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6)
- 2023(11294)
- 2022(9207)
- 2021(8677)
- 2020(6988)
- 2019(15898)
- 2018(15437)
- 2017(28564)
- 2016(15235)
- 2015(17380)
- 2014(17189)
- 2013(16925)
- 2012(15830)
- 2011(14495)
- 2010(14324)
- 2009(13553)
- 2008(13495)
- 2007(12076)
- 2006(10826)
- 2005(9791)
- 学科
- 济(64664)
- 经济(64574)
- 管理(45558)
- 业(38249)
- 企(30593)
- 企业(30593)
- 方法(24739)
- 贸(22556)
- 贸易(22541)
- 中国(22395)
- 易(21948)
- 数学(21262)
- 数学方法(21078)
- 农(18641)
- 财(17267)
- 制(16969)
- 业经(14944)
- 地方(13379)
- 体(11727)
- 农业(11703)
- 银(11683)
- 银行(11675)
- 环境(11578)
- 行(11308)
- 融(11219)
- 金融(11215)
- 学(10909)
- 出(10273)
- 关系(9912)
- 体制(9739)
- 机构
- 大学(219166)
- 学院(218675)
- 济(101388)
- 经济(99625)
- 研究(81527)
- 管理(78459)
- 理学(66328)
- 理学院(65557)
- 管理学(64657)
- 管理学院(64234)
- 中国(63598)
- 财(47406)
- 京(47122)
- 科学(44569)
- 所(39672)
- 财经(36776)
- 中心(35935)
- 研究所(35624)
- 经(33556)
- 经济学(33203)
- 江(32374)
- 农(31684)
- 北京(30449)
- 院(30327)
- 经济学院(29859)
- 范(28113)
- 师范(27890)
- 业大(27715)
- 财经大学(27327)
- 州(25413)
- 基金
- 项目(143316)
- 科学(113559)
- 研究(109337)
- 基金(105311)
- 家(91734)
- 国家(91024)
- 科学基金(76952)
- 社会(72410)
- 社会科(68672)
- 社会科学(68660)
- 基金项目(54472)
- 省(52507)
- 教育(49750)
- 自然(46077)
- 划(45240)
- 自然科(44892)
- 自然科学(44877)
- 自然科学基金(44068)
- 编号(43024)
- 资助(42811)
- 成果(36043)
- 部(33717)
- 重点(33122)
- 制(32397)
- 发(32021)
- 国家社会(31399)
- 课题(31256)
- 中国(29974)
- 创(29819)
- 教育部(29410)
共检索到346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聂影 杨红强
借鉴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机制,加快与韩国、日本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贸易磋商与谈判,建立CAFTA区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将是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红强 沈文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制度约束。近期内东盟内部成员国与中国外贸具有趋同性。东盟成员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中国在执行CAFTA的同时积极关注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作路径提供了可能。借鉴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机制,加快与韩国、日本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建立CAFTA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将是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玉举
把握和顺应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需要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阶段基于实用主义和其他原因,1947年通过的国际《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允许存在"不得阻止各缔约方在其领土之间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或为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采用某种临时协定"的例外条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云倩 陆善勇
自2020年起,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协定已签署超过七年,与RCEP、CPTPP等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相比,还存在贸易便利化政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水平不高、未涉及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的内容、投资政策不够便利等问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中,可以在对标RCEP、CPTPP等先进自由贸易规则的基础上,提高谈判标准,探索解决目前RCE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投资自由化水平、拓展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创新通关便利化条款。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朋春
在动态博弈的理论框架下,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文章考察了中日韩三国能否通过首先建立双边FTA从而过渡到中日韩FTA以及可以通过何种路径完成这一目标。结果显示:中日两国不会首先建立自由贸易区;日韩两国首先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可以通过直接吸纳中国加入的方式形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而中韩FTA建成后却不能通过吸纳日本的方式达成此目的;中韩自由贸易区或日韩自由贸易区首先建成的情况下,可通过轮轴—辐条的FTA结构,促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但日本作为轮轴国的情况不包含在可行路径之中。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应首先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并在此后根据日韩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情况,考虑与日本开始自由贸易区谈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利利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东盟与中国毗邻而居,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贸易经济更是飞速发展。深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现状,在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建学
随着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正式启动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的进程。扩大投资领域的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大多缺乏稳定的投资环境和规范的市场机制。为此,在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该区域内国际投资保护制度中的缺失,从而完善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环境和机制,这既是最终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提条件,也是防范包括政治风险在内的投资风险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国际投资 保护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欣怡 赵天南
本文从已经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与正在谈判中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入手,探讨了CAFTA与TPP在内容上存在的区别,以及推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原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金岷 吴非 韩亚欣
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级模式,仍存在某些"发展中的问题"。首先,区域地方政府主导模式挤压了市场机制的空间,以致负面清单调整凝滞;其次,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面临可复制经验的移植困境,这源于政府体制改革悖论,也有着地区经济条件迥异所带来的开放隐忧;再次,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部)间的竞合偏差,带来了经济效率沉降。在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特征和目标导向的基础上,挖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试点扩散之制约要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约束条件 优化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金岷 吴非 韩亚欣
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级模式,仍存在某些"发展中的问题"。首先,区域地方政府主导模式挤压了市场机制的空间,以致负面清单调整凝滞;其次,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面临可复制经验的移植困境,这源于政府体制改革悖论,也有着地区经济条件迥异所带来的开放隐忧;再次,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部)间的竞合偏差,带来了经济效率沉降。在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特征和目标导向的基础上,挖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试点扩散之制约要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约束条件 优化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永成
制度经济学代表诺斯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成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国内的经济发展有赖于制度和制度创新,同样地,国际区域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也有赖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的贸易的集团化区域化是促进地区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成功之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双方消除贸易壁垒,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韩剑
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自贸协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其涉及到的议题范围也在持续扩展,规则深度不断提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FTA的签订数量偏少且条款规则深度不深,同时已签署FTA的伙伴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国家,FTA伙伴国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适时加快推进中国高标准全球自贸区建设步伐,需要从中国已有自贸协定的有效升级、新签自贸协定的有序推进、不同自贸协定的深度融合、与国内自贸试验园区的有机对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解春艳 朱红根
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出发,基于2000-200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另外,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距离、优惠贸易区对双边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共同边界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颖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要以更新和扩充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内容与范围为新起点;以不断加强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和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以增强政治互信以巩固和深化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障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实现。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升级版 互联互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轩
本文尝试利用单边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兼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