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0)
- 2023(13221)
- 2022(11167)
- 2021(10467)
- 2020(8648)
- 2019(19624)
- 2018(19378)
- 2017(35955)
- 2016(18734)
- 2015(20842)
- 2014(19803)
- 2013(19401)
- 2012(17718)
- 2011(16263)
- 2010(15810)
- 2009(14745)
- 2008(14045)
- 2007(12029)
- 2006(10522)
- 2005(9309)
- 学科
- 济(72494)
- 经济(72426)
- 管理(53765)
- 业(52304)
- 企(41187)
- 企业(41187)
- 方法(30542)
- 数学(26159)
- 贸(25971)
- 贸易(25955)
- 数学方法(25890)
- 易(25279)
- 农(23721)
- 中国(23452)
- 技术(17847)
- 业经(16664)
- 财(16178)
- 地方(14603)
- 农业(14584)
- 制(13764)
- 学(13588)
- 技术管理(12850)
- 银(11754)
- 银行(11722)
- 出(11576)
- 环境(11532)
- 理论(11435)
- 行(11347)
- 融(10930)
- 金融(10926)
- 机构
- 学院(255410)
- 大学(254073)
- 济(113388)
- 经济(111474)
- 管理(96294)
- 研究(91095)
- 理学(83254)
- 理学院(82327)
- 管理学(81031)
- 管理学院(80559)
- 中国(69804)
- 京(54129)
- 科学(53522)
- 财(47855)
- 所(44571)
- 中心(41079)
- 农(41057)
- 研究所(40686)
- 财经(38342)
- 江(37000)
- 业大(35959)
- 经济学(35769)
- 经(35009)
- 北京(33839)
- 院(33718)
- 范(32790)
- 农业(32592)
- 师范(32409)
- 经济学院(32195)
- 州(29570)
- 基金
- 项目(175400)
- 科学(139657)
- 研究(129858)
- 基金(128668)
- 家(113228)
- 国家(112343)
- 科学基金(96195)
- 社会(84574)
- 社会科(80340)
- 社会科学(80327)
- 省(67900)
- 基金项目(67502)
- 自然(60937)
- 自然科(59596)
- 自然科学(59577)
- 教育(59004)
- 自然科学基金(58570)
- 划(57400)
- 资助(51641)
- 编号(51149)
- 创(42260)
- 成果(40604)
- 重点(39939)
- 部(39289)
- 发(39251)
- 创新(38719)
- 国家社会(36101)
- 课题(36011)
- 教育部(33950)
- 科研(33550)
- 期刊
- 济(122353)
- 经济(122353)
- 研究(77920)
- 中国(53194)
- 管理(38340)
- 农(37894)
- 学报(37506)
- 科学(37198)
- 财(35375)
- 大学(28871)
- 教育(28179)
- 学学(26994)
- 农业(26756)
- 经济研究(22329)
- 技术(22234)
- 融(21440)
- 金融(21440)
- 业经(20621)
- 贸(20361)
- 财经(18546)
- 国际(17916)
- 问题(17140)
- 经(16305)
- 业(16117)
- 世界(14658)
- 科技(13551)
- 技术经济(12831)
- 商业(11564)
- 坛(11332)
- 论坛(11332)
共检索到385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亮 蒋洪斌 陈小鸿
本文基于1995-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的进口情况,将贸易引力模型和倍差法结合起来,在分别利用Heckman选择模型处理零贸易流和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国家层面上异质性偏差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CAFTA建立对中国机电产品进口产生的贸易效应。计量结果显示:CAFTA对中国机电产品的进口存在着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但没有发生贸易转移效应,因而整体上提高了中国的福利水平。更进一步,如果同时考虑选择性偏差和异质性偏差,CAFTA对中国从东盟进口机电产品的影响,也即贸易创造效应为45.94%,而对中国从非东盟成员国进口机电产品的影响,也即贸易转移效应为27.38%。总体而言,CAFTA的建立对中国机电产品进口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亮 蒋洪斌 黄羽
本文首先以引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倍差法引入衡量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虚拟变量构建了一个基本模型,然后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处理零贸易流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最后对混合OLS方法与Heckman两步法做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存在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却没有显著的计量结果表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而运用混合OLS的方法将会高估实际的贸易创造效应;中国与东盟农产品领域的合作水平相对落后于世界水平,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当前中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谈判,可能对中国的猪肉贸易产生影响。本文在估算中国猪肉产品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和非关税壁垒等值的基础上,运用局部均衡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RCEP对中国猪肉贸易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短)期分析场景下,RCEP生效后中国都将获得正的猪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虽然RCEP将促进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的猪肉贸易,但是对中国与传统猪肉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影响不大。在RCEP谈判要价过程中,中国的猪肉贸易政策可以更加宽松一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蒋洪斌 陈小鸿
贸易引力模型是分析双边贸易流量常用的模型工具。本文采用CEPII数据库中1995—2010年中国HS-6位数进口贸易数据,将CAFTA看成一种政策项目,使用倍差法与贸易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产品层面上估算了CAFTA成立对中国进口流量的影响,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处理零贸易流的样本问题。结果表明,CAFTA的建立对中国进口流量存在扩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并没有发生贸易转移效应。如果忽略零贸易流导致的样本问题,混合OLS回归将使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从Heckman两阶段估计结果看,CAFTA的建立使得2004年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贸易额年平均增长20.44%,同时使中国从非东盟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颖博 朱小明 袁德胜 曹亮
