
- 济(155183)
- 管理(154109)
- 经济(151883)
- 理学(133852)
- 研究(133025)
- 理学院(132328)
- 管理学(129692)
- 管理学院(128995)
- 中国(99084)
- 京(84189)
- 科学(83455)
- 财(70850)
- 所(66657)
- 农(66343)
- 研究所(61026)
- 中心(60435)
- 业大(60404)
- 财经(57197)
- 江(56972)
- 北京(52714)
- 范(52330)
- 经(52203)
- 农业(52008)
- 师范(51752)
- 院(48882)
- 经济学(46937)
- 州(46098)
- 财经大学(42875)
- 基金
- 项目(274734)
- 科学(216260)
- 基金(200062)
- 研究(198331)
- 家(175864)
- 国家(174473)
- 科学基金(149726)
- 社会(124554)
- 社会科(117939)
- 社会科学(117908)
- 省(106518)
- 基金项目(105862)
- 自然(98786)
- 自然科(96542)
- 自然科学(96518)
- 自然科学基金(94728)
- 教育(91599)
- 划(90423)
- 资助(82113)
- 编号(80433)
- 成果(64349)
- 重点(61847)
- 部(60235)
- 发(58180)
- 创(56717)
- 课题(55504)
- 创新(52938)
- 科研(52827)
- 国家社会(51568)
- 教育部(51541)
- 期刊
- 济(166020)
- 经济(166020)
- 研究(113928)
- 中国(75033)
- 学报(65926)
- 科学(59835)
- 农(59820)
- 管理(57124)
- 财(54016)
- 大学(50049)
- 学学(46990)
- 教育(44895)
- 农业(41038)
- 技术(34690)
- 融(33515)
- 金融(33515)
- 财经(27988)
- 业经(27581)
- 经济研究(26770)
- 经(24008)
- 问题(22071)
- 业(21562)
- 图书(20206)
- 版(18929)
- 科技(18773)
- 理论(18300)
- 技术经济(18298)
- 资源(17946)
- 统计(17110)
- 业大(16954)
共检索到570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春锦 范爱军
边界地区因受国家边界线特殊属性的制约,成为了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但这种状况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得到改变。一体化前地处国家偏远外围的边界地区在一体化以后成为合并了的一体化大市场的中心位置,从而降低了进入外部市场的准入成本,提高了市场潜力。因此,一体化效应在拥有区位优势的边界地区的具体体现相对于内地地区会比较显著。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三地区中心-外围模型(NEG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框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估计)方法,具体检验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一体化效应。检验结果显示CAFTA的一体化效应是正效应,表明CAFTA的实施对区内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峰
理论机制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度的引入必然会对财政支出与贸易平衡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基于45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国家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贸易开放度差异的条件下,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对财政支出与贸易平衡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会因贸易开放度的差异而呈现显著的门限效应。对于低开放度国家,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具有较强的扭曲性效应;对于中等开放度国家,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扭曲性影响有所减弱;而对于高开放度国家,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并不明显,此时"李嘉图等价"假说成立。研究发现,随着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贸易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贸易平衡的不利影...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财政支出 贸易平衡 门限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才国伟
本文基于三区域NEG模型,利用国内省份1985—2006年间3个子时期样本,实证估计了反映国内贸易需求的区域市场潜力。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市场需求潜力一方面存在时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呈阶梯式下降趋势;除了自然地理区位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等影响外,市场潜力受边界因素影响(边界效应)显著。本文进一步的考察发现,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边界效应与对外贸易负相关,内部市场一体化的推进有利于外部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市场潜力 边界效应 市场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春锦 范爱军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的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还会对国家内部地区也带来重要影响,特别是位于国家边界线附近的边界地区。边界地区在一体化条件下拥有着非边界地区无法具备的区位优势:处于一体化市场中心、临近外国市场、市场准入度高等等。因此,一体化对边界地区的影响效应就尤为剧烈和突出。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背景,详细探讨和分析了CAFTA对边界地区发展的具体的一体化效应、并给了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
CAFTA 边界地区 一体化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永亮 刘德学
基于Krugman(1991)的"中心一外围"模型,本文给出了"三区域模型"的思路,并作出了相应的边界效应假说,通过MP函数对我国不同区域层面的经济活动变量(工业增加值和工资率)进行回归。研究发现,市场获得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差异的显著变量,我国不同年份的回归显示经济活动的重要变量(如工业增加值和工资率)与地理空间上的市场获得呈正相关;就市场获得的逐年增加来看,收入成为主要的解释因素,而边界壁垒减少对市场获得的贡献次之,甚至部分时期成其阻碍因素,如1985—1995年期间,全国范围的"边界效应"(市场获得的阻力因素)较为明显,其中内地区域又明显高于沿海区域;而1995—2005年期间,内地与沿海区...
