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5)
- 2023(3398)
- 2022(2846)
- 2021(2553)
- 2020(2077)
- 2019(4785)
- 2018(4545)
- 2017(9040)
- 2016(4345)
- 2015(4827)
- 2014(4732)
- 2013(4676)
- 2012(4138)
- 2011(3892)
- 2010(3765)
- 2009(3375)
- 2008(3478)
- 2007(3000)
- 2006(2596)
- 2005(2346)
- 学科
- 济(20696)
- 经济(20681)
- 贸(18559)
- 贸易(18551)
- 易(18070)
- 管理(12662)
- 业(12417)
- 方法(11619)
- 数学(10154)
- 数学方法(10089)
- 农(8576)
- 企(8401)
- 企业(8401)
- 出(7347)
- 口(6556)
- 出口(6555)
- 出口贸易(6555)
- 关系(5366)
- 产品(5188)
- 市场(4405)
- 财(4221)
- 中国(4166)
- 农产(3868)
- 农产品(3868)
- 业经(3777)
- 地方(3661)
- 国际(3657)
- 价格(3624)
- 贸易关系(3570)
- 产品价格(3560)
- 机构
- 学院(66682)
- 大学(65345)
- 济(36118)
- 经济(35742)
- 管理(25762)
- 理学(23070)
- 理学院(22880)
- 管理学(22493)
- 管理学院(22381)
- 研究(21281)
- 中国(15481)
- 财(13875)
- 京(12161)
- 经济学(12124)
- 财经(11947)
- 经济学院(11357)
- 科学(11313)
- 贸(10925)
- 经(10903)
- 农(10344)
- 所(10166)
- 中心(9562)
- 研究所(9274)
- 业大(9190)
- 财经大学(8929)
- 江(8758)
- 院(8402)
- 农业(8354)
- 商学(8303)
- 商学院(8215)
- 基金
- 项目(46924)
- 科学(37358)
- 基金(36024)
- 研究(33898)
- 家(31531)
- 国家(31349)
- 科学基金(26762)
- 社会(23280)
- 社会科(22418)
- 社会科学(22415)
- 基金项目(18390)
- 省(17002)
- 自然(16834)
- 自然科(16489)
- 自然科学(16488)
- 自然科学基金(16185)
- 资助(15350)
- 教育(14792)
- 划(14362)
- 编号(12697)
- 部(11132)
- 国家社会(10560)
- 重点(10494)
- 发(10300)
- 创(9822)
- 教育部(9737)
- 人文(9684)
- 科研(9444)
- 中国(9411)
- 创新(9277)
共检索到93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婧
文章基于1999~2006年中国和东盟五国早期收获产品(EHP)贸易流量数据,应用贸易比重指数和行业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中国和东盟五国早期收获产品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CAFTA对成员国的EHP区内出口具有贸易扩大效应;同时对东盟五国之间和区外国家与成员国的EHP进出口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在CAFTA今后的建设中,成员国应该采取措施,在促进区内贸易扩大的同时,减少对区外的贸易转移,以获得更大的贸易创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亮 蒋洪斌 黄羽
本文首先以引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倍差法引入衡量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虚拟变量构建了一个基本模型,然后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处理零贸易流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最后对混合OLS方法与Heckman两步法做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存在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却没有显著的计量结果表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而运用混合OLS的方法将会高估实际的贸易创造效应;中国与东盟农产品领域的合作水平相对落后于世界水平,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勇 牛惠亭 李谷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其建立与发展对推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渠道及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反事实的合成控制法评估CAFTA战略对东盟整体和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并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评估CAFTA战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的持续性。研究发现,合成控制法较好地复制了CAFTA战略实施之前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但CAFTA战略对不同成员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效应不仅大小不同,甚至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CAFTA战略实施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的持续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靖 宋志勇
2002年11月4日,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框架协议》是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共有16个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丹
文章基于"单国模式"的引力模型构建CAFTA贸易效应模型,分析CA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定量分解贸易效应。研究表明:将国家固定效应与年度固定效应引入引力模型中,使得模型估计结果更加有效与合理,有助于分析CAFTA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基于农产品贸易,CAFTA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其中贸易创造效应比较显著,2010—201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达到了478.44亿美元。自贸区内贸易增长并未以贸易转移为代价。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 贸易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家清 林莉