本文利用2001—2010年CEPIIBACI数据库、细化到HS-6位产品层面的WTO关税和CAFTA协定关税数据,基于企业异质性假设的理论框架,研究了CAFTA框架下中国的协定关税和非关税政策对进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进口主要依靠集约边际增长,中国对外关税下降和CAFTA的建设均能提高中国进口贸易流量。更进一步,CAFTA政策对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协定关税的下降实现,而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则更多地是通过非关税政策的实施实现的。此外,相对中国多边最惠国关税的下降,扩展边际从CAFTA协定关税的等量下降中获得了更多的增长。这些结论为调整中国进口结构提供了有力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家清 林莉
基于中国和东盟水产品贸易五个主要国家及CAFTA外其他几个代表国家的贸易数据,本文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在CAFTA框架下双边水产品的贸易创造净效应,并从贸易指数入手分析双边的产品贸易结构中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以评析贸易潜力,旨在为我国与东盟水产品双边贸易的产业升级和贸易福利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CAFTA 水产品 创造净效应 贸易潜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芬 刘宏曼
本文基于进口需求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并结合反事实估计,测算我国多个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既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较大,并且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创造占贸易增长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新西兰自贸区效应逐年较稳定的递减,中国秘鲁自贸区变化幅度较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芬 刘宏曼
本文基于进口需求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并结合反事实估计,测算我国多个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既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较大,并且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创造占贸易增长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新西兰自贸区效应逐年较稳定的递减,中国秘鲁自贸区变化幅度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 佟家栋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愈演愈烈。本文首次将2009—2017年间美方实施的所有贸易壁垒与中方实际遭受影响的HS-6分位的出口产品进行了匹配,结合面板数据一阶差分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评估了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总体层面,美方贸易壁垒会产生非常显著的"提前出口"预期效应和"抑制出口"持续效应;第二,在行业层面,由于国内进口替代行业的压力,美方贸易壁垒仅对中国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行业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中国暂时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没有明显的影响;第三,区分贸易壁垒类型,贸易救济措施受制于追溯执行制度,并未产生"提前出口"效应,但"抑制出口"效应非常明显,政府扶持措施和歧视性本地化要求等隐性壁垒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我国与美方就贸易纠纷进行磋商时,应当针对性地要求对方停止实施各类形式的贸易壁垒,帮助中国出口企业获得公平合理的营商环境。
关键词:
贸易壁垒 出口贸易 工具变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素华 王璇
基于贸易联系研究生产性补贴的出口促进作用,对理解政府补贴的出口促进机制,完善政府补贴政策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海关HS-6位码细分产品出口数据,测算了微观企业贸易联系强度,基于2001年至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分析了贸易联系对政府生产性补贴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政府补贴的出口促进效应随着企业之间贸易联系的增强而增强;贸易联系通过增强出口企业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克服进口国政府治理低效率和弥补出口经验不足等渠道发挥作用,对增强政府补贴的内资企业出口促进作用尤其显著。
关键词:
贸易联系 政府补贴 企业出口 渠道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丽江
本文以中国机电产品SITC.7部门三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G-L指数、阿奎诺指数和格林纳威的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区分法,对中国1990-2009年的机电产品进出口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机电产品SITC.7部门三位数产业内贸易水平质量很低,基本上仍为产业间贸易。因此,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仍是中国机电产品的努力方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本文从出口产品竞争力、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市场潜力、出口增长结构以及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等角度,构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统计指标,利用6位数产品的微观数据,对1992~2011年中国出口贸易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证实了中国出口贸易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分析了出口贸易存在的诸多结构性问题。中国必须加快转变出口贸易发展方式,积极调整和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
出口贸易绩效 转变发展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勇兵 李伟 蒋灵多
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已经由一个区域性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问题。本文利用欧盟进口产品的微观数据探究中国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较高进口渗透度的原因。通过描述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的结构性特征事实,我们发现1995—2004年间中国相对其他国家进口渗透度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集约边际的增长。相对数量边际的增长幅度,价格边际的下降幅度却并不显著。我们采用估算相对质量增长率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相对质量。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的相对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因此,为实现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产品内分工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升...
关键词:
进口渗透 产品内垂直差异 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