关键词:
市场获得 三区域NEG模型 边界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倩 吴海燕
农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搞活农村流通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11-2021年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三者间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发展效益指数逐年递增,其中,数字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增长速度较缓,且整体耦合协调度已从濒临失调阶段转向基本协调阶段。从区域和省域层面来看,我国区域三者耦合协调度呈“自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其中广东、江苏等地的耦合协调度已处于高级协调阶段,而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仍处于濒临协调阶段。基于此,应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创新生态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永亮
本文基于工资方程的市场潜力模型,利用我国省份层面1999~2009年的样本,经验估计了体现贸易需求的多层次(国际、国内和省份)市场潜力,发现其在东、中、西部存在阶梯型递减的发展趋势,内部总体市场潜力明显高于外部;市场活动的跨国和省际边界效应(市场分割)的相对程度影响内外需均衡格局;国内市场潜力的扩大有利于促进贸易的本土偏向;国际市场潜力则有利于贸易的对外导向。市场化推进有利于贸易本土偏向,纠正地方保护主义下的过渡对外导向;最后研究给出了内外需求双重推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潜力 边界效应 内外需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文凯 任元明
新经济地理学从市场潜力的角度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但识别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这类文献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以重庆市直辖作为市场潜力变化的外生冲击,以四川省县市为样本,使用DID方法就边界效应导致的市场潜力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重庆市直辖导致位于川渝边界附近的四川省县市的市场潜力损失大于四川省其他县市,进而导致在重庆市直辖之后位于川渝边界附近的县市的经济增速低于其他县市约5%,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上述结论。进一步的发现是,市场潜力是解释基准回归结果的重要因素,而经济结构差异则没有足够的解释力。同时我们也排除了与其他省市加强合作以及“三线”建设的长期影响和三峡移民等竞争性假说。最后,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畅通国内循环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边界效应 市场潜力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永亮 才国伟 朱英杰
基于贸易扩张的新型要素模型,我们利用2000—2007年样本度量了国内和国际市场潜力指标并经验考察我国贸易二元边际的发展趋势;实证研究发现国内外市场潜力构成贸易二元扩张的需求动因,结论认为两个层次的市场潜力对外延边际的作用力均高于内延边际,国内市场潜力对二元边际的扩张作用高于国际市场潜力的解释力度;大国经济独有的"双重优势"有待强化,即体现多样性优势的外延边际和体现规模优势的内延边际仍需并驾齐驱。政策意义还在于揭开"内外需发展之困",即贸易外需扩张要扩大区域市场边际,获得地理多样性的竞争优势,贸易内需市场需要克服"边界效应",获得深度的市场潜力空间。
关键词:
市场潜力 边界效应 外延边际 内延边际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行伟波 李善同
本文采用2003—2005年中国省际产品贸易及缴纳增值税的数据,在边界效应模型中对省际贸易的本地偏好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发现:在各种模型设定下,中国省际产品贸易确实存在明显的本地偏好;在控制了经济规模、对外贸易、行政区划、临近效应、双边及多边贸易壁垒等因素之后,历年的省际边界效应大约在4—6之间;2003—2005年,省际边界效应没有出现一致的变化趋势。本文的结果表明中国国内产品市场的一体化已具备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
本地偏好 边界效应 市场一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文博 蒋毓琪
本文基于2015-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流通市场一体化建设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流通市场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1%一体化建设的释放效用为0.092%;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市场一体化建设均有助于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物流和商流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效用明显,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水平的释放作用有限;流通市场一体化存在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正向空间溢出,但效果微弱。
关键词:
流通市场一体化 消费潜力 空间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娟
本文选用2000-2005年欧盟成员国之间以及欧盟成员国与外部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双边出口贸易额等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方法,基于边界效应的视角,分别探讨了欧盟25国和欧盟15国的商品市场一体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欧盟这样的区域贸易协定对其成员国具有正面影响。地理临近性和文化联系鼓励紧密的贸易伙伴,距离、税率和人口对双边贸易存在负面影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非关税壁垒成为重要边界可部分解释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高于欧盟15国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欧盟 一体化 因素 边界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覃一冬 王俊杰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本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与地区工资差距的关系,根据中国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工资水平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且二者还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其市场潜力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较小,而在内陆地区则恰好相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段春锦 范爱军
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运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边界地区广西和云南2003-2011年的经济数据,详细考察了总体就业增长情况,以及与就业相关的国家增长效应(NGE)、产业综合效应(IME)和地区竞争效应(CE)。结果显示,边界地区的就业增长并没有像理论预测的那样显著区别于其它地区,而且边界地区自身产业发展差异很大。本文认为国家先期于1992年实施的沿边开放政策以及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前释放了CAFTA一体化效应对边界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导致一体化效应在边界地区被稀释。此外边界地区各自禀赋条件不同,造成各自的优势产业部门差异很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军 张娟 赵珏
边界效应是指边界对跨边界经济行为的影响。基于边界效应的视角,本文从实证角度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如下:第一,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数值很大,反映了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仍然存在诸多的发展障碍;第二,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小于国际边界效应,表明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的一体化水平高于其与外部国家的一体化水平;第三,欧盟15国的边界效应值远小于欧盟25国的边界效应值,特别是欧盟15国的国际边界效应值也远远小于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值,折射出东扩后的欧盟在融合和协调中所遇到的尴尬和困窘。
关键词:
欧盟 市场一体化 边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