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9)
- 2023(4124)
- 2022(3387)
- 2021(3295)
- 2020(2867)
- 2019(6291)
- 2018(6505)
- 2017(11670)
- 2016(6533)
- 2015(7158)
- 2014(7391)
- 2013(6987)
- 2012(6792)
- 2011(6180)
- 2010(6444)
- 2009(6013)
- 2008(6306)
- 2007(6217)
- 2006(5520)
- 2005(4823)
- 学科
- 济(21309)
- 经济(21289)
- 管理(17899)
- 业(13199)
- 企(11536)
- 企业(11536)
- 学(8651)
- 方法(7984)
- 中国(7592)
- 农(6476)
- 数学(6068)
- 数学方法(5818)
- 理论(5681)
- 业经(5461)
- 地方(5391)
- 制(5081)
- 财(5034)
- 教学(4693)
- 教育(4252)
- 和(4208)
- 银(4089)
- 银行(4063)
- 农业(3978)
- 技术(3893)
- 行(3846)
- 环境(3677)
- 融(3634)
- 金融(3633)
- 策(3589)
- 贸(3337)
- 机构
- 大学(89491)
- 学院(89278)
- 研究(33870)
- 管理(28720)
- 中国(26671)
- 济(26348)
- 经济(25340)
- 科学(24623)
- 理学(23275)
- 理学院(22948)
- 管理学(22040)
- 管理学院(21895)
- 京(21749)
- 农(18925)
- 所(18699)
- 研究所(16984)
- 中心(16357)
- 江(16259)
- 业大(15635)
- 农业(14991)
- 技术(14343)
- 北京(14106)
- 财(13650)
- 院(13180)
- 省(13171)
- 州(13142)
- 范(13140)
- 师范(12865)
- 工程(10669)
- 部(10624)
- 基金
- 项目(56744)
- 科学(41720)
- 研究(39789)
- 基金(37092)
- 家(34382)
- 国家(34050)
- 科学基金(27239)
- 省(23466)
- 社会(20887)
- 划(20303)
- 社会科(19484)
- 社会科学(19480)
- 教育(19223)
- 自然(19089)
- 基金项目(18787)
- 自然科(18624)
- 自然科学(18618)
- 自然科学基金(18246)
- 编号(16813)
- 资助(16499)
- 成果(14946)
- 重点(13699)
- 课题(13170)
- 计划(12111)
- 发(12053)
- 科技(11431)
- 部(11234)
- 科研(11228)
- 创(11134)
- 年(10935)
共检索到151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蔚 章守宇 李勇攀 张进 沈天跃 沈赟 张翔
长期以来将多波束测深数据和侧扫声呐图像进行融合叠加,一直是水下测绘领域的研究难题,而美国Benthos公司近年推出的C3D测深侧扫声呐系统,采用了多阵列换能器,CAATI专利算法,可同步获得高分辨率的侧扫图像和高质量的测深数据。本文着重研究:(1)在鱼礁区的设计阶段,C3D系统提供三维的水下地形、等深线等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的鱼礁礁址的选择和布设方案设计;提供高分辨率的水下地貌图像,进行海底地质的分类,也可直观判断水下的各种地貌和障碍物等。(2)在鱼礁施工阶段,利用C3D水下图像对鱼礁的位置和状态进行评估,改进投放方法和工艺,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到位。(3)在鱼礁竣工后的监测阶段,利用不同时期的...
关键词:
测深侧扫声呐 人工鱼礁 多波束 探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虎 刘敏 田涛 杨军 陈勇
采用侧扫声纳系统,对大连市金州湾蚂蚁岛海域中A、B两个石料人工鱼礁区进行调查评估,将声学方法应用到石料礁堆体积估算中,目的是探究石料礁堆体积估算的新方法,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使用侧扫声纳系统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声纳数据进行后处理,提取石料礁堆特征图像,结合函数曲线对石料礁堆体积进行估算。结果显示,侧扫声纳图像能够清晰反映石料礁在海底的分布状态,根据图像能够对石料礁的冲淤程度进行判别,利用几何关系及相关技术手段对石料礁堆体积进行估算,估算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关键词:
人工鱼礁 侧扫声纳 体积估算 金州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雪云 韩建秋 高淑霞 牛钟相
利用抗鸡C3 21肽抗体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对鸡补体C3d进行了分离,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ELISA),对洗脱液中的C3d组分进行了检测,以SDS-PAGE电泳方法对分离到的C3d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亲和柱层析能够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C3d蛋白,为鸡血清中C3d的提取纯化提供了较为简便的方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吕淑平 黄毅 王莹莹
针对C3D卷积神经网络存在网络结构较浅、输入图像分辨率较低、训练过程中易产生过拟合现象等问题,该文设计了基于C3D卷积神经网络的人体动作识别改进算法。对3D卷积核进行分解,采用时空分离的(2+1)D卷积方式代替3D卷积;加深网络结构,增加一层(2+1)D卷积层和一层3D池化层,使输入图像由16帧112×112提升至32帧224×224;同时在每个(2+1)D卷积层后加入BN层,减少了训练过程梯度弥散。改进后的网络模型相较于原网络以及其他相关方法有更高的识别精度。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舜斌 汪振华 林良伟 杨平海 章守宇
基于2004年渔业资源的本底调查和2005年四个季度的跟踪调查结果,对嵊泗人工鱼礁一期工程的建设效应进行了初步评估,得到如下结果:(1)投礁后,礁区渔业资源生物量的相对变化率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增幅达75%,到了秋季生产力达到2004年同期的4倍多,而对照区的资源量则以36%的平均幅度减小;(2)投礁前,各个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多,投礁后,鱼礁区的多样性值逐渐赶上并超过对照区,平均高出25%左右;(3)投礁前后,对照区的经济种种类数维持在10种左右,而鱼礁区随着礁体的投放,经济种增加,多达25种。结果表明,鱼礁投放后,鱼礁区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群落结构也得以明显改善,人工鱼礁的经济、生态效应已有良好的...