基于中国和东盟水产品贸易五个主要国家及CAFTA外其他几个代表国家的贸易数据,本文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在CAFTA框架下双边水产品的贸易创造净效应,并从贸易指数入手分析双边的产品贸易结构中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以评析贸易潜力,旨在为我国与东盟水产品双边贸易的产业升级和贸易福利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CAFTA 水产品 创造净效应 贸易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蒋洪斌 陈小鸿
贸易引力模型是分析双边贸易流量常用的模型工具。本文采用CEPII数据库中1995—2010年中国HS-6位数进口贸易数据,将CAFTA看成一种政策项目,使用倍差法与贸易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产品层面上估算了CAFTA成立对中国进口流量的影响,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处理零贸易流的样本问题。结果表明,CAFTA的建立对中国进口流量存在扩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并没有发生贸易转移效应。如果忽略零贸易流导致的样本问题,混合OLS回归将使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从Heckman两阶段估计结果看,CAFTA的建立使得2004年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贸易额年平均增长20.44%,同时使中国从非东盟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丘兆逸 李树娟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处于东亚生产网络的事实,本文利用引力模型,比较CAFTA对中国-东盟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贸易影响的异同,结果显示CAFTA促进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贸易的发展,但对前者的影响程度更大,主要原因是贸易壁垒的削减对中间产品贸易具有放大效应。为促进中间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打造CAFTA升级版,CAFTA应从"浅层一体化"向"深层一体化"迈进,重点推进海陆的互联互通,以合作方式推进中国-东盟在东亚生产网络内的整体升级。
关键词:
CAFTA 中国 东盟 中间产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雨羲 岳中心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示范项目,经过中巴双方共同努力,在经济贸易、能源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是依然面临沿线安全问题极为严峻、第三方外部势力的干扰、投资风险充满不确定性、国际舆论歪曲负面报道等四大挑战。未来,必须采取相应举措针对性地消除或减少阻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不利因素,使中后期阶段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更大成效,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行稳致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庄芮 张企申 华晓红 郑学党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台湾产业竞争力已经出现弱化趋势,台湾商品出口占全球市场比重,由1999年的2.2%下降为2009年的1.6%,外贸导向型的台湾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困难、产业外移等突出问题。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了具有特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从此开启两岸经贸交流制度化新时期。2010年9月12日ECFA生效,2011年1月1日,ECFA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正式启动。在迄今一年左右时间里,台湾的贸易和投资都获得了大幅增长,ECFA整体效果明显。事实证明,ECFA早期收获计划的全面实施,有利于推动台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台湾的产业创新。未来一段时期,两岸...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历约两年时间。本文试图全景式观察"一带一路"提出之后所有社会方面的工作路径、主要收获和所采取行动,并细致分析倡议早期经贸效果的主要表现。在经验素材分析基础上,我们才能科学评判倡议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一、"一带一路"倡议早期收获的路径和成果(一)"一带一路"倡议早期收获的涵义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亚杰 刘桔
研究生院评估的收获与不足王亚杰,刘桔1995年2月到10月,国家教委委托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开展了对33所研究生院的评估。这种类型的评估在我国是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遵循。只有在实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仁寿 夏明会
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新视角,以百分比分析和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重点考察广东与东盟外贸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研究CAFTA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的贸易新趋势、新特点,分析CAFTA建设对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效应;提出广东外贸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CAFTA 经贸合作 外贸产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婧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成立已近六年。CAFTA的成立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现有文献中对CAFTA的事前研究较多,对CAFTA成立后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和东盟五国的贸易流量聚合数据,分别使用统计和计量方法,递进分析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变化,以评估CAFTA对中国和东盟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