关键词:
嵊泗 人工鱼礁 资源量 多样性 效果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庆祥 张德庆 吴家强 牛星 王小龙 牛钟相
【目的】构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基因C3d-P28分子佐剂重组质粒,探明C3d-P28分子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用大肠杆菌疫苗对健康猪进行免疫激活,提取猪肝脏总RNA,RT-PCR克隆C3d-P28并连接至pUC19载体,构建pUC19-P28.n(2、4、6)串联体,然后分别将P28.n(2、4、6)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成pcDNA3.1-P28.n(2、4、6)。RT-PCR扩增PRRSV GP5基因,分别定向克隆至pcDNA3.1-P28.n(2、4、6)中,构建pcDNA3.1-GP5-P28.n(2、4、6)重组质粒;提取重组质粒进行双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梅 褚新星 吴春涛 聂玉霞 肖连明
补体C3d是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CS)中补体C3的最终裂解产物。本试验利用RT-PCR技术从AA肉鸡肝脏总RNA中扩增C3d cDNA,测序证实为C3d基因。然后将其连接至表达载体pET-32a(+),转化E.coliBL21(DE3),1%IPTG诱导表达。SDS-PAGE、Western-blotting证实目的蛋白为C3d。亲和层析分离C3d融合蛋白,与纯化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经戊二醛连接后免疫SPF鸡。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MTT法检测胸腺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C3d融合蛋白能够提高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免疫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岳英洁 贺志鹏 冷星 于冬
为探究人工鱼礁建设对周边海域潮流场和水交换产生的影响,基于Mike21 HD潮流模型,对莱州湾芙蓉岛西侧人工鱼礁建设前后周边海域潮流场和水交换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鱼礁建设前,涨急时,从平面分布上,鱼礁区东西向流速呈增加趋势,南北向流速呈递减趋势;从垂向分布上,流速变化:底层>中层>表层,底层流速最大增加量8.6 cm·s~(-1)、最大减小量4.3 cm·s~(-1),增加量大于1 cm·s~(-1)的区域与鱼礁区最远距离为303 m,减小量大于1 cm·s~(-1)的区域距鱼礁区最远距离为574 m。落急时,平面流速变化趋势与涨急时基本一致;垂向分布上,底层流速最大增加量7.9 cm·s~(-1),最大减小量3.6 cm·s~(-1),增加量大于1 cm·s~(-1)的区域与鱼礁区最远距离为271 m,减小量大于1 cm·s~(-1)的区域与鱼礁区最远距离为333 m。鱼礁建设后周边海域水交换率增加约0.1%。人工鱼礁投放后,只改变了礁区局部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对湾内其他海域没有影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磊 陈栋 彭建新 张建明 王磊 陈帅 全为民 蒋玫 姜亚洲
为研究箱体礁(M1型)、三角形礁(M2型)、框架礁(M3型) 3种不同构造的人工鱼礁对黑棘鲷(Sparus macrocephlus)的诱集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观察了不同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的活动和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未放置人工鱼礁模型时,黑棘鲷随机分布于各试验区域;放置的3种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均具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以有效空间最大、遮蔽效果最好的M1型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的诱集效果最佳; M2、M3型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的诱集效果随着礁体模型有效空间、遮蔽效果的减弱而逐渐降低,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3种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的诱集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3种鱼礁对黑棘鲷的诱集效果差异可能由礁体模型的构造差异和黑棘鲷的习性共同决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黑棘鲷 诱集效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娇 关长涛 公丕海 崔勇 黄滨
人工鱼礁海区作为典型的浅海人工修复增殖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环境均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人为调控,因此,该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和固碳能力很大程度上被人类生产活动所影响。本研究根据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探讨礁区主要生物固碳因子及其固碳机理,初步提出礁区生物固碳量的计量方法,并讨论通过人工鱼礁建设扩增海洋生物固碳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碳汇 固碳潜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庆怀
从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竟把濑户内海水产品产量从年均25万吨提高到年均70万吨;美国从1964年开始到80年代末,把原来水质贫瘦、资源贫乏的东部海区渔业产量意推进到年均180万吨,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把产量提高如此大的幅度呢?不是水域环境的自然改变,更不是捕捞力量的大量增加,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投放了人工鱼礁进行增殖的缘故。 人工鱼礁,是人为地在海底设置一定形状的礁状物,吸引和增加鱼类及其它动植物,以达到提高渔获量和繁殖保护水生生物的目的。鱼礁可用混凝土、石、木、铁等多种类型的材料制造而成;可制成M、N、C型、圆筒型、三角型、方型等各种形状。按其主要作用可分为:资源保护礁、海洋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宋蒙蒙 赵林
结合我国当前建筑业中建筑废料的产生与利用情况,基于将建筑废料利用价值最大化的思想,通过分析建筑废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并与人工鱼礁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将建筑废料应用于人工鱼礁这种更高效益的利用方式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建筑废料 资源化 经济分析 人工鱼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戚福清 林军 张清雨
为了解侧板结构对八棱柱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利用大涡模拟(LES)对四种不同侧板结构的八棱柱型人工鱼礁周围流场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并以上升流体积、背涡流体积和向上输运通量等为流场效应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水槽实验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水槽实验流速与两种尺寸数值模拟流速的均方根误差最大不超过0.065。0°垂直迎流时,两种来流速度下,A型礁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最大分别较B型礁高35.6%和193.5%;C型礁的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最大较A型礁高244.1%和115.8%,D型礁体的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最大较A型礁高80.1%和88.8%;C型和D型礁的向上输运通量均大于A型礁,且C型礁最大向上输运通量是D型礁的1.29倍。在四种角度下,C型礁和D型礁的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在四种角度下差异显著(P<0.05),且迎流面投影面积和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之间相关系数较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性准确可靠;侧板数量增加对于提升八棱柱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尤其是上升流效应作用明显;两种双层侧板八棱柱型人工鱼礁中,C型礁的上升流效应和向上输运通量优于D型礁,而背涡流效应略次于D型礁;由于礁体特殊的对称结构,八棱柱型人工鱼礁能适应较为复杂的海流环境。本研究结果可为鱼礁单体的优化设计以及大尺度海洋数值模型中阻力参数设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淑悦 董秀强 于梦杰 刘淑德 赵伟 盛化香 唐衍力
为探究人工鱼礁区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生长异质性及资源开发状况,本研究基于2017─2021年山东近海3处典型鱼礁区(长岛鱼礁区、西霞口鱼礁区和前三岛鱼礁区)的海洋环境和许氏平鲉资源调查数据,利用Bootstrap的ELEFAN方法探究了许氏平鲉的生长特征、基于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探究了许氏平鲉死亡特性,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了许氏平鲉体长–体重关系时空异质性,基于Beverton-Holt模型和开发率探究了许氏平鲉资源利用状况。结果显示,前三岛鱼礁区许氏平鲉条件因子(a)明显高于西霞口鱼礁区和长岛鱼礁区;前三岛鱼礁区许氏平鲉渐进体长和渐进体重最大,西霞口鱼礁区次之,长岛鱼礁区最小;长岛鱼礁区总死亡系数和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0.87和0.44,均高于西霞口鱼礁区和前三岛鱼礁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得到参数a、b范围分别是1.48×10~(–5)~5.92×10~(–5)、2.85~3.13,相同体长条件下, 2020年春秋季前三岛鱼礁区许氏平鲉个体重最高, 2021年、2018年和2017年冬季西霞口鱼礁区个体重次之, 2019年夏季长岛鱼礁区个体重最小; 3处鱼礁区开发率均符合Gulland理论轻度开发指标且Beverton-Holt模型显示3处鱼礁区的渔业现行点P均位于最适产量区内,但邻近最适产量区边缘,应控制捕捞强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荣荣 公丕海 张艳 袁伟 关长涛 史佰佰 谢振辉 李娇
本研究从理化环境、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3个层面,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基于2013~2015年山东长岛挡浪岛人工鱼礁区5个航次调查结果,对挡浪岛人工鱼礁区、辐射区和对照区的生态系统开展健康评价。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及辐射区的生态系统为健康状态,对照区为亚健康状态。三者的生态健康指数为鱼礁区(0.783)>辐射区(0.646)>对照区(0.594)。与未投礁时相比,鱼礁区和辐射区的生态系统均脱离了亚健康状态且逐步提升,但对照区仍处于亚健康状态且发展不稳定。健康评价研究表明,挡浪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比对照区更稳定,并带动辐射区提高了系统健康水平,表明挡浪岛人工鱼礁建设在生态环境修复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方面已取得一